史鐵生散文讀後感(通用11篇)

來源:文萃谷 7.7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史鐵生散文讀後感(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通用11篇)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1

史鐵生是位特殊的作家。畢業於清華附中,文革初期,18歲的他響應號召赴延安一帶插隊,過重的農活,惡劣的生活條件,傷害了他年輕的身體,有一次還淋了大雨,高燒不退。回北京後,生日那天住進了友誼醫院,從此再沒能站起來。癱瘓那年他才21歲,他寫有一篇《我21歲那年》。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裏的話來説,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每週3次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殘疾到底給史鐵生帶來了些什麼?有人説,他因為身體的殘缺而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説,他發現了生命普遍的殘缺,並用生命的眺望彌補了身體的殘缺。

他在《給盲童朋友》一文裏給盲童們解釋“殘疾是什麼呢?殘疾無非是一種侷限。你們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卻不能走。那麼健全人呢,他們想飛但不能飛——這是一個比喻,就是説健全人也有侷限,這些侷限也送給他們困苦和磨難。……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侷限,他們想飛但不能飛”,是呀,如果能飛,誰不想飛呀?還有諸如健步如飛、事業騰飛、飛到心愛的人身邊等等翱翔的人生願望,可是身體再強壯、頭腦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飛。人生而有缺陷,誰敢説自己的人生不會經歷挫折和磨難,不會有痛苦和無法擁有?既然如此,那麼健全人和殘疾人一樣都處在超越生命殘缺的路上;其實生命是普遍的殘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關廟的回憶》寫道:“無論再往哪兒去吧,都説明此地並非圓滿。醜弱的人和圓滿的神,之間,是信者永遠的路。……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圓滿了,就沒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們心目中極樂的彼岸自然就因為毫無意義而坍塌了。這裏無非鐵證如山地告訴我們:一切生命都是殘缺的,誰也不會比誰更幸運,誰也不會比誰更不幸。幸運和不幸在不同的人那裏只不過表現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時段罷了!當我從史鐵生那裏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永遠的殘缺,我便減輕了對生命春榮秋殺的憂傷。

比起普通人,史鐵生當然更懂得生命的殘缺,而他從當年同樣荒蕪了的地壇走出來後,寧靜平和地接受了這種殘缺。《病隙碎筆》裏的這段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但他最讓我感動的是他以殘缺的生命卻比任何健全人都熱烈地進行着生命的眺望,從而彌補了生命的殘缺。這裏先解釋一下他説的“眺望”是什麼。首先當然關乎史鐵生作品裏的核心概念“靈魂、心魂、心流”,總之,都有一顆心在。他在《想念地壇》裏説:“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於的尋求,即靈魂的最初的眺望。”史鐵生的眺望是“靈魂的眺望”。《有關廟的回憶》裏寫到了奶奶在廟裏聽做法事的音樂和誦經聲時的眺望:“奶奶聽得入神,搖撼她她也不覺,她正從那音樂和誦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種地方吧。”這不正是你我他,芸芸眾生為了解除生命的苦難殘缺而向彼岸極樂淨土的眺望嗎?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2

史鐵生有一篇文章叫《記憶迷宮》,題目真是形象!確實,記憶就是人心靈裏的迷宮啊,還和潛意識混雜在一起。所以他在此文裏説:“記憶,在創作者那兒已經面目全非,已經走進另一種存在。”雖然他説的是以記憶的經歷為基礎的創作者、寫作者;但其實在我們每一個記憶者這裏,你的記憶都可能出現錯誤、混亂,毫無真實可言。可是啊!你記住的和你在記住時經由你的認知、情感改造過的記憶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實。史鐵生還是在《記憶迷宮》裏説:“我沒有用‘記憶’,而是用了‘印象’。因為往日並不都停留在我的記憶裏,但往日的喧囂與騷動永遠都在我的印象中。因為記憶,只是階段性的僵死記錄,而印象是對全部生命變動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記憶只是大腦被動的存儲,印象則是心靈仰望神祕時,對記憶的激活、重組和創造。”所以《關於真實》裏説“這些印象的累積和編織,那便是我了“。也就是説史鐵生認為:基於記憶的心靈的真實才是最真實的生命的全部,在這種真實裏,心靈是關鍵。其實回到讀書筆記開頭提到的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劉亮程的“內心生存”,也是關乎心靈的,原來,生命的真實就在你的心靈裏!文字、文學更能保存這種心靈真實,生命的時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寫過一篇回憶國中的文章,以接續中斷了二十五六年的記憶。其中有一段:“記憶真是很奇妙的東西,記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時空給今日的豐富心靈增量。有時候已經忘記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記起來了,因為它並不是消失了,而是潛伏在不知道哪個隱祕的角落裏,早已融為你敏感心靈的一部分。”我是覺得自己好幸運,我記住了某些東西,並感動過留戀過,那段生命的美好時光就不會消散。

我的同學們讀後也都有這樣的感受,還有一位並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學説的一句話也一樣的深刻。“她記錄的是她的回憶和故事,每個人都有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她這樣細膩的感情。”是啊,這些都只是我記憶裏細膩的真實,並不一定都是他們當年的真實;而在我記憶着他的時候,我在他的記憶裏又是怎樣的呢?我好想知道啊,那關於我的生命的真實。

史鐵生有一篇《牆下短記》,也是寫生命要接受牆的侷限,就是上一篇讀書筆記裏説到的“生命的平等的殘缺”。但裏面也提到了有關牆的記憶與生命意義的關係。以其中一段作為本篇的結束:“一段生命輕得飄散了,沒有了,以為是什麼原來什麼也不是,輕易、簡單,灰飛煙滅。一段生命之輕,威脅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靈魂裏滲透:是不是生命的所有段落都會落此下場呵?……要求意義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死亡光臨時有一個儀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輕輕地蒸發,但能聽見,有什麼東西沉沉地還在。……可否還在美麗的位置上沉沉地有着重量。”他是説,生命的重量來自意義,只要你愛過恨過,歌過哭過,記住過感動過,心靈豐富過情感美麗過,生命就沉甸甸地在美麗的位置上真實存在着,不會輕得飄散了,沒有了。家人們在我們的羣裏就是以心靈真實存在着,我們在一起的生命。心靈的真實才是最真實的生命的全部,心靈記住了生命的全部真實!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3

上帝奪去了他的雙腿,卻從未擊碎他堅強而善感的心;歲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澀,卻從未消散那份柔軟與純淨——題記

讀了史鐵生的文字,你會覺得是品過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長,在某個時刻,也許會應景地湧上心頭,不急不緩,恰到好處地催人淚下。因為文字充斥着感性,更因為理性的敍述,更讓人的心顫然一抖。

多舛的命運讓本就心細的他更加感性。翻開書,你會發現那字裏行間,全都是感情——就像是一碗炸醬麪,醬汁沾染了每一根麪條……原諒我的俗氣,對於清貧的我來説,炸醬麪確實很美味。不,也許這文字真的就如炸醬麪,平白,卻深入人心。

靜夜時,閲讀着《插隊的故事》,我是九零後,沒插過隊。但讀着讀着,我似乎覺得那個年代同我並不遙遠,我甚至能感受到清平灣,仲偉,小彬……這些景和人是我見過且親身經歷過的。那種啃着摻麩的窩頭想着燒雞味兒的日子,那種見了心愛的男孩女孩卻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羞澀,那種忍受着十足的青春幹勁被不平和心酸磨得一乾二淨的痛苦……我不知如何評論那個時代,因為畢竟我沒真正經歷,更多的苦痛細節我無法理解。也許,即使我經歷了那個時代,我也無資格評論,因為我於那段時光,只是一個平凡的經歷者,一個普通的記敍者。

更疼的是回憶。《插隊的故事》裏,多年後,當年的少年少女再聚時,那種物是人非的蒼涼,冰了心。面對癱瘓,文字已經有些鋭利。而在《原罪·宿命》裏,直接赤裸裸將無望表達了出來。這是小説,文中的“我”、那個“莫非”並不是作者本人,我告訴自己。但是,每個主人公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何況,他們的經歷如此相似。事故發生後的冥想,不是痛極後的麻木麼?

我認為史鐵生感性,是因為還有他對母親的一份心。經典之作《我與地壇》中,他覺得自己沒能早些理解母親,沒能盡孝,愧疚之情溢於言表。可是,他能在母親有生之年重新振作起來,想必也是一種安慰吧。母親的愛永遠是博大無私的,她甚至可以為孩子心細地着想一切而忘記自己的存在。

而感性是與理性並存的,這才構造成一個完整的人。能將二者處理得十分得當的,便是一個識大體、有大愛的人。史鐵生便是如此。

感性的文字是用理性來表達的。《兄弟》《午餐半小時》裏,便是對現實的辛利理智地揭露。如一根長矛,直指社會最陰暗亦最易被人忽視的一面。《兄弟》裏,以一個善良女孩子的視角,表達了對貧苦家庭的一對兄弟的同情,更有對世事的無可奈何和對條條框框的思索。《午餐半小時》的文字則充分展現了史鐵生先生對光影和聲音掌握得敏感、到位,十分精彩。一羣工人一起談話的場面映入眼簾。描寫了底層勞動人民的辛勞與期冀,以及社會的不公與欺壓。

……

其實史鐵生先生的文字基本都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但我覺得還是感性在前。因為裏面有打破常規的想法,譬如説:愛情是兩個人相互理解,在理解之上而獲的自由;婚姻也許會讓有些人害怕,害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的美好;人活着,就是因為有個信念在支撐,不得不承認,只是每個人的信念不同罷了。信念消亡了,人亦不復存在,這和肉體無關,説的是精神世界……

很多人喜歡史鐵生先生的文筆,覺得純淨柔軟,像是一大朵一大朵的棉花,在棉花下,又是一片貧瘠鋒利的土——這是現實。再怎麼美好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現實之上的,否則就是無病呻吟。這説的也是理性。

當今,很多年輕的寫手愛堆砌華麗的辭藻、賣弄文采,浮得像一片油,沒有質量。對此,我想説:去閲讀史鐵生先生的文字吧,深厚而純淨、柔軟而現實,那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沉穩。相較而言,那便是一股清泉,乾淨而有質量。

因為那其中,有感性,亦有理性。感性在前,理性跟上。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4

第一次都史鐵生的散文是他的《我的夢想》。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散文總是十分晦澀,好似霧裏看花,叫人讀不懂,對散文實在是沒有好感。但是《我的夢想》卻帶給我另一種感受,沒有虛情假意,沒有矯情做作,樸實的語言直達心靈。從此,我記住了史鐵生。

開學伊始,作業不算多,閒來無聊,便在此捧起了這本《史鐵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時突如其來的下肢癱瘓讓他對人生產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裏,常常是一個問題連着下一個問題。這些問題串起了文章,雖然這些問題並不都能夠得到解答,有時甚至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原點,但這並不妨礙你在跟隨文章一起思考的過程中得到自己的收穫。

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許多文章我還是讀不懂(王文潔同學説《我與地壇》很感人,我還真沒這種感覺……差距啊差距),但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難得地感覺到了放鬆與平靜。一味地讀小説,那些或驚險、或離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經讓我們的心靈過於衝動,過於敏感。不如暫時放緩腳步,靜下心來讀一篇這樣的文章,放鬆一下,也為下一次啟程做好準備。

關於史鐵生的散文,最喜歡的應該是《好運設計》了。如果我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該多好啊。這樣的夢想想必每個人都做過,但像作者這樣規劃得如此詳細的卻是不多見。然而,當你順利地擁有一切時,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於是,之前的“好運設計”一項項地被推翻,“設計”了半天,到頭來卻發現:享受現在、熱愛生命、注重過程,這才是完美的人生。這個結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鋪墊卻讓這一切顯得順理成章,而且富有內涵。

這本書我讀的很慢,也不需要讀得快,慢慢地讀,細細地思考,才會有所收穫。

後記:其實這本來是一篇作業,當時週記沒什麼可寫的,就打算寫篇讀後感交上,沒想到越寫越有感。雖然寫完以後才發現,寫得實在很傳統……不過,誰讓我就是這麼想的呢。各位板磚啥的隨便扔。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5

這周是我們在家學習的第六週,我在這周裏一直堅持着看《三國演義》。

在學習了課文《那個星期天》之後,我從家中翻出來了一本《史鐵生散文》,現在每天晚上都看。看了之後我有一些感想,下面就是我的感想。

史鐵生是一個樂觀的人,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但他在雙腿殘疾之後,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沮喪。從《秋天的懷念》中可以看出來,他那一段時間喜怒無常。

那麼我為什麼説他是一個樂觀的人呢?從《好運設計》一文中可以看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受到那種打擊之後有心情去幻想來生。

在《好運設計》一文中,還有一些讓我有感想的地方。比如在描寫他的來世的母親時,有這樣一段話:

“她只有一個願望,就是你能常常回來,你有時候回來一下。”

這讓我想到《我與地壇》中對史鐵生的母親來地壇找他的描寫。這一段描寫是對史鐵生母親的懷念及讚美。

《好運設計》中我還看出來史鐵生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因為在文章中,“我”得了病,一場大病,但好了,恢復得和原來一樣了。這一段中説了“我”能跑能跳。因此我知道了現實中的史鐵生想跑想跳。

我不禁感歎史鐵生真是身殘志堅。我也要發憤圖強。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6

每天都會有人經歷生離死別:過去已經歷;現在正在發生;或者説將來即將面對……這是每個人一生必定會經歷的事情。逝去一位可敬的長者,在他的家人看來,也許只會在那幾個月裏有難過、傷心的情緒,但在今後的掃墓過程中,可能只是淡淡一哭,之後就不再去在乎人的生老病死這一週期性的變化。試問這些當事人,你們可曾有思考過人為什麼生而人又為什麼死呢?可能有人會這樣説:這不就是正常的生理週期現象嗎,我們怎麼可能知道為什麼,不必再去費腦筋思考了。

這時候就會有一個人站出來抨擊你:人生下來就是贖罪的,他要來洗清他上輩子所犯下的罪孽,他是有任務並且有慾望而生的。這個説活的人就是史鐵生。關於生與死的問題,他已經思考過無數多個了,他是這方面的行家。他會每天問自己為什麼要活下來,還有為什麼會轉移死的話題來讓自己繼續擁有着生命。

有可能是因為他是個殘疾人,在成年之際經歷過人生的大劫難就是失去了行走能力,他所經歷過的困苦,比我們正常人要多得多,所以才會對生與死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一番見解。在他的作品的字裏行間裏,處處流露出他對生的希望以及死的哀鳴。他是一個渴求擁有美好的生命,卻同時又不畏懼死亡的恐怖的人,他是一位坐在輪椅上思考的偉大作家。

也可以這樣説,是輪椅造就了今天的史鐵生,他的創作靈感大部分都是輪椅“賜予”的。只有經歷過劫難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劫難所帶給他的不行與機遇,是值得去思考和捕捉的。

生命,在史鐵生的眼中,那可是極為寶貴的東西。也許在無法直立行走甚至在坐上輪椅的那一剎那,史鐵生仍然是無法擺脱失去雙腿帶給他的痛苦與磨難,但是在他觸動寫作靈感的那一瞬間裏,似乎所有的苦痛,他都在那一刻有所淡然並隨之忘卻了。這對於他來説,是個多大的檻啊,但他最終還是跨過去了,並且在寫作領域裏有卓越的成就,他就憑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功了。在這成功的背後,是需要經歷過多少個夜晚冥思,經歷過多少次的重寫及修改,才能換取一個“作家”名號的。或許他並不在乎這些名利,他只專注於塑造強大的內心世界,只沉溺於他廣闊無垠的對生命的思考中。

在《宿命的寫作》一文中,他這樣寫道:“我自己呢,為什麼寫作?先是為謀生,其次為價值實現,然後才有了更多的為什麼。”還有“至於寫作是什麼,我先以為那是一種職業,又以為它是一種光榮,再以為是一種信仰,現在則更相信寫作是一種命運。”是的,寫作是史鐵生自己為自己選擇的命運。正是因為他選擇了寫作,所以才沒有再去考慮且糾結於自殺,是寫作帶給他無限的思考和輕鬆的生活,他熱愛寫作,並且視它為自己生命的希望。

在他的作品中,各個地方都流露出他對生命的渴望。因為他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他選擇了精彩的活着,所以他才會對生命抱以由衷的敬意。他不願意無精打采地活着,這才利用寫作來充實他的世界,一個屬於他和生命對話的世界裏。他比任何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生命,所以他格外珍惜與生命溝通的機會,他才會將好的作品以及他對生命的思考與我們眾人分享。

他每天都在不斷地思考、對話和寫作間流連穿梭着,可能是因為極少有人去關照他、愛護她,他的作品中才會透露出一絲絲的空虛以及蒼涼的感覺。我在品讀他的作品時,時常會嚐到他的內心既強大卻又脆弱得不堪一擊。他太寂寞了,寂寞到在他的文字裏都能品出他多美期盼着有人能聽聽他的訴説,能替他分擔一絲苦楚,能理解他內心的恐慌。

《對話四則》中的一問一答的方式,完美地對史鐵生的內心做了個詮釋,是他自己心裏真正的內心獨白。對話中,史鐵生有説過是卓別林大師的幽默感拯救了他想死的心,他很感激卓別林的樂觀和豁達。“要是你正正經經地陷入了絕望,你不妨聽聽幽默大師的話。當然,使我沒去自殺的原因很多,但是我第一次平心靜氣地放棄自殺的念頭卻是因為聽了卓別林的勸,以後很多次都是這樣。幸好有一天我去看了那場電影,什麼名字我忘了。一個女人想自殺,但被卓別林扮演的那個角色發現了。女人很埋怨他,發了瘋死地喊:‘你為什麼不讓我死?為什麼不讓我死!’卓別林慢悠悠不動聲色地説:‘着什麼急?早晚會死的。’”

就像史鐵生在《答自己問》裏寫的那樣,“純文學是面對着人本的困境。譬如對死亡的默想、對生命的沉思,譬如人的慾望和人實現慾望的能力之間的永恆差距,譬如宇宙終歸要毀滅,那麼人的掙扎風斗意義何在等等,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問題,不依靠社會制度的異同而有無。”這種文學就是史鐵生畢生的追求所在,他就像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使者,他是上帝的寵兒,他能夠給予人們更多的生存希望。在他的身上可以吸取上帝對生命的詮釋。

史鐵生在他的作品中有多次提及到他的母親,可能就是他的母親也同樣帶給他生的希望,親手種下了一棵小樹苗,是棵合歡樹。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7

彷彿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地等了四百多年 。

細膩的心情,深沉的聯想,打動着一個個在這個社會沉浮的人,心靈得以有半刻的寧靜。

命運冷酷的催殘他的雙腿,可是他身後有默默為他付出的母親,幾度他想不開,母親便傷心。當他在那個地壇進行靈魂的洗滌時,母親便在背後默默含淚。當回到老家,看見橡樹時便想起那個操勞的母親。母親如繁星在史鐵生黑暗的命運大幕下默默眨着眼睛,如春水般滋潤乾涸的心田。那是人間純真的愛。

當命運繼續折磨着他時,有人説他,是當代最喜歡笑的作家~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8

讀過很多散文,但最喜歡的仍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那是他十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文章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了他頭上,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説如雷轟頂。用他自己的話説是“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動員、弱智的女孩……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這裏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堅強地走了過來。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重視生活的磨練,體驗友愛、負責、學會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對他的母親的敬重。

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走了過來,文壇上多了一個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誨,只是讓他活下去,簡簡單單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很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再也不知道了,已經永遠在天涯守護着他。

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很多東西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才知道他的珍貴,但有時已經晚了。對待自己的父母更是如此。“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引自《韓詩外傳》),何必要讓自己感到悔恨時才醒悟呢?還是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對他們好一點,狼且有反哺之事,何況人呢?且父母在乎的也不是你對他們多好,而是希望你過得好。文中作者多次問到:“我為什麼要活着?”我在自己內心深處回答的是:為了母親,為了親人,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未盡的責任。

其實史鐵生在文中不但寫了自己感受到的母愛,還有老夫妻間的恩愛,兄長對弱智女孩的關愛以及作者對女工程師的敬愛等等,這些豐富的感情足以昇華人的心靈,拉近人的距離,温暖社會關係,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都是讓人堅強的理由。文中充滿了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對生命目標的探尋,鼓勵人們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9

前幾天去舊書店淘書,買了一本《史鐵生散文》。於我,一個從小就對語文不感冒的人來説,買散文倒是件稀罕事。説到從理科轉文科,好象是大學之後的事。其實,高三的時候,就對散文之類的挺感興趣了。那個時候在準備大學聯考,幾乎每天都要做閲讀訓練。讀的文章要麼是大家的作品,樸實無華卻含義雋永;要麼是不出名的人寫的,辭藻華麗而形式精美。我漸漸的能從文中體會點兒什麼、參悟點兒什麼,語文成績也越來越好了。其實,一直以來,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經典之作;其實,按道理説,我應該很早之前就愛上閲讀。也許是課文後面的`“背誦全文”讓我心生牴觸,也許是歸納中心思想的教育讓我只感到枯燥,總之,相比於對趣味數學的熱愛,語文確實受到了我的冷落。也因此,我一直都是個偏科的學生。語文和數學,兩大最最基礎的學科,少了其中任何一科,都只能是個瘸子。如果説數學帶給人的是縝密和智力,那麼語文帶給人的則是細膩和智慧。好的文章,應該拋卻雜念,用心來讀。“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秋天的懷念》文章很短,但是卻把母親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對於史鐵生來説,應該沒有一個人比母親更重要了吧。但是,直到失去了,他才後悔,怎麼以前一直都沒發現。“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捨‘最幸福’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慾望面前設下永恆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侷限。如果不能再超越自我侷限的無盡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麼史鐵生的不能跑與劉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

《我的夢想》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在史鐵生看來,劉易斯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但是他也有他的不幸。這不是站着説話不腰疼,也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圍城,確確實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覺。什麼是幸福?幸福不是像別人那樣,而是不斷的超越自己。有多少人能如史鐵生一般的達觀,難怪人們都説,雖然史鐵生的身體是殘疾的,但是卻沒有人比他的精神更加健全。“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慾望。”“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我與地壇》這些話,怎麼看都像是出自馬克斯·韋伯之口。你不用急着死,那是早晚的事。你一定想活,那就是慾望。人的名字叫慾望,在慾望的支配下,人怎麼才能自由?只有把慾望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你想活着,就別為自己找那些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則你就是活着的奴隸。你活着是為了什麼嗎?不,是為了活着而必須做點什麼。活着不是為了寫作,活着不是為了功名,活着不是手段,活着本身就是目的。如果你真想寫作,那就把寫作業當作目的吧,它也不應該是活着的手段。把目的本身當作手段,人才能自由。“苦盡甜來,對,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好運道。”“過程!對,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者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的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設計好運》其實,痛苦與快樂,其實都是挺好的。快樂的好,在於曾經擁有;痛苦的好,在於即將得到。痛苦到了極端,也就只是剩下快樂了。我喜歡自虐,是因為自虐過後才能達到更上一層的快樂。純粹的快樂是沒有的,即使有也是無聊的。令人驚歎的是,史鐵生居然可以如此有條理有邏輯的將這樣一個道理講清楚。生命在於過程。生命的起點是不能選擇的,生命的終點是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決定的,唯有生命的過程。生活的全部意義,也在於過程。能夠有多少體驗,能夠有多少收穫,都在於過程。每多一份體驗,每多一份收穫,都是生命過程的成就。所以我喜歡讓心靈有各種體驗,酸甜苦辣,都嘗一遍。所以我願意去嘗試任何新鮮事物,無論容易、困難、舒適、艱苦,都試一下。注:《史鐵生散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10

作者通過這次寫作回顧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殘廢之後那段艱難的日子。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有站起來。當時的情景很容易想象,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就那麼被奪去了行動的自由。但這還不是最令他難過的,他內心的憤慨與失落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但作者忘記了,他不是棄兒,在他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親,年輕卻飽受苦難的兒子,行動不方便,內心暴-動,煩躁,卻偏偏一個人去了那荒蕪的地壇,作為母親,怎能不擔心,但只能待在房間乾等,內心的煎熬卻在激烈的進行,她沒有錯,但此刻卻在默默忍受兒子給自己的懲罰,母愛是寬容的,兒子的安全才是她現在最擔心的。

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動員、弱智的女孩……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這裏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堅強地走了過來。

然而,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卧軌自殺……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歎和惋惜。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我們都應該好好把握。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找到人生的價值。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史鐵生散文讀後感 篇11

今天早早地寫完作業,想着該讀一本書了,隨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便是這本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好了,就讀他了。

翻了幾頁,好像有點讀不下去,可能是因為作家的經歷和我的生活格格不入,我實在沒法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可能是因為文章的厚重感讓我感覺太過壓抑。但是為了完成“任務”,我還是耐下心來,再次從頭開始,一字一句慢慢的讀了起來。

作者自從雙腿殘疾之後,就經常地體壇公園去思考人生,糾結於生還是死,最終領悟了活着的意義,決定用寫作去詮釋生命。

成為知名作家之後,作者感慨卻是無法報答母親的恩情。作者説:“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句話讓我反覆咀嚼,想到了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焦慮的神情;我腿摔破的時候,媽媽痛苦的淚水;這句話真是總結得太好了,母愛真是偉大。

我對文章中作者觀察生活的能力,很是佩服。你看這段“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真是惟妙惟肖,生動精闢。

合上書本,感觸良多,幸運的我們四肢健全,頭腦靈活,但是在以後的人生路上,也難免會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低潮;那讓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堅強,要學會正視,為了國家,也為了母親,要努力奮鬥,成就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