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醫風個人自我評價範文

來源:文萃谷 2.98W

醫德醫風是醫學職業道德的範疇,我們在工作上,需要寫好個人的自我評價。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怎麼寫醫德醫風的自我評價,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醫德醫風個人自我評價範文

  醫德醫風自我評價篇一

半年來,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在衞生服務站全體同事的幫助、支持下,我以“服從領導、團結同事、認真學習、紮實工作”為準則,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完成了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自身的政治素養、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我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是關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關心患者,營造出文明、和諧的就醫環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醫護居民關係,作為一名社區醫務人員,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精神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以轄區居民為中心,全心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於一體的社區醫療衞生服務。對工作精益求精,對轄區居民極端負責。淡泊名利,關愛病人,甘於奉獻。

  醫德醫風自我評價篇二

1、在學習過程中,片面地自我滿足,自認為工作好、表現好,既無以醫謀私,也無違法亂紀,沒有什麼問題需要自查自糾。同時覺得自己雖有缺點,但問題不大,都是小毛病,在聽取了先進人物的事蹟報告後,發現自己離他們還差得太遠,對醫德醫風的認識存有偏差,態度不夠端正。

2、開拓創新的精神不強。雖然,過去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做得也不錯,但基本上屬於被動類型的,只是把醫務工作當作一個職業,而沒有把它當成一個事業去努力,缺乏積極主動性。遇到問題沒有針對實際情況,主動地去尋出路,想辦法,解難題,只是單純依賴上級,因此,工作上還沒有大的起色。

3、業務知識不夠鑽研。表現在:對待工作有時不夠主動、積極,只滿足於完成本職工作和上級領導交給的任務,在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學習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做到學以致用。在工作中遇到繁瑣、複雜的事情,有時會採取逃避的方法,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尋找對策,而是等待辦法自己出現,缺乏一種刻苦鑽研的精神。

4、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有時不夠耐心細緻,沒有做到視病人如家人,態度有時比較粗暴,或在病人面前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也比較生硬。

  醫德醫風自我評價篇三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標緻着醫學模式整體觀的新發展,它對現代醫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醫德也必然在新的醫學模式指導下發展。

新的醫學模式是把健康與疾病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下來認識的,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必須站在醫學事業的總體高度,認識自己對病人、對社會、對整個人類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而醫德自我評價做為社會評價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實現道德調節-監督的關鍵環節,是發揮個人醫德修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的醫德知識和醫德情感,完善自我評價的心理機制,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醫德修養水平。

新的醫學模式強調心理、社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醫務人員的服務的對象已不只是病人,而是要擴大至社會人羣。在新的形式下,醫務人員應積極調整與改變自己的認識與行為,首先是調整與改變醫德準則,應該知道在新的形勢下,怎樣做才符合道德的要求,而這就是促使醫務人員經常自覺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從而保證醫務職業道德的純潔性。

醫務人員主要應依據下面幾點醫德規範評價自己的修養。

一、是否忠於職守,救死扶傷,有敬業精神。

醫療職業不同於其它職業,醫療服務的對象是人,即有病人,又有健康的人,需要接觸和打交道的尚有病人的親屬、朋友及社會羣體,為某些人治病有時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醫務工作不僅關係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還涉及到千家萬户的悲歡離合,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要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理解親朋的企盼,想到社會的需要,在工作中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準確無誤,而不能弊衍塞責、馬虎從事。

從醫初期,我在一次值夜班時,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位住院的支氣管哮喘的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他是一位聾啞人,難於溝通,不知道他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我簡單的處理了一下病情,以為病情會好轉的,然而,夜間病人突然死去了。這使我很震驚。回想起來,病人的突然死亡,雖然與自己的醫療水平尚未處在初級階段及難於溝通有關,但主要還是自己缺少醫生的責任感,沒有深入關切與觀察。自此,我深深體會了古人講的“行醫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及我同現代醫學前輩張孝騫教授所説“病人把生命都交給了你,你還感到緊張嗎”這些話的深刻含義。在以後的醫療工作中,我經常用這件事的教訓檢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到看病入微、辯證得體、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不斷培養敬業精神,確立醫療職業道德在自己心靈中應有的純潔地位。有一次,在搶救一位於馬阿斯綜合症病人時,我守候在病人身邊,連續作戰,搶救24小時,終於使這位先後4次心臟驟停的患者痊癒。

細菌、精神及社會因素可以導致疾病,病人求醫、醫務人員施醫,病人達到目的出院,全身心投入社會工作,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互動過程,這就是醫務工作的意義之所在。

二、是否一視同仁、平等待患、和諧醫患關係。

新的醫學模式啟示我們,對提高醫療質量的措施,只依賴於提高醫療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有高度為人民服務的情感滲透與心理行為的輸入,讓醫者與患者做到心理上的相容,情感上的共鳴,讓病人真正感受到醫務人員的“杏林春暖”。最重要的是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待患。這主要是指醫務人員對病人的權力、利益、人格的尊重和關心,是人格上的平等。這要求醫務人員應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安危,想到病人的利益所在,不論病人的地位高低、權力大孝關係親疏、居位遠近、年紀長幼、貧富與否、容貌美醜等等,都應一視同仁,平等相待。做到了這一點,就能達到即治病又治人的目的;具備了這種美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自覺尊重病人的人格。此外,尊重病人的親屬、朋友等,都是這種醫德的體現。

我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農村婦女因勸阻丈夫打麻將賭博,爭吵後,她就服了DDV企圖自殺。經我們積極搶救,病人轉危為安,患者住院其間,其丈夫等家人對她的服藥舉動不滿,言語中冷嘲熱諷,病人思想壓力很大。我要求醫護人員要理解病人,熱情對待病人,同時我參加了病人親屬在病房組織的家庭會。做為醫生從病人心理學及社會等方面深入淺出地擺了一番道理,使夫妻雙方都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