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濃蘆花白優美散文

來源:文萃谷 2.38W

秋深,葉落,霜寒,歸雁齊鳴。驀然想起,家鄉的蘆花又開了,溝渠河岸邊那些隨風飄逸的蘆花猶如繫着嶄新頭巾的少女,風姿綽約,讓人耳邊響起上古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秋霜濃蘆花白優美散文

家鄉人們通俗地稱蘆花為毛櫻花,有時直接簡稱為毛花,給人一種毛絨絨的温暖感覺,親切樸實而又貼切。蘆葦經過春夏秋三季的生長,到得秋末冬初之際,脱掉一聲碧綠的戎裝,頭上頂着飄逸如詩的蘆花,昭告人們冬天已經來臨。蘆花不是作為觀賞類花卉而盛開的,它甚至也不像是花,沒有嬌貴與馨香,有的則是漫天遍野一種恢宏的氣勢。在深秋天地山川黯淡的背景下,展示一種潔白與脱俗。

以前在家鄉,即將成熟的蘆花被勤勞的人們用剪刀剪下來,放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將花絮與莖一分為二,花絮用來做枕頭,柔軟舒適;而莖可以用來紮成掃帚,掃盡天下塵埃。蘆花由於具有很好的保暖性,人們在冬天用它來禦寒。蘆花塞在鞋裏,可以當成鞋墊,既保暖又吸汗,因為比較經濟,更換起來也不心疼,比布做的鞋墊更受歡迎。如果鋪在睡覺的席子下面,夜間涼氣也上不來,而且天然環保,不含化學成分,比起那些海綿、纖維毛氈之類好多了。

蘆花最大的用途是編織鞋子,麻繩作莖,然後把蘆花撕成一縷縷,用錘子把硬莖的根部砸軟,摻以布條,一根一根緊挨着編起來,最後再把麻繩的尾端打散,用來收口,最後縫上沿口布。這樣一雙暖和而漂亮的鞋子就做成了。這種鞋有個俗氣的`名字叫做毛窩,後來由於底部防水性能不是太好,穿着穿着,鞋底就會進水,而且很容易磨破。於是人們加以改良。一塊鞋樣的木板,下面釘有兩齒,高約寸半,這樣防水防磨就沒有問題了。底子做好以後,再在木板邊緣均勻地鑽上孔,串以細麻繩,再用蘆花編織,稱為木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穿不起皮鞋,因此木屐非常盛行,不僅農村人穿,城裏人也很喜歡。木屐需求量很大,漸漸形成產業。在冬天來臨之際,鄉村裏有很多專門制木屐的人家,男人負責將木板裁成鞋底,然後釘上齒,再鑽上孔;而女人則圍一件圍裙,坐在門當裏,邊曬太陽,邊編木屐,一天下來,手快的可以編個幾十雙,然後拿到集市上去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那時,家鄉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雙木屐,我就是穿着木屐長大的,不管上學、走親戚還是去趕集,都穿着木屐,因為穿熟悉了,騰挪跳躍全都不受影響。夥伴們一路走來,發出噠噠噠的響聲,節奏感很強,響徹在鄉間的大路小徑,家前屋後,自有一番村調野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