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寫景優美散文(精選20篇)

來源:文萃谷 1.93W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以下是小編整理名家寫景優美散文的資料,歡迎閲讀參考。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精選20篇)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

賞雨

秋雨,沒有春雨般細膩温柔,也沒有夏雨般豪爽熱烈,卻是如此地寧靜、典雅。秋雨中,我領略到了一種煙霧般的渺茫,一種水晶般的清爽。那是一位靦腆的小女孩,羞澀地卻又如此靜謐地傾聽我的心事。當我孤獨時,陪我説話。她的聲音如南宋女詞人的低吟淺唱。走在小巷中,看“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當我憂愁時,倚樓聽秋雨,不禁歎道:“這此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躺在牀上聽雨,雖沒“倚樓聽秋雨”的情調,卻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是一種撩人心絃的天籟之音,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縹緲的又是極現實的,像泉水的叮咚作響,像母親的慈愛嘮叨,像貝多芬在演奏樂曲,像朋友在傾訴心事。月光斜射進屋中,這輪明月如“清泉石上流”般純淨、自然。此時我似乎聽到了李商隱在秋雨中唱吟:“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夜雨寄北》唱出了多少離人的心聲,慰藉了多少孤獨的心靈!

淋雨

我喜歡在秋雨中扔掉傘,大膽地淋雨。秋天的雨涼絲絲的,像喝過薄荷茶,喉口的感覺,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種淡淡的淒涼,淡淡的憂愁像薄紗般矇住心靈。時常在我憂愁時,淋到秋雨,會感覺它也如此憂愁,有個伴,心裏也好受些。淋雨,讓我全身解脱,零距離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它為我的思想增添美感,腦海中總會跳出一些詩文來點綴她;它為我的感情渲染色彩,心裏常會躍出一些感受來修飾它。於是它便成為了我心中獨一無二的。

思雨

不知不覺地,秋雨為我的心靈增添了一抹叫多愁善感的顏色。看到師生離別,就感覺眼淚欲出,卻見老師還笑容洋溢。我想老師心裏一定也很難受,畢竟相處了三年,誰喜歡離別呢?仔細想來,離別是為了更好的團聚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都是人生在所難免的。何必要這樣多愁善感呢?情不自禁?也許吧。

如果秋月是團聚的象徵,那麼秋雨就是離別的象徵嗎?非也非也。儘管秋雨如此淒冷,可你看,白娘子和許仙的相遇不就在秋雨中,斷橋上嗎?

今天又飄着秋雨,讓我欣喜又暗含了淡淡的憂......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2

廉楓到了香港,他見的九龍是幾條盤錯的運貨車的淺軌,似乎有頭有尾,有中段,也似乎有隱現的爪牙,甚至在火車頭穿度那柵門時似乎有迷漫的雲氣。中原的念頭,雖則有廣九車站上高標的大鐘的暗示,當然是不能在九龍的雲氣中倖存。這在事實上也省了許多無謂的感慨。因此眼看着對岸,屋宇像櫻花似盛開着的一座山頭,如同對着希望的化身,竟然欣欣的上了渡船。從妖龍的脊背上過渡到希望的化身去。

富庶,真富庶,從街角上的水果攤看到中環乃至上環大街的珠寶店;從懸掛得如同Banyan樹一般繁衍的臘食及海味鋪看到穿着定闊花邊豔色新裝走街的粵女;從石子街的花市看到飯店門口陳列着“時鮮”的花狸金錢豹以及在渾水盂內倦卧着的海狗魚,唯一的印象是一個不容分析的印象:濃密,琳琅。琳琅琳琅,廉楓似乎聽得到鍾磐相擊的聲響。富庶,真富庶。Banyan,榕樹。

但看香港,至少玩香港少不了坐吊盤車上山去一趟。這吊着上去是有些好玩。海面,海港,海邊,都在軸轆聲中繼續的往下沉。對岸的山,龍蛇似盤旋着的山脈,也往下沉,但單是直落的往下沉還不奇,妙的是一邊你自身憑空的往上提,一邊綠的一角海,灰的一隴山,白的方的房屋,高直的樹,都怪相的一頭吊了起來結果是像一幅畫斜提着看似的。同時這邊的山頭從平放的饅頭變成側豎的,山腰裏的屋子從橫刺裏傾斜了去,相近的樹木也跟着平行的來。怪極了。原來一個人從來不想到他自己的地位也有不端正的時候;你坐在吊盤車裏只覺得眼前的事物都發了瘋,倒豎了起來。

但吊盤車的車裏也有可注意的。一個女性在廉楓的前幾行椅座上坐着。她滿不管車外拿大頂的世界,她有她的世界。她坐着,屈着一支腿,腦袋有時枕着椅背,眼向着車頂望,一個手指含在脣齒間。這不由人不注意。她是一個少婦與少女間的年輕女子。這不由人不注意,雖則車外的世界都在那裏倒豎着玩。 她在前面走。上山。左轉彎,右轉彎,宕一個。山腰的弧線,她在前面走。沿着山堤,靠着巖壁,轉入Aloe叢中,繞着一所房舍,抄一折小徑,拾幾級石磴,她在前面走。如其山路的姿態是婀娜,她的也是的。靈活的山的腰身,靈活的女人的腰身。濃濃的摺疊着,融融的鬆散着。肌肉的神奇!動的神奇!Aloe,蘆薈。

廉楓心目中的山景,一幅幅的舒展着,有的山背海,有的山套山,有的濃蔭,有的巉巖,但不論精粗,每幅的中點總是她,她的動,她的中段的擺動。但當她轉入一個比較深奧的山坳時廉楓猛然記起了TannhaHuser的幸運與命運——吃靈魂的薇納絲。一樣的肥滿。前面別是她的洞府嘸危險,小心了! 她果然進了她的洞府,她居然也回頭看來,她竟然似乎在回頭時露着微哂的瓠犀。孩子,你敢嗎?那洞府徑直的石級竟像直通上天。她進了洞了。但這時候路旁又發生一個新現象,驚醒了廉楓“鄧浩然”的遐想。一個老婆子操着最破爛的粵音回他要錢,她不是化子,至少不是職業的,因為她現成有她體面的職業。她是一個勞工。她是一個挑磚瓦的。挑磚瓦上山因紅毛人要造房子。新鮮的是她同時挑着不止一副重擔,她的是局段的回覆的運輸。挑上一擔,走上一節路,空身下來再挑一擔上去,如此再下再上,再下再上。

她不但有了年紀,她並且是個病人,她的喘是哮喘,不僅是登高的喘,她也咳嗽,她有時全身都咳嗽。但她可解釋錯了。她以為廉楓停步在路中是對她發生了哀憐的趣味;以為看上了她!她實在沒有注意到這位年輕人的眼光曾經飛注到雲端裏的天梯上。她實想不到在這寂寞的山道上會有與她利益相沖突的現象。她當然不能使她失望。當得成全他的慈悲心。她向他伸直了她的一隻焦枯得像貝殼似的手,口裏呢喃着在她是最軟柔的語調。但“她”已經進洞府了。TannhaHuser,通譯湯豪澤,德國十二世紀詩人,後來成為民謠中的英雄人物。薇納絲,通譯維納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鄧浩然”,即上文中的TannhaHuser(湯豪澤)。紅毛人,對西方人的蔑稱。

往更高處去。往頂峯的頂上去。頭頂着天,腳踏着地尖,放眼到寥廓的天邊,這次的憑眺不是尋常的憑眺。這不是香港,這簡直是蓬萊仙島,廉楓的全身,他的全人,他的全心神,都感到了酣醉,覺得震盪。宇宙的肉身的神奇。動在靜中,靜在動中的神奇。在一剎那間,在他的眼內,在他的全生命的眼內,這當前的景象幻化成一個神靈的微笑,一折完美的歌調,一朵宇宙的瓊花。一朵宇宙的瓊花在時空不容分仳的仙掌上俄然的擎出了它全盤的靈異。山的起伏,海的起伏,光的起伏;山的顏色,水的顏色,光的顏色——形成了一種不可比況的空靈,一種不可比況的節奏,一種不可比況的諧和。一方寶石,一球純晶,一顆珠,一個水泡。

但這只是一剎那,也許只許一剎那。在這剎那間廉楓覺得他的脈搏都止息了跳動。他化入了宇宙的脈搏。在這剎那間一切都融合了,一切都消納了,一切都停止了它本體的現象的動作來參加這“剎那的神奇”的偉大的化生。在這剎那間他上山來心頭累聚着的雜格的印象與思緒夢似的消失了蹤影。倒掛的一角海,龍的爪牙,少婦的腰身,老婦人的手與乞討的碎瑣,薇納絲的洞府,全沒了。但轉瞬間現象的世界重複回還。

一層紗幕,適才睜眼縱覽時頓然揭去的那一層紗幕,重複不容商榷的蓋上了大地。在你也回覆了各自的辨認的感覺這景色是美,美極了的,但不再是方才那整個的靈異。另一種文法,另一種關鍵,另一種意義也許,但不再是那個。它的來與它的去,正如戀愛,正如信仰,不是意力可以支配,可以作主的。他這時候可以分別的賞識這一峯是一個秀挺的蓮苞,那一嶼像一隻雄蹲的海豹,或是那灣海像一鈎的眉月;他也能欣賞這幅天然畫圖的色彩與線條的配置,透視的勻整或是別的什麼,但他見的只是一座山峯,一灣海,或是一幅畫圖。他尤其驚訝那波光的靈秀,有的是綠玉,有的是紫晶,有的是琥珀,有的是翡翠,這波光接連着山嵐的晴靄,化成一種異樣的珠光,掃蕩着無際的青空,但就這也是可以指點,可以比況給你身旁的友伴的一類詩意,也不再是初起那回事。這層遮隔的紗幕是蓋定的了。

因此廉楓拾步下山時心胸的舒爽與恬適不是不和雜着,雖則是隱隱的,一些無名的惆悵。過山腰時他又飛眼望了望那“洞府”,也向路側尋覓那挑磚瓦的老婦,她還是忙着搬運着她那搬運不完的重擔,但她對他猶是對“她”興趣遠不如上山時的那樣馥郁了。他到半山的涼座地方坐下來休息時,他的思想幾乎完全中止了活動。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3

當春天不再蓬勃,夏天不在熱烈,秋天像一位待產的少婦邁着踏實的腳步向我們走來。

走進秋天,品味秋天的味道,冷靜中帶有些許的熱烈,灑脱而飄逸,秋天的天空碧藍而高遠,秋天的意境豐滿而成熟,她誘人的味道漫灑蒼穹,沁人心脾的芳香悠揚而文靜,

成熟而美麗的秋意,是一首季節流淌詩篇;品落葉知秋之韻,賞黃葉飛舞之淡泊。聆聽秋蟬低吟淺唱,慢品秋蟲輕輕的呢喃,邁步金黃的田野,感受大自然的神韻。

秋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來的那樣肆虐,那漫飄的細雨,灑在人們臉上,絲絲涼爽倍感清心寡慾,讓流浪的心倍感交集,讓如絮的思念,如霧的纏綿,隨清涼的風飄向浮雲。

看清澈流淌的小溪,賞黃葉隨流水漫漂,聆聽秋水潺潺呢喃,象似在和白雲道別,與炎夏辭行,與藍天握手言歡,飄渺的秋思隱約心間,洗滌着心靈的塵埃,令人心曠神怡。

你看秋葉,你看那些挺拔的大樹,他們告別了曾經的鮮豔,在豔麗而短暫的生命裏,無悔的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懷着對季節的眷戀把他們僅有的美麗依依不捨得零落成泥。告別了那份欲滴的綠意。

置身於秋天的色彩裏,賞菊花婀娜的綻放,嗅一朵桂花的香味,感受海棠花的温馨和美麗,掬一抔月季花的貞潔,攬一懷山茶花的豐盈和端莊,感悟翠竹的挺拔和虛懷,

當一天的疲勞被秋風消除,如果你搬一枚竹凳坐於月朗星稀的天空下面那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明朗的月亮毫不吝嗇的灑下他銀灰色的光芒,星星眨着她明亮的眼睛,碧藍高原的天空像是灑下了一把珍珠,佈滿蔚藍色的蒼穹,置身於這樣一個美輪美奐的景色裏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踏着滿地金黃的落葉,沐浴着清爽的風,單薄的衣衫隨風擺動,賞秋日夕陽染歸翅,聽牧童短笛豎飛聲,品蛐蛐在秋夜裏吟唱,賞明月在碧空中灑銀輝。

邁步在秋天的原野,聽小溪涓涓流淌,感受秋風涼爽,拂起秋之美麗,隨思緒在秋風裏飛舞,飄揚……

走進秋天的原野,看漫野金黃果實,品味滿園瓜果飄香,感受那份收穫的喜悦。收穫的季節,金燦爛的稻田,是汗水釀成的美酒,金燦燦的大豆、高粱掛滿了勞動人民的喜悦,糧食滿倉,那是金秋送給我們的禮物,那紅透的果實,成熟飽滿得讓喜悦流淌。

走進秋天,感受那份涼爽,品味秋天成熟的魅力。茶餘飯後,手持書卷,仔細品讀有關秋天的文字,清新而雅緻的是詩句中帶有着陣陣濃郁果香;那種一分辛苦一分收穫的味道在秋天的季節裏淋漓盡致;我們對於秋天的期盼詮釋着一個沉甸甸的永恆。

在我們人生當中,季節象一朵雲,又像一縷清風,我們要讚美春天的蓬勃和夏日的熱烈,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春風春雨,才有秋天的成熟和收穫,這也是我們一生當中最輝煌最得意的季節。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4

推開一扇窗,我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心!——巴山夜雨

窗外,是另一個世界。

一枚秋葉,在不經意間飄落,揉碎了季節的憂傷;一縷月光,在靜靜的深夜,婆娑着我的心房;一粒塵埃,在歲月的深處,湧動着諸多情愫,吟唱着幾多詩篇。不必慌亂,閉上眼睛,能聽見自己的心跳;不必太累,停下腳步,會看到風的徜徉,雨的美麗;不必歎息,伸出手來,温暖其實一直在身旁!

撫摸着窗台,感受時間的律動。時間,有時候是一種寬恕。無法釋懷的,放逐時間,就是一段經歷;不能割捨的,賦予時間,就是一個記憶一聲歎息;難以解釋的,融入時間,就是一種結局一抹微笑。

時間,是距離是寬恕,讓一些東西更清晰,讓一些感情更明白,讓一切都趨於平靜。

窗外,是另一種人生。

有時候,我們會深深的愛上一個人,沒有原因,也沒有道理,更沒有所謂的約定和所謂的緣分。這個人,也許不在身邊,也許永遠遙遠;這個人,也許不會愛你,也許只能在夢裏;這個人,也許你會放棄,也許一直默默駐在你的心裏。

有時候,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意外。時而驚喜,讓人措手不及;時而無奈,讓人難以啟齒;時而痛苦,讓人猝不及防,生不如死。驚喜也好,痛苦也罷,只是一種歷練,不要讓心情毀了一生;得到也好,失去也罷,只是一個意外,不要迷失方向,更不要迷失自己。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默默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蹟,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有時候,感覺人生是一本書。曾經的天真和夢想,如同一篇篇斑斕的童話,有湛藍的思緒,有無垠的雪地,也有悽美的記憶;曾經的美好和渴望,好似一首首雋永的小詩,有平仄的韻律,有激盪的情懷,更有沉默的空白;曾經的不捨和糾結,好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標點,反反覆覆,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其實就是一種標註,一個符號而已。

也許一生,就是一句話;也許一段經歷,就是一個章節;也許的也許,就是一次歎息一種結局。這本書,其實只有自己能讀懂!

打開的窗户,其實是一扇心窗。

越來越明白: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覓一片草地,靜靜躺下,感受大地的柔軟,陽光的微笑,藍天的遼闊;掬一捧泉水,一飲而盡,感受歲月的平靜,生命的清澈,靈魂的淨然;擷一片秋葉,默默聆聽,感受風的旋律,雨的呢喃,感受這個人生,這個世界的美麗情懷。心簡單,活着就簡單;心自由,活着才自由。讓心簡單,讓心透明,讓心輕鬆,活着,其實就是一種自由,一種幸福!

越來越明白:越聰明的人,其實越累。在乎的多,割捨就難,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追求的苦,心事就重,往往美好的也就越少。人生中,有些東西,只是數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必太留戀;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打開一扇心窗,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一個簡單的心境,一種幸福的感覺,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5

一場淅淅瀝瀝的清明雨過後,不經意間,桃紅漸褪的長堤上,濕潤的柳梢,綠了。晴光暖照裏,弱柳扶風,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漫步在柳絲輕拂的草徑上,肺腑間,就如初漲的溪水一樣,既温軟,又明澈。泥融沙暖的季節裏,遲來的燕子,在輕快的翻飛中,斜剪春暉、呢喃低語。生機葱蘢的眼簾外,流金的菜花和湧翠的麥苗,渲染出一圍濃郁而閒適的田園風光。

我喜歡在花影闌珊的日子裏,輕挽絲絲縷縷的煙雨,無需撐傘,一個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陣詩情畫意的微醺中,我與清麗的梅風笛韻一起,輕輕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畫,於是,音緩韻長的二月雨,淋濕了我的髮梢和衣襟,而我無眠的感覺,卻在黃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尋覓——思緒縈繞的故鄉。流連在小橋流水的背景裏,我依稀看見,一葉扁舟,在“夾岸桃花蘸水開”的時候,輕搖一江藴碧的春水。此時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温暖的眼神裏,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夢裏,濛濛細雨中,一定會有烏瓦粉牆、青石小巷;簾卷西窗時,也一定會有紅杏綠柳、草長鶯飛……

我喜歡在驟雨初歇的夏日,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清涼的柳蔭裏。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幾隻蜻蜓,交織成豔陽下一首纖麗而婉約的宋詞,讓人在圓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滿一壺閒茶,然後,斜倚東風十二闌,獨自品味江南水鄉的煙柳畫橋,和煙柳畫橋上――那朵粉紅的陽傘。終於,田田蓮葉間鮮活的游魚,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韻律,寫入我回腸蕩氣的詩行。醉眼迷離之間,我看到盛裝出遊的畫舫,在一片不絕於耳的絲竹交響之中,搖曳一櫓飄紅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裏,隨着我手中徐徐打開的摺扇,漸行漸近,又漸行漸遠。那一闕粉香撲鼻的宋詞啊,最終化作我耳畔的天籟之音——柳浪聞鶯、夜半鐘聲……

我喜歡在暮靄沉沉的秋天,佇立在菊香淡淡的楊柳岸,用飽蘸寥落的畫筆,輕輕勾勒一軸曉風殘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隻楚天蕩漿的蘭舟,是不是還能載得動雙溪的傷感和憂愁。冥色漸濃的古渡口,有誰,還在西風殘照裏,舞動惜別的衣袖?縱有千絲綠柳,又怎能系得住遊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跡。一樹低囀的蟬唱和一杯簡約的黃藤酒,永遠定格在《雨淋鈴》潮濕的記憶裏。寂寞,有時候真的可以綻開花蕊,就如江楓漁火一樣,點亮你的心燈,讓你在無邊的思念裏,享受一種巴山夜雨般細膩而甜潤的孤獨。參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圓滿一個“月上柳梢頭”的等待,帶有缺憾的情緒,也許,更深沉,更濃稠,更悠長……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一種隨心隨意、隨緣隨遇的性格,一如長堤上婆娑多姿的垂柳,並沒有刻意的選擇和多餘的修飾。真誠地表白,可以讓人敞開緊閉的心扉;自然地流露,就能詮釋美的真諦;隨遇而安,就能繁衍出一片又一片攏翠的濃蔭。

我喜愛那給我無限遐想和許多慰籍的青青河邊柳。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6

靈峯、靈巖、大龍湫,共稱雁蕩三絕。

靈峯夜景,昨晚已經遊玩過了,晨起,進小龍湫景點,發現它的名字竟是靈巖景區,那麼,是否可以這樣説,雁蕩三絕,二在龍湫呢?

景區入口處,有一卧石,上書“鐘聲長鳴”四個大字。聯鑫全體同仁,在卧石前聚集,拍了一張合影,為我們的遊玩,作一個開端的行進號。

正是炎夏,又是酷日當空,本應熾熱難當,然步入景區,卻清清涼涼,如入秋季。景區內林蔭夾道,古樹參天,從樹林密密枝葉的縫隙處望去,山峯巔處,陽光耀目,而峯下林中,卻找不到陽光的影子,如同陰天般,陰暗清涼。

入門不遠,山道旁的石壁之上,嵌着一塊青石石刻,上刻一首詩:“一夜黃梅雨後時,峯青雲白更多姿,千條飛瀑萬條澗,此時雁蕩第一奇”,詩似乎是一位叫寧覺法師的僧人書寫的,慚愧的是,我不知寧覺法師是何許人,大約就是靈巖寺的一個高僧罷!一般高僧,文化底藴都不錯,這首詩的意境也很是吸引遊人,我的內心有幾許疑惑與遺憾,這峯青雲白,已有所見,不是梅雨時節,千條飛瀑萬條澗,我們還能夠看到嗎?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一個開闊的所在,高聳的山峯之下,翠綠的樹林之傍,豎立着一個儒雅老者石像,走近一看,是徐霞客。徐霞客我熟,他雖然身在數百年前的明朝,但家鄉是我家不遠處的江陰,也勉強可算有點同鄉之宜,而他瘋瘋顛顛、遊山玩水的趣向,實在是深得我心。老徐啊老徐,你到過的雁蕩山,老石我也來了!

山路看起來平坦的,實際上有點陡度,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累了,看這位帥帥的小夥,一屁股坐在林蔭下的木椅上,不肯動彈。而這位老頭子,卻興致勃勃地直向前走,連催他停下來拍張照都不願停留。

不遠處,有一座潘耀庭記念碑。潘耀庭是誰?民國時期的一個普通人,做個幾年小官,卻無仕途之心,樂呵呵地來到這遍山水之間,爬山涉水,植樹造林,諾大靈巖寺,是他私有資產,卻毫不猶豫地捐獻而出,自已攜老妻,于山闢之處,建一茅屋,開幾畝小田,安度餘生。試想一下,天下之大,幾人能夠做到!這是一個將靈魂與軀體都完全奉獻給這片山水之人,值得在他所愛的山峯腳下,為其豎碑立傳。

走過潘耀庭記念碑,行行停停,我們來到靈巖寺前。這實在是一個風水絕佳之所,寺依屏霞峯,壁立雲霄,形若屏風,右右有展旗、天柱二峯遙遙夾峙,前面則是一遍綠草菌菌開闊場地,再加上黃牆墨檐雄偉狀觀的廟宇,風景秀美得,疑非人間凡塵。

從靈巖寺再向上,過天柱峯後,便漸漸走向登高的山路,先是濃蔭下的步步石階,繼而漸漸走上一邊倚山一邊凌空的陡陗險徑。風景也漸漸變得秀美如畫,近處怪石嶙峋,奇峯林立,遠望翠含遠山,起伏如浪。而一邊心顫顫的登山,一邊耐不住伸脖眺望景色的經歷,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氣喘吁吁的爬一會兒,到了玻璃棧道,內心卻大失所望。來時設想了多種驚險萬狀的景象,仔細一看,卻因為摩損,玻璃表面已是模糊一邊,窺不到腳下之景,更因為是平坦無坡,頓失險奇之味。

走過了玻璃棧道,卻到了一個幽美絕靜的所在,這是一個峽谷之中,兩畔上頭是怪石猙獰的峯頭,一邊是峽谷的進口,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孤峯,如摯天石柱般,直直豎在進口處,峯頂端還長出茂盛的綠色,頗為奇異。

另一邊是一潭綠水,水面上豎着一個觀音佛像,潭水甚是清澈,能清楚看到水底銀光靈動的一層硬幣.

許多同仁,到這裏便不想再走了,就讓他們在這幽靜之中,少許停留吧!

而我們繼續向上,一探幽谷究竟。

越上越靜寂,空無聲晌,抬頭望處,灰白的山石、湛藍的天空、潔白的浮雲,構勒出一幅絕色畫面,震撼着空曠谷峯間遊人空寂的心。有人的迴音傳來,縱目遠望,卻無人影,沿山道幾個轉折,終見到谷間一泓碧綠的潭水,潭邊有硃色長亭,幾位遊人,正駐足稍息。

這水潭大約就是小龍湫的源頭了,只是此刻石崖上乾枯枯的沒有一絲水流,那雪浪咆哮的風景,我們是無福得見了。

無福得見就無福得見罷,我們沿着幽靜清涼的山徑盤旋而下,沿途水清山秀,風景怡人,行一段路,見黑黝黝崖石下,有一寬底尖頂,形長如船的石塊,橫卧澗間,石體有隙,不時滲出汩汩泉水,有人正佇立石上,彎腰等水。走近一看,旁豎一碑,上寫石船神水,於是,同行遊人,紛紛爭先等接神水,我自也不免俗,等來一瓶泉水,仰脖喝下, 一股清涼,透徹了心肺。

再往下,沿來路而回,我來到巍巍高聳的天柱峯下,覓一蔭涼之處,坐下來,泡一杯香噴噴的毛峯,靜靜等待凌峯表演開始。

就讓採斛人在懸涯上,形如螞蟻般的嬌捷身影,為我愉快的小龍湫一遊,作一回告別儀式罷!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7

赤水,我做夢都神往的地方!最近終於走進了這片神奇的土地,圓了多年的夙願,“百聞終不如一見”。

久聞貴州省西北部赤水市,擁有1300平方千米丹霞奇觀,是全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發育最為壯觀的青年早期丹霞地貌,這片由紅色丹霞構造的地理奇觀,最高1730米、最低221米,如此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這一帶峽谷密佈,溝壑縱橫,擁有很多引人入勝的峽谷奇觀,3000多個大小瀑布分佈在區域境內,形態各異,一步一景,美不勝收,聞名遐邇。

聽當地人介紹,這些數不勝數的峽谷中,要數風溪河盡頭的赤水大瀑布峽谷第一。驅車前往,很遠就能聽到大瀑布先聲奪人的雄渾轟鳴聲。瀑聲震徹山谷,如千人擂鼓,似萬馬搗蹄;象沖天爆竹,類拍岸浪濤。

沿石徑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蔭道,心襟震顫搖盪,胸懷寬廣豪放,在峽谷深處,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一天到晚,不論白晝,每分每秒都飄灑着漫天的雨霧,如此神奇的峽谷,在赤水數千大小的峽谷中絕無僅有,讓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深谷,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而峽谷中無時無刻都好像在降雨的現象,更是引起眾多專家的好奇,成了無數人難以解開的“謎團”。

在峽谷中行進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就會變得雲霧繚繞,水汽瀰漫,也許是空氣比較潮濕,峽谷好似下雨,其實不然,這源於水汽飽和,然後凝結成了水滴降落。

這樣的雨,像牛毛,像花針,讓人肉眼難以觀測,卻切身體感。穿行峽谷,總會被淅淅瀝瀝的小雨籠罩,但前後左右,始終見不到明顯雨水,也許人們行走的聲響,談話時發出的聲音,好像都能夠引發空氣中水分子的震動。

臨近峽谷底部,氣流突然變得更加強烈,冰冷的水霧,被大風裹挾着,拂過樹林、衝過亂石,向人迎面撲來,瞬間就會讓人衣服濕透。

欣賞着沿途壯景,迎着風雨前行,終於走到峽谷盡頭,一道白色的水牆,赫然橫旦在人們眼前,仰望從天傾瀉的大瀑布,水柱騰空從高近百米的巖石陡坎上傾瀉而下,拍擊在懸崖的石頭上,破碎成水珠,震耳欲聾,氣浪翻騰,似銀河攜風挾雪飛流九天;俯視碧潭銀浪滾滾,似蛟龍倒海翻江噴灑百米水霧。轟鳴的水聲,四散的水霧,一瞬間讓人無不驚歎大自然擁有這樣磅礴的氣概,多麼神奇的力量。

瀑布流經的巖石十分堅硬,水流不斷拍擊堅硬的凸出的疊巖,讓水珠不斷地向瀑布外飛濺,晶瑩剔透的水珠,吸收大量的熱量,讓瀑布周圍水温迅速下降,哪怕是夏日炎炎,豔陽高照,人到此一會就感到寒氣逼人,觀瀑台、浪琴灣、龍女潭、飛虹橋、三聖殿、暗瀑、靈龜石、人妖巖、擦耳隙等景觀映襯壯景,杜鵑林、茶花林、桫欏、鵝掌楸、楨楠樹等植物景觀呼應絢染,更顯大瀑布的磅礴風姿。環顧四周冉冉升騰的水霧,在陽光下變幻出五彩斑斕的“佛光環”,飛架起通天彩虹橋,環護着八方來客,一人一環,人動環隨,美妙絕倫,如置身仙境,令人歎為觀止。

山谷獨特的形貌,為瀑布帶來極其罕見的穩定性上升氣流。氣流從山谷外進入,流經峽谷速度就馬上變快,進入瀑布突然被陡崖阻隔,讓氣流平行難有出路,唯一隻能往上行進,加上瀑布裹挾的氣流,共同形成了高壓快速上升,從巖石長久相互擠壓的痕跡,可以想象得到千萬年前經過巖體構造的抬升,使高山隆起,加之這個地區常年雨量充沛,大自然神奇造就了丹霞第一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記錄着雲貴高原隆升的過程,佐證着地球演變的歷史與滄桑!

“疑似銀河天上落,蓬萊仙景降塵寰”;“生不逢地無限恨,能有幾人識壯觀?不少文人墨客為這一瀑布奇觀寫禿了筆頭、唱啞了嗓子!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8

做夢的時候夢見最多的地方就是家鄉!待的時候不怎麼覺得,而離開的時候又是不得不回頭看看,然後是在日記本里寫滿了關於它的文字,密密麻麻的。當你翻開日記本的時候,那折皺了的紙張發了黴似的,黴味裏透着的卻是時間記憶下濕濕的想念。

劍川,是我的家鄉,遙遠、偏僻、小巧玲瓏,夢裏無數次闖入,弄濕了我的記憶。小城確實很小,或者叫小鎮更為貼切。要是你要逛逛,只是買個小物件,也似行者一樣的匆匆一瞥,或許不需要多少功夫,一頓飯的來回就可以走完;要是你和我一樣喜歡細細觸摸這個小城破敗了的古老房子、牆壁、土牆,還有那鋪着像及了電腦鍵盤一樣的古老街巷,那花的時間會慢慢變成純釀的酒一樣,迷醉的痴迷勁兒那自然是不要我多贅了。離開這個小城盡是那麼不可思議的事兒,不是故鄉卻甚是鄉愁!

對於小城,我談不上特別的熟悉,也就是每次回家路過時偶爾的停留或是下榻留宿,或是偶爾幾次的認真的閒逛,我沒有在這個小城住過多長時間,也不像土生土長的人一樣待久了總是抱怨。小城於我,不及我的村莊熟悉,卻是我魂牽夢縈地方,關心她的人、關心她的田園、關心她的街巷,在下雨的時候關心她、在難得下一次雪的時候關心她的美貌、在秋葉紅遍山嵐的日子裏關心她的天藍,關心她的前世今生,牽掛成了我們在異鄉又是揪心又是想念的病症。

家住在鄉下,小時候能有一次來縣城的機會,那都是年少的我們一個偉大的夢想,懵懂的歲月裏關於她的事兒、話語常常築成一個個發着光環的夢,就像透過葉子折射到在林間徘徊的我們身上的光一樣醉人。為此,每次到縣城,每次踏上那鋪滿鵝卵石的巷弄,我都是很認真的樣子,看看房子古舊的樣子,低俯着端詳石子鋪成的樣子,或是留意溪水流動的方向。次數多了,慢慢的就習慣這樣欣賞這座小城的方法了,直到現在每匆匆一次的路過、停留都戒不掉,改不掉的是在腦海深處的記憶、戒不掉的是像根植在森林裏的樹一樣的鄉愁!

小城並沒有被禁錮一樣的城牆圍繞着,來來往往的街巷還有緣着街巷流淌着的溪水和吸附着時光味道的老房子、土牆、木門扉就構成了小城的全部玲瓏夢。她只是住落在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驛站,在很久很久以前,繁華的時候至多也就是馬幫落腳的夜晚的吵擾,喧囂或許也只是棲息的時候馬的嘶叫,她只是寧靜極了的迎來送往。她就那樣靜美如湖般的被上帝安置在大理和麗江之間,沒有大理那樣大家閨秀的幽雅,也沒有麗江那樣繁華高貴的嫵媚,她只是停留在她們之間玲瓏嬌小的小家碧玉,書生文雅着的藐小不會讓細心的你察覺到她的存在。偶然間的誤入,涉足,日子呆久一點,你會察覺到她的清馨與那小城空氣裏沁逸着沉香屑的淡淡香氣,剛好刺激着嗅覺的發現。

小城的小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小得讓你難以發現她古樸與寧靜。雖然處在大理和麗江之間,卻顯得有些木訥,她的美只有你抽出好些天慢慢閲讀着才會驚訝、才會歎服,小城透着的豐富的內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家門對聯、牌坊,處處洋溢着這個小城對古老文化的推崇,行走在街巷的石板路上,內心思緒滿懷,留下的徘徊與悵惘的心思總不免讓你尋個停留的藉口。在古城裏隨處走走、閒談之餘,愛好書法和繪畫的人會很輕易的覓着喜愛的字與畫,或許字跡寥寥卻能蒼勁有力不乏有些功夫,或許卷畫數筆卻能栩栩如生,你會欽佩寫字之人筆鋒的流利,你也會讚歎作畫之人靈動。字、畫、門聯、牌坊、樓牌,無門不對聯、無壁不書畫、無樓不成歌,涉足在街巷的幽深裏,除了歎惘恐怕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言辭來修飾心中的思緒了吧!

小城裏的老房子都是用土牆圍成的,數不清的木頭和木板,房頂在蓋上一層磚窯燒製成的青瓦片,修修補補、堆堆砌砌就成了一户人家,房子不是很大,但足以容得下幾口之家,房子與房子緊挨着連成一片,便成了一條街巷,夜晚不知名的人兒嘴脣裏吐出沙啞幾聲白曲調子,便打發了一個個安靜的夜晚。時間深處噠噠的馬蹄聲,慢慢的逝去在三月的春帷裏,跫音漸次低沉,小城已老!

隨意叩開一家的房門,待上喝杯水的功夫,屋檐、牆壁上爬滿的文案,栩栩如生又帶着生動意願的樣子,動心的你,無不被這雕刻者的手藝所傾倒。木頭加上隨意的雕琢,木屑飛濺處,各色各樣的文案就像幽靈一樣的附在了牆上、門框上、柱子上,此時木訥的就不止是這個小城嘍。

在外久了的人,很輕易叩開故鄉的味道就數小城街巷深處,老房子裏飄出一縷縷餌絲的香味,一碗鮮湯、一把餌絲、一勺肉醬就成了小城的人不變的鄉愁、家鄉的回憶。不是有人説過:佳餚山珍不及一碗餌絲的誘惑。

小城的東邊有一片水,在時間的羈旅裏倒映過無數雲彩的影子,載下了無數只飛鳥掠過和嬉戲的音容,水草豐滿、小船偶爾的劃過,久而久之這變成了湖,她接納着壩子所有的美,雖處在現代卻仍然保留着她的寧靜之美,這湖沒有一絲一毫的污染,湖水清的可以看見划着船經過的你那天真的臉,湖中游魚細石像是攤在歲月裏的容顏,時間不老、湖光清漣!任性的人兒騎個腳踏車,三兩好友圍着湖肆意的飛馳,然後覓一個湖邊水草鮮美的地方放歌、暢飲,也許那是最愜意的事兒了!

小城不是很大,剛好能盛得下一座城的故事

街巷牆壁很老,剛好趕得上茶馬道上馬幫的跫音,馬蹄聲漸次遠逝,小城歸於寧靜!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9

春天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向我們走來。帶着温暖,帶着芳香,匆匆走來了。

在春與冬的搏弈中,駘的蕩春風的和凜冽的寒風好有一番拉鋸戰。春風從南到北以勢如破竹之況縱橫馳騁。翻高山,穿林海,跨江河,越田疇。所到之處,大地萬物呈現生機蓬勃的景象。

看呢,柳樹樹冠就象畫家塗上濃濃嫩綠的釉彩。走近了看,柳枝已發出了嫩牙在春風的吹拂下,不時賣弄着柔美的舞姿。換上了一身翠綠的春裝,一片片草坪上,草兒齊齊探出頭來,露出了綠意,他們脱去了穿了一冬的枯黃的外裝,換上了一身翠綠的春裝,擠眉弄眼地招搖於春光之中。

那果樹林,在春風吹拂下,在温暖陽光照耀下,葉子還沒發出來,花朵兒就迫不及待地綻放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爭着搶着怒放,都想着為春姑娘描上一抹紅暈。花園裏,鵝黃的迎春花,深紅的海棠花,早已不甘寂寞,悄悄綻放。田野裏大片的金黃的油菜花鋪天蓋地,在陽光下分外耀眼。連田埂上的野草裏都冒出了星星點點的花兒,這些野花也爭着為春天獻上自己的嫵媚。

聽,沉睡一冬的鳥兒也都醒來了,彷彿約好了似的,在明媚的春光中放聲高歌,清脆、婉轉、嘹亮。合奏着春天的大合唱。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天地上下煥然一新,孩子們也走出了户外,放起了風箏,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他們跳呀叫呀,盡情釋放自己蟄伏一冬的活力和激情。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邀三五朋友去野外踏青,那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定會讓你如痴如醉,樂而忘返。東晉永和九年,這一年春暖花開之際,王羲之邀請了四十一位親朋好友,在“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請流急湍”的蘭亭,舉行了一場已被歷史永久記載的野外盛會。王羲之帶着醉意,即席揮毫,乘興書寫了《蘭亭序》這三百二十四個字竟成為了中國書法史最偉大的行書作品,它也是一篇文辭瀟灑、立意深遠、文筆清新自然的優美散文。

李白同樣鍾情於春光。甚至在一天晚上,和諸位兄弟在桃李園擺出豪華宴席,在搖曳的燭光下,坐在桃李芬芳之間,酒杯頻傳詠詩歌唱,最後竟醉倒在月光之下。

春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她催生了一切美好,呼喚了所有的精靈。是一切事物的又一個輪迴,是生命年輪中又一個新起點。讓我們把昨天的懊惱、沮喪、彷徨、失意統統埋葬,一切從頭再來,重塑一段圓滿人生軌跡。不論冬天多麼冰冷與無情,春天總會來的。難道厄運之後依然還是厄運嗎?

在這駘蕩的春光中,種桃種李種春風;種鬆種柏種永恆。讓我們走出户外,張開雙臂擁抱這無比美好的春天吧!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0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的聲音格外讓我欣悦。其實,我是不喜歡下雨天的,一下雨,我就更加不想出門,十分惆悵,而且,心情會隨着烏雲的天空變得灰暗。如果説我喜歡下雨的話,那麼一定是因為體育課,因為,我想,只要下雨,就不用上體育課的。但,沒來由的,十分喜歡下雨的今日。

去田徑場的時候,撐着傘,聽雨落在傘上的聲音,就像聽到了一首曲子,富有節律,十分美妙。我就這麼靜靜地沉浸在這首大自然創作的曲子中。事實上,只要你用心傾聽雨天,你會發現雨天也是很可愛的。它也許沒有晴天那樣,給人帶來陽光,讓你享受着陽光的美好,可是,它卻可以讓你感受到雨天的明澈,尤其是雨後空氣的清新,洗去了一切的灰塵。同時,它也能讓你體會到晴天時沒有的靜謐,讓你浮躁的心靜下來。它不似陰天,陰天帶給你的可能是一種沉悶,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下完課後,一撥一撥的人走出室內,各自撐着傘,紅的、藍的、格子的,各種顏色的傘也趁着雨天露面,這些雨傘連成一片,給人強烈的色覺,讓人歡喜。若你細心,你能夠看到沾着雨滴的花朵,更加翠翠欲滴,樹葉更顯活力。岸邊垂首的柳條,隨風招搖,似乎也在歡迎雨天的到來,感激雨的恩賜。雨在怡心湖上起舞,隨風晃動着腦袋的柳絲,一片迷濛。“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韋應物的《東郊》中的這兩句多多少少符合這場景吧。

我踩踏着水,水花濺起,驀地想起小時候穿着雨靴,盡情感受着踏水的感覺,孩子般的歡喜。一隻手逃離傘的庇護,接觸大自然的甘瓊,雨滴在手上,一陣舒適感襲來,讓我精神一振。都説沒傘的孩子,應該向前奔跑,以免被雨淋濕,可是,在雨中漫步,也不失為一種瀟灑。一個人,在大雨中,稱着傘,悠閒地走着,體會到無法説出來的從容感。看着冒雨奔跑的人們,湖中的睡蓮,蒼翠的樹木,一切是那麼自然。

雨天,它帶給我的是寧靜,洗去了我心中的浮躁,它讓灰塵沉澱下來,留下的是一片淨地。也許,有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一場大雨,來沖刷掉心中的灰塵,還心靈澄澈吧!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1

從學校大門到教學樓與教師辦公區的林蔭道路兩旁,種着幾叢佛肚竹,它們四季常綠而又不像其它竹類那樣一個勁地瘋長,高的不過3米,矮的2米左右。這些佛肚竹給人的感覺似乎年年如故,基本上看不出它們一年裏會有多大的變化,總是這麼一棵棵的挺着個大肚皮,整天樂呵呵地一動不動地站立在那裏,好像一羣身着綠衣綠帽的“禮儀生”正在彬彬有禮地對所有走進來的人笑迎道:“來啦!歡迎!”然後,又笑容可掬地對所有走出校園的人説:“再見,慢走啊!”每天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年年如是。

比起周圍的其它植物來,佛肚竹一點兒也不起眼,也很少有人駐足觀賞和讚美它。儘管如此,但憑它那彌勒佛一般笑呵呵的姿態就足以讓人感到温暖,覺得心裏踏實。但凡從它身邊走過的人,大多都會被一種仁慈與大度的力量所感染,猶如受到佛性的洗禮與善化,心中彷彿充滿了善念的陽光。善念育善心,善心成善舉,善舉結善緣。至善的陽光將讓這裏的一切邪惡無處藏身。

説起來,佛肚竹落户這一片淨土已經有七、八年時間了。這期間,篆角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質量一路攀升,學考捷報頻傳,參賽佳音不斷,教研成果累累,百姓誇讚不已……這可是建校60年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啊!在校園眾多的花草竹木中,我讚美過清香樹,在這裏我褒揚佛肚竹。以其説是我們這一撥人種下了這些“慈眉善目”的佛肚竹,不如説是佛肚竹為大家營造了一種樂學向善的校園文化氛圍。

我喜歡竹,更喜歡校園的佛肚竹。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2

沒有到過黃山之前,常常聽人説黃山的松樹有特色。特色是什麼呢?聽別人描摹,總不得要領。所謂“黃山鬆”,一向在我腦際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黃山 ,親眼看到黃山鬆,這概念方才明確起來。據我所看到的,黃山鬆有三種特色:

第一,黃山的松樹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是長在石山上的。我的黃山詩中有一句 :

“蒼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詩中的話;散文地説, 該是石罅生,或石縫生。石頭如果是囫圇的,上面總長不出 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紮根在石縫裏。石縫裏有 沒有養料呢?我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一定有科學的解説; 我卻只有臆測:《本草綱目》裏有一種藥叫做“石髓”。李 時珍説:“《列仙傳》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頭也有養分。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來的吧?長得那麼蒼翠,那麼堅勁,那麼窈窕,真是不可思議啊!更有不可思議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於石頭崩裂,鬆根一大半長在空 中,象須蔓一般搖曳着。而這株松樹照樣長得鬱郁蒼蒼,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第二個特色,黃山鬆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極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樹枝,絕大多數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條掛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掛下去 ,不是它自己發心向下掛的。黃山鬆的枝條挺秀堅勁,然而絕大多數象電線木上的橫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象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黃山鬆更有一種奇特的姿態: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邊,一面靠近巖壁,一面向着空中,那麼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巖壁的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這姿態 就很奇特,好象一個很疏的木梳,又象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傾向着陽光。

第三個特色,黃山鬆的枝條具有非常強大的團結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結鬆”。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樹幹,形似希臘殿堂的一種柱子。我諦視這樹幹,想象它們初生時的狀態 :五六根枝條怎麼會合夥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 如今這株團結鬆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幹 ,覺得象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颱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更有團結力強得不可思議的松樹呢:從文殊院到光明頂的途中,有一株松樹,叫做“蒲團鬆”。這株松樹長在山間的一小塊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築着石圍牆,足見這株樹是一向被人重視的。樹幹不很高,不過一二丈,粗細不過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條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極長,足有樹幹的高度的兩倍。這就是説:全體象個“丁”字 ,但上面一劃的長度大約相當於下面一直的長度的四倍。這一劃上面長着叢密的松針,軟綿綿的好象一個大蒲團,上面可以坐四五個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條,梢頭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個小阜,和枝條的梢頭相距不過一二尺。人要坐這蒲團,可以走到這小阜上,攀着枝條,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嚮導告訴我:“上面可以睡覺的,同沙發牀一樣。 ”我不願坐轎,單請一個嚮導和一個服務員陪伴着,步行上山,兩腿走得相當吃力了,很想爬到這蒲團上去睡一覺。然而我們這一天要上光明頂,赴獅子林,前程遠大,不宜耽擱 ;只得想象地在這蒲團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幹勁,向光明頂邁步前進了。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3

太陽在天空斜懸,我們來到海邊。天空一絲雲兒不見,深藍的海面粼粼泛光。浩瀚的大海與茫茫的藍天這對久經依存的朋友,他們虞城地相互行着注目禮。

清風微吹,海水發出孩童般的笑聲,邁着輕盈的腳步,一波接一波地朝我們面前湧來。海燕在海面展示着舞姿,時不時地吻着海的面頰。遠處的海鷗傳來一聲聲的祝福。我們遠視,藍藍的天空與蔚藍的大海,安詳和諧地連在一塊,讓久視的雙眼簡直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大海。遠遠近近的漁船,點綴在漫無邊際的藍幕上,緩緩地蠕動。陽光的照撫下,海面上不停地灑落着星星點點的碎銀。遊伴們持着相機,跨着步兒,屏着呼吸,一絲不苟地抓拍着。

身後的太陽,羞紅了臉,不知所措的踏着小步朝地平線邁着。她的臉龐由談紅臊得通紅,脹大了許多。恐怕她正在想着,到地平線下後如何與她的情人親吻同夢。與這同時,面前的海水、船隻、瞧石、沙灘染上了一層一縷的金黃色。遠處海崖、天際橫掛着一匹匹或一片片,或深或淺的的紅綢緞。柔和悦耳的風浪聲,衝擊着我們的耳膜。

天色漸漸暗下來,風大了,海浪一波接一波地向海灘中衝來,又一波一波地退回,我們轉身,踏着沙土往海岸走去,海浪在身後不停地喊着:“抓住他!抓住他!”,還夾雜着“呱—唧,呱—唧!”的闖擊瞧石的怒氣聲。

身後海上的船隻,掛上了星星。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4

原本在鄉村長大的人,在小城裏住的時間久了,就會習慣了城市裏的生活,眼睛就會櫛比鱗次的高樓遮擋住,看不到像過去那般曠遠的田野,思維也會被一種定勢束縛住。秋日裏,也有點麻木了,漸漸淡漠了過往歲月裏家鄉秋天的印象。啊,丟失的東西太多、太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順着腦海中殘留的蛛絲馬跡,尋找家鄉的秋天,找回家鄉的秋天,那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如今尋找家鄉的秋天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兒,那要穿越時空的遙遠,跨越城鄉的隔斷,讓我的思維踏上回家鄉的路,讓家鄉的秋天一步步走進我心間。

家鄉的秋天是迷人的,是充滿着美麗景色的,它繪成了我心中的一幅多彩的畫。這幅畫裏點綴着迷人的色彩,這迷人的色彩裏,有綠、有黃、有紅。綠的呢,是亭亭玉立、鬱鬱葱葱的玉米秸,一杆杆挺得筆直的玉米秸,就像一個個守護田野的士兵,在守衞的時光裏,蒼老了歲月,美麗了田野。黃的色彩那就多了,就是那剛説的葱綠的玉米秸到了深秋也會由綠漸漸變黃,被玉米皮層層包裹着的玉米也呈現着金黃,那飄落的樹葉也會把大地鋪就一片金黃,深秋的枯草也變成了“一歲一枯榮”的黃。秋日裏色彩的變換本身就是一種美,黃色為秋天充盈着一種別樣的美,添補了秋天色彩的缺憾。紅的是紅彤彤的蘋果和像一盞盞小燈籠一樣的柿子,紅遍了田野,紅遍了村莊,也映紅了果農的笑臉,給秋天帶來一種成熟美,這是一幅幅靜態的田園風光圖。

家鄉的秋天還是自然靈動的,家鄉人民用遒勁之筆繪就了靈動的圖畫。在這幅靈動的畫卷裏,有挎着簍子穿行在玉米地裏掰玉米的婦女,有彎着腰用小钁一钁一钁刨玉米秸的漢子,有推着小推車一拱一拱推玉米秸的,有趕着牛車“哩哩啦啦”拉玉米秸的,還有刨地瓜、花生、切地瓜乾的,婦女們則跟在男人們的後面説笑着抖索花生蔓上的土,喜人的白白的花生果呈現在眼前。還有,在收穫後的空曠玉米地、地瓜地裏,悄然堆起來一嶺嶺玉米、地瓜,看了真是張眼。生產隊裏的會計、保管和婦女們,迅速在玉米、地瓜堆前支起了磅秤,大聲叫着“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名字,把一大堆、一大堆糧食分到了各户的名下。叫到哪家户主的名字,這家的大人孩子忙不迭地擁上前去,推上車子、撐起盛糧食的工具,心情愉悦地裝着一車車、一偏簍一偏簍秋糧,那時的莊稼地裏一如熱鬧的集市,不,那是一幅再版的《清明上河圖》。

家鄉的秋天是動人的,是盪漾着優美旋律的,這優美的旋律匯成了我心中的一首歌。這首歌裏有人、有物、有生畜,還有那曾經的你、我、他。這裏有鄉民們喜獲豐收的歡笑聲,悠遠悠長的牛歌聲,“吱呀、吱呀”的小推車聲,聲聲響徹在家鄉秋天遼遠的上空,匯成的是家鄉秋天豐收的歌。

一輪明月照耀下的農家小院裏,葡萄樹、蘋果、梨樹下,一家老小圍坐在一大堆玉米前,一起下手剝玉米,歡天喜地樂陶陶。剝着玉米講故事,説着笑話唱起歌,歌聲、歡笑聲在農家小院上空迴盪,打破了鄉村夜空的沉寂;讓時光追溯到當年,家鄉的秋天隨處可見一輛輛小推車,滿載着收穫的秋糧,發出“吱呀、吱呀、吱吱呀……”不同的歡唱,我那時就獨愛聽有的社員手推車的“吱呀”聲,有人説像鳥叫聲,我卻聽着像歌聲,那是鄉民用心聲化成的“吱呀”的歌聲,唱出的是滿載豐收的幸福歌。尤其是到了下坡的時候,一個個鄉民推着小推車接連唱,好像串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個個接唱,寓示着幸福的歌兒唱不完,這樣的大合唱,宛若鄉村豐收合奏曲,唱出的是家鄉的希望;大凡有鄉村經歷的人都聽過那悠揚、悠遠、悠長的牛歌,尤其是到了秋天農忙的時候,聽到“哞、哞……”的牛歌就更多、更長了,有時還會突然立足,昂起頭來,大聲“哞哞”地叫着,它這一叫,引來了周遭田野裏“哞哞”的牛歌。老牛們彷彿在説:“這豐收的秋糧裏也有俺牛們的功勞,待俺好點,來秋會有更大的豐收。”是啊,牛歌悠揚,那是豐收的希望。

家鄉的秋天是誘人的,是充盈着詩意的,它在我心中譜寫了一首靈動的詩。這首詩裏洋溢着感情的色彩,情深深,意切切,詩意盎然,情趣無限。我的思緒已飛到了那富有浪漫的果園,去追尋家鄉那充滿詩意的秋天。

家鄉過去曾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蘋果處處有,棵棵滿枝頭。走路不小心,蘋果碰了頭。”這順口溜本身就是詩,它藴含着多麼深的詩意。遙望家鄉秋天的蘋果園裏,掛滿了枝頭的蘋果樹壓彎了腰,紅澄澄的紅富士、紅香蕉蘋果向路人點頭微笑,有人爬上了碩果累累的樹上,有人踏到了高高的杌子上,有人站在樹底下張望。樹上樹下的美妙對話,歡聲笑語,傳遞的是豐收的喜訊,迴盪在果園裏的是浪漫的詩情畫意,這樣的詩意在腦海裏揮之不去,永遠難以忘記。

家鄉秋天的詩意,還有大姜與泥土分離時的姜地,那裏曾聚散着男女老少不同的人羣,都在為大姜的豐收忙碌,忙過了晨曦,忙過了正午,忙過了黃昏,挑燈夜戰,裏面難道沒有詩意?刨姜的、剪姜苗的、裝姜的、推姜拉姜的……多麼富有詩意,富有情趣,就像鄉村一首靈動的詩。

尋找家鄉的秋天,還尋到了秋天田野裏的一番繁忙熱鬧景象;尋到了秋天場院裏堆滿累累果實的豐碩;尋到了秋天村莊裏家家户户糧滿囤滿倉;尋到了秋天裏農家園裏豐收的歡樂。

尋找家鄉的'秋天,終於尋找到了答案:家鄉的秋天像畫,多姿多彩;如歌,婉轉悠長;似詩,靈動自然。、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5

穿過風的誓言,記憶的碎片掩映成一曲曲憂傷的歌,斑駁的過往,長滿青苔的院牆,記憶裏你的容顏未改,一直隨春風盪漾。

我的虹溪,你彷彿是一位畫藝精湛的畫家,用一紙流觴,道盡你曾經風華一世、傳奇一生的十八寨歷史;

我的虹溪,你宛如是一道精妙絕倫的工藝,用幾許精湛,寫盡你曾經叱詫風雲、精忠愛國的地下黨輝煌。

我喜歡你的不爭與清麗,喜歡你的滄桑和傳奇,如果可以,我想一直依偎在你的懷抱裏,享受你所有的温柔呢喃,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記得曾聽説過這樣一句話,當你離開家鄉久了,你每晚的輾轉反側,羈絆感歎,都是因為,你想家了。此話倒一點不假,真切而隱隱作痛。

人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但又渴望被看穿。在外的遊子嚐盡異鄉的淒涼與無情,心底唯一眷戀的,卻始終都是故鄉的人和事。那些留有我們美好記憶的起點,像電視劇裏的背景,總是掩映下我們的所有悲傷。

自大學聯考之後獨自一人離開虹溪,每次在車站的離別中看着爸爸的背影漸行漸遠,明明不開心,明明不想難過,卻還是假裝堅強,假裝自己心廣體胖,假裝一切都是浮雲,可最後還是用頭上戴着的鴨舌帽遮擋住了紅紅的眼睛。

長大了,自然要離開家的,我們總要一個人去適應遠方的不適與孤獨,在某一天站在家中的房頂上,朝着虹溪壩子大喊一聲“我回來了”。只可惜,每次短暫的相逢,最終我們還是得踏上征程。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真的還想在回虹溪城樓上去看看,和親愛的發小談故事,談人生……那年那月的情景,再回眸時已是物是人非。也許我該好好收斂一下自己,不然自己這麼憂傷氾濫,不悲過去,心繫當下,由此安然。

似乎憂傷總是與生俱來,極易傷感,始終留不住快樂,想要朝着山下大喊我想回家,可是又有誰可以聽到呢?無盡的山,無盡的路,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一樣惦念着故土,又或者和我一樣有着許多的無奈與不易,可人生總得往前走,最艱難的日子往往可以看穿自己看穿人生。

對人生充滿熱愛,混沌之中才會有人生出口,心就不會迷失。五年的光景,我們無堅不摧,卻也悲傷哭泣;我們無畏風雨,卻也遍體鱗傷。歷練、煎熬、成長,這都是我們的必須課。喜歡三中的青香樹,喜歡每天放學去操場上盪鞦韆,喜歡馬草塘,喜歡魁閣,喜歡虹溪城樓,喜歡那裏所有的一切。

一滴淚珠不自覺的“啪啪”滴落,走得太久太遠,一個回憶就可以讓你泣不成聲。記憶裏的春節,在2012年之前,都是熱鬧的,在這之後,這個節日也變得普通不過了。天國永隔,化作相思淚,再談起竟也能風平浪靜,心淡如菊。回憶那麼深,記憶那麼痛,前行,釋懷。這五年裏回家只有兩次,並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回家多了幾絲無奈,索性只能自我療傷了。

燕過時月滿西樓,躊躇滿志卻始終敵不過現實的摧殘,異鄉漂泊,嚐盡一切酸甜苦辣,留下的是心底最深的念想。願故鄉的人和事,隨春風盪漾,一切如舊………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虹溪,祝福所有和我一樣漂泊無依,努力向前的朋友們一切順利。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6

香溪如歌如訴地前行。五過香溪,有兩次直抵它的源頭。越看越對它感到親切並讚賞它特異的風格。

光緒年間為"漢昭君王嬙故里"立的碑,與"楚大夫屈原故里"碑,並立在秭歸南門,昭君村卻在現在湖北的興山縣城東北七裏的山台上。從那裏到與長江西陵峽相接的香溪口,不足七十里。這段香溪雖也從山中來,卻較平坦寬闊,以往通船,現在有了車道,就任它飄行在雲山之中,深處湛藍凝碧,淺處清流澈見底,秀水青山記敍着昭君出門的行程,鄉親們不盡的思念。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不僅是唐代杜甫的見聞,至今二千多年,沿溪而立的口碑,猶如昭君還活動在香溪之畔。她原是貶官王穰之女,這位老人大約志在山水之間,他的鄉親至今還以這塊"寶坪"(原名)自豪。村前的清河是香溪中最深最寬的,這裏氣候濕潤,土地肥沃,一凹凹的田畈,終年常綠,除小麥而外,玉米一年兩熟。河邊的叢林,山前的核桃,也一樣地蒼翠茂盛。

六月十日我們專訪昭君村。從西岸渡舟過去,不過五十公尺,東灘一片綠林,也在河牀之內;灘上還有淺淺的水塘,鏡面似地閃爍着。一葉長舟和婀娜多姿的樹枝,它們的倒影在清水中搖曳,我們小心地在石塊上顛步,不僅沒有踏淺水中的樹影,連我們自己也入了香溪水中的畫面。

因為是去看昭君的,眼裏滿是優美的印象。對她的後裔,也不免仔細端詳。果然從那村裏走出來的都姓王,三年級國小生王光華,一幅精靈的樣子,他忙着給我們推船,跟我們走了一段路,又依依難捨地在山士。

凹口看我們。要是他看到將要上演的《王昭君》,準會親切地叫一聲"姑"吧!在半山腰裏看見的王喜燕,只有十歲,她説她還有個姐姐,跟她長得一個模樣。她們的秀麗之中還有我們時代的健美。山村前面的玉米地裏,幾個女社員跟我們詳細介紹玉米兩造的安排,捋着綠油油的玉米葉子,鋤着它腳下的雜草,那麼動人地伺侯着她們的莊稼。那時,三隻小山羊從山上衝下來了,可它們嘴上套着她們的莊稼。那時,三隻小山羊從山上衝下來了,可它們嘴上套着籠頭,對着這片青紗帳,茫然望了一會,這才是昭君永遠的紀念。

昭君村赭青瓦,有哪國畫中描寫的那樣。但它瓦櫺櫛比,在綠叢中嶄露頭角,顯得更倉勁雅緻。村上幾十户人家守着這塊寶坪,勤勞而團結,這村子也始終保留着興盛的面貌。村頭楠木井煥然一新,最近重新做了井圈,於立羣同志的題字,為它立了碑記。它附近的興山縣,現在完全成了一個新興城市,它是山貨的集散地,這裏的蘑菇和桔子,名聞中外。

從楠木井開始到得溪埠頭,就全是關於昭君的傳説了。照君村前那口古井,原是泉水匯聚的地方,一泓清水,常年供人們飲用。還是照君在家的時候,有個老漢做個夢,説井裏的一條龍要飛走了,人們去跟昭君商議,看怎麼辦?昭君想到用楠木去攔,於是他們抬來楠木做了井欄。二千年來山靈水活,那條噴泉的蒼龍,大約一直棲身在昭君村上。如今做了石井圈以後,楠木還藏在水裏,它象活物一樣,説不定就是那條蒼龍吧!

昭君離家上京的當兒,是那樣姍姍而行。兩巖的鄉親都為她送行。過了興山,遇到第一道山溝,一共走了十里路,她就下轎對着青山拜了又拜,鄉親們知道她的心思,這條山溝現在叫做"小禮溪",潺潺的流水,還帶着昭君告別的聲音。又向西走了八里半,右邊又遇到一條大山溝,溪水流瀑帶得一身潔氣,一瀉而下香溪河,然後隨着大江東去。昭君感到她也有遼遠的路程,離家又遠了一些,她又下了轎,把這家鄉有溪流引為知音,她朝着孕育這條溪水的深谷下跪了,虔戾地行了大禮,後人稱為"大禮溪"。現在在石縫裏滲出的涓涓細流莫不是她離鄉時的淚痕?

走不多遠,照君到香溪洗手,她把珍珠丟在河裏,那裏現在還有一處深潭,稱作"珍珠潭";早先過往的行人,向它討一杯仙水治病,或是向它丟一塊石子,看投中與否,以卜徒刑男還是生女。

這裏長長的流水,都象鏡面一樣,也許照君水止一次在這裏對水梳粧,她的脂粉成了香溪的來源。三月桃汛,河面浮游着一羣羣的"桃花魚",輕得象白色的泡沫,但在碧波之上豔如桃花,人説這就是照羣的胭脂。三月一過,"桃花魚"倏然不見了。那麼,三月,該是昭君回來省親的時期吧?唉,這動人的香溪與照君卻是多麼近呵!

香溪有六十里在湖北的林業特區--神家架境內。沿着這條溪流來回,我目不轉晴,怡然而視,除了驚歎,兩次都説不出一句話來。神家架本是高山林區,香溪的水源猶如自天而下,有時在山巒的峯部掛着一匹白練,懸流為瀑;有的流入山邊的石槽,好象一條青龍,曲折迴腸,終於彙集發電站的水閘中噴放出來;有的通過天溝散落一串串水珠;豔陽映照之中,凌空出現五彩的虹。

溪河裏的石頭如巨象,小如卵石。有的壘石成壩,有的自陷為潭,水態。因石而異它衝擊巨石,迴流迸發;它經石壩自成水簾,急流勇進;有在矗石四周環行,有從迭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較平坦的石灘,它們滾滾而去。深處見其綠,淺處如白酒一般,飛濺的水沫如白絮銀絲。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濤,有如豎琴,雷鳴傾盆之聲,錚錚淙淙之音,響徹山林之間。

六月八日到木魚坪,傍晚,我特地去看看溪的源頭,洗滌衣衫。這是村後的山溪,我在發電站附近清涼的雨霧中到河邊去走到一頂小橋下的石坡上。一鈎新月掛在山上,山頂的茅屋裏也有了燈火。我深情地望着對面半山而下的溪流正朝我湧來,在黃昏時,它還是那樣清白。白水在我站立的兩石之間穿過,我抓着衣領,任一股急流,沖滌我衣衫上的汗水。也讓潑出石面的清水,漫上我的腳面。我是這樣暢快而興奮,彷彿看到了出塞時的照君,她的性格的另一方面,我終於從這香溪的暢流中,有所領悟。這時我恍惚看見上流一個苗條的少女,向我投擲一把花束,它很快流到我的身邊,那是一束潔白的梔子花還有別的鮮豔的野花,我捧在手裏聞一聞,就讓它隨流飄去。好久我都覺得香溪始終帶着梔子花的香韻。第三天我到香溪口登舟的時候,這香味還飄散在大江之上。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7

我踏着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水走來時,這裏有着鬼斧神工、充滿神奇造化的自然風物;我乘着海闊天空的萬里雲離去時,這裏有着歷史塵煙、皆千年文明的人文景觀。

——題記

我夢想,置身於江南秀麗的小鎮,在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悠然;我夢想,登上五嶽至尊的泰山,在日出中,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魄;我夢想,來到美麗的北戴河邊,在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的壯闊。我夢想在大自然中,賞大自然之美,悟大自然之神。

江山如此多嬌!

當我來到江南魚米之鄉,小橋流水叮咚響,如簫笛齊奏,陽光毫無吝嗇的灑下春天的光輝。花苑中樹木葱葱,奇花閃爍,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於石隙之中,風兒拂過花枝,飄飄蕩蕩,似綿綿愁思,幽雅中透着淒涼。

當我站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明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這裏,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天邊的晚霞一片絢爛。風,拂過我的臉頰,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它帶來草原的呼喚,我笑了,那是快樂的笑啊!幸福的笑啊!

英雄怎不折腰!

他曾獨登高樓望帝鄉,傲吟“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曾讓黃河從天際流下;他曾讓明月伴友人至夜郎西面;他曾讓廬山瀑布淌出銀河。他以霓為線,以虹為鈎,完美的釣出了半個盛唐,完美的釣出了沒有失落的自己。

昭君本不是歷史的主角,因為在諾大的帝國面前她太微弱,但你可曾想過,在萬木凋零時,一朵怒放、傲視寒秋的花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昭君亦是此花。漫漫黃沙淹沒了她對那潰散漢土的留戀;聲聲駝鈴激起了她心中的悵然。她的生命開始像太陽一樣熠熠發光,歷史的巨輪在她這留下了深深的一印。

春去秋來,花落花開,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告訴我們應持之以恆;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要廣讀博覽;青松不懼風雪,是在告訴我們要堅毅剛強。春天的雨,給山野披上美麗的衣裳,那是給予。夏天的雨。為生命敲響戰鼓,那是熱烈。秋天的風,為落葉送去問候,那是温馨。冬天的雪,為莊稼帶來呵護,那是無私。

“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祕永不休”自然主宰着世界的一切,我們描繪着她的美麗,無論是景色的美,還是精神的美。

——後記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8

槐在五月

路經日的在腳下蹚着,竟不知有名?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為槐花大道,兩年前興修的,向東延至大洞山頂。

望過去,行列有序的槐樹立於路的兩旁,葱鬱,挺拔,雖未成蔭,但也齊列,其間夾着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山頂,因人跡稀落,非常的清冷。

心想既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於是估算着正是槐樹開花的時節,恰又逢細雨霏霏,決意冒雨前行去攝槐花,心中早已繪好了《悽迷細雨槐花白》,雨如織,風多情,絲絲細線潤無聲,難得一意境。

然往往現實卻事違人願,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見葉綠,未見花開,大大的失望了,最終只得落落而歸。

記憶中的槐樹卻也如此,庭前荒處隨地可見,不稀罕,大多三株兩株的散着,枝枯葉而落,樹皮尚又幹硬的張裂着,並不起眼。

可一但進了春,情形就大徑相庭,況那春風最是多點物,於是立風而搖的槐,幾日未見,竟都變了模樣,整株的樹都綠了,綠的可愛,令人刮目。

然又幾日未見,那葱綠的圓葉裏竟掛上了串串青綠的槐樹米,雖隱隱可見,煞也喜人。

然又不經易的,再次張眼看到的卻是一樹的白,如蝶粉兒匯聚,令人驚豔。

許因夜間睡的沉,錯過了花開。看那一夜之間乍開的白,卻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鬧熱,噼哩啪啦,跟炸了鍋似的,槐樹米兒你爭我擠。竟相的吐着蕊,張着瓣,如破繭的粉蝶兒一般的明豔。一朵朵,顫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拋着媚兒去勾着路人腹內的饞蟲兒。

槐樹開花了。於是滿口的香溢於兩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條枝兒被折斷,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兒,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幾分的細胳膊用力的折斷的,只見他一手摟着槐,一手舉枝高喊:接好嘍。喊出聲透着十足的驕傲。

於是被摔下的枝如彈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樹下的同伴,一鬨搶了去,緊忙的捋下槐花,裝進竹籃裏。

樹上的頑童如孫猴兒看景般的觀賞着腳下的這一幕,露齒而笑,於是銀白的牙齒多了幾許的得意,於是更賣力的往高裏爬,絲兒不顧刺槐的劃拉,啪,啪,啪,一聲緊一聲的,枝斷葉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兒。

夠了,夠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這才帶着不捨的留戀,蹭蹭的從樹上滑下來,臉上手上滿是划着的傷。同來的夥伴早已把他的竹籃裝滿了。

挎着一籃的喜悦踩着如煙的土回家了。身後甩下的是滿地的落葉,和那一樹的斷臂殘桓,慘不忍睹。

去了梗,撿了葉,就連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滿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

撒上乾麪粉層層裹了粉蝶兒,更白,更胖,如那沒抽絲的繭一般躺在屜布上,薄薄的攤着,蓋上鍋蓋,十分八分鐘,水氣就沿着鍋蓋的四周氤氲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氣,麪粉拌着槐花的清香。

吸入鼻翼,香,真香。

拌上香油,調味,於是敞開了肚皮,就着一碗稀薄的面水,連吃帶喝,滋潤。

嗝,嗝的打着飽嗝,用舌轉着脣邊舔了一圈去,還直叫着香。

更有那饞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着槐花用開水焯過,曬乾了,以備隨吃隨用。

寬寬的房道,沒有一户人家拉起院落。

有一户人家蒸槐花,就會鍋香飄四家。況鄰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幾鍋,倒於口徑三尺的大盆子裏,盛了一碗碗去,送東家,送西家。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潤。共享着五月的槐花,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響了門:送碗槐花嚐嚐鮮。

接了去,明又蒸了:嚐嚐。

來年,枯枝還會發新芽。

槐樹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鬧熱。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19

晚秋隨想

十月,晚秋,天氣不是很冷,也不熱,天空因為湛藍顯得更高,更明亮。

在季節的交替下,田野開始出現淡淡的黃色,尤其是路邊的樹葉,黃的可愛。遠山卻是綠色的,因為山上種的全是蒼翠的松樹。古城的路邊,鮮花依然開得嬌豔,小河裏的魚兒和往常一樣暢快的遊動,它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冬的氣息。從四方街光滑的石板上可以看出這座城的古老,遠處悠揚的納西古樂和現代流行曲混雜在一起。人們喜歡回憶過去,但更喜歡現代文明。有人説麗江商業氣息愈來愈濃了,古城越來越多的酒吧説明了這點。昂貴的價錢,換來遊客們的笑臉。不過不要羨慕別人,拉着納西老奶,圍着篝火,在廣場上盡情的跳,快樂隨處可見。在麗江,我們找到的是更多的清幽,舒服的空氣,燦爛的陽光。

而晚秋的夜,夜涼如水,比冬少一份沉寂,比夏多幾分淡泊。

院子裏的玫瑰開了,花香透過窗户輕輕的飄來,像月光一樣瀰漫在室內。把頭伸到窗外,卻無意看見一隻孤燕從房檐掠過,看它匆匆忙忙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準備冬天的暖巢?

打開電腦,打開音樂,卻是那首憂鬱傷感的歌聲:“我再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看到你閃躲的眼,我不會讓傷心的淚掛滿你的臉。我在等一分鐘,或許下一分鐘,能夠感覺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會讓離別成永遠”。

一些淡淡的説不清什麼感覺的濕潤隨着旋律在心底流淌,趕緊關了歌曲,靜靜的在沙發上呆呆的愣了幾分鐘。那些遠去的東西,如同大學畢業時的歡送會一樣,純真,善良,不想用世俗的煙雨去誣衊,而脆弱虛偽的心,再也體會不到明朗流暢的曲調了。讓心的底版多一些清爽與平靜吧。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在逃避和無法逃避之中循環着,也許是太年輕了,疏狂而輕率的想法總是不堪一擊。滿以為用成熟去偽裝自己的眼神,激情就不再流淌;滿以為只要關掉書籤,文字就不再對誰開放。“漸行漸遠更生”。自己掩蓋不了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麼唯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詞好像已經感覺到快樂的樣子”。

晚秋過後,很多花都要明年才開放了。“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西風過後,便是冰雪,那孤傲的梅花和幽蘭將在那個季節開放,賞花的心情是否和今夜一樣?明天,當黎明推開黑夜,是不是又將面對滿地落花,那些躺了一地慘淡的花色,像極了那些的蒼白的笑容,暴露出壓抑過的黑夜的哭泣。

或許我無需憂慮,雖然總有秋風會去收集落葉,總有冰雪會去封鎖長路,但春天它從來沒有錯過向花容鳥語發出請柬。就讓我們靜靜地聆聽,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希望有人過了冬天,會更加有朝氣。

名家寫景優美散文 篇20

早上,突覺天氣涼爽了很多,便驚喜開窗。是的,秋天真正到來了。

我不喜歡病菌盛行的春天,不喜歡大汗淋漓的夏天,也不喜歡那瑟瑟發抖的冬天,唯獨在秋天,我才不會輕易感冒,不會整天一身汗酸味,也不會將自己包裹的鄉粽子一樣。所以,我只對秋天一往情深。

秋天雖在前幾個星期就如約而至,但,也許是全球高温的緣故吧,秋天一直和夏天一樣,火辣辣的太陽烘烤着大地。面對這遲來的秋天,我沒有絲毫怪罪之意。

出了家門,我要好好享受以下秋的沐浴。

仰天望去,天空很藍很藍,沒有一絲雜質,那種藍,有如清澈溪水般透明。我向來對天空萬分喜愛,喜歡它的藍,喜歡它的高,喜歡它的廣闊,喜歡浮在天空的雲朵。但,我更喜歡秋天的天空,好像天空也和我一樣,愛那秋天。所謂天高雲淡,就是在形容秋天。棉花似的朵朵白雲,乖巧地飄蕩在天空的懷抱。也許不僅僅是天空,那太陽也像非常喜歡秋天。往日的熱情收斂了許多,有的只是温柔,對天地萬物的温柔,那柔和的陽光拂在臉上,暖暖的。面對這麼舒適的天氣,我散慢地伸了個懶腰。

風很大,將我的頭髮吹得有點凌亂,美好的心情顧不上去整理那頭髮,張開雙臂,任憑秋風從衣服中穿梭,這個時候,真可用“涼爽”二字來形容了。路旁的樹葉似乎對這秋風十分喜愛,隨着風飄過的方向,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一曲獨特的交響樂,很好聽。有幾片枯葉掙脱了樹的束縛,隨着風兒一起舞蹈,不一會兒,路邊就稀稀落落飄落下一些枯葉。沒有泥土可讓他們的生命重新輪迴,便靜靜地躺在水泥地上,等待別人將他們帶去那通往天堂的路。

剛剛還快樂的心情,似乎平靜了許多。

彎腰輕拾起一片普通的落葉,仔細端詳。葉上的紋路很清晰,深黃色的葉片交雜着裂痕。將葉子舉過頭頂,透過裂縫向天空望去,頓時有種莫名的衝動。這片葉子在這個世界上停留了不到一年,又將回歸故路。生命似乎太短暫了……

揹着秋風吹來的方向,鬆手拋開落葉,看着葉子不知去向,才繼續向前走去。

秋的到來,宣告一年的過去。清晰記得上回秋天,自己沉淪在玩了中,沒有目標,沒有行動,這年的秋天眨眼又到了。看花開花落,觀潮漲潮退,看似時間過了許久,其實僅僅是隨手一揮間。還沒懂得珍惜,時間便殘忍地不帶一點留戀地從指尖溜走,自己還沒有來得及抓住一絲。留下了太多憂鬱,帶走了太多機遇。有種悲傷,有種無奈……

秋的日子,我會好好珍惜,在那寒冬來臨之際,至少我懂了。

重新仰起頭,望望那天空,天似乎更藍,陽光似乎更温柔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