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奇葩事一籮筐

來源:文萃谷 1.21W

我的老家,就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裏土生土長的人......每每聽到這首充滿着濃濃的鄉音曲調,思鄉之情油然而起,記憶隨着飄蕩的音符,飛向久違的夢裏老家。

散文隨筆:奇葩事一籮筐

我的老家沒有山水之秀綠茵之美。那廣褒的原野,放眼,一馬平川天地相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是塊得天獨厚糧棉富饒的物華寶地。

老家,留給我童年、青春期的記憶時常在腦海縈繞。往事悠悠,幾個兒時夥伴湊到一起,毫無顧忌的真摯情感,相互間爆出的冷門笑料讓人捧腹。兒時記憶銘心刻骨,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趣味添加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影下鄉是農村一大盛事,尤其是孩子們,早早就搬着凳子排隊去了。兩根長竹竿挑起一塊白布的銀幕前,人羣鼎沸,孩子們追逐嬉戲。直到生產隊長亮起嗓子幾句開場白,拉開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工農兵”形象的序幕。電影是當時農村瞭解外界的平台途徑。一部電影反覆放映,人們卻也百看不厭。鄰村放電影,村裏年輕人,稍大一點的孩子們,機會是不會錯過的。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晚飯後奔波數公里,一場電影看完,脖子仰的發酸,兩條腿站的不聽使喚。就這,活動一下脖子跺跺腳,回程路上興趣絲毫不減,一連幾天的話題內容豐富了。這就是當時電影給農民帶來的喜悦和樂趣。

夏收、秋收是農活中的重中之重。麥浪翻滾一望無垠,遍地鋪黃金的記憶彷彿如昨。豐收在望,勞作一年的農民,藏匿不住的喜悦盪漾在眉梢。顆粒歸倉,這是一場緊張而有序的戰鬥,人稱之為:“龍口奪食”。開鐮之前大小會議、宣傳輿論等總動員,為打響這場戰役做到有備無患。生產隊辦起大灶,人力資源統一調配。天矇矇亮,麥地裏鐮刀飛舞已是幾個回合了。戰天鬥地十多天,麥捆進場成垛,後續勞作即:碾、揚、曬直到歸倉,夏糧這場戰役圓滿落下帷幕。那時的我忙着出簡報、辦牆報,湧現出的好人好事及時報道。這叫做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不誤。當時的'戰鬥口號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階級敵人鬥......其樂無窮。

鄉村的夜有着迷人的魅力。池塘周圍蛙聲四起,蛐蛐兒唧唧,月光傾瀉如白晝。飯後茶餘的人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湊在一處,談古論今笑料百出。孩子們則拿着瓶子抓螞蚱、蛐蛐、螢火蟲兒。但凡有點音樂天賦,展放歌喉餘音繞樑的感覺是倍兒爽。肆無忌憚的喧囂發自心底,這就是農民的豪放。不像城裏人,左鄰右舍不交往,稍有動靜怕擾鄰。在鋼筋水泥澆築的林網中,貓眼看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城鄉孩子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放開和壓抑之中。

秋收冬藏。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寒冷的北方冬季,人們大都不出屋,圍着火爐子取暖。爐膛周圍烤着紅薯、雜糧,烤紅薯的香甜味滿屋飄散,孩子們迫不及待熱氣騰騰的紅薯在手中掂來掂去。

政治思想教育深入人心。農閒時,整黨、整團、整風運動如火如荼。我媽是黨支部委員,婦女主任、婦女隊長,我肩負着團支書記、民兵婦女連長,每次運動母女倆都在前沿。我媽是黨我是團,不同的場合相同的會議。每個星期的一次組織生活會,對那些不守規矩的黨團員起到了震懾作用,否則,組織生活會上是過不了關的。

七三、七四年間,我被公社抽調批林批孔運動中。縣級培訓半個月,隨之派往存有問題的落後農村整風,被莫名其妙推薦為工作隊副隊長。半年的吃派飯生活,改變了我曾羨慕到不願吃派飯的思想觀念。説起來可笑,工作隊只有隊長年齡偏大,帶領我們一幫剛走進二十年齡的毛孩子參加整風。真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事過境遷怕當頭。

改革開放後我回到老家,家鄉變化很大。唯一沒有變的是:人,還是那樣的純樸、善良、厚道。

村子裏邊發生過許多許多的事兒,聽起來那是特別的艮兒。老家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腦海中根深蒂固揮之不去。

老家,我的根。不管我走多遠,總牽我的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