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宛轉風物堪懷原創散文

來源:文萃谷 3.5K

採茶、養蠶、蓮市、西湖香市、清明果、烏米飯、木蓮豆腐、梅子醬、桂花糖、小巷子裏的麻餈與葱包燴……

江流宛轉風物堪懷原創散文

從季節寫到風土,從植物寫到吃食,這是一本現代江南風物誌,讀完之後,才覺它説的遠不止風物,甚至不可當成一本閒情讀物來看。它還讓人從無所用心中驚動,撫卷時,有一種猝不及防,讓人忽然眼裏升了霧氣。

它讓人想起,生命是如何流轉,時間是如何流逝,包括我們在內的一代代人,又是如何在大地上留下些許痕跡。

人在大地上生息,人身上打着他故鄉草木的烙印,人生如逆旅,人在漫漫旅程異鄉,被時代的風吹動如草,卻總有一些細微又堅實的寄託與牽念,頑強地保留在日常深中——這大概就是”風物堪懷“的意思所在,也就是《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一類傳統風物誌的'精神所在。

這本書有繼承傳統,詩意、風雅、温厚的一面;同時,它也具備着強而有力的現代思維。白紙黑字歷歷分明之間,有着田野工作者的務實與嚴謹。回憶、記錄,整理與考證,所有一切鄉土經驗,都從實處來,脈絡分明,思辨清晰,不沾一點兒濫情。

城裏的小清新下鄉,只看到秧苗綠,走地雞肥,農人淳樸,一片田園風光,卻不知勞作本是最艱辛髒污的事。媒體追趕時尚,一味謳歌鄉土,亦常不肯直視鄉土的困境,及其與現代生活的背離。樂天的這本書,卻是一切都直面着,一切都踩在實處,是和所有流行標籤如:“小清新”、“小資”、“田園”等格格不入的。

唯格格不入,才卓異斯人。樂天的文字功底,是我所讀過的中文界最為紮實的作者之一。而好文字也不算稀罕,稀罕的是文氣尤佳。

清代筆記裏説京師盲眼僧,擅聞文章之氣,聞了《西廂記》,是脂粉氣,聞《三國志》,是刀兵之氣。聞到韓、柳等古文大家,大呼妙哉。有秀才好事,拿了自己文章來試,盲僧一聞説“必是你的大作”,怎生知道?答曰:“有些屁氣。”如今許多圖書,屁氣還未必,只是各種泔水氣、雞精氣、香水混着胳肢窩氣、落雨天的二手鋪子氣……氣味好的並不多。請盲僧來聞,任他道行高,總也要聞出個神經衰弱,消化不良吧。

兼具生命的意識,史志的情懷,審美的高超,樂天的這本書,文氣是清而正、簡而明的,如果硬要形容的話,就像是極目遠望處的一抹朗秋晴空。

大氣、質樸、通透,既有發自靈魂的詩性,也有來自於頭腦的理性之明、意志之堅。

清雋之處,有似週二先生,但又更多柔韌,更多温軟和平,不似週二先生那般寒涼。散淡、謙樸,富有人情味,這些特色中,也能隱約瞥到汪曾祺先生的一點兒影子。但到底,和他們都不是一回事的。樂天就是樂天她自己。

樂天曾經説過,想做一個專注的手工藝者。她審美天賦高,心靈手巧,又肯下拙工夫,就是日常遊戲之作:竹燈、香包、花箋、草木染……都精巧、實用而美麗,有獨此一份的靈秀。我忝為朋友,曾經獲贈一二,明明是日用品,不用也似乎對不住手作者,就是歡喜得捨不得用,藏在櫃子裏,得閒拿出來看一回。

樂天做這些手工品,如同她寫文章一樣,都不多做,一旦動起手來,就是十成十的認真。

祖輩相傳如薪火,紙上得來似人提燈,親身實踐如魚飲水,手工藝者的認真,是一分一釐都無取巧的。唯有下盡了拙功夫,才有最終的渾如天成。當然,寫文章也是如此。靠文辭與煽情成就的作品,終歸是不耐得細看。就如九紋龍史進遇見師傅王進之前使的那一身槍棒,原地使得風車兒轉,只是,怎麼説呢——“贏不得真好漢”。

樂天是真好漢,是真風流。真風流,所以難描難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