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1.7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如美棠》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平如美棠》讀書筆記

《平如美棠》讀書筆記1

柴靜曾在節目中問老爺爺:“您已經90歲了。難道這麼長時間,沒有把這個東西磨平了,磨淡了?”老爺爺回答説:“磨平?怎麼講能磨的平呢?愛這個世界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老爺爺還説:如果能夠年光倒流的話,我寧願再回到從前那一段比較艱苦的時代,兩個人相守。

——這段話大概是當時買下這本書的直接契機吧。

收到書之後,滿心歡喜,書籍的裝訂就是模仿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線裝書的樣子,封面設計也有早些時候年畫封面的感覺——紅火而又質樸,不同於現代很多年輕人的作品,他的題材無法分類,貫穿全書的畫作旁,都是老爺爺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就連書籍背後的上架建議都寫着:“紀實文學”。

饒爺爺的畫作記錄了從其八歲起至八十八歲的歲月,我對這種跨越年代的紀實文學總是興趣盎然,總覺得,在那些家國天下的標誌性事件之後, 在這些平凡細瑣的小事中,時光的河就這麼靜靜流淌過去了,才能感受到時間的力量。

年少時多記錄了彼此兒時的嬉戲玩鬧,還有家鄉的風俗習慣,甚至一副碗筷也認真地介紹了,期間夫妻雙方彼此也曾見過,只是就連饒爺爺自己也説了,當時的他們各自是香夢沉酣的天真歲月,相逢也是惘然。不過,彼此的少年時光都能清晰明瞭地躍然於紙上,大概也是因為在日後相遇的日子裏,他們也曾迫不及待地向對方介紹彼此缺席的人生吧。

隨後,自1946年,饒平如26歲,兩人算真正地“結識”了,那是饒平如剛參加完殘酷的戰爭之後,兩人在父母之命之下,一個戒指,結下了一生的姻緣。

在訂婚前,饒平如也是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上過戰場,見過生死,然而只是見了未婚妻當窗點絳脣的一幕,他的心裏就發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原型,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思慮起將來”自那以後,他們攜手在人世間同遊了幾十年。

他們經歷過一生的風風雨雨,結婚後的時局動盪,奔波於各地,又是僱員,又經商,又上夜校學會計,最後終於在上海某醫院謀了一份穩定的差事,然而,在我眼裏看來動盪不安、衣食住行都沒有保障的生活,在他的畫作裏,在他的筆觸裏,卻從未展示出那麼濃烈的不安感和窘困感。流轉與不同的地方,他們就嚐遍各地的小吃,逛遍當地的風景,嘗試過不同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好像總帶着一股詩意。

饒平如在作畫時,總是在上帝視角,細緻地描繪了當時發生的場景的一切,一筆一筆,不錯過一個細微之處,連柴靜都説“看得人不免覺得,這個角度想是對兩個人的背影隔了歲月的凝視。”

我一直是這麼覺得的,直到饒平如的畫作結束,附錄是美棠的書信,才真切體會到生活的艱苦,一件棉衣補了又補,一件破舊的棉褲裏的棉花要拆卸下來塞進棉被裏,每一筆錢都需要精打細算,因為營養不良,全家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如人意......這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窮困感,都是我未曾在畫作中感受到的。

所有的苦難都被一筆帶過,他的眼裏,好像只有兩人在一起時的珍貴回憶,而這些回憶,在任何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拿出來晾曬時,都是閃耀着金燦燦的光輝的,好像兩個人在一起,就無所畏懼。

只是因為見過那麼多的分離,他們彼此之間都未曾想過放棄,哪怕在特殊時期饒平如被打成右派。

於是他們熬過了許多的寒冬,就再饒平如終於摘除“右派”的帽子之後,他們終於迎來了相聚團圓的春天。

然而美棠病倒了,當美棠年邁已經開始意識模糊時,平如心裏產生了一種幾十年分離也未曾有過的孤獨;當平如意識到美棠恐怕永遠無法恢復正常思維時,平如不僅陷入了絕望,同時也像個孩童似的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情感是什麼?

是讓我們感覺真切地火災這世上的東西。

如果沒有對彼此的一寸,那又有誰能證明過去曾真正地存在。

在美棠意識模糊之後,哪怕她説糊塗話,夜裏想吃馬蹄糕,同樣年邁的平如就能在深夜裏騎車到遠遠地地方去買,哪怕買回來後的馬蹄糕不曾得到主人的眷顧,他仍舊數十年如一日 寵她、滿足她。就連子女也不再把母親的糊塗話當做一回事時,只有他認真對待。

在一起度過最後一個春節時,平如的一句話讓我瞬間淚目:“我們曾一起度過那麼多相聚時的圓滿,離別時期待的節日,從未想過終會有一個最後。”

平如在正文的最後附上了一副書法,上面寫的是:“相思始覺海非深”,這濃濃的依戀和思念,好像力透紙背。

最後,想提一下這本書的創作背景:

87歲時,饒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後有半年時間,他無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後,都是難過,只好去他倆曾經去過的地方、結婚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後來終於決定畫下他倆的故事,他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但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於是,他一筆一筆,從美棠童年畫起……就這樣親手構建和存留下了的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記憶,也記錄下了中國人美好的精神世界。

《平如美棠》讀書筆記2

一場美麗的邂逅,從此,我便與這本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平如美棠,多麼美的字眼,原來就是主人公的名字。看到簡介:從青葱年華到白髮蒼蒼,跨越半個世紀,直至死亡的愛情故事,當即我就決定認真品讀。

平如美棠兩位老人的愛情始於民國時期。婚姻是受父母之命,初次見面就完成了訂婚。在回部隊的路上,平如感歎道:“在遇見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思慮起來。”生命中從此多了一個人,多了一份牽掛。這就算是初次相遇便望穿了今後將攜手走過的60年罷。後來,平如爺爺被分配到安徽勞動教養。那是一段長達22年的分離。這22年,美棠奶奶獨自一人撐起六口之家。原以為勞教後回到家裏就能安享晚年,但卻應了楊絳先生的那句話:“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搬進新居後,美棠奶奶身體每況愈下,言行荒謬。但平如爺爺始終不棄不離,四年如一日地為她做透析,照顧其衣食起居……

“白居易説:相思始覺海非深。到了真正離別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平如美棠這跨世紀的愛情故事如今已經隔了歲月的凝視,在淚水與筆墨的相融下,封印在厚厚的畫冊之中。

這是一段平凡的愛情故事,但正是這樣的平凡,歷經了時間和距離的錘鍊,跨越了分分合合的坎坷,才譜寫出這樣一段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我在想,愛情,是什麼。是哲學的空白領域,還是藝術的永恆話題?

我也在想,為什麼打動我的情節和畫面總是白髮蒼蒼卻牽手依偎的夫妻。

我想是緣於我對愛情的信仰———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你們一眼萬年,望穿歲月,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就像平如美棠兩位老人一樣。

有人説,時代變了,愛情觀也變了。也有人説,你太年輕,看得不透,想法單純。但仔細體味,真正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不都是像平如美棠兩位老人這樣有着不慕名利、質樸真摯、跨越生死的信仰和堅守嗎?平如美棠的愛情,與時間無關,因為它有不畏死亡的勇氣;這樣的故事更與年齡和閲歷無關,因為無論你身在何時何地,心中油然而生的共鳴總會坦露你的心聲。

讀完這本書,目光停留在最後一個句號,最後一幅畫面,失落感湧上心頭。我不願承認這個故事到此為止。故事雖平凡,但就發生在身邊,比電視屏幕後的喜怒哀樂更真實,比藝術作品中“不平凡”的悲歡離合多了一些共鳴,比電影的精緻畫面更顫動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