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

來源:文萃谷 7.5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1

每天在組織孩子午睡時,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長時間也不躺到牀上,安靜下來。而已經躺在牀上的小朋友,有的在撥弄着自己的小手,還有和自己的好朋友竊竊私語。真是讓老師頭疼。這天,我正好拿着小朋友新帶來的一本故事書,吳宇闋看到了説:湯老師,你是不是要講故事了?我一愣,馬上反應過來説:是的,我就是在等所有小朋友都躺下來,安靜下來,才會講故事呢。吳宇闋馬上對還沒有躺下來的小朋友説:你們還不快點,湯老師要講故事啦!那些還沒躺下來的小朋友一聽,馬上躺下,安靜下來。於是,我就講了兩個故事。小朋友央求説:湯老師再講一個吧!我説:今天時間來不及了,明天小朋友早一點躺到牀上,安靜下來,湯老師就可以多獎勵你們一個故事了。從第二天起,小朋友果真又快又安靜地躺到了牀上,等着老師去講故事呢!而且要老師多獎勵幾個故事呢!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除了講道理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活動性獎勵。這樣也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2

中班孩子因為小班的基礎,繪畫技能有一定的提高,為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和喜愛繪畫內容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很有必要藉助繪畫工具——水彩筆,給孩子一個很形象直觀的形象,便於幼兒掌握。可是如何選擇及有效地運用,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交流的。

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繪畫水平,我們在選擇水彩筆的時候,我認為應該選擇具有色彩顏色更為豐富的24色水彩筆。彩色鮮明能調動起中班幼兒繪畫的積極性。

選擇好了彩筆又如何讓幼兒恰到好處的使用呢?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老師都習慣於讓孩子自由發揮,隨意使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但這樣呈現出來的畫面會有凌亂感,但我們同時還是要對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中班幼兒樂於嘗試,也不能給與他們強制的框架,所以如何能在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前提下又能呈現較有畫面感的圖畫呢?我們可以嘗試在打底,畫所有輪廓時運用黑色或者較深的顏色,在進行畫面塗色和添畫時可以擴展孩子的創造力,利用手上的其他顏色進行任意搭配。如:在中班美術活動《馬路上的車》中,孩子們在自己已經用深色畫好汽車輪廓的畫面裏塗出的彩色汽車上進行想象添畫,教師示範的豐富性,可以擴展幼兒的思維,引發再創作的積極性,同時會把這種經驗遷移到今後的添畫活動中去。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3

對於剛上中班的孩子,繪畫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我決定先來一次塗色鞏固的練習,為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公雞、花貓、螃蟹、長頸鹿等圖案,供孩子們練習塗色,中班美術教育隨筆。在塗色前,認識了一遍蠟筆的顏色,並給孩子們説,我們要用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黃色的這些漂亮的顏色去塗,黑色只能用在頭髮上,白色塗了看不出來所以不要用。

塗色練習開始了,我巡迴整個教室,瞭解並指導孩子塗色的技巧,大半的時間過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麼什麼也沒圖,仔細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蠟筆使勁往貓咪身上圖,我説“老師不是説了,不要用白色的蠟筆塗顏色嗎?”他是一個不太善於言表的孩子,想説些什麼,一旁的孩子都説“貓咪是白色的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貓咪的確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隻cat,動畫片裏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紙,看了好久,貓咪雖然是用白色的蠟筆塗的,但是塗得非常認真細膩,連黑色的輪廓線上也沒有蘸到白蠟筆。

其實,畫畫只是表意的,白色的貓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達的,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練習塗顏色,不必拘泥於什麼顏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紅色黃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顏色,可是引導孩子不要使用某種顏色而讓畫面絢麗,卻對孩子的審美產生了誤區。孩子的作品應該隨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豔麗。

讓我想到,今後在班級開展塗鴉活動時,在活動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由此,我明白了,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着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繪畫感興趣,老師要為他們提供輕鬆快樂的繪畫氛圍,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幼兒充分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個性化的出現,成人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着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4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湧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從沒當過爸爸!”原來是馬志宏和張子旋為了當爸爸爭得面紅耳赤。只見張子旋一手抓着圍裙,一手緊拿着小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着看着我萌發了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

於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媽媽的欣宜也過來了,她想了想説:“你們倆個一人當一會吧?”這時馬志宏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爸爸,明天我再來當爸爸,好不好?”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生爭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並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5

遊戲區的孩子正翩翩起舞,積木區裏的孩子也搭起了飛機、坦克,咦,只有“娃娃家”裏叫聲、鬧聲一片。我走過去一看,娃娃家一塌糊塗,食物倒在地上,鍋碗瓢盆東一個,西一個,簡直“造反”了。

“怎麼這麼亂?”我問。娃娃家裏的萍萍説:“我們正要打掃衞生,所以有點亂。”一句話説得我哭笑不得。我靈機一動説:“你們正在打掃衞生呀,難怪這麼亂。等打掃完後,請老師來做客,請小朋友來參觀好不好?”他們異口同聲地説:“好!打掃完了,就打電話通知你們。”説完,我就離開了娃娃家。

不一會兒,萍萍打“電話”來了。“任老師,我們打掃完了,你們快點來參觀吧!”

哇!好漂亮,好整齊呀!整個娃娃家擺放得井井有條,桌子上還擺放了水果、食物。“這是招待客人的。”萍萍介紹説。幼兒的世界是充滿想象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的活動。只有參與到孩子們的童真世界裏,才會常常幹。受到一份抑制不住的喜悦。

吃完下午的午餐後,我組織孩子們進行桌面遊戲,孩子們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了起來,有的孩子在畫畫,有的孩子在看書,有的孩子在玩耍,但琪琪來到了積木旁邊,進行拼搭她,認真的把一塊又一塊的積木搭起來,然後他抬起頭看了看我,我用讚許的目光朝她點點頭。她又繼續搭起來,一會兒,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對我説:“老師我搭好了你看”,她邊説邊把搭好的“作品”給我看,“你真棒”,我翹起大拇指對她説。聽到我的表揚聲,她又拿起另外的積木搭起來。

在孩子不同的區域遊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孩子對活動的興趣,瞭解每個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其次,要在局部上觀察幼兒玩什麼,怎麼玩,然後,教師作適當的隱性指導和幫助。琪琪是個好動的孩子,讓她坐在位子上,肯定坐不住,自從玩積木後,她特喜歡玩,於是,我針對她的喜歡,積極鼓勵她學習,並經常關注她的後動情況,當她有一點進步時,就給予她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使她樹立起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她的發展水平。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6

我們班的王一瀟小朋友因闌尾炎做了手術,現在還躺在家裏休息,已經好多天沒來上學了,我們決定集體去看王一瀟。

週五上午,我們乘坐校車出發了,天氣雖然有點冷,可今天的太陽還是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像是歡迎我們去看王一瀟似的。校車穿過市裏向金玉米公司駛去。大樹和美景從眼前飛過,勤勞的清潔工在忙碌地打掃着衞生。孩子們雀躍不已,齊唱歡快的歌曲,不知不覺到了王一瀟小朋友家的樓下。

一瀟的爸爸、媽媽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小一瀟有些瘦了,可還是很精神。平時最頑皮的他,此時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裏的小朋友可開心了,紛紛拿出自己的禮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蘋果,希望王一瀟吃一個蘋果後身體更加健康;澤遠拿出小卡片,祝願一瀟健康快樂,希望一瀟小朋友早點回幼兒園跟小朋友們玩。更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一瀟的好夥伴,見了一瀟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一本正經地問:“你生病了,為什麼不躺在牀上?”孩子們相互問候着一瀟,雖然話語有些拘謹,卻掩飾不住孩子們的興奮和激動。小一瀟漸漸放開了,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小夥伴們玩了起來。看着興奮的孩子和開心的一瀟,我們這些大人們真不忍心去打擾他們。我回過頭去,一瀟媽媽的眼裏已浸滿了淚水。多麼感人的一幕啊!一瀟的爸爸舉起相機,擋住自己的臉,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回來的路上我在想,這可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啊,孩子們懂得出如何愛別人,深深體會到了班集體大家庭的温暖。生活時時都有教育的契機,只要我們用心發現,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幼兒園中一班教師隨筆7

“老師,我不會畫,你幫我畫好嗎?”每次上美術課,幾個剛轉到我們班上的小朋友都會拿着筆,左看右看,看到別的小朋友差不多畫完了,他就會眼睛通紅的發出這一信號。剛開始,我便幫他畫了大概的模型,然後讓他自己畫,可到下課了還是和剛剛的一樣,看着那求助的眼睛,於是我便幫他了。但後來我發現,每次都是這樣。我想這可不行,“不會”不是問題,“不學”才是問題。

我分析了一下,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都是由家長代勞,所以遇到困難都是求助於他人,依賴性強,另一方面是或孩子在求助時我總是説“老師幫你”,“幫”字給孩子的依賴心理找到了支點。於是,我應一方面做好家園溝通工作,讓家長在家裏提供畫畫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我應該把“幫”字改為“教”字。

今天又是上美術課,有些孩子又喊:“老師,我不會畫。”我説:“好;老師教你畫!”我握着他的手一邊畫一邊講解,畫到一半後讓孩子自己畫。並鼓勵他們:“你很棒,畫的很好喔。”幾節課下來,他們都願意自己動手去畫了。

孩子在課堂是這樣,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總以為他們還小,各方面能力差,其實這樣反而增加了孩子的依賴心理,為此我們應該授以孩子“漁”非“魚”,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一勞永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