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保育老師隨筆觀察筆記

來源:文萃谷 3.28K

幼兒園保育老師做好隨筆,有助於幫助自身總結工作經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保育老師隨筆觀察筆記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一)

開學一月多了,我被分到了中班當配班,在這個班幼兒的情緒表現的社會性增強。

5-6歲幼兒的情緒穩定性和有意性進一步增強,產生了一些比較穩定的情感,並且也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並能運用語言來調節情緒。同時,這個年齡段幼兒情緒反應的社會性進一步加強。他們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尤其是得到他們心目中的權威人物的重視;渴望與同伴遊戲並建立較為穩定的友誼關係。在這一時期。他人的態度表現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反應。成人的表揚會令他們欣喜高興。同伴的拒絕會讓他們情緒低落。

他們喜愛和同伴一起遊戲,能從容地應付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新情況。開始懂得關心同伴,例如幼兒有時告訴老師:“××生病了”,有時問生病的同伴:“頭還疼嗎?”上課的時候當我的語氣有變化的時候,幼兒也會有所改變,亂亂吵吵的小孩馬上就會坐的端端正正的,並且還會舉手回答我的問題,希望再能得到我的表揚。

本班幼兒剛開始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對成人友善的批評也能接受,但是有時需要適當的提示。

他們已經開始學習管理自己的表情。 他們在不同的對象面前有着不同的情緒表達。

當孩子們期待接受人們的人際支持的時候,他們會表達情緒。在人際支持的結果期望上,本班幼兒認為父母和教師都能明白自己的情緒感受。但那些傾向於不表達消極情緒的幼兒認為表達消極情緒是不被他人理解的。

在保護他人情感方面,本班幼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親社會傾向,他們表現出對父母和同伴的感受非常敏感,並根據對象的感受來調節自己的情緒表達,決定表達或者掩飾自己的真正情緒,意識到表達消極情緒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有些幼兒情緒表現的手段多樣,如用語言、圖畫、音樂、舞蹈等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情感。

因為幼兒情緒理解發展進入成熟期,所以有消極情緒也有混合情緒,本班幼兒對情緒的理解已經比較全面,不僅對高興等積極情緒具有較好認知,對吃驚、傷心等消極情緒的認知也比5歲以下的幼兒有了根本性的質的跨越。當然,相對而言,對高興、傷心、好奇的識別較好,而對害怕、討厭和生氣的識別較差。混合情緒理解指幼兒認識到同一情景可能會引發同一個體兩種不同或矛盾的情緒反應。比如要放假了,他們能理解既能感受到假期的歡樂,有能感覺到與同伴分離的遺憾。。

另外,本班幼兒上學較遲,對那些依賴性強、膽小、動作不協調、緩慢、人際交往困難、行為自立能力較差、自我保護意識較弱的兒童都有很大的幫助。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二)

20XX年我到幼兒園當中班保育員,雖然我從教過國小低年級,但是負責幼兒的保育工作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着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説説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麼,然後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麼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裏有也特別高興。對於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説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今年我帶了兩個中班,一個是我以前的班級中一班,還有一個是中二班。一開學,中二班孩子們看見我就會叫我"阿姨早”、"阿姨好”的,不知什麼時候,我發覺他們跟中一班的孩子們一樣,喜歡叫我"小萬阿姨早”"小萬阿姨好”了。這個稱呼似乎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也不知不覺地拉近了我和中二班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一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着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平時,孩子們遇到困難也喜歡和我説説他們的事,我是孩子們的一份子,我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中午,我進教室盛飯菜的時候,孩子們喜歡聽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麼,然後再由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麼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裏有也特別高興。對於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有一位新來的小朋友一到吃午飯的時候就要吐,但再換一碗,他會把飯菜全部吃光,而且也吃得很快。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詢問了家長,他媽媽説他在家從來沒這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觀察了他吃飯的情況。原來,他一坐下來吃飯,就把飯全往嘴巴里塞,塞得滿滿的,喉嚨口咽不下去了,就全給吐出來了。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原來的幼兒園阿姨和老師一直讓他快點吃,吃慢了,還要挨批評,所以他剛來這,怕吃慢了也受到批評,因此吃得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每到吃飯前,我就和老師們就告訴他慢慢吃,克服他飯前緊張的心理。今天我驚喜地發現他不吐了,也不會緊張地一口接一口吃了。

無論你今天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們的眼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和孩子們是朋友,很他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三)

小班教養筆記——快樂洗手

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每天這些事情總是重複發生。過去,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洗手時要這樣……要那樣……注意……”可效果總是不好。

我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徵,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於是,我調整了策略。

這天,在孩子們洗手時,我也加入進去,並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這是我從《洗洗小手》改編過來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們來洗――手……

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飛跑了……

我邊唱歌曲邊洗手,當我唱倒甩甩抖抖時,時而快抖,時而慢抖,誇張地動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跟我學起來。格格甚至一邊隨歌曲的內容進行表現,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動作之中。

讓洗手環節趣味化,遊戲化,讓幼兒在歌曲的強弱,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能促使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現在,就連以前幼兒最愛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環節,孩子們都願意主動完成了。

教師應做有心人,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徵,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尤其是如何引導幼兒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麼做”,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