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1.68W

詠永州

《詠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燒痕慘淡帶昏鴉,數盡寒梅未見花。

回雁峯南三百里,捕蛇説裏數千家。

澄江繞郭聞漁唱,怪石堆庭見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猶未是天涯。

譯文

黃昏裏一羣烏鴉飛臨,帶起點點慘淡的燒痕,舉目不見半朵春花,且把枝枝寒梅數盡。

北望大雁回還的回雁峯,三百里中煙靄葱蘢,數千户野居的人家,捕蛇的生涯急急匆匆。

一條大江繞城而過,幾支漁歌聲音朦朧,古老的衙門,還掩映在怪石之中。

當年的子厚何必興歎,永州並不算地角天邊。

註釋

燒痕:火燒後留下的痕跡,實指火耕。慘淡:陰暗、悽慘。

回雁峯:在湖南衡陽。傳説北來大雁到此處停息,其南為永州。

捕蛇説:柳宗元在永州時寫有《捕蛇者説》,此代永州城。

澄江:清澈的江水,當指愚溪。郭:外城。

愚溪:在零陵西南,東北流入瀟水。柳宗元謫居永州時自號愚溪,此即指柳宗元。

天涯:喻作者此行的目的地安南。

賞析

湖南永州在古代被稱為僻遠之地,屬於南荒。旅行到這樣一個地方,騷人墨客就倍增惆悵。陳孚的這首詩,卻有一個特點,就是結合了柳宗元的經歷、詩文來寫,其中有景有情,也寄寓了自身的感慨。結合柳宗元的詩文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永州的歷史文物並無馳名於世的記載,只因有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寫下了《永州八記》等遊記文而令永州在中國文學史上佔一席地。所以陳孚就以他為吟詠的對象了,既寫永州所見,也寫柳宗元其人。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前六句着力描寫永州蠻荒的景物,而後兩句則突然轉折,和前面的描寫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首在結構章法上和李白的《越中覽古》頗為相似,不過李白詩是七絕,此詩是七律。永州是古老而又荒僻貧苦的地區,郊野可看到火燎後的痕跡,黃昏時分有烏鴉繞樹三匝、擇枝而棲的景象。這裏雖有梅樹,可是還未綻蕊開花,而著名的衡陽回雁峯距離永州卻有三百里之遠。永州小城有江水繞城而過,黃昏之際可聽到漁舟唱晚的欺乃之音;而小小的衙門卻有壘石成堆,使得庭院狹窄可笑。在這樣一個地方,柳宗元滯留其間,做一個冷官,無怪他藉選擇愚溪山丘以築室,寫《愚溪對》以自怨自艾了。陳孚想到這裏,不禁既同情柳宗元的.際遇,又惋惜他的衰頹:“何必太過自苦呢?永州雖遠,比之天涯海角,畢竟聊勝一程啊!”

柳宗元被貶南荒,曾有“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髮待流年”(《嶺南江行》)、“非是白蒴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別舍弟宗一》)、“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的吟詠,可見他的牢愁與痛苦是如何深沉。而陳孚抒發的“永州猶未是天涯”,也不過是自我慰藉而已,其實他自己也感到非常荒寒寂寞。

這首詩充分反映了元初永州一帶的蕭條慘淡景象,陳孚詩中的詩句“燒痕慘淡帶昏鴉,數盡寒梅數枝花”,正是當時永州慘淡景象的真實寫照。因此,這首詩也成為研究當時永州經濟社會情況的重要史料。

創作背景

永州一帶在宋末元初經歷了多次戰亂。元王朝統治者還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國各族人分為四等,地位最低下的是“南人”。永州一帶的人民當然也被列為“南人”,從而受到的壓迫和剝削也更殘酷。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時任出使安南(今越南)副使的陳孚,途中曾遊覽永州,創作了此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