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3.15W

中國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初教三第一、二單元)

高中高二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中國位置(緯度、海陸)

國土構成(面積、四至、鄰海、鄰國)

行政區劃(識記中國行政區形狀、位置、簡稱)

民族分佈特點及少數民族集中區

中國人口增長特點問題、分佈特點,人口政策

中國地形(初教三第三單元)

地形總體特徵

中國主要山脈(走向和位置、分界線)

幾大地形特徵和分佈(識圖)、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影響

中國地震、火山分佈

中國氣候(初教三第四單元)

冬夏氣温分佈特點和成因(六大温度帶範圍)

年降水分佈特點和成因(200、400、800等降水線)

鋒面對氣候的影響(初教三P46)

氣候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梅雨、伏旱、颱風、春旱、洪澇、寒潮等)及其對生產生活影響

中國河湖(初教三第五單元)

1.幾大農業地域的比較

農業地域類型 分佈地區 氣候類型 農業生產特點

水稻種植業 東亞、東南亞、南亞 季風氣候 精耕細作

種植園農業 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

撒哈拉以南非洲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農場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 温帶大陸性氣候 生產規模大,

機械化程度高

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

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大牧場放牧

混合農業(穀物和牧畜混合農業) 歐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亞、新西蘭 温帶大陸性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耕種、放牧、休耕進行輪作

乳畜業 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 温帶海洋性氣候、

温帶大陸性氣候 輪轉放牧

2.

農業地域類型 分佈地區 其他概況 典型案例

水稻種植業 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 區位條件:①高温多雨的氣候②平坦的地形③勞動力豐富④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①小農經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條件:大面積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蓄種:牛、羊 潘帕斯草原:

區位條件:①優良草場②地廣人稀③距離海港近

所做工作:①培育優良品種②改善交通運輸條件③開闢水源④種植飼料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 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

基本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作物:小麥、玉米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①優越的自然條件②便利的水陸運輸③地廣人稀④高度發達的工業⑤先進的工業

混合農業(穀物和牧畜混合農業) 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的 氣候條件:温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生長特點: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耕種、放牧、休耕進行輪作

作物:小麥、玉米

蓄種:豬、牛、羊等 墨累達令盆地農業特點:

①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②農民可以有效的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③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3.

兩大工業區與比較

傳統工業區 新興工業區

分佈地區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美國硅谷等地

工業部門 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電子、半導體、核工業、航天、高分子合成、遺傳工程、激光工業

典型案例 魯爾區的區位條件: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距離鐵礦區較遠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陸交通⑤廣闊的市場

綜合整治:

①調整工業結構②調整工業佈局③拓展交通④發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特點①中小型為主②輕工業為主③生產過程分散④資本分散在小城鎮⑤工業分散在小城鎮

美國硅谷發展條件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④便捷的交通⑤軍事訂貨

〖第一單元第一節 人口再生產

☆知識要點:

1、人口再生產定義:人口的世代更替過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兩個環節)

2、人口再生產類型

決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如不考慮人口遷移過程,這三個決定因素之間的關係應為: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類型有:原始型(出生率極高、死亡率極高、自然增長率極低)

傳統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低)

過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

現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

※難點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質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產力發展;

自然增長率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於人口的素質受生產力的制約,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均受生產力直接或間接影響,所以説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一定階段的社會生

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當人口再生產類型進入現代型後,由於人口逐年減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所以最後會出現人口的老齡化現象,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和發

展中國家的發達地區已經出現這種現象,而且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進一步延長,時代更替速度減慢。

3、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地區分佈

發達國家: 現代型 (德國、匈牙利人口出現負增長)

發展中國家: 過渡型 (部分國家已進入或正要進入現代型:韓國、新加坡、古巴、烏拉圭,

我國已接近現代型)

全世界: 過渡型 (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多)

※難點解析:人口老齡化會引發的問題:社會負擔加重,勞動力短缺

☆例題分析:中、印、美、日四國人口現狀相比較( )

A.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B.美國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齡人口比重最高

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日本是發達國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於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和印度;人口老齡化是人口逐年減少造成的

,發達國家的程度應該高於發展中國家。選擇B

〖第一單元第二節 人口數量與環境

☆知識要點:

1、人口數量的變化原因

①.自然增長(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機械增長(與人口的遷移有關)

※難點解析一:考察範圍越大,人口遷移的影響越小,全球而言,則不必考慮人口遷移

2、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通過影響生育率和死亡率來影響)

※難點解析二:

生育率(出生人數與育齡婦女人數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數與人口總數的比)的關係

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個基礎(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關)

①.生育率 社會環境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術、文化、宗教)起主要影響作用,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小

②.死亡率 社會環境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醫療衞生條件)、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土壤、自然災害)都有很大

制約作用

※難點解析三:其中,環境污染對死亡率的影響是人類對環境先起破壞作用,環境再反過來影響人類的具體表現

3、人口數量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具體表現:

①.過度索取資源,造成資源、環境壓力(人口增多,資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擴展)

②.過度排放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包括生產排污和生活排污)

☆例題分析:判斷對錯

①.人口數量增長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唯一決定性因素

答:錯誤,造成環境污染的有兩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數量和人口的素質,因此人口數量只是原因之一

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

答:正確,死亡率高,往往説明生產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較低,在此情況下,生育率會偏高。當然上述説法同時用“往往”二字避免了絕對

化,因為有些時候由於老年人口比重大,也會在一些特定的時段出現死亡率升高的情況。

〖第一單元第三節 環境人口容量

☆知識要點:

1、環境人口容量概念

簡述: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在可預見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

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制約因素

①資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過影響它來影響環境人口容量)

②科技發展水平

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

(後兩者均通過影響資源來影響環境人口容量)

※難點解析一:為什麼説資源是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資源的數量決定地區所能供養的人口數,科技發展水平將影響資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數量的資源能供養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

費水平的高低將影響一個人對資源數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説資源是直接影響環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費水平則是通過影響

資源來間接影響環境人口容量。

3、環境人口容量特性:

①.(長期的)不確定性:資源總數不確定,科技發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在不斷變化,因此不確定

②.(短期的)相對確定性:在一定的歷史階段,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相對穩定,因此相對確定

※難點解析二:為簡便,在實際中,通常以一種或幾種資源所能供養的人口數作為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值

4、關於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三種看法

悲觀:已經大大超過地球環境人口容量,並已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樂觀:考慮到新資源的開發和資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認為地球不會達到它的環境人口容量

介於兩種看法之間: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為100億左右,目前人與環境之間已經有了很多尖鋭的矛盾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佈報告: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為110億

我國環境人口容量為16億,7億是我國的適度人口值

我國目前人口與環境之間的主要矛盾為:

①.人均耕地少 解決措施:控制人口數量,保護現有耕地

②.人口與淡水 解決措施:跨流域調水、節約用水

〖第一單元第四節 人口素質與環境

☆知識要點:

1、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因素有:

(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起作用,環境反過來影響人口身體素質)

①.遺傳因素

②.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是影響身體素質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也有重要影響)

※難點解析一:自然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影響能力的變化

自然環境因素曾經是影響人口素質的決定性因素,但由於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斷加強,所以社會經濟環境因素對人口

身體素質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自然環境的影響能力逐漸減弱。人口身體素質越來越取決於社會經濟環境因素。

※難點解析二:對人口身體素質起作用的自然環境主要有兩種:

原生環境因素(未受人類影響的自然環境,對人口身體素質的影響有:缺硒導致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硒過剩導致地方性硒中毒;碘異常引

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次生環境因素(受人類影響的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的影響有:物理方面,噪聲影響聽力、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化學

方面,化學物質會致癌變、致病變;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蟲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的流行)

※難點解析三:社會經濟因素範圍比經濟因素廣,經濟因素從屬於社會經濟因素。

2、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文化素質高,資源觀(資源利用充分、同時開發新的資源)、環境觀(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環 保)、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念)先進

,人口、環境、經濟得以協調發展,呈現一種良性循環。

文化素質低,資源觀(資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現有資源,大量開採,必然造成資源壓力)、環境觀(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淡薄,對環

境造成破壞)、發展觀(不可持續發展)落後,人口激增、環境惡化、經濟落後,呈現一種惡性循環。

☆例題分析: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數量迅速增長,導致人類對環境大量索取資源,又大量排放廢棄物,造成環境問題的

惡化;

②.人口素質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環境意識淡薄,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注意環保。

※難點解析: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環境保護的根本途徑

人口素質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數量就能得到控制,環保實現

人口素質提高,環保意識加強,環保實現

〖第一單元第五節 人口遷移與環境

☆知識要點:

1、人口遷移的概念

包括兩個方面:

①人口在兩個地區間的空間移動

②這種空間移動必須是永久性或長期的

2、分類

分類標準:地理範圍、遷移方向

①地理範圍:國際遷移、國內遷移(小範圍的有省際遷移、縣際遷移)

②遷移方向:

城市至城市、鄉村至鄉村、

城市至鄉村(逆城市化過程、知青下鄉)、鄉村至城市(城市化過程)

※難點解析一 知青下鄉的原因:政策因素,為解決城市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3、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①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淡水、土壤、礦產)

②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其中,經濟因素對人口的遷移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

③政治因素(政策、戰爭、政治變革)

※難點解析:自發性遷移主要是由於哪些因素引發的?

答案:自然環境因素、經濟因素、戰爭

※難點解析:環境對人口遷移影響的變化

原始社會:為食物——農業社會:為土地——工業社會:為優化勞動力配置

4、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

對遷入地:①改善綜合經濟環境;②加劇生態環境問題

對遷出地:①加強與外界的聯繫;②緩解人地矛盾;③保護自然環境;④在局部地區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問題

〖第一單元第六節 中國人口遷移

☆知識要點:

1、瞭解人口遷移的階段性

①歷史上(原因:移民支邊、戰爭、自然災害)

安史之亂改變人口地理分佈格局:人口地區分佈中心有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②新中國成立後至80年代中期(原因:主要是政策)

特點:遷移規模小,頻率低(原因:實行計劃經濟和嚴格的户籍管理

淨遷出地區:遼、魯、滬、蜀 遷入遷出持平:藏

③80年代中期以後

規模大、頻率高(自發性遷移)

方向:A農村到城市 B內地到沿海城市、工礦地區

2.80年代出現大規模流動人口的原因

①我國人口多、耕地少,農村多剩餘勞動力

②1984年推出“允許農民進入小城鎮落户”政策

③城鄉和地區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第二單元第一節 門檻人口與中心地

☆知識要點:

1、中心地

聚落(城市或鄉村)既為本地、又為周圍地區提供商品和服務,就成為了中心地

中心地(及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級別和規模取決於它的門檻人口和服務範圍。

中心地的服務範圍:

取決於職能種類的多少和服務範圍的大小(是其各種職能服務範圍的疊加)

※難點解析:高級中心地具有低級中心地所有的職能,而且還具備其他的職能

2、門檻人口

維持一家企業生存所必需的最低人口數

※難點解析:門檻人口、實際消費人口、店內服務人員

門檻人口:基本是一個定值,是一個衡量企業是否贏利的標準值,實際消費人口大於門檻人口則企業贏利;實際消費人口等於門檻人口則企業

恰好維持生存;實際消費人口小於門檻人口則企業虧損。但在一定情況下(科技水平發展,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也會發生變化(門檻人口數

減小)

實際消費人口:實際來企業消費的人口數(指顧客)

店內服務人員:指工作人員,反映企業的成本

※難點解析:

低級商品:人們經常需要的、價格較低的商品,門檻人口少,為低級商品

高級商品:人們不需要經常添置的,價格較高的商品,門檻人口高,為高級商品

3、服務範圍

商品和服務範圍等級高的,消費頻率小,對消費者的個體數量要求就大,服務範圍也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