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烙餅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來源:文萃谷 1.81W

讀完汪曾祺的黃油烙餅小説,你都從故事情節中感悟到了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黃油烙餅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黃油烙餅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黃油烙餅讀後感篇一

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小説,是在《中學生閲讀文遜上看到他的《黃油烙餅》。第一眼看這篇小説,我只覺得這篇小説的語言平淡得像白開水似的,裏面一點兒感情也不帶,而且沒有一句抒情或者議論的話,幾乎全篇都是在木然地敍述故事。我之所以硬着頭皮把這篇小説讀下去,只是因為以前久聞汪曾祺的大名。不過,讀着讀着,我竟然也就慢慢地讀進去了,眼前悄悄地展現出故事裏所講的一段段生活的場景。看到後來,我竟然覺得那些平淡而有沒有感情的句子在一點兒一點兒地壓我的心,最後,我鼻子一酸,終於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了……痛哭之後,再回味這篇小説,才品出那些又短又淡的句子背後那濃濃的親情。

第二次讀汪曾祺的小説,是讀高中語文讀本中的《受戒》。語文讀本本來是課外閲讀的,老師很少在課堂上領着大家看那上面的東西。然而有一次,他卻用了整整一節晚自習的時間,讓幾個同學分段把這部中篇小説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同《黃油烙餅》一樣,這篇小説的語言看起來真是淡而無味,全是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陳述。與《黃油烙餅》不同的,是它所敍述的不再是沉重的親情,而變成了輕柔美麗的愛情。無情得像白水一樣的語言,竟然把故事講得那麼生動有趣,那麼輕柔美麗,如微波粼粼的水,像籠着輕紗的夢。不管這篇小説的主旨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篇小説是極美的。正如魯迅先生在《好的故事》中説的那樣:“故事裏有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讀這篇小説,真的是一種享受。

今天,我又借了一本名為《點擊大師·汪曾祺主頁》的書,看了《復仇》、《大淖記事》、《虐貓》、《禮俗大全》、《侯銀匠》、《碗飯花》等幾篇小説,感覺真好!汪曾祺的語言總是那麼平淡,但這平淡的背後,卻是異常豐富的人間冷暖。汪曾祺的小説像一杯温和醇香的茉莉花茶,耐人品味,正應了冰心的話:“紅的花勝似綠的葉,濃的酒不如淡的茶”。

水是無情的,水卻又是最有情的。汪曾祺的小説正像那潺潺的流水,真是“道是無情卻有情”啊!

  黃油烙餅讀後感篇二

今天,我讀了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黃油烙餅》。內容講述了一個名叫蕭勝的小男孩跟隨奶奶在家鄉以及後來跟隨爸爸媽媽在馬鈴薯研究站生活的經歷。

整篇文章,語言看似蒼白,作者好像不帶絲毫感情色彩,唯一讓我們感動的是奶奶對蕭勝無私的愛和蕭勝對奶奶的思念,但如果僅僅只是停留於此則顯得膚淺。因為“奶奶是餓死的”,作者藉由一個七、八歲男孩的口痛斥了那個缺衣衣少食的年代。由此我們終於明白作者在文章裏詳細描寫食物變化的良苦用心。先是小米麪餅子、蘿蔔白菜……後來,辦了公共食堂,食物真不賴,人也胖了,豬也肥了;後來就不行了,還是小米麪餅子,玉米麪餅子;再後來餅子裏都摻了假。

作者還特寫了三級幹部會,幹部在南食堂,吃的是羊肉、燉肉米飯、黃油烙餅;社員在北食堂,吃的是紅高梁餅子,甜菜葉子湯。媽媽看不過去,拿出平常不捨得吃的黃油擀了兩張黃油麪餅,蕭勝吃着就哭了起來,黃油烙餅是甜的,淚是鹹的。作者用簡短、平淡的語言鞭撻了特殊年代裏強權社會下的不公,表達了對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民的深深的同情。

至此,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作者以《黃油烙餅》作為標題的內在含義。

  黃油烙餅讀後感篇三

讀了汪曾祺的《八千歲》《黃油烙餅》《詹大胖子》等短篇小説作品。他的風格有些像沈從文,給人一種近生活的質樸感。汪曾祺的小説總是突兀的説到一個人,然後這個故事便這樣開始了。但你看這故事卻並無一點突兀,彷彿他們真是活生生的生活着的人。 有人説,汪曾祺“經常在文中刻意營造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氛圍,並在濃郁的田園風光和地域特色中表現着淡泊寧靜、超越功利的人生境界。”想來是這樣的,他的.文章我都讀得出一股“土”味,那是一種質樸濃厚的鄉間氣息。這些氣息本就和功利格格不入,他文中常有些功利的事情,不諳世事的讀者未必懂,但是“江湖上的老油條子”定能看出這些隱藏的內容。他把這些事情藏得越深,這種寧靜超越的人生境界就越高,相對的對這種功利的事就諷刺的越深。

《黃油烙餅》寫的就是小孩蕭勝的事,一個真正不諳世事的小孩。汪曾祺獨具匠心的通過蕭勝那一雙童稚的眼睛展示着時代的滄桑變化。汪曾祺在這篇文章裏用的是蕭勝的視角,卻仍舊用第三人稱來敍事,這無疑是高明的。置身事外,作者就能冷峻的思考蕭勝不懂的那些事情,他也就可以寫更多對這個社會的揭示以及表現。

這篇小説的背景在“大躍進”時期,蕭勝爸爸修水庫,大鍊鋼;蕭勝奶奶交了家裏兩口鍋;奶奶給他到村上食堂打飯;蕭勝媽媽畫土豆;馬鈴薯研究站的員工都在食堂吃大鍋飯,這些都很好的體現了那一時期的特徵。

文章前半部分寫蕭勝和奶奶生活的七年,後半部分寫和爸爸在馬鈴薯研究站的生活。這兩部分都出現具有諷刺意味的事件。一個蕭勝奶奶的餓死,另一個是“三級幹部會”。然而蕭勝是天真的,甚至是無知的。他一直置身其中,卻當局者迷,什麼也不懂。但是作者確是清醒的,他叫蕭勝去問:“啥叫三級幹部會?”這個答案無疑是可笑的,這個答案也是蕭勝父母不想給他知道的,這個答案對蕭勝來説太骯髒。諷刺的不只是這個,社員們騰出南食堂給三級幹部很諷刺;南食堂的幹部換着法兒的吃羊肉,北食堂社員們仍舊吃高粱餅子喝甜菜湯很諷刺;社員們聞着南食堂飄來的香味兒説“好香,好香”,這無疑更是諷刺。汪曾祺沒有説南食堂幹部們怎樣怎樣,他只寫了社員們那“理所應當”的樣子。但他真沒寫嗎?他寫明瞭一切。

文章還有一條隱線,蕭勝的吃食無時不在變化着,好變壞,又好,然後又變壞。正如那個時代,三天兩頭換着來,一次又一次的摻着假。

黃油烙餅直到最後才出現,這瓶黃油也放了好幾年。奶奶一直捨不得吃,奶奶死了,媽媽拿回家卻將它鎖在櫃子裏,家裏人也是捨不得吃。但幹部們吃這個,可笑的是這瓶黃油的的確確放了許久,蕭勝偏偏沒見過黃油烙餅,“黃油烙餅他連聞都沒聞過”。幹部們吃,誰説老百姓就吃不得,蕭勝就吃了。黃油烙餅發出的香味兒和南食堂的一樣,真好吃。 以前蕭勝沒吃過,不饞,現在他饞了,也吃上了黃油烙餅,黃油烙餅真好吃,它是甜的。蕭勝哭了,他想起了奶奶,眼淚的鹹味兒和黃油烙餅的甜味兒拌在一起,但他還是吃得很香。 他一定在想,奶奶要是也能吃上這黃油烙餅就好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