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來源:文萃谷 2.06W

大學中庸提出了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綱領,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是《禮記》中的兩篇。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大學中庸讀後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中庸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大學中庸讀後感(一)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讀過《論語》、《老子》、《莊子》,分別從人與人相處,自我的相處,人與大自然的相處的層面進行了深刻的講解,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閲讀了《大學中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可謂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就是朱熹所説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説的“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於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有收穫。

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看完這部分後,聯繫實際確實是有道理的,學習和做學問都需要一個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

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並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

  大學中庸讀後感(二)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慾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為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寫到這裏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學期劉明祥老師給我們放的翟鴻燊的國學經典講解視頻,當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經見,正思維。原來與《大學》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處的。

讀《大學》的過程中讓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來只是聽説過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內在涵義,現在讀完之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對這個概念有了一個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窮究事物的道理,從而擴充知識,增長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雜誌,使自己不被物慾所誘-惑,而矇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惡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靈,使自己的行為高尚,使自己的心靈美好,使自己的而修養提高。所謂“致知”就是想獲得知識就必須研究事物,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窮盡它的道理,兩詞合起來,格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理。增長知識和智慧,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説的是讀《大學》中最重要的收穫,下面説一下對《中庸》的理解。《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跟人認為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鑑,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後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裏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説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為。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為“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一。朱熹對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説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於現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講的最多的是“誠”,不管對自己,對家人,對外人都要誠實,至誠的人他的人品是誠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萬物的胸襟像藍天一樣廣闊,其實現實也是這樣的。誠實應該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是與人相處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事業開始的奠基。如果沒有誠信,那麼自己對自己不誠實,就不會做到慎獨;對別人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一個企業不誠信,那麼這個企業也不會興旺。

關於《大學中庸》的內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簡單説這些吧!

  大學中庸讀後感(三)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給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

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