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戴叔倫的詩原文賞析

來源:文萃谷 1.1W

《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寫將士安邊定遠的豪情,並對漢高祖誇耀的和親之策提出質疑,實際是對唐代和親強藩政策的責難和批評。第二首寫將士為了全殲入侵之敵,不惜以身殉國,義無反顧的豪壯之情,何必像班超年老時猶想生入玉門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塞上曲二首戴叔倫的詩原文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塞上曲二首戴叔倫的詩原文賞析

塞上曲二首

唐代 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餘。

漢祖謾誇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評析

戴叔綸的《塞上曲》共兩首,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少有被同選的,多是選了第二首。至於為什麼,不妨將這兩首統一説完後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個婁敬。這婁敬是漢初時人。他最早一個勸説後來的高帝劉邦建都長安,佔得地利之優,因此被賜以劉姓,且封為建信侯。後稱之為劉敬。漢初那個時候匈奴兵強,他曾提出和親之策,並遷徙原六國貴族後代及豪強大族十萬餘人充實關中(今東西橫貫陝西、北經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區),以增實力。歷史對其當時的這個舉措是肯定的。但此詩對這個故事是持否定態度的。該詩先在上一聯讚頌了武力靖邊、匈奴歸降的一劍橫行之功,而後是諷刺漢高祖劉邦詐誇婁敬的和親之策,卑下地將漢之公主嫁與匈奴王單于。搞清了這是一首和親靖邊的諷刺詩,也就弄清了為何屢屢被漏選。原來人們對邊事的處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識,也天然的鄙視和親靖邊,似乎那是一種掉大價的舉動。(二)則較之(一)淺明瞭許多,只是裏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門關”。這“生入玉門關”原本是定遠候班超的句子,是説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時思歸鄉里,上書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班超30年駐使西域,為國家民族鞠躬盡瘁,老而思鄉求返,本無可咎。但以戴叔綸之見,班超的愛國主義還是不夠徹底---他不應提出“生入玉門關”,也無須提出 “生入玉門關”,安心報國是了。戴叔綸的愛國之切是好的,義無返顧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這個實際例子上看,總覺得不是那麼太近人情。知道了這個典故,全詩也就沒啥費解的了。前一聯講的是漢家重兵接敵,對胡兵一騎都不會放過。而後就是方才説過的那個典故---不回玉門關了,以必死信念戰勝胡兵,報國靖邊以寧。我以為,戴詩同前人述志慷慨的邊塞詩風一體同出,大都是吟詠壯士一去不復還的豪言志向,至於時代特徵的分析、判斷及有關主張,則稍嫌抽象,倘如不將上詩注為唐中期的戴詩,而隨便説成為別個時代的,也是很難提出疑問來的。

創作背景

這組詩可能是唐代宗大曆五年(770)春後戴叔倫居長安時所作。唐代自安史之亂後,國力衰減,邊疆少數民族統治者見有機可乘,便頻繁發動對唐朝的入侵,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中唐代宗、德宗年間,這種侵擾更加猖獗。因此,不少有志之士主張痛擊侵略者,誓死報國。這組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

文學賞析

其一

第一首詩塑造了一位英勇無敵的將軍形象,同時借古諷今,抨擊了朝廷的投降政策。詩一開頭便推出一組激動人心的近景鏡頭:軍營之門旗幟高揚,槍戟林立。在威嚴的鼓角聲中,戰敗的匈奴不斷前來投降。他們誠惶誠恐,畢恭畢敬;而漢軍將領身着戎裝,英姿颯爽地站立在受降台上,代表朝廷接受敵軍的降書。這是詩人精心選擇的一個典型場面,是在邊戰長河中攔腰截取的一個斷面。這個“頻納受降書”的勝利結局,足以啟示讀者想象整個艱苦的鏖戰過程,想象漢軍將士佩刀橫劍、奮力殺敵的壯烈情景。“一劍橫行萬里餘”是對人物的“特寫”。這位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勇士,在漫長的邊境線上鋭不可當,殺得敵人紛紛潰逃。寥寥七字,在讀者面前樹立起一位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

第三、四句,詩人從描寫戰爭一下宕開,轉而對歷史發出深沉的歎惋:漢高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他竟懾於匈奴的強大而採納婁敬的和親政策,將公主嫁給匈奴單于,這是多麼令人遺憾啊。顯然,詩人在這裏不是要評議歷史,而是借古諷今,有感而發。戴叔倫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唐代社會大轉折時期,此時唐王朝擁有的廣闊疆域已喪失過半,陰山、燕山以北為回紇所有,隴山、岐山以西為吐蕃所佔,大渡河以南為南詔所據。唐王朝統治者並未痛思教訓,奮力抵抗,反而採取退讓政策,如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就將鹹安公主嫁給回紇可汗頓莫賀。當然,對歷史上封建統治者為安全邊境所採用的和親政策不能簡單否定,但最高統治者以此作為戰敗的退路,卻令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志士所不容。因此,詩人在詩中對此表示痛心和鄙視。同此詩前兩句對邊戰的描寫相對比,詩人的褒貶愛憎是相當鮮明的。

其二

第二首詩直陳胸臆,歌頌守土抗敵的英雄行動,抒發以身報國的壯志豪情,格調很高,一派豪氣。詩的前兩句是對邊防將士抗敵守土行動的熱情禮讚。起句就不凡,寫出了唐軍的巨大聲勢。“漢家旌幟”,極寫軍容的嚴整,旗幟的鮮明,鬥志的旺盛,有了這樣的隊伍戍邊禦敵,哪有不勝之理?“滿陰山”三字,既點明瞭戰爭發生的地點,又表現了唐軍漫山遍野,鋭不可當。正因為唐軍佔了優勢,才有消滅一切來犯敵人的決心,才發出“不遣胡兒匹馬還”的豪言壯語。陰山是唐代西北邊防重地,王昌齡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二首·其一》)的詩句,都是説祖國邊境絕不允許侵略者越過半步,倘若有人斗膽來犯,定會叫他有來無回。對於狡猾而又強悍的敵人,絕不能讓他們有逃走的機會,否則還會不時地進行侵擾,後患無窮,所以古代就有“匹馬隻輪無反者”的戰役。這兩句是從總體上寫唐軍戍邊禦敵的戰鬥,目的是表現他們的英雄氣概。

詩的後兩句從個體上寫唐軍的誓言與決心。“願得此身長報國”,這擲地有聲的語言,是每個戍邊將士發自肺腑的聲音。這裏的“長”字富有表現力,生動地寫出了將士永遠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正是因為將士們有了這樣的愛國之心,才發出“何須生入玉門關”這樣不可動搖的豪壯誓言。“何須生入玉門關”用的是東漢名將班超的典故。班超戎馬一生,戰功赫赫,鞏固了漢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保護了當地各族人民,晚年上書乞歸:“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此詩反其意而用之,並無貶低班超之意,而是藉此表達慷慨獻身、立志報國的堅定信念,是對典故的活用。這兩句和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王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少年行四首·其二》)等一些寫愛國的詩句是一脈相承的,充分表現了戍邊將士的豪邁氣概和自我犧牲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