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範文

來源:文萃谷 1.95W

音樂之聲》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納粹時斯奧地利的一位修女在一户富家當家庭教師。由於他們看不慣納粹的所作所為,逃到美國並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團”,在各地巡迴演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供大家參閲。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範文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一)

“雲嶺送翠,只為這天籟之聲,我心雀躍不已,只為它拾得片音短曲,我心澎湃狂喜,宛如鳥生新羽展翅飛去,自湖濱遙向枝頭高棲,我心呢喃低語彷彿鍾鈴,自教堂乘風徐徐而來,歡笑一如小溪輕輕,蜿蜒婉轉,川流石底……”

以前看《音樂之聲》,覺得它像《灰姑娘》,因為王子愛上了灰姑娘,從此幸福地生活。後來看《音樂之聲》,覺得它像《簡愛》,因為家庭教師拯救了莊園主人,使其獲得了新生。

這部影片與它們有所不同的是,善惡對立者有了很大的改變,ugly sisters所代表的嫉妒貪婪,孤兒院所代表的殘忍無情,閣樓上的瘋女人所代表的毀滅性衝動,在這裏都升級為窒息自由,戕害生命的戰爭。而戰爭的另一面,是旖旎迷人的家鄉,是純真的孩童,是動人的愛情,是優美的歌聲。

在結構上,《音樂之聲》有一條自由-專制、生命-死亡的人物序列:瑪利亞-修女們-特拉普上校-納粹分子就分佈在這個序列上,在序列的兩級,瑪利亞作為自由與生命的象徵,而納粹分子則成為專制與死亡的象徵。

瑪利亞之所以離開修道院並非愛上帝不夠虔誠,而是因為她不受約束的天性,修女們都肯定她善良純潔,但也承認她不能規行矩步,“不適合留在修道院”,院長也認為,讓瑪利亞放棄自由自在的天性,就如同“將浮雲栓牢,令海浪止息,使月光在掌中停留”一樣不可能,於是,院長決定讓她離開修道院,到特拉普家做家庭教師,尋找屬於她的生活。

特拉普,是一位羅切斯特式的嚴肅沉悶的上校,他之所以陰鬱冷酷,並非像羅切斯特一樣有個不幸的婚姻,而是因為他的婚姻太幸福,因此妻子的離世如同抽空他的生命一般,使他從此不近人情。由於他不懂如何管理一個家庭,他便效仿了軍隊管制,他不許家中有歌聲,不許孩子玩耍,不許喧譁嬉笑。在這被抽空的生命中,父愛被藏入心底,他甚至不稱呼孩子的名字,和他們不作任何交流,他不理解他們的孤獨與渴望,而將他們的生命簡化為一串無意義的哨聲。

瑪利亞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她努力與孩子們溝通,瞭解他們、理解他們,疼愛他們。她將孩子們帶出壓抑的生活,教孩子們唱歌,領他們郊遊,她將每個抽象的音符注滿生命的活力(《Do-re-mi》),她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美麗的種子(《My favorite things》),影片最令人叫絕的音樂部分是瑪利亞讓七個孩子依據自己所代表的七個音符不斷配合、變奏,在騎單車、蹦台階等遊戲中將旋律視覺化。

就這樣,孩子們愛上了音樂,愛上了歌唱,愛上了她。特拉普也開始被孩子們甜美的歌聲打動,空虛而乾澀的軀體也有了“氣色”。瑪利亞不僅將歡聲笑語帶回了這個家,更激起了特拉普的似水柔情,使他從一個刻板嚴肅的軍官變成了一位慈愛有加的父親,一位眼波盪漾的情人。表白時刻,月色迷離,兩人如雕像般的剪影昭示着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故事並未到此結束,如果説瑪利亞將自由的氣氛和生命的'活力帶入了這個家,可此時的奧地利則恰恰相反,奧地利被德國吞併,整個城市充滿了壓抑而陰鬱的氣氛,孩子們猜測這氣氛可能由旗子上的黑蜘蛛(納粹標誌)所致。舉國都掛起了納粹旗幟,只有特拉普説不,他堅持自己的奧地利身份,不願同納粹合作,於是決定逃亡。在演唱比賽時,他唱起了《雪絨花》,並邀請滿場觀眾同他一起歌唱,祝福着自己美麗的祖國。比賽結束時,特拉普全家逃往修道院躲避,而後借用修道院的車開往邊境。

影片的結尾,奧地利的迷人風光如影片初始時再次出現在鏡頭裏,覆蓋着白雪的羣山,蒼翠高聳的樹林、蜿蜒流淌的大河、綠絲絨般的草坪……一家人行走在山中,逃離戰爭,走向自由。這個世界如此美麗,愛還來不及,歌唱還不夠,為什麼要毀滅它,要自我毀滅呢?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二)

《音樂之聲》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納粹時斯奧地利的一位修女在一户富家當家庭教師。由於他們看不慣納粹的所作所為,逃到美國並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團”,在各地巡迴演出。

《音樂之聲》以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我們可在輕鬆愉快的娛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會受到地道英語聽説情景的薰陶。最讓我喜歡的當然是它裏面的天簌之聲。這是一部音樂劇,所以影片的開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題曲“音樂之聲”,它充分地表達了瑪利亞對大自然的熱愛。影片中,瑪利亞教給孩子們的“哆來咪”無疑是一堂灰諧生動的音樂課,7個調皮苦悶的孩子愛上了音樂和瑪利亞,他們一起唱出了怡人的歌。接着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藍藍的天空,嫩綠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這一切無不給我最美好的視覺享受。

全劇都有音樂貫穿始終,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典音樂,像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無限深情的《雪絨花》,歡樂有趣的《哆來咪》,以及調皮可愛的孩子們演唱的《晚安,再見!》等等,都已成為人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以及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這部電影能讓你聽到,看到和想到美,看完影片後的人幾乎都是微笑的,更有人會輕輕地哼起裏面的悦耳的歌曲。這部經典老電影,看了很多遍我感受很深,特別是瑪利亞的温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堅強、勇敢和無私純潔的愛!

我覺得原來那十二個家教最後沒有留下來的原因應該是他們沒有耐心、他們並不真心喜歡孩子們、他們並不真正瞭解孩子們,而瑪利亞正好相反,能理解這些孩子去用無私的愛去愛他們,並藉着那優美動聽的音樂讓這個缺少愛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歡樂!她從一開始就喜歡這七個個性不同的孩子,並用心地去了解他們、愛護他們、教導他們,用心地去愛他們,所以最後孩子們從心裏接受她,從心裏喜歡她,並在她與上校結婚後親熱地喊她“媽媽”。

一個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學校,我看完這部電影后開始有點理解了。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能讓人一直保持着輕鬆愉快的心情,沒有猜疑,有的只是漣漪般的輕快。在這部影片中,觀眾所能感到的只是人世間那種最淳樸、最簡單的友愛和摯愛之情。自由與愛,源自於自然,源自於心靈,是人類最久遠、也是最永恆的追求。也永遠只是那輕鬆愉快的節奏!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三)

我總是想,我們的生活真得是如此平靜。都是在為自己生活,各個城市的生活又都是相同的重複。文字中的感歎詞被我在小時候的一個假日學會了,那時候我們單純到可以自己尿尿活泥玩兒,我們隨時間不斷接觸的人和事接二連三,使現在的人們都在掙扎着感歎着幸福的難得。可我們是不是真得被和平的日子慣壞了?

大多數的回憶卻是被音樂喚起的,喚起的是人們最原始如同性慾般的一發不可收拾。音樂是私有的,即使它們充滿了金錢和潛規則。小時候珍愛地一根別人沒有的楊樹木棍,我還記得我每天都會拿着它到處逛,它的質地現在想起來像是一種保護。我們原本是不是都期待這樣一種無形保護,與男人女人性別年齡無關的保護?我們沒有放縱到在大街上放歌高唱的地步,與夥伴們只有在回憶裏歡樂的奔跑,現在時間只有等我們患得患失之前滿載而歸之後給予真正的舒緩。就像這一種保護,和音樂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內心無比私密的,如同夜深人靜中情人之間的私語。

《音樂之聲》裏的音樂就像是所有角色的棲息地,他們被音樂所吸引在一起,又被另一種音樂所離別。最近慢慢接受了這種歐洲歌劇式電影,説不清為什麼,看後是無限的感染,結局後我們會對他們的劇情之外生活想像,而最大的感染就是這份沒有盡頭的想像,肯定會劇終人散,我們還是會佔據自己的一小部份思想去幻想這之外的故事,重新幻想場景,角色,時間,地點,一分一秒也不差的相遇和心跳。

《音樂之聲》的音樂象徵性地被戰爭打斷,老套但老套地恰到好處。純潔的修女,純潔的孩子,純潔的音樂,純潔但裝逼的愛國情結,與戰爭是強烈的對比。當瑪麗亞在喧譁的舞會中決定推開沉重的門獨自離開的時候,當音樂的高潮響起的時候,那種對比更深入我心。喧譁熱情中的偷偷落寞,沒有比這更傷感的了。電影中,戰爭鄉愁,音樂童貞還有三角婚姻穿插結合的完美以至無缺。上校與修女的故事是上校與修女的劇情,我也不會去想相信那幫劇作家在發騷時編出的美滿結局,但那些不是我們的想要的嗎?當他們一家在修道院的墓地中躲避藏身的時候,無意識的期待我會油然而生,我像一個平常的觀眾一樣感染到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那一種保護。現實與夢想的差別是無縫隙的,城市中的負面現實是被房租事業愛情健康所累的期待,不可或缺地需要音樂帶來的那些童話般的私有平靜,那是自己內心空虛寂寞時偷偷不願被打擾的一種平靜。

旋律是奢侈的節奏,有時候靜不下心來,悸動着想要另外的生活。但是費了自己好半天心思的夢想不是説變就變的。我們能不能也有一首字母歌去學會不去忘記,讓生活更易記?

期待着是一種幸福,真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