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吳歌·秋歌全詩賞析

來源:文萃谷 2.31W

  【詩句】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子夜吳歌·秋歌全詩賞析

  【出處】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譯註】秋風吹不盡的,是搗衣女懷 念遠戍玉門關的丈夫的一片深情。玉 關: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北,亦 泛指邊地。詩人以婦人的口吻,真 實地寫出了對戍守在玉門關外的 丈夫的思念之情。字面意思是説: 一任秋風颯颯,卻吹不盡思婦內心 的綿綿之情。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懷念之情或 其他情思深遠久長。

[例1]“……十年 啊,可我還是忘不了他。時間只讓我知 道,在這紛擾的世上,是什麼讓我永久 地思念,是什麼讓我永久地悲傷。‘秋 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劉開 國《浴火紅塵》)

[例2]本書所選編的文 字,或隱或顯,那核心皆是一個“情”字。 “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司馬玉常 《情之所鍾——編後小識》)

  【全詩】

子夜吳歌·秋歌

[唐]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鑑賞】

《子夜吳歌》屬南朝樂府《清商曲·吳聲歌曲》。按春、夏、秋、冬四時歌詠的又叫《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就是一組《子夜四時歌》,第三首是秋歌。此體本為五言四句,多寫女子因情人而產生的哀怨。將四句改為六句,並用以抒寫思婦對征夫的思念之情,是李白的創新。

“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詩人以月起興,景中帶情。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手法,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王維《伊州歌》)等。因此,首句既寫出了秋高月朗的節令特點,又緊緊扣住了懷人的題意。王夫之在講到情與景的關係時,曾説:“景中情者,如‘長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棲憶遠之情”。(《姜齋詩話》)確實是一語中的。如果説上句是景中含情,那麼下句就是以聲傳情。秋天正是為征夫趕製寒衣的季節。在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千家萬户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搗衣聲,連綿不絕,如同一支雄壯的交響曲,將詩人引入了沉思遐想:這砧杵聲中包含着思婦對遠征在外的丈夫的多少關切與思念啊!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秋風,也是撩撥人愁緒的有情之物。詩句寫得很含蓄,能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秋風不盡,情意綿長,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玉關情”之濃烈,幾乎不可遏止,遂讓思婦直接表白心聲:但願能早日平定胡虜,丈夫能平安歸來。有人批評這兩句是續貂之筆,有失含蓄:“餘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田同之《西圃詩説》)其實不然。如果照此辦理,渾含是渾含了,但作品的思想深度卻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詩中抒寫的“玉關情”,絕非泛泛之言,而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廣大人民普遍情緒。詩句揭示了給無數家庭帶來痛苦的社會根源,表達了人民羣眾對和平安定生活的強烈願望。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意義。

意境渾厚是這首作品的成功之處。在作品中,秋月、秋聲和秋風編織成一個純美渾成的境界,表面看似乎見境不見人,細心吟詠,就可以發現思婦的形象無處不在,濃烈的情思瀰漫在一片月色之中,情與景達到了渾融無間的程度。類似的詩句在南朝樂府中就有了,如《子夜四時歌·秋歌》:“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然而李白的這首詩意境要渾厚得多,思想也要深廣得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