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評課稿(精選13篇)

來源:文萃谷 2.1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精選13篇)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1

首先談一下總體印象:教師有着較好的教育理念,方法運用靈活,環節過渡自然。幼兒在寬廣的活動空間裏,學習輕鬆、主動、活躍,結尾以和瓶寶寶出去跳舞為由結束活動比較自然。下面談下本節課的成功點:

教學目標方面:

《我和瓶寶寶一起玩》充分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目標方向明確、全面;目標內容關注“情感、技能、知識”。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目標以,環環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標。

教學策略方面:

《我和瓶寶寶一起玩》的選擇契合孩子的生活經驗,關注到了孩子最佳興趣點,各式瓶子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遊戲材料,教師以瓶寶寶帽子的顏色和身上的數字作為切入點,正抓住了孩子的最佳興趣點,不失為“玩中學”的一次好機會。

教學組織方面:

整個活動以遊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活動中,教師創設了良好的遊戲情節,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中自主地學習。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更加註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次活動體現了“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能真正做到參與者、支持者的角色,如:讓孩子看,讓孩子找,讓孩子説,讓孩子找顏色和數數,做到一一對應。

2、教師具備持續性的發展眼光,關注孩子個體和全面的差

異,既有集體的討論,又有個別的交流,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發民的要求!教師的提問形式多樣、有效,具有開放性和針對性,值得學習!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2

王老師執教的《歡歡喜喜過大年》是一節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開放,富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讓學生感興趣,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 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

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一題材符合實際需求,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非常有意義。在音樂的選擇上,緊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 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

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術語專業,沒有教學遺漏現象;另外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説明王老師在課前認真透徹地研究教材,提前反覆研究哪些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節課突出美術課的趣味性,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呈現活潑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式,改變美術課過去過於注重技法傳授的傾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美術課良好的態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新穎實用

王老師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的美術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書本上固有的知識,是對平時美術教研和課堂教學的檢驗。讓幼兒的美術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幼兒創作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給予了幼兒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習方式與區域教學有機結合,使幼兒學習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幼兒自主選擇創作形式。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幼兒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

2、讓學習具有挑戰性,最後的環節讓幼兒在玩開槍的遊戲中體驗“油彩分離”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使幼兒學習後能獲得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幼兒能獨立自主地參與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尊滿足。

3、及時展示已經完成的幼兒作品,促進學生積極完成的興趣。教師肯定的評價,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以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達到幼兒心理滿足。

總之,在本節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範熟練,基本功紮實,學生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學生。而幼兒在這樣輕鬆,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於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個思考:

1、本節活動幼兒積極性很高,由於年齡小,幼兒愛動、好奇,課堂容易亂,在教學中你是怎樣組織孩子呢?

2、本節是一節以展示為主的美術形式綜合課,在課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這些是我對《歡歡喜喜過大年》一課的不成熟看法,也許有些膚淺,也許有不當和錯誤的地方,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3

在備課過程中,李老師把困惑提出來,跳房子這樣一個體育活動到底應該怎樣組織,能讓孩子更加喜歡。於是,所有的教師都將目光集中在這個活動上,有教師説:直接採用一塊塑料板兩塊塑料板間隔放的形式,讓幼兒體驗單腳跳和分腳跳的快樂。建議一提出,有老師提出説這樣的話和中班時候沒有太大區別,對於大班孩子來説也沒有挑戰性。那麼該採用什麼策略來組織呢?李老師説:我突然又想到一個方法不錯,有點像民間遊戲的形式。其他老師很想了解其中的情況,於是我們請她把過程説出來。

她完整地進行了描述:

將0——10個數字貼在塑料板上,按順序排好隊伍,排成一排。另外還需要準備每人一個沙包。活動開始,教師和幼兒一起復習10以內各數的單數還是雙數,讓幼兒清楚的知道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教師又問,單數可以怎樣表示,雙數可以怎麼表示(讓幼兒知道單數的時候就是單腳跳,雙數的時候就是雙腳併攏跳)。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結合身體動作並進行了再一次説明和解釋:説單數就用單腳跳,雙數就用雙腳跳。為了鞏固幼兒的對單數和雙數的掌握情況,教師又隨便地説出其中的幾個數字,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示,鞏固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和表達。

然後,李老師介紹要組織的遊戲就跟單數和雙數有關。幼兒排好四隊隊伍,第一名幼兒先扔沙包,沙包扔在哪個數字上面,幼兒就跳到哪個數字上。跳的時候注意分清楚是單數和雙數,單數就用單腳跳,雙數就用雙腳跳。用同樣的方法,教師讓其他幼兒完成跳房子的遊戲。

聽完李老師的介紹,我們都覺得這樣的過程不錯,既複習了單數和雙數,又能和跳房子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和直觀的出示兩塊板一塊板,有了一定的難度,能讓幼兒在區分和鞏固的過程中,既掌握了數學的內容,同時又在玩的過程中,複習相關的內容,真可謂玩中樂,玩中更發展。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樂在其中!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4

歡樂鼓評課這是一首曲風歡快、節奏分明的民族樂曲。選材上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從活動中葉可以看出孩子非常的喜歡,教師始終以寬鬆、幽默的氛圍來引領孩子們走進音樂世界、感受音樂世界和表現音樂世界。整個活動教師完全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設計,注重孩子們的情感世界,這也使孩子們從頭到尾都能非常積極主動玩、主動地參與活動,符合玩中學的理念。而且這位老師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主動參與,參與的情緒高漲、精神飽滿,能較好地體現了師生互動的場面,體驗到了教學活動帶來的成功與愉悦。

首先,活動目標的制定從孩子角度出發,包含了情感、態度、能力三個目標,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根據孩子的最近發展區,非常的適宜,而其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的,重難點突出。

其次,在活動中教師突破重難點運用了各種策略,使環節層層遞進,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孩子進行突破。有效的支架搭建體現了孩子的主動參與,而不是教師的簡單説教,我怎麼跳,你們這麼跳。整個活動中非常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學習,因為教師的圖譜支架幫助理解了曲調、舞蹈動作和前後順序。難點前置,順利幫助孩子掌握學習舞蹈的困難。激發了師生互動的興趣。還有,手腕花這個教具的運用為下面生生互動中,雙圈舞中轉身方式上的難點很巧妙的解決了。

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教太也非常的親切,語言精練,每個環節的要求到位,能根據現場的教學及時的撲捉到幼兒的信息進行小結和反應。只是建議在活動中能多幾遍教師與幼兒的合作。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後,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並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5

1、活動過程中運用了很好的教學方法:老師的語言的有效引導,啟發提問,傾聽,觀察,表演等形式,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了音樂,課堂氣氛活躍,孩子表現活潑,參與積極,思維興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都達到了。如:開始時,老師説:聽到了什麼?孩子自由發言,有的答有老虎,有的答有猴子,有的答有小鹿,有的答有很多小動物,孩子的回答異呈紛彩,各抒己見,老師沒有限制孩子的發言,也沒有糾正孩子的發言,而是充分地讓幼兒展開想象,盡情作答,並給與鼓勵,很好地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最後,老師讓孩子給樂曲取名字,也較好地體現了孩子是主體、老師是主導的教育理念,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2、整個活動教師的思路非常清楚,環環相扣,老師的語言豐富生動,師幼互動起來。充分考慮到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遊戲貫穿始終,以幼兒的前期經驗為基礎,在一個個有趣的情境中,引導幼兒輕鬆學習。

3、開始部分,老師引入情境性,導入課題簡練。幼兒的認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本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情境設計,讓孩子親臨其境,親身感受,如:通過講故事,圖譜、喇叭、腳印、頭像等教具的合理運用,更加形象生動有趣,使無形的音樂變成了有形的音樂,較好的突破了難點,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漸漸理解了音樂。

4、老師的情緒積極高昂,教態笑容可掬,和藹可親,融入了孩子們的活動當中。老師的衣着樸素大方,髮型適宜,都給觀摩者帶來很好的印象,這也是本節課成功的重要因素。語言環境變得生動、輕鬆,幼兒學習語言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建議:如果在新授兒歌的那個環節中,配上簡單的圖譜,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掌握兒歌,也會為後面的順利創編奠定基礎。那就更好了。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6

藉着幼兒園“聚焦課堂”的教研活動,我有幸在空班時間傾聽了小、中、大各個年齡段的美術活動。觀看了不同年齡段的美術活動,我對中 班翁青青老師的中班創意手工活動《棒棒糖花》印象尤為深刻。

青青老師的這個美術活動出自自己的原創,從活動的來源、目標的生成到活動的設計和材料的準備都傾注了教師滿滿的心血。青青老師的教學活動以幼兒為主題,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並在美術活動中激發了幼兒的審美情趣,在活動中幼兒充分體驗到了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首先,活動的選材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好的選材能起到開啟幼兒心靈的作用。教師在前期的預設過程中,考慮到幼兒在製作中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教師請幾名幼兒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既能達成預設的目標,又在無形之中促進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其次,活動目標的預設關注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給了幼兒一定的發展空間。從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目標。通過整個活動幼兒較好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目標,獲得了不同的發展。

再次,活動材料的準備讓人眼前一亮。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五顏六色的彩紙,黑色的作品底板。當教師出示完整的“棒棒糖花”時,幼兒大為驚歎,連我們在場的老師也覺得眼前一亮。經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幼兒有商有量,合作完成了一幅“棒棒糖花”。

最後,教師組織的活動過程清晰、完整。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較合理,幼兒能按照教師的方法進行製作、黏貼。在黏貼過程中,體現了一定的佈局和審美情趣。

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美工活動,在幼兒園應該多開展類似的手工活動。因為這樣的活動是幼兒喜歡、真正需要的。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7

這周園裏組織了聽其他優秀老師講課的活動,主要是去户外聽幼兒園骨幹教師的體育課,其中一個課程裏的活動是“兩人三足”,活動的目標是鍛鍊幼兒的下肢力量。具體內容和上課表現就是首先用小豬佩琪的音樂導入,激發幼兒們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後再玩一個魔法遊戲。最後老師告訴孩子們:“你們的腿都被魔法綁住了,大家要想破除魔法的禁錮,必須得穿過重重障礙,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恢復正常。”,然後讓孩子們做了一些熱身運動之後,宣佈遊戲開始。孩子們都被這種新奇的玩法吸引了,顯露出積極的興趣。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遊戲開始後一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滿頭大汗。

作為老師我整節課聽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心,感到收穫很大。為孩子們的的活潑可愛感到開心,又學會了要善於激發小朋友的興趣的技巧,並且要在將來的上課過程中善於思考,不能千篇一律,要學會創新。感覺我自己好像不是在聽課。而是再看孩子們與障礙物鬥智鬥勇。接下來我們這些新教師都發表了自己的聽課感想,並且都在心裏想,什麼時候我們講課也能做到這樣遊刃有餘,受到幼兒的喜歡呢。做到真正的把自己的講課目標與幼兒的愛好融在一起。其實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途徑。這位老師的體育課也是原創,通過平時與幼兒的接觸積累到幼兒的愛好,把幼兒喜愛的動畫片融入到課程中去,最終獲得了幼兒的喜愛。

我想做一名老師或許不難。到做一名優秀的。受到幼兒喜愛的老師確不容易。這個喜愛,包含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許多點滴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優秀的老師就是這樣從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經驗的,我們都該做個有心人。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8

在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研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記錄、去思考、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排序活動是幼兒數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需要教師創設一個豐富的活動環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探索、發現,推斷出排列規律,並能按此規律進行排序活動。

一、選材貼近生活,《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王老師選取的這個內容是來源於生活的。另外,教師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玩拼圖這個經驗來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比較全面,基本上涵蓋了情感、知識和能力,符合《綱要》要求。

三、教師的準備很充分,在材料的提供上體現了目的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在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研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記錄、去思考、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

四、教師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很好地展示了活動的每個環節,即認識圖形,激發興趣—拼拼圖形,記錄結果—二次操作、多種組合—交流分享,總結延伸。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緊扣教學目標,體現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

五、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體現數學教學特色,如演示法、操作法和記錄法等。

六、在教學形式上,教師能較好地採用個別、集體和小組活動相結合的形式。

建議:

1、在二次操作中,教師是要求讓幼兒在選定一塊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多種組合,幼兒操作後,教師也可以作一下簡單的記錄,以便幼兒能更清楚的掌握其中的規律。

2、在幼兒操作拼圖過程中,教師可播放一些輕音樂,讓幼兒在快樂的拼圖中感到輕鬆感。

3、兩張記錄表的製作上,是二合一的。第一次操作之後,讓幼兒自己把記錄表1撕下來。在活動中,發現有些幼兒撕的比較困難,需要老師的幫忙,這就間接的造成了時間的浪費性。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9

這節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中的例4,“對策問題”是數學綜合實踐與應用領域的內容。本節課的學習從同學們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現數學知識不僅從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比賽中還有很大的學問。本節課教師在學生興趣正濃時,藉助合作、探討、找規律。在興趣一猶未盡之時,通過遊戲,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設計新穎別緻。

開課伊始,教師充分抓住學生好玩、愛玩的天性,設計了玩撲克牌的遊戲,然後教師設疑引入新課。方法巧妙,課堂氣氛活躍,無疑教師對本環節的設計是成功的。

2、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通過動態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受田忌賽馬中的對策問題,引出探究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流程生動、流暢、層次感強,活動紮實有效。通過活動將知識賦予其中,突出了學生解決問題這一新的理念,教學流程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紮實有效,交流評價充分到位,給學生充分交流和研討的時間和空間,而且教師也參加到了學生小組活動之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積極思考的主動權也完全掌握在學生手中。在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活動交往中,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能引導學生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互聯,,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了異位思考,學會了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會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滋生優化意識。

4、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教學理念。整個教學內容的編排,生活氣息濃,都是學生身邊熟悉的

事物,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遇事要善於思考,講究策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幾點見議:

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否多舉些實例。

二、在遊戲時,任務要明確要求。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10

數學源自生活,運用於生活,幼兒生活中就有許多“數學問題”存在,如果教師只是用敍述性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講解,那些零散、無意識的知識,他們只會感到枯燥、無味,毫無興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自主的學習呢?《綱要》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以:國慶快到了,森林裏的小動物都忙着佈置引出,先參觀小熊家——幫助小狗擺花盆——送禮物給小朋友這三個環節展開排序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氣氛中自主學習、探索,並且為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活動的設計,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了玩中學的教學思想。

翁老師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幾個情境遊戲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操作活動中產生興趣,孩子們通過自己親手操作,獲得了感性經驗,且感到奇妙無比,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提升上來了,為下面一個遊戲做好了鋪墊,在不斷的成功操作中,那種愉快的心情,激起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二、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從整節課的教學環節看,十分清晰。一共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參觀小熊家,引導幼兒觀察燈籠、彩旗和花的有規律排列,幼兒有了初步感知,這裏很快落實了按顏色排序。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幫助小狗把花盆排的漂亮一點,“你覺得怎麼放是最漂亮的?”讓幼兒在探索、嘗試中學習排序方法。整個活動要求明確,同時組織有序而有效,並將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進行了有效的檢驗。第三個環節是為了感謝小朋友,小狗還準備了禮物,到底準備的是什麼禮物?將幼兒的好奇心完全調動起來。幼兒製作禮物興趣很濃,都很投入,幼兒在思考怎樣設計的過程中,再次激活了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策略,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整個過程體現了教師設計活動的科學性,與《綱要》的要求緊密貼和。

三、兩點建議:

環境的創設不明顯。小熊家的佈置如燈籠、彩旗、花的顏色有點零亂,顏色層次區分不是很明顯。前後、高低層次錯開,再把顏色對比強烈些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11

今天我中班教研組活動中,組長引領我組教師集體觀摩了上海名師吳佳瑛老師的數學教學活動,我感受到了名師的教學風采,認識到數學活動原來也可這樣充滿趣味性,活動中吳老師從幼兒的的年齡特點出發,將幼兒日常的生活經驗與數學聯繫在一起,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在,讓孩子們暢遊在數學的海洋中,流連忘返。

吳老師的這個數學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相聯繫,把枯燥無味數學活動與幼兒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經驗結合在一起,從幼兒的經驗積累出發,引申到數學活動上來。數數其實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説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了,然而孩子們在日常的數數過程中,其實並不是發在內心的充滿了興趣,而是機械般的記憶,因此會顯得枯燥乏味,所以許多幼兒對數字都缺乏興趣,敏感度不強。然而吳老師的《趣味數數》活動,讓我一改對數學活動一些偏激看法,原來數數也可以如此有趣。吳老師結合了生活中孩子們耳熟能詳的物品,在孩子們的經驗基礎上開展數學活動,通過數數物品的.多少,引導孩子發現為了確保數數的正確性要有一定的數數方法。

吳老師執教活動中值得欣賞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差異,二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並不是選擇忽視或是放棄,而是要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在其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吳老師此次活動中就及時發現了胳臂幼兒在數學方面存在的差距與不足,當吳老師提出的問題“你最多數數能夠數到多少?”時,她更多關注的是那些不作迴應的孩子,她並沒有忽視他們的存在,而是同樣關切的問“你最多能夠數到幾呀?”在吳老師積極正確的引導下孩子的數數技能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更加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數學活動之所以顯得枯燥是因為數學內容是抽象的,而還在的思維仍停留在具體的事物上,怎樣變抽象為具體,就是吳老師此次活動的一個重要詮釋,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借住具體的生活事物來幫助孩子學習抽象的數學活動。其實,在活動中做到關注每一位幼兒是很難得的,因為班級裏的幼兒發展水平存在着差異,做到事事據悉實在很難,然而,這並非不可能的。從吳老師的身上我就看到了她豐富的教學經驗下擁有一顆關注每一個幼兒的心。

通過此次觀摩視頻活動讓我感受到對數學活動的無限趣味性,作為教師要做到關注每一位幼兒,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數學活動中獲得無限樂趣。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12

觀摩了大班數學活動《裙子中的祕密》,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具體分以下幾個方面來評述:

一、選材貼近生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孩子們隨時會觀察到、感受到有規律的排序的物體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感和節奏感。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趙老師選取的這個內容來源於生活。另外,趙老師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體驗的過生日這個情節來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二、目標制定合理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那麼從王老師對此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制定來看,是全面、具體的,她從能力、知識、情感來制定的,在目標的制定時也考慮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活動中,趙老師也緊緊圍繞着目標來開展每個環節。

三、過程注重探究

陳鶴琴先生曾説過:“兒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趙老師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究、希望嘗試的慾望。趙老師始終為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觀察、分析、探究的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孩子動眼、動腦、動手、動口,讓孩子在師生共建的科學氛圍裏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實現了“孩子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這一理念。

四、環節緊湊有序。

本次活動設計條理清楚、從易到難、層次分明。趙老師從“發現裙子中的祕密”引起孩子“找祕密”的興趣;隨後又通過孩子的觀察、老師的總結得出排序的規律一般可以分成這麼幾大類;接着再通過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種規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散了孩子的思維;最後又迴歸到生活,激發起孩子繼續尋找生活中的排序現象的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有序有線、豐富多彩,使幼兒至始至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活動效果好。為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案評課稿 篇13

從設計思路中可以看出,活動的來源是由於部分孩子對顏色的區分還存在着混淆的現象,所以嘗試在分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操作和概括能力。所以設計時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循序漸進,再讓幼兒進行分類活動。通過生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在“行為跟進”教學研討活動姚老師執教了一堂數學活動:《圖形寶寶》。從設計思路中可以看出,活動的來源是由於部分孩子對顏色的區分還存在着混淆的現象,所以嘗試在分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操作和概括能力。

在環節設計中,姚老師首先出示引出三角形和正方形,鞏固兩種圖形的特徵,接着引入顏色的認識,激發孩子往下學習的興趣。接着姚老師通過教具的操作,讓孩子知道如何給圖形寶寶按顏色分類,讓孩子在自主的實踐中探究顏色、形狀,然後給圖形寶寶分類。最後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索如何給圖形寶寶分類,並在找朋友的遊戲中結束活動。

活動中由於姚老師親切的教學語態,加上為孩子營造的輕鬆的學習氛圍,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很濃厚,對於活動的目標達成度也是較好的。

從整堂活動來看:

1、教師選材合適,課程設計不錯,內容豐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教師運用電教教學手法,使幼兒對圖形、顏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擴展了他們思維的空間,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在這堂課中,幼兒對圖形、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教師提供的豐富材料環境中,能大膽的動手去操作。去嘗試分類,發展了他們的操作能力和探索慾望。大部分幼兒都能用目測的方法説出物體的形狀、顏色。幼兒在操作環節中更好的體現了他們參與學習的自主性。

4、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富有情趣的遊戲和學習情境,在這次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拓展了幼兒思維的空間。教師並幫助幼兒遷移經驗,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學習的內容。

5、不足之處:

教師的語言應該注意規範性、完整性。教師在評價幼兒時,要注意面向全體,與幼兒一起評價,加強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還應該採用同伴間的評價。這能夠給幼兒帶來自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