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觀後感4篇

來源:文萃谷 1.58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術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術觀後感4篇

心術觀後感1

今天終於暢快地把最近在各大電視台火熱播放的這部優秀電視劇,帶着複雜的情感觀看完了。它既扣人心絃又不乏幽默風趣,讓人情不自禁的引發出特定社會現象地思索。

該片以上海某知名醫院的腦外科醫生們的生活、工作為視角切入點,試圖去揭開中國醫患關惡化的根源,瞭解醫患關係既依存又對立的關係。面對時下的住房、醫療、教育,已成為現時代老百姓最大的三件事,而看病難、藥價貴、醫療事故發生,在這裏體現的淋漓盡致,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

還記得片中霍醫生提到:作為一名醫生,不僅救死,還要扶傷。扶平患者及家屬心理上的創傷,這也是很重要的。這句崇高的誓言鞭策他們風風雨雨走過泥淋和曲折的道路。作為一名醫生,他們過着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喜怒哀愁裝扮着豐富多彩的人生,但他們更需要的是擁有更強的責任感、更大的社會壓力。大凡成為名醫的人,腳下都踩着不少犧牲品,所以醫生的壓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

作為一名患者,他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關懷,更有資歷的醫生:作為一名醫生,他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但當這種平衡的砝碼偏向於一方時,患者將對醫生失去信任,醫生將對患者失去責任,我們將面臨“信任危機”,這或許並不是我們所期望和得到的最終結果。

當下我們會時不時地聽到某醫院醫護人員被家屬毆打,還要更惡劣的行為攻擊醫護人員,讓我們防不慎防。曾幾何時,我們醫務工作者也成了弱勢羣體。醫患糾紛每天都在上演,都在充斥着我們的眼簾,似乎是考驗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最低心理承受防線。讓大家經常在是否要為醫療事業奉獻一生打上沉重的問號。當真到了拯救軀體的靈魂工程師銷聲匿跡的時候,那我們的健康又有誰來為我們保駕護航呢?

為了緩和醫患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為一名醫生應該要深思,正如片中提到的:“怎麼樣才能夠做一個好醫生?”眾所周知,不僅要擁有淵博的學識、精湛的業務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應該關愛生命、愛護病人。就像片中所説:“很多時候,無關你們職業的判斷,有關你們語言的温暖。你如果換一種柔和的語氣,多説哪怕一句關愛的話,病患和家屬,無論如何都對你恨不起來。”

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每天都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前方的路雖然很坎坷和崎嶇,但只要我們用心去付出,終會哪天守候到黎明前的曙光。

心術觀後感2

在看電視劇《心術》前,先讀了六六的原著。原著以日記形式完成,紀實色彩很濃,間或穿插幾段六六與網友的互動文字,不仔細分辨的話,果真會把小説當現實了。受敍事形式限制,小説並沒有為電視劇提供良好的改編基礎。難為六六了,在劇本創作上,電視劇故事對比原著有了不小的改動,起碼,台詞變多了。

六六的台詞基本功不錯,聽着美小護、霍思邈們耍貧嘴,也蠻有意思。但聽多了總覺得有點不對勁,這麼像《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般的耍貧嘴,哪還有更多的`篇幅,用來描寫醫患關係折射社會矛盾啊?所以,看《心術》時有點着急,總覺得電視劇沒談到大問題,沒談到骨子裏,有時過於注重描述温暖,疏忽了冷酷一面是温暖最好的折射。

後來想通了,指望一部電視劇來看透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各種複雜因素,是對創作者要求太高了。《心術》的性質,得先是一部具有觀賞價值的娛樂產品,其次才是一部批判社會的現實主義作品。這年頭電視劇紛紛躲避現實都來不及,好不容易出了部《心術》,大家要愛護,要用高收視率支持,由此才會吸引更多導演轉到現實題材中。

既然是娛樂產品,不妨從其娛樂性談起。這部劇最值得稱道的是演員的表演,海清飾演的美小護,在原著中所佔篇幅並不多,為了突出這個角色,編劇給她加了不少台詞。於是我們不斷在劇中看到海清吧啦吧啦地説話,嘴皮子比在其他劇中當媳婦時要靈快得多。

吳秀波飾演的霍思邈,張嘉譯飾演的劉晨曦在劇中的表現都極其放鬆,乃至於有點放鬆得過火。不曉得導演用什麼方式,讓演員卸掉了面對這個獨特題材的包袱。演員演得放鬆,觀眾自然看得也不緊張。問題就出在這兒,放鬆感雖帶來了觀劇舒適度,但缺乏緊張元素總會讓人若有所失。

《心術》的播出有它的社會價值,它能幫觀眾認識那些在就診台後不苟言笑的醫生,在工作之外其實和每個普通人是一個樣子,有着大家都有的愛慾情仇。《心術》無意為醫生開解,它只是(也只能)把一些可供言説的東西展現出來給大家看,讓人們對醫生這個職業有稍微多一些的理解。

醫生的手術刀講究快、準、穩,但《心術》無法做到,它是一把鈍刀,但一點點撕拉社會肌體的某個傷口。作為觀眾,如果能感到疼痛,那説明你還是一個正常人,需要溝通、理解、關愛,如果無動於衷,不能説電視劇拍得不好,只能説人心確實變了。

心術觀後感3

昨天中午,我看了《心術》第一集,下午孩子放學後,又要孩子看了這一集,我在做飯菜的空隙也重新看了一會,感慨如下。

《心術》是目前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並且是描寫醫患關係及其社會現狀的一部片子,前幾天聽同事説很好看,反映了當前醫療及醫務人員的真實狀況。因為我對現在的電視劇有一些偏見:一是穿插的廣告太多,二是言情的故事太現實,三是積極向上的片子太少,四是劇情太長浪費時間,影響視力及睡眠等,我已經不太喜歡看電視劇了。《心術》就是《醫術》,因為醫者必須先醫己心,才能再去醫他心。然而,醫者的心隨着社會大氣候的改變也在慢慢變化,變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有些市場化了。看了第一集《心術》,卻看出作者及演員的內心世界,並沒有完全理解醫務人員,以致在言行上與醫院制度有偏差。

外科醫生大部分時間在手術室度過,但是,手術室絕不是一個可以隨便閒談的地方。從為病人做術前準備,到術中為病人做手術,再到術後的一系列觀察治療和護理,是醫護人員通力合作的一個非常緊張嚴謹的醫療過程,來不得半點大意或疏忽。

《心術》第一集,谷醫生、劉醫生等外科主刀醫生,就在為病人做手術的時候,出現閒談的鏡頭。不管谷醫生離婚也好,晉級也好,劉醫生的女兒透析也好,作為醫護人員,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帽子和口罩,就要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醫護人員在為病人做手術期間,是不允許閒談的,閒談就是發生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的導火線!一些做錯手術部位的醫療事故,就是醫護人員工作不嚴謹引起的。

顱腦外傷病人的病情本來就是變化多端的,而作為破格晉升副主任醫師的谷醫生就在剛做完手術之後,對病人家屬説病人手術很順利、很安全,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剛手術清除血腫,還沒有離開手術枱,就很安全了嗎?曾經有一位腦震盪病人住了一個星期出院了,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發死亡,我們能對腦外傷病人家屬隨便説病人很安全嗎?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還有病人家屬來了,術前沒有簽字就要在看到家屬來了之後及時簽字,不管是主管醫生還是責任護士,都必須清楚這一點,家屬還沒有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谷醫生就在家屬面前説病人的手術做得很成功,這不是誇誇其談嗎?還有谷醫生與陳主任談話的態度,在面對媒體採訪面前的態度,無益不暴露了醫者浮躁的心理——一位破格晉升的副主任醫師的素質就是這個樣子嗎?這不是給醫生臉上抹黑嗎?沒有真正體驗醫生生活的演員,如何能演好醫生啊!

美小護作為護士代表,能戴項鍊上班嗎?在上班的時候,能隨便把手搭在醫生的肩上嗎?個別護士的言行能代表整體護士的形象嗎?這些細節不能不説是作者和演員不懂護理工作規矩。……

心術觀後感4

其實社會上好多人的對醫院的事情都是道聽途説,並不瞭解真實情況。在公立醫院藥佔比是考核業務科室質量的硬指標,藥佔比高了就要扣科室的獎金,有質控科專門抓此項工作,每週中幹例會都要通報,如有科室大處方(門診每張處方100元以上為大處方)太多院長就會大發脾氣,而且藥品收入不能算科室收入,防止藥物濫用,增加病人的負擔。

倒是我們這一些民營醫院急功近利,對藥品成陪或幾陪加價,謀取暴利,切欺詐行為氾濫。我經常能看到有病人去一些民營醫院檢查,診斷為宮頸疾病,説要做手術,費用大多1500-20xx元左右,可病人到我們醫院複查什麼都沒有,一切正常,我們經常為此憤慨不已。所以建議病人還是到正規醫院就診更為安全。醫者仁心,一日為醫,終身是醫,醫德始終是不能丟的,我也希望有些民營醫院的醫生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那些傷天害理的是還是別做,必定我們是醫生,不是奸商。

《心術》反映的醫生整天為病人忙碌,做不完的手術,不能按時回家,不能準時赴約.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其實我們真實的工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不需要回報,我們只需要理解,這就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心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