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心得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3.15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彙編15篇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

《呼蘭河傳》更像一部自傳,蕭紅回憶着出生小城的每條街每間商店,自家的每間屋子每個擺設,當然還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壞的,不好的不壞的,好的不見得怎樣優美,壞的也不會有多可惡,總是命當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東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馬,也沒有人説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塗,也沒見人説要去修;七月十五呼蘭河上的水燈慢慢向下遊漂,漂着漂着就滅了一盞;鄰家人的歌聲,像一朵紅花開在牆頭上,越是鮮明,就越覺得荒涼。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蕭紅的`文字,總是無止盡地沉落下墜,看着讓人又喜歡又心疼。這樣的女子纖細敏感偏偏缺少足夠的愛,她童年時,母親父親都不喜她,唯一親厚的爺爺沒有多久也去世了,當諾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卻還有一生的路要走,而這一生,荊棘滿路,無人相伴,究竟要怎麼走。

滿篇滿紙,都是回憶,滿眼滿心,都是蕭索。這書不該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説,你若望向深淵,深淵也會回望你,我只怕,蕭紅她已在深淵。芸芸眾生,各有自己的無奈掙扎,保不準什麼時候一個念頭就放任自己墜落,跌進無邊黑暗裏,永遠永遠都不想醒來。而我絕對不能這樣,我連那個崖邊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蝕出的大坑,可以填上;鬆動的圍牆,可以修補;悲涼的人生,卻有什麼方法補救?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2

在那遙遠的呼蘭小城,住着小蕭紅和她的祖父。

祖父給了童年的蕭紅許多温暖。蕭紅幼年喪母,得不到繼母的歡心,父親持家很嚴厲,祖母是缺乏愛心的人。幼小的蕭紅藉以庇護的,只有她的祖父。小蕭紅和祖父在他家的園子裏,度過了許多輕鬆愉快的時光。祖父也經常給她念詩,使她得到了啟蒙,小蕭紅因此很快樂。遇上掉井的小豬或鴨子,祖父總會要了來,燒了給她吃。作品中,温暖可愛的詞句處處可見:

祖父一天都在後園裏面,我也跟着祖父在後園裏。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一個地溜平。

《呼蘭河傳》中的人物境遇是悲涼的,叫人同情。胡家的小團圓媳婦,只有十二歲大。做婆婆的認為她“太大方”,不像個媳婦,所以成天成夜地打她,還覺得自己“做得很對”。文中提到:

氣得想要打人了,打雞呢,怕雞下不出蛋來,打狗呢怕狗跑掉,打豬呢怕豬掉了體重。還是打她吧,她又不會下蛋,掉一兩斤也不要緊。

在婆婆看來,小團圓媳婦都不如雞、狗和豬呢!而鄰居們充當看客,所有人都覺得這很正常。

可怕的還不只這些!那婆婆一有氣就打團圓媳婦,把她打出了病,最後用開水燙的方法,來給她“治”病。圍觀的羣眾不但不認為殘忍,還幫着婆婆把小團圓媳婦按進水裏,以至於小團圓媳婦當天晚上被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最後被活生生地燙死了。

“臉長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本是一個美好又健康的小姑娘,就這樣活生生地被“送回老家去了”。而小團圓的婆婆也可憐,她只是“照着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生活”的一個犧牲者。當時的人們是多麼愚昧和麻木啊,這一切又是多麼殘忍又悲涼。

合上書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彼時的呼蘭城是刻板、單調又寂寞的,一切都按照幾千年來的傳統去做,沒有一點改變,這是多麼的可悲。幸好,此時的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年代,現在的美好生活,值得我去好好珍惜!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3

最近幾天被感冒糾纏的昏天暗地的,鼻涕眼淚充斥着每一天。不過還是看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是前段時間在網上買的一批書中的一本,剛看了幾頁,就沒有看下去。於是我又拿起了沒有看完的《呼蘭河傳》。有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對比,莫言的書是帶着一股肉味的。直接衝擊人們的最敏感的器官,總是有一種大多快意的感覺。就好像是在最寒冷的臘八天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羊肉火鍋,之後在來兩瓶啤酒那樣舒暢。

可是羊肉也不能總吃啊,手裏拿着《呼蘭河傳》,好像拿着一份東北的土豆絲捲餅一樣,清爽自然。這部小説是蕭紅在1940年香港寫完的。我看過關於她的電影,那時候的她身體極端不好,在貧困交加中完成了這部清新自然的自傳體小説。就像她在尾聲説的那樣,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裏了。

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呼蘭河地區的風俗人情,也濃墨重彩的描寫我和爺爺的祖孫情深。同時也描寫了下底層勞動人民的悲苦生活,以及對生的希望和執着。在這裏我要説的一個人物就是他們的家的租户馮歪嘴子,他是一個拉磨的,做點粘糕。掙扎的生活着。和村裏的王大姑娘生活在一起了,並且有一個孩子,在文中描寫的真是悽苦,房子四處漏風,四周的水什麼的都已經結冰了,牆根地下的耗子吱知亂跑。孩子只是蓋着面口帶,孩子一哭,從孩子的嘴裏冒出了雪白的白氣。後來搬到了草房子裏,小孩睡到了草堆上,好像一直喜鵲睡在了窩裏。總之,我似乎能感受到那種生活的惡劣情況。後來王大姑娘因為生第二個孩子死了,馮歪嘴子沒有頹廢下去,一個孩子才四五歲,一個才出生。大傢伙都想看他的熱鬧時候,他沒有絕望,因為他看見了自己兩個孩子,他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長的牢牢的。於是他照常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照常的負者他那份責任。到最後他還是沒有讓人看到笑話,還是順其自然的活着。也許在他的心中希望總是孩子漸漸長大的腳步中。

文章裏也充滿着對女性的同情,在那個年代,被漢子打,被婆家打,是再正常不過的。老胡家的兩個孫媳婦,大的聰明靈力,有一手好女紅,這也逃不逃被男人打的命運。可是她還是很滿意,用她的話説,女人啊,哪有不被漢子打的。到時候還得該做飯,做飯;該幹活,幹活。她努力的伺候着家裏的每一個人。也很孝順,在給小孫媳婦治病的時候,偷偷的切下一塊好肉,給幾個月沒有嘗葷腥的奶奶婆婆做了一碗嘎達湯。最後在看這妯娌小孫媳婦被這家人活活的折磨死了,也跟人跑了。她真的心寒了,不跑在這個家裏同樣是等死。

在説説可憐的小孫媳婦。她卑賤的有沒有名字,都叫她小團圓媳婦,比作者大幾歲,還是個孩子,才12。八歲就被老胡家用八兩銀子買來做媳婦,12歲接近胡家,也開始了了悲慘而屈辱的短暫一生,她本是一個臉膛黑黑,愛説愛笑的孩子。在胡家一段時間,變得臉黃黃的。天天從他們家裏傳來悽慘的哭聲。這下婆婆找到一個撒氣同了,自己把碗打碎了。抓過小團圓媳婦就一頓毒打:自己卡摔了,把小媳婦也要打一頓。是不是把媳婦掉在房樑上打,沒有啥過錯,用她的話就是,給她一個下馬威。以後好聽話,孩子的練越來越瘦,不吃不喝,鬧起來病。在東北都流行跳神,跳過無數次的神,吃過很多的偏方,都不見效。最後最慘的.是,把孩子當眾扒的一絲不掛,放在開水裏洗澡。孩子痛苦的昏了過去,醒了之後,在繼續按在裝滿開水的大崗裏洗澡。這哪裏是洗澡,分明就和地獄的下油鍋差不多。孩子在那個夜晚死了,找張鋪蓋卷僱幾個人挖個坑就埋了。女性的悽苦在作者的筆下描繪的令人心碎。

魯迅在自己的文章裏提到了中國人的看客心裏,也提到了中國人對苦難的麻木不仁,人們就愛熱鬧,越出亂,才越好看。在這裏,我也看到了那個地方人的一種圍觀,熱鬧的心裏。那個年代的人們是不分地域性,因為他們都是那個苦難中國的苦難中國人。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台戲,人們湊熱鬧,去看看,無可厚非。可是對於人家來了團圓媳婦,一對對的跳到牆裏去看,看誰家死個人,糟了不幸。更是好像有什麼大戲的。爭先恐後的,有點説出來不好了。在中國,那也許是成為了一種習俗。不幸的人表演的更加不幸,看的人到是有的笑的,有的沉默的,心慈的,拽其衣角邊來擦擦眼淚。極大的滿足了人的各種情緒的表達。

蕭紅此書也許是寫給自己的,我想也是寫給所有想了解那個時代的人。歷史總是呈現給我們血淋林的帶着恥辱的畫面,所有的一本本書拼接出一個上世紀的苦難中國,尤其是那個被日本淪陷多年的苦難東北。我的家在松花江畔,是的,我的家也在松花江畔。同為東北人,雖然時空相隔,怎能不瞭解那濃濃的思鄉之情。在描述的畫面裏,我還能看到我的童年,也能看到那寒冷的東北帶給人的永遠是最酷的嚴寒。在苦難中,我又看到了你伏案奮筆疾書的樣子。最後也沒有葉落歸根,兩年之後,你病逝在香港。那屢香魂也飛到了呼蘭河上空,看看曾經的家,看看故鄉的人。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4

幾天前,我有幸讀了蕭紅的作品《呼蘭河傳》。這是一部充滿無奈的“回憶”小説。

整本書分為七章和結尾。七章主要描述了呼蘭河鎮的幾個主要地方和重要習俗。蕭紅用非凡的文字描述了一個普通而普通的城鎮。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對《呼蘭河傳》進行過這樣的評價。“一首敍事詩,一幅五顏六色的風畫,一串淒涼的歌謠。

這個小鎮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沒什麼好驚訝的,就像這個小鎮發生的那些蕭條的事情一樣平凡。在這個小鎮上,蕭紅把它描述得像一塊紗布,到處都是深灰色和淒涼的深灰色,不知不覺地籠罩着這個小鎮和那些無知的人。遮住像陽光一樣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會有“陽光”稀稀拉拉的灑下來,但也是一去不復返。轉眼間,還是暗灰色的“烏雲”……

灰色,平淡的敍述,把我帶到了20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裏,由於無知和無知,人們和迷信隨處可見悲劇……裏面的人讓我感到難過。他們無知,這裏發生了悲劇。他們寧願服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他們每天做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活着而活,為死而死。一幅又一幅的畫面,一場又一場的悲劇,讓我不知道哪個迷茫的人值得我憐惜或痛恨……

呼蘭河不僅是呼蘭河,也是當時社會的縮影。一些扎彩店是為死人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去地獄了。恐怕地獄裏沒有房子,沒有衣服,沒有馬騎。活着的人會為他做這樣一套。用火燒了,據説到陰間什麼都有。難怪城裏的窮人説“活着還沒死”等等。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成為呼蘭河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且我的心情沉浸在那片灰燼中很久了,我又想起了那段話:

花開了,就像花醒了一樣。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一樣。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一樣。

一切都活了。

他們都有無限的技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都是自由的……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5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呼蘭河並不繁華,但在單調中卻藴含着生機,夾雜着悲涼。這裏有東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醫生,有被當地愚昧和無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團圓媳婦,有衚衕裏賣麻花、粉房裏掛粉條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懇老實的馮歪嘴子,有潔癖的祖母,更有"我"跟着祖父學唐詩、學種地。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童趣、童真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筆下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蕭紅看來,這些故事並不美。

讀了《呼蘭河傳》,更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從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6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矛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蕭紅以自己小時候的回憶為線索,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説。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蕭紅的一本自傳,更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講述她所看到的呼蘭河的風土人情。蕭紅用精湛的筆法再現從前呼蘭河的情景,勾勒出了一個個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描繪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使我很容易將自己帶入其中。讀到蕭紅兒時和她祖父的趣事,我會情不自禁的笑起來;但讀到小團圓媳婦被婆婆害死,我的心如同針扎一般痛。等我在書中讀到曾經學過的課文片段,如《火燒雲》、《祖父的園子》時,更是激動不已,使我每時每刻都期待着未知的驚喜。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片段便是蕭紅兒時和她的祖父在園子裏玩耍的情景。她一會兒吃黃瓜,一會兒追蜻蜓,一會兒又去捉螞蚱……五月玫瑰花開,她摘了一大堆玫瑰花,插在祖父的草帽上,逗的'一家人和祖父都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大笑起來。這樣天真可愛的童年趣事,怎能讓人不喜愛呢?

而讀到第五章小團圓媳婦被婆婆虐待時,我真是氣憤極了!小團圓媳婦才12歲,跟我一樣大,就做了童養媳,每天被婆婆虐待。她的婆婆對家裏的牲口都不捨得打,卻唯獨對小團圓媳婦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最後小團圓媳婦得了病,婆婆還把她活活折磨致死。我非常慶幸自己現在生活在和平民主的時代,慶幸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呼蘭河傳》帶給了我許多,我閲讀了它文字的優美,也領略了它深刻的含義。珍惜當下。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7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回憶”小説《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女作家蕭紅。

著名作家茅盾稱《呼蘭河傳》為“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涼的歌謠”。沒錯,看文中的“玩累了,就在房子下面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沒有枕頭,沒有墊子,把草帽蓋在臉上睡着了。把一個淘氣的小女孩的樣子生動地展現在我面前。東二道街有一個六七尺深的大泥坑。小豬淹死在這裏,狗悶死,貓悶死,雞鴨經常死在這個大泥坑裏。根據我們目前的觀點,我們應該填補大泥坑,但當時的人們認為我們應該順應社會和天意,人們不能違背天意。真讓我為他們的無知而難過!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孤獨。説她很高興,因為她有一個如此愛她的祖父。她的祖父教她背誦詩歌和詩歌,教她識別莊稼,和她一起玩耍,和她聊天和交談。她説她很孤獨,因為她只有一個大花園,通常只有她的'祖父和她一起玩。

她的祖父博學多才,和藹可親。我也有像她祖父一樣好的祖父。我記得我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我經常得90多分。有一次,我被一個話題困住了。爺爺耐心地教我做這個問題。一開始我不明白,但爺爺並不着急。他仍然耐心地教我做這個問題。在我和爺爺的努力下,我終於知道了。

讀完《呼蘭河傳》很久了,我的心情依然沉浸在那片灰暗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8

當成年人回顧他們的童年時,他們總是心情不好。更重要的是,在蕭紅童年生活的呼蘭河畔,善良的勞動人民如此貧窮、絕望、無知、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難發現,許多隱藏在平淡甚至歡快故事下的孤獨和悲傷。風景孤獨:蜜蜂和蝴蝶在荒涼的蒿草上製造麻煩,不僅感覺不繁榮,而且看起來更荒涼和孤獨。人們更孤獨:無法忍受風、霜、雨),被大自然默默地死去,至於沒有被拉走,風、霜、雨),仍然在世界上被吹走。

這些痛苦在作者年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比如孤獨蒼涼的色調,在未來的生活中長期回放……在無數灰白的日子裏,祖父家的花園是我生命中最美麗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蚱蜢是綠的,花園裏明亮的,紅的,綠的,新鮮的,美麗的……爺爺是最關心我的人。他微笑的眼睛就像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月,給我帶來無盡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詩,祖父烤鴨,祖父慈愛的話語,都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感動。

我是多麼希望和我最喜歡的祖父住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正在長大,我的祖父正在變老,終於有一天,我的祖父幾乎不能擁抱我,快樂的時光正在逐漸遠離我。祖父的後花園就像一座象牙塔,為我的靈魂提供了一個美麗的棲息地。然而,公園外的世界畢竟是殘酷的——,這為作品增添了一層無助的悲傷。

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呼蘭河傳》中的回憶詩學給了我們片刻的精神迴歸。回顧童年,有各種各樣的味道。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9

《呼蘭河傳》,用悲憤指責家鄉麻木卑微的回憶錄。濃墨,再見故鄉。

呼蘭河城是一個快樂而淒涼的交響樂,回憶起蕭紅的童年。這座城市是人性無知的一面,也是蕭紅離開後最想念的地方。

生母早逝,父親不痛,後母不親,祖母不愛。只有爺爺為蕭紅撐起了藍天,成為蕭紅童年最温暖的陽光。

在院子裏,在後花園裏,在陽光下奔跑。蕭紅跟着爺爺,假裝不知道從哪裏找帽子,戴在頭上,緊緊跟着爺爺。兩個大大小小的身影在後花園裏種花拔草,小的學大的',大的笑小的,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都很開心,在後花園裏泡了很久都出不來。

拔草下種,説好割狗尾草,卻割了一大片穀穗。爺爺也不惱,高興地告訴蕭紅植物學。但是蕭紅這個淘氣包偏偏不聽啊!摘了一顆花心,抓了一隻螞蟻昨天,非要把它的腳綁起來,學着街上的人遛狗。過了一會兒,螞蚱消失了,乾脆扔下花心跑到爺爺那亂鬧一通。“下雨嘍!“揚起水飄過,飄中水花四溢,花園裏有一陣大雨!對蕭紅來説,還有什麼比在公園裏快樂的呢?

玫瑰開了五天,香氣濃了十里。爺爺拔草,蕭紅摘花,把爺爺頭上的帽子插了二三十朵紅玫瑰。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紅了,蕭紅快樂童年盛開的花朵也亮了。

紅花耀眼,香氣襲人。善良的祖父陪伴蕭紅度過了一個春天和一個秋天。蕭紅知道,即使全世界都和她競爭,她的祖父仍然會是她最温暖的陽光。

爺爺的愛給了蕭紅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當童年逝去時,爺爺離開了蕭紅,蕭紅的世界遍佈烏雲,逃離了沒有陽光的家,獨自漂泊在這個世界上,品嚐了世界的温暖和温暖。

“我會和藍天、碧天、水一起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半生遭遇白眼冷遇……先死,不甘,不甘……“思鄉,含淚揮手告別人世,只留下呼蘭河傳世。

那一年太陽剛剛好,花園裏的飛蟲植物年年依舊,但老朋友卻已經死了,忘不了,忘不了。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0

我們所謂的不恰當的社會共同價值取向不僅迫使一些人死亡,而且迫使一些人開始報復社會,開始進行反社會殺戮。例如,廈門的陳水總是一個長期遭受冷漠、蔑視和無助的'人,最終導致他的心臟失衡,縱火,直接導致47人死亡。

這不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固有的價值觀有時不僅會殺死人,還會殺死一些無辜的生命。社會是一個整體。任何歧視和壓迫他人的心都可能帶來悲劇,蝴蝶效應通常會影響自己。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社會基體,我們應該學會平等對待他人,不歧視,不壓迫他人。作為一個新的社會基體,也許我們的變化會帶來一代甚至幾代觀念的更新。我們有義務讓我們的思想跟上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平和,走向更高的文明進程。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1

寒假期間,一本《呼蘭河傳》給了我很多感受!

作品描述了簡單的“我”經過幾次重大變化,回憶起童年的過去:伴隨着“我”成長的泥坑,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花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為重病兒媳舉辦各種鬼活動,最後忙碌;奇怪的二叔忠誠勤奮,從不愛主人;馮歪嘴愛妻子,愛孩子,雖然被嘲笑和嘲笑,但樂觀和積極……

書中的故事生動感人,人物形象鮮明!在眾多生動的人物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後來婆婆花了很多錢買了小團圓媳婦。但是婆婆對她很不好:罵她,打她,掐她??之後,她得了重病,奄奄一息,怪可憐。但是,婆婆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鎮上的人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太單純善良了。這個出了偏方,那個請了“神仙”;但是鎮上的人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一個活着的人,被他們折磨,折磨,最後直到死亡才被忽視。

多麼悲傷,多麼悲傷和憤怒啊!那時,人們真的太無知和迂腐了!平凡的生活並不可怕,但平庸的知識可能會埋葬不僅僅是一種新鮮的生活啊!我很高興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一個擺脱落後無知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很悲慘:“我”的祖父去世了,二叔去世了,老廚師也去世了,父母也不知道該去哪裏。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簡單的人,落後的生活狀態,無知的精神狀態……整個呼蘭河小鎮都是這種慘淡的景象。

雖然童年的記憶有一段悲傷的過去,但“我”仍然願意回憶起這樣的童年,就是所謂的“無助的花落下,似曾相識的燕回來。”我明白童年是美麗的,它就像一塊玉,即使有一點缺陷,也不能隱藏光澤和紋理。我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會珍惜它的。

寒假期間,這樣一本《呼蘭河傳》給了我很多感受……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2

《呼蘭河傳》是由著名女作家蕭紅在重病纏身時於香港完成的作品。而之後這位富有才情的女作家於1942年在香港病逝,而年齡僅僅只有31歲。我今天翻開這本鉅作來品味其中的精華。

分割線縱觀全書,首先,它向我們介紹了呼蘭河這座小城的大概面積,它有東西南北兩條街,還有許多的小衚衕。街上的各種店鋪,以及小衚衕的人家。接着又向我們描繪了在呼蘭河這座小城裏的各種風俗活動,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4月18娘娘廟大會……然後又向我們敍述了小時候在花園和祖父在一起的生活。最後又描述了她生活的院子裏的幾個人物,描繪了這些人物的生活狀況及坎坷命運。

在描寫東二道街西二道街時,能讓我們想象出這條大街的全貌。文中通過描寫這兩條大街的人與物,能讓我們感受到當時人民羣眾的生活狀況。文中描寫了東二道街的那個大泥坑,雖然這個大坑給那裏的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但是為了所謂的淹豬,為了面子,它依舊在那裏。當時的人們思想是多麼的愚昧,現在看來又是多麼的可笑。

街上還有賣豆芽菜的王寡婦,人們講着染缸房裏被人淹死的學徒,扎彩鋪裏那些為死人紮了很多美麗的房子、搖錢樹、高大的駿馬、帥氣的廚師、美麗的僕女與一些醜陋的人。這些人的命運似乎都很悲哀,在外人看來,他們似乎每天都生活在機械的重複之中,沒有自己的思想,生活的意義似乎就是吃喝。而這些所有的描寫,從側面也反應了當時中國百姓的愚昧,思想的落後。為我們展現了20世紀初期中國廣大農村的生活狀況。

在作品中,作者也投入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各種風俗。為了治病人們會跳大神,這是作者童年的記憶。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中國依然被封建的思想禁錮得很深,中國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作者描寫了大量與祖父相處的時光,在童年時期,祖父應該是她最親的人吧。那段童年記憶帶給了作者許多美好的回憶。作者不斷地回憶那時的種種事物,大概現在的生活過於殘酷,無法從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而回憶也許能給乾涸的心靈以滋潤。從中感受到無限的美好與快樂,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文中對小時候的那段時光描寫得特別的細膩。每個動作,每個對話,每個眼神,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無限的幸福與快樂。我想那種每天與植物相伴,與自然同呼吸的生活,今天應該很少有人去體驗了。其中完全沒有生活的煩惱與不悦,一會兒鋤地,一會看到黃瓜去摘黃瓜,一會兒看到蝴蝶又放下黃瓜去追蝴蝶,生活得多麼的愜意瀟灑。如今久居城市之中,這種田園生活也是許多人的嚮往吧!

在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讓人感到奇怪的有二伯。一塊石頭撞到了他的腳,他會和這塊石頭説一串的話。一隻鳥把鳥糞落到他的身上,他會不停的對着鳥飛去的那片瓦藍的天空大罵。他希望別人叫他“有二爺”、“二爺”、“二掌櫃的”、“有二東家”,一聽到別人叫他有子,他就會立刻跟別人生氣。但是祖父叫他有子他卻不生氣,他知道祖父為一家之主。有二伯的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們感受到當時的封建地主家庭中,小人物的生活命運及生活狀況。他們出身低微,卻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們的內心缺乏關心、關愛,他們的心靈是孤獨的,無奈的。他們只能按這種生活方式生活下去,無法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境遇。因此他們的命運是可悲的,他們的一生似乎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任憑他人的擺佈。

而如今,中國早已推翻了封建官僚主義。我們每個人都獲得了自由,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我們的生活。相比那些人來説,我們每個人都是幸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應為之感到自豪。並用行動為這個時代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在文中馮歪嘴子,這個形象也引發我們每個人的深思。他處於社會的底層,即使成個家都不能名正言順。而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的老婆在生完第二個孩子以後就去世了。一個孩子四五歲,一個剛出生沒多久,在外人看來他的生活充滿了絕望與艱難。在那個困苦的環境之中生存下去,對他來説似乎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依然樂觀坦然的面對生活。每天做該做的事,該挑水時挑水,該拉磨時拉磨,雖然他的眼裏也有悲哀,他常常也是滿眼的.淚水。但是,看到他的大兒子拉着小驢,他就立馬把那含眼淚的眼睛笑了起來,是孩子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動力,他也在履行一個父親應盡的義務。在一個艱難困苦的時期,用自己不斷的辛勤勞動去換取更多的食物。

當我們把他的境遇和今天的我們相比時,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至少我們可以不為我們每天的食物擔心,每天都會有舒適的衣服,良好的教育環境。雖然在這樣一個良好時代,可是我們卻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忘記我們的初心,消磨我們的意志。和那些人相比,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偉大的時代。可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而奮鬥本身也是幸福的。我們應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用我們的努力、奮鬥、拼搏去創造一個更加美麗,豐富多彩的人生。讀《呼蘭河傳》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太多太多,她向我們展現了上世紀20年代廣大農民的生活狀況,勾畫出了一幅偉岸的畫面。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在那個歷史背景下,當時的人民羣眾生活的艱難與無奈。而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展現我們的英姿,拼搏我們的人生,繪畫屬於我們的藍圖!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3

寒假期間,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她帶我去了 20 世紀的小城 —— 呼蘭河。

這個小鎮並不繁華,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情,但作者寫得如此有趣和獨特。其中,小鎮東二街的泥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大泥坑有六七英尺深。司機和馬經常翻進坑裏。翻進去後,司機爬了出來,馬連滾帶都爬不出來。泥坑裏還淹死了小豬,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經常死在這裏。他們想到了很多方法,比如拆牆種樹,但是沒有人想過填坑,也沒有人。真是傻瓜!

在作者童年的後花園裏,她和祖父一起玩耍和工作,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她的祖父和作者在後花園剷草。她認不出哪一個是幼苗,哪一個是草。韭菜經常被切成雜草,狗尾草被用作穀穗。作者年輕無知。

《呼蘭河傳》描述了人們的無知和愚蠢。通過這部作品,蕭紅描述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和灰色的社會。當時,無論人們多麼善良,他們都不能拋開有害的舊想法。

讀完《呼蘭河傳》,我還沉浸在灰色的畫面中很久。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4

《呼蘭河傳》從第一眼就給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風貌,它與我平常讀的書截然不一樣。以前讀的書再怎樣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樣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杯具。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僅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應對他們好比應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一樣的僅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並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齊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裏有好多公園,裏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呼蘭河傳》從多個方面給我們描述了作者蕭紅童年時代的人間冷暖,蕭紅用一顆悲天憫人的心看待這個世界,我們能夠聽見蕭紅在哭泣,在吶喊,在試圖喚醒人們的心靈……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5

進入大學,在閒暇時光,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它有多好看。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覺得它越來越精彩精彩。

在這部温婉如詩的小説裏,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着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説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裏,這個小小的縣城裏,有着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村應有的純淨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極力想表現孩童眼中未知而燦爛的世界,她在字裏行間流露的卻是刻骨的憂傷,筆下的人物和風景無不帶着一種憂鬱的美。她這樣寫請神的鼓聲:“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裏訴説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着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的難捨。”而她眼裏秋天的後園是這樣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當中,也往往開了蓼花,所以引來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着。這樣一來,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

作者筆下的人物有着悽哀的命運,原本天真活撥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圍觀的人都抱着獵奇的心態,從未有人對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頭;有二伯一個人孤獨的生活着,害怕死後沒有人為他送行,成為孤魂野鬼;馮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婦卻早早的離去,剩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

蕭紅靜靜的敍述着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這種平靜帶給人不安和絕望的心態,故意去壓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給人無盡的傷感。其實令人傷心的不僅僅是這些社會最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更讓人苦悶的是他們周圍那些人的冷酷無情,在這些人的舉動中我們看不到憐憫的存在。小團圓媳婦被熱水澆頭,澆一次昏一次,卻沒有人去阻止這種暴行,而是圍在旁邊看熱鬧。這場景讓我不自覺的想起那讓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一幕:一羣中國人在木然的觀看自己同胞被處死的電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蘭河城裏的`人早已見慣了貧苦百姓們顛沛流離的命運,於是他們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殆盡了。關於馮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傷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後,不但不關心他如何養活一家人,反而熱衷於尋覓他自殺的蛛絲馬跡,在他牀上發現一根繩頭,便有人傳言他要上吊,他新買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傳開了。看到這裏我非常懷念沈從文筆下温暖的湘西風情,那裏的人們似乎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而不像蕭紅筆下的人們如此的冷漠和殘忍。

我想是蕭紅本身的命運造就了她作品中的這些人物,一部優秀的作品總能夠體現作者的心懷,一個歷經艱難困苦的人,即使寫歡樂也必然將其鍍上一層滄桑。蕭紅一生經歷的盡是破碎的感情,來到香港的時候,心中大概還在介懷那些悲苦無依的年年歲歲。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心緒,寫出的當然是蒼涼的作品。

蕭紅藉着這些人物寫出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她含着眼淚在唱屬於自己的歌。她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境:“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暗合李後主“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一個是漂泊女子,一個是亡國之君,這悲涼千載不滅。

在小説中,蕭紅寫到:“大人總喜歡在孩子的身上去觸時間。”在香港的時候她已經疾病纏身,大概也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才想要用一個孩童的口吻來觸碰那被時光的洪流衝得老遠的童年歲月,儘管並不美滿,但比起飄零的壯年時代,總還是有那麼些值得回味的東西。她筆下的“我”是純真可愛的,有那麼一段讓人至今難忘,就是祖父將落井的鴨子烤來吃,“我”以為只有落井的鴨子才能裹在黃泥裏,於是費盡力氣想要把鴨子趕到井裏去,即使祖父同意燒活鴨子來吃“我”也不願意。一個心智未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禁不住想抱起來親一下那粉撲撲的臉蛋。

這部《呼蘭河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同樣是回憶童年,同樣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們有着許許多多的共同點,但是蕭紅的文字更顯淒涼,給人一種孤獨幻滅的痛楚,這種帶着一點病態的藝術美感,是《城南舊事》所無法比擬的。

讀完這部小説,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僅32歲便孤獨在異鄉逝去的蕭紅。據説蕭紅的遺言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們就不難理解漂泊者蕭紅在文字中透出的淒涼和幽怨。

世間難得才女蕭紅,淒涼孤苦半生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