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春已歸來》辛棄疾宋詞註釋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2.27W

作品原文

《漢宮春·春已歸來》辛棄疾宋詞註釋翻譯賞析

漢宮春·立春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作品註釋

1、漢宮春:詞牌名。《高麗史·樂志》名《漢宮春慢》。《夢窗詞集》入“夾鍾商”。各家句讀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九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2、立春日: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南朝·陳·徐陵《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3、“春已”三句:謂從美人登發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春幡:古時風俗,每逢立春,剪綵綢為花、煤、燕等狀,插於婦女之糞,或綴於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勝,綵勝。稼軒《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詞起句雲:“誰向椒盤答綵勝。”此風宋時尤盛。

4、“無端”兩句:言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無端:平白無故地。

5、“年時”兩句: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迴西園。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酉園:漢都長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遊賞。此指後者,以表現作者的故國之思。

6、“渾末辦”兩句:言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之物。渾:全然。黃柑薦灑:黃柑酪制的臘酒。立春日用以互獻致貿。更傳:更談不上相互傳送,青韭堆盤:《四時寶鑑》謂“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又一説,稱五辛盤。《本草綱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軾《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詩云:“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辛詞本此,但反用其意。

7、“卻笑”五句:言“東風”自立春日起,忙於裝飾人間花柳,閒來又到鏡裏,偷換人的青春容顏。黃梅染柳:吹得梅花飄香、柳絲泛綠。唐李賀《瑤華樂》詩:“玄霜絳雪何足雲?薰梅染柳將贈君。”鏡裏轉變朱顏:謂年華消逝,鏡裏容顏漸老。更:何況。

8、“清愁“兩句:言清愁綿綜如連環不斷,無人可解。解連環:據《戰國策·齊策六》:秦昭王嘗遣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智,而解此環否?”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錐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辛詞用此喻憂愁難解。

9、“生怕見”兩句:言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已先我還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飛來的大雁。

作品譯文

從美人登發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迴西園。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之物。

東風自立春日起,忙於裝飾人間花柳,閒來又到鏡裏,偷換人的青春容顏。清愁綿綜如連環不斷,無人可解。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比我先回到北方。

創作背景

《漢宮春·立春日》作於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江陰,剛剛成家。鄧廣銘先生在《稼軒詞編年箋註》“增訂三版題記”中説:“辛稼軒在‘錦襜突騎渡江初’的紹興三十二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範邦彥之女、範如山之妹成婚了。”

作品鑑賞

全詞緊扣立春日的所見所感來寫,賦予節物風光以更深的含意,於哀怨中帶嘲諷,內涵充盈深沉。開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跡,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裊裊”形容其搖曳,化靜為動,若微風吹拂,更見春意盎然。從思想內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後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辛棄疾對於恢復大業的深切關注,作者的激昂奮發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出來。

上片起韻點題,寫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風景。立春日是春天到來的信號,表現這節物風光。作者以一“看”字,將春天的氣息,通過婦女們立春日的頭飾——裊裊春幡散佈出來,暗示出作者對於春歸的喜悦。以下一韻,不直接往前寫去,卻反挑一筆,寫出對寒風冷雨阻礙春來的幽怨。以下突然寫到燕子,用比興法推出懷念故國的感情。因為餘寒未盡,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時南來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國的“西園”去。但燕子雖然無法歸去,作者卻生派它一個“西園夢”。一個“料“字,化無理為有趣,表明這燕子,已經成了作者思念故國的精神象徵。而燕子只能“夢”而不能“到”西園,暗示西園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國之思,卻不能一探故里。借燕傳情,頗為沉痛。以下回到立春日風光中來,黃柑薦酒,青韭推盤,這立春日應備的食品,現在作者卻無心準備,並且顯得心煩意亂。作者沒有明言原因,但通過上下文語境,人們可以明白,是濃烈的故國之思,和時光流逝、英雄無用的悲傷,使作者完全亂了方寸,連節日應酬也無心去為之了。

下片寫對春天再來的種種感受,把筆由立春日探進整個春天裏去。換頭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緊張和煩亂情緒,並領起以下五句。其所“笑”者,一為東風染遺梅柳,染追花草,使萬紫千紅的春天漸次到來,作者取笑東風的從此不得消閒;二是東風偶爾清閒時,不過是把鏡中人的朱顏轉換成衰老的模樣。在這春天越來越華美而作者越來越衰老的對照中,作者“笑”着,但分明含着淚水。因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東風面前,作者所感覺到的是志士投閒、英雄無用而徒任芳華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換頭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內緊外鬆、甚至正話反説的趣味。以下直接歸為正話正説,極言清愁難消。作者化用“解連環”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斷滋生、越積超重的清愁,正像一個不見首尾的連環一樣,不打碎則無法解開連環,也就是説,這是一種與生命共始終的感情。此處“問何人”一語,下得悽側,它向外探詢的口吻,寫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國之倩、生命之悲所縈繞,急於擺脱又無可擺脱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瞭對於南宋統治者不思恢復、放廢英雄的怨尤。最後一韻,直探進暮春裏去,寫作者怕見花開花落的心情,和看見暮春時大雁自由北還而傷痛於作者的人不如雁。這裏有惜春惜時的感情,有懷念故國的感情,也有對於南宋統治者久不作恢復之計的怨尤。至此,不僅上片中的無端幽怨和煩亂得到了解釋,而且全詞的主旨也從這花開花落、塞雁先還的意象中脱跡而出。

全詞結構嚴謹,意境幽遠,內涵豐富;同時運用比興手法,使風雨、燕子、西園、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構成富有象徵意味的形象體系,使此詞傳情含蓄而深沉,留給人審美再創造的餘地很大。

詞牌簡介

漢宮春,詞牌名。《高麗史·樂志》名《漢宮春慢》。《夢窗詞集》入“夾鍾商”。各家句讀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九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作品格律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説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美芹十論》等,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