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閲讀答題及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1W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閲讀答題及翻譯賞析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相關試題及答案

1.解釋詩中下列詞語:

俄頃: 何由徹:

2.將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譯成現代漢語。

3.填空:段③中的畫線句在詩裏具有兩種作用:一是實寫自然環境,交代了事件發展的具體 並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詩人 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 的偉大胸襟蓄勢。

4.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歌后,我們會自然聯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蹟或經典名言?請任意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參考答案

1、一會兒;通(徹夜、通宵)

2、哪裏能得到千萬間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

3、時間;氛圍、氣氛;暗淡愁慘(悲涼、悲哀、淒涼);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

4、例如:①孔繁森為了阿里地區的藏族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感人事蹟。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 (所舉例子要與詩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關)

5.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其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因此後人稱他的詩為“ ”,尊稱他為“ ”。(1分)

6.解釋下列詩句中的加點字。(3分)

①八月秋高風怒號 ( ) ②俄頃風定雲墨色(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

7.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2分)

長夜沾濕何由徹!

8.這首詩所表現的時間是 ,事件是 ,從詩中的一個詞語“ ”可看出詩的時代背景是 。(2分)

9.分別概括前三節詩的內容。(3分)

10.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 的情思,發出了“ , (填原詩句)的吶喊,體現了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參考答案:

5.本詩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因此後人稱他的詩為“ 詩史 ”,尊稱他為“ 詩聖 ”。(1分)

6.解釋下列詩句中的加點字。(3分)

①八月秋高風怒號( 大聲吼叫) ②俄頃風定雲墨色( 一會兒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漸近,靠近)

7.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2分)

長夜沾濕何由徹! 長夜漫漫,屋漏牀濕,怎能捱到天亮?

8.這首詩所表現的時間是 八月 ,事件是 暴風雨襲擊茅屋 ,從詩中的一個詞語“ 喪亂 ”可看出詩的時代背景是 安史之亂 。(2分)

9.分別概括前三節詩的內容。(3分)

第一節: 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情景。 第二節: 茅草被頑童抱去和詩人的歎惜。

第三節: 大雨中長夜沾濕的苦痛。

10.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 憂國憂民的情思,發出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二:

1、A、①第一節中寫暴風對茅屋肆虐的幾個動詞是:卷 飛渡 灑 掛罥 飄轉 ②詩中昇華精神,最能表現詩人關心社會、兼濟天下的胸懷的兩句詩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B、 ①本詩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詩中有描寫,有敍事,有抒情,請在詩中各找出一個例子寫在下面橫線上。

描寫: ;敍事: ;抒情: 如:第一節開頭兩句是敍事,以下三句是描寫;第二節全部是敍事;第三節開頭兩句是描寫,最後一句是抒情,其餘都是敍事;第四節全部是抒情,兼有議論(以上答案供參考,答出一點即可)

2、仔細品讀該詩,用簡練的語言説説杜甫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表現了杜甫一種飽覽民生飢苦、體察人間冷暖的關心社會、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

3.發散性思考:對“歸來倚杖自歎息”這句話,你認為詩人歎息什麼?

一歎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呢;二歎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歎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

4.文中有“自經喪亂少睡眠”,這裏的“喪亂”是指歷史上的什麼事件?咱們還學過哪首詩歌也是反映這個事件的?

安史之亂杜甫的《石壕吏》

5.寫出詩歌的主旨句 ,並作簡單賞析。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作者由自己聯想到他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思。

6、“自經自經喪亂少睡眠”一句中“喪亂”指 安史之亂事件。

7、“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的意思是遭亂以來,憂時念國,本來就經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長,牀上沾濕,更難度過這宵。

8、“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深刻含義是此句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憂國憂民的理想和願望,反映了詩人人格的偉大與高尚。

9、“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表現了詩人的兼愛天下、悲天憫人的博大胸襟和純真心靈思想。

10、《茅屋為秋風所破》:“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這三句詩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其中的“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詞,聲音洪亮,節奏鏗鏘,境界開闊,恰當地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在這狂風暴雨襲擊的秋夜,詩人不僅僅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歎,他發出的是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疾呼。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千百年來一直激盪着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11、第一段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茅屋為雨所破的無奈和傷感)

12、怎樣理解“長夜沾濕何由徹”這句話?(慨歎生活的困窘和無奈,只希望能早點天亮)

13、你認為此詩之所一能震撼讀者的心靈,除了詩歌本身的藝術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麼原因?(詩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三:

1、“自經自經喪亂少睡眠”一句中“喪亂”指 事件。

2、“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的意思是

3、“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深刻含義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表現了詩人 的思想。

5、對“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是詩人幽默風趣的寫法,既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南村羣童的頑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畫了自己因年邁而無力改變現狀的那種無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羣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詩聖”,表達了“我”對他們年少無知的不滿。

C 南村羣童連不值錢的茅草都搶,可見當時人們的生活貧困到了何種程度。

D 稱之為“盜賊”,表達了詩人對南村羣童不良行為的強烈憤恨。

參考答案:

1、安史之亂

2、遭亂以來,憂時念國,本來就經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長,牀上沾濕,更難度過這宵。

3、此句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憂國憂民的理想和願望,反映了詩人人格的偉大與高尚。

4、兼愛天下、悲天憫人的博大胸襟和純真心靈。

5、A

【譯文】: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窪的水塘裏。

南村的一羣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着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脣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着枴杖,自己歎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蹬跛了。一下屋頂漏雨,連牀頭都沒有一點乾的地方。像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牀濕,怎能捱到天亮。

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庇護天下貧寒的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思想內容】:本文敍寫了大風破屋,羣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詩人長夜難眠的情景,表露出詩人寧願“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的高尚風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

第一節五句,寫秋風破屋的情景。第二節五句,寫對“羣童抱茅”的感歎。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第四節六句,直抒感慨,表達了詩人美好的願望和高尚的情操。

1. 題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詩的體裁,詩中流露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2.詩一開始就單刀直入地具體描寫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情狀,既顯示風力之大,又描繪出茅飛之狀,更見詩人的焦急和痛苦之情。結尾詩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天下寒士”, 表示寧願“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樂,體現了詩人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3.“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詩裏具有兩種作用:一是實寫自然環境,交代了事件發展的具體 時間 , 並渲染了特定的 氛圍 、(氣氛) ;二是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悲哀、悲涼、淒涼) 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 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 的偉大胸襟蓄勢。

4.詩的第一節是怎樣描繪風雨肆虐情景的?詩人為什麼要作這樣的描繪?

答:①“風怒號”從聽覺上突出了秋風之狂,“卷”從視覺上形象地寫出了秋風之肆虐。“飛”“渡”“灑”“飄轉”等詞寫出了秋風對茅屋的`破壞。這樣的描繪為後文寫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慘蓄勢。②以小見大,推己及人,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5.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麼這首詩中他卻一反常態,只寫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作者通過個人遭遇的描寫,推己及人,仍然表現出了關心人民、關心社會的濟世情懷。

6.詩人杜甫在這首詩中憂思深廣,推己及人,捨己為人,但他卻對“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羣童説是“忍能對面為盜賊”,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茅草對詩人來説事關生計,羣童抱茅,自會引起詩人的怨憤。説羣童“對面為盜賊”,是激憤之詞,並不是真心説他們是“盜賊”,所以“呼不得”之後,也不過是“自歎息”而已。

7. 怎樣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詩人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表達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廣夏”,都能安居樂業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

8.聯繫全詩,簡要分析“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幾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詩人由自己的困難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寧願“吾廬獨破”,受凍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樂,

賞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敍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範之作。全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羣童抱茅的無奈;

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敍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後一段是理想的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敍,為後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