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26W

《華為的冬天》是一篇在IT業界流傳的文章,非常值得企業員工們學習。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華為的冬天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篇(一)

20世紀結束時,所有的行業鉅子們都開始發現,自己面對着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原本以為已成定局的市場,其實並沒有成為定局,曾經看上去固有的優勢其實大多都不是優勢,“江湖稱雄”的熱臉蛋,變成了消費者不再買帳的冷屁股。這是一個理性的時代,是一個感覺的時代,是一個消費者需要你用設計去解放他的眼睛的時代,是一個時刻都需要美與文化包裝的時代。

我們經受的挫折太少了,有時真的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競爭的殘酷。“華為的冬天”給我們吹響了殘酷競爭的號角,一個企業如不具有頑強的競爭力,總有一天會破產倒閉。華為人給我們的啟示:“管理要的是人均效益,人均效益不增長,管理就沒進步,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長遠地、持續地實現人均效益增長。”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經營之神王永慶説:“理想是用於規劃人生的思考,但它終究使更多的人不知所措。”這是一句註定將在今後令人們反覆憂傷的名言。當一代又一代的創業者們,秉持着人生哲學,懷揣着遠大理想,開始自己的“征服世界”之旅時,他們面對的,不是想象中披荊斬棘的激情與美麗,而是現實中撲面而來的粗暴與無情。在理想的背後,人們忘記了細節。正如500年前,西班牙女王告誡準備啟程的哥倫布“天使在想象中,魔鬼在細節裏”。

今天的一些創業者們,最大的`苦惱往往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最後的結果常常是紙上富貴,畫餅充飢。他們有着鐵打的理想,幹着流水的項目。他們腳步匆匆,最終卻不知何去何從。他們忘記了從容,失去了務實,他們成了坐而論道的巨人,奮而致富的囚徒。

也許,當飢餓的流浪者徘徊於豪華的宴會廳前時,他應該學會向哥倫布“取經”。500年前,當偉大的航海計劃在哥倫布心中萌動時,他用了五年的時間成為水手,再用了五年的時間成為學者,最後用了五年時間四處演説,爭取支持。一朝啟程:短短八個月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他成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光溢彩的人物。

哥倫布的故事告訴我們:偉大起因於平凡的堆積,成功來源於細節的關注。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列寧説:“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實踐這樣的原則?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君子坦蕩蕩,無私天地寬”的襟懷?

“華為的冬天”啟示我們要學會自我批判,不斷的提升自己,優化自我,規範管理。冷靜地對待外面的世界,頂住冬天的嚴寒,將會迎來冰雪融化的春天。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篇(二)

今晚老師對我們之前交上的《華為的冬天》讀後感進行了點評,整個課堂的氣氛非常嚴肅,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師以我們的文章為例,清晰透徹地分析我們對“思考”的思考。

在交上的作文中,令老師比較滿意的文章只有一篇,而那篇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我認為最突兀的問題是我們的COPY能力,我們已經習慣於依賴網絡,習慣於搜索,習慣於抄襲,而絲毫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觀點。更嚴重的問題是:抄襲之後也沒有對自己抄來的東西進行思考。這樣的做事方式,導致的結果是我們的腦袋在逐漸生鏽……

思及自身,內心無比慚愧,想想自己也是基本上這樣完成作文的。在寫讀後感之前,我沒有去認真閲讀文章,思考問題,從文章中吸取營養,而是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結果寫出來的文章連自己都不想去閲讀。

從老師的言語中不難感覺到他很鐵不成鋼的氣憤,對我們的“冬天”的擔憂。我認識到:自己的做事態度必須改善,重新認真閲讀、思考《華為的冬天》,認真審視自己的冬天。

老師對我們的評價是:無目標,無動力,基礎差,用心少,心態浮,惰性大,太輕鬆,很可怕!

老師給的建議是:

1、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思考,不斷地追究問題,形成立體的問題。

2、學習的方式:一切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聯繫自身,對自己進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講大道理的層面。

3、用心去做沒一件事情。

4、領導説的話都是對,錯的也是對的。(溝通的技巧:不要當眾反駁我們的領導、我們的長輩,要先與其保持一致,有問題,私下再與其進行溝通)。

5、學會用自己的言語、表情、動作等去軟化他人的凶神惡煞

真心地感謝老師的教導!謝謝老師的用心良苦!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篇(三)

剛剛讀了華為總裁任正非寫的那本《華為冬天》的精華版部分,其實原早就聽説了這本書的,只是一直沒機會去看,也怕自己沒有那個耐心去看,最近這一年耳邊也一直有斷斷續續的聽到一些關於華為的言談,發現這都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了。

其實我本身對華為的瞭解的並不多,知道的也無非就是那些大家都共所周知的一些什麼華為的“冬天精神”、“裁員熱點”方面的等等。但當真正看過這文章之後,才覺得任總寫的很多東西其實都非常實際,有些事情真的是非常的一針見血也非常有見地。其中有句話讓我記憶很深刻,就是任總的那句:“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所有的只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

而看過全文之後給我感觸最深的也便是他的那種:居安思危的精神。他能在華為曾經非常輝煌的時刻,在華為年銷售額能達220億元,利潤又達29億,且銷售業績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時,還大談危機、失敗和破產,確實是讓人深省和佩服。

他不僅是一個人思考華為危機的問題,他還發動全公司上下人一起思考,他給所以有員工都敲起了一個大大的警鐘,讓每一個人都開始努力學習如何面臨失敗,失敗若出現了又如何去面對它,解決它,這種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的精神到現在都是非常少見的。現在電子產品、電子信息技術又發展的如此飛快,而華為卻還能一直都排在“前排、首位”,我想這和這個公司全體員工的這種危機精神是絕對分不開的。

其次,就是他提到的“均衡發展,就是抓短的一塊木板”的思想,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這句話是很早以前就聽過的,可是現在用在這裏,用到一個企業的發展上卻發現是如此的恰當不過了。確實,一個企業若想要強大起來,就必須是均衡發展的,任何一個部門溥弱了都是不行的,都是不會真正的強大的,都會讓競爭對手抓住弱點去攻擊。而我們現在還處於一個初創階段,就更要重視這種均衡發展了,因為只有根基打穩了,才能談發展,也才能真正的平穩地、飛快地、永久地發展下去。所以,我們必須現在就行動起來,去克服我們的弱項,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應去做,讓自己努力和公司的腳步達成一致,達成統一。最後一個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十點“安安靜靜地應對外界議論”, 我個人認為這是他是對自己的高度自信的一句話!!!他不僅對自己高度自信還要求華為所有的員工都對華為,對自己都高度自信,他教導他們:外界可以議論我,但我走我的路,只要我認為是對的,我絕對不放棄,真的是挺不錯的。我覺得這種思想真的非常應該學習,只要我們認為是對的,就堅持走下去,低調的對待外界,對他們的任何言論只聽,聽參考,決定權還在我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