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歸納

來源:文萃谷 1.19W

雖然歷史是七年級的時候才增加的課程,但是歷史課本涉及面廣,內容豐富,需要學習的知識比較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歸納

  七年級下冊必備歷史知識

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2、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後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P52)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P53)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七年級歷史知識要點

一、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經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⑴思想方面:尊儒術興太學。①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把儒家學説作為封建正統思想。②漢武帝在長安舉辦的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在地方設立官學。

⑵政治方面:①削弱封國勢力,頒佈“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②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司隸校尉(監督和檢舉百官),在地方設立刺史(監督地方官員,並抑制和打擊地方土豪,官小但是權利大)。建立中朝,限制丞相的權利。

⑶經濟方面: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

⑷軍事方面:北方打敗匈奴,設置“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南方控制海南島和“西南夷”。

3、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劉秀就是漢光武帝,在他統治時期,社會安定,經濟好轉,史稱“光武中興”。

4、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衞青、霍去病出擊匈奴,經漠北一役大敗匈奴。

東漢元帝時昭君出塞,嫁於呼韓邪單于 ,使漢匈邊境安定了較長一段時間。王昭君和呼韓邪單于 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5、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經營西域30年,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繫。

  七年級歷史知識

大變革的時代

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

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國推廣。

1、戰國是我國封建制度的確立時期。

2、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築的都江堰是舉世聞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4、都江堰修建後,獲得“天府之國”美稱的是成都平原。

5、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發展成為戰國後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6、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會開展變法運動

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歷史作用是什麼?

內容是: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