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來源:文萃谷 1.82W

九年級下冊的歷史知識是我們在國中學習歷史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你知道我們要學習掌握哪些知識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夢想成真的時代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使人類邁入了信息時代。主要標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核心)、空間技術(航空航天技術)

2、 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3、 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發酵工程。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的產生是現代生物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

二、 機遇與挑戰

1.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2.根本原因:高科技的發展。

3.表現: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全球性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集團以及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

4.意義:①有利於商品和資本流動,②有利於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③有利於國際分工和市場形成,④可帶動落後國家和地區發展。

5.面對全球化經濟,我們應如何應對?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應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應對,趨利避害,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6.目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戰爭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艾滋病和恐怖主義等。

7.如何解決嚴重危害人類社會的共同問題?

①加強國際合作,②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加強環保投資,④保護有限資源,⑤加大禁毒和反恐怖的力度,⑥重視有關的輿論宣傳和落後地區的科教工作等。

8. 聯合國成立時間:1945年10月24日。

9. 主要宗旨:維持國際和平友好、促進國際合作。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要點

俄國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⒈時間:1917年3月(俄歷二月)

2.性質: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二月革命後,工兵蘇維埃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並存。

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⒈時間: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領導人:列寧 ⒉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概況:

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在彼得格勒發動起義,起義者攻克臨時政府據點冬宮,起義勝利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3.十月革命意義:

1)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

2)它把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3)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4)為世界落後國家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4.性質:是推翻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5.瞭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年) 目的:為了平定國內外反革命勢力 內容:①實行餘糧收集制,②普遍實行工業國有化;③取消自由貿易。作用:幫助蘇維埃政府度過難關,但挫傷了人們生產積極性,引起人民不滿。

2)新經濟政策(1921----1925年) 原因:緩和國內矛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內容:①實行糧食税,農民納税後的餘量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②退還一部分收歸國有的企業,讓國內外資本經營③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自由貿易允許商品生產,恢復商品貨幣關係。

6.退一步,進兩步的政策是(新經濟政策)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

蘇聯的崛起

1. 列寧逝世後,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化強國。

2. 第一個五年計劃(1928----1932年),第二個五年計劃

(1933----1937年)

3.世界第二。蘇聯由一個經濟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強國。

4. “斯達漢諾夫運動”掀起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高潮。

5. 1936年蘇聯頒佈新憲法,標誌着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也標誌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6. 政治體制:黨政不分;民主與法制匱乏;個人崇拜和家長制

作風盛行。 經濟體制:排斥市場調節和價值規律;強調用行政手段來干預經濟,把一切經濟活動置於指令性計劃之下。

利:斯大林通過這種建設模式,使蘇聯躋身於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為後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弊端:違背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根據不斷髮展的生產力水平適時調整生產關係,這種高度集權的模式阻礙了蘇聯的民主與發展建設和經濟持續發展,妨礙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表明蘇聯在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誤區。也是造成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

1.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由英、法、美三國操縱。 性質:巴黎和會是一次分贓會議。

2.1919年6月,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合約》,主要內容包括:

(1)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2)德國隊海外殖民地交給戰勝國進行“委任統治”; (3)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制;(4)德國應支付大量戰爭賠款。

3.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新秩序。

二、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

⒈召開原因:美國在巴黎和會上未獲實利,隨即將目光轉向了同日本爭奪遠東和太平洋的步伐。(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開時間:1921—1922年 操縱國:主要是美國 (受惠最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