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大學聯考數學的答題技巧

來源:文萃谷 1.15W

要處理好四種關係

高三學生大學聯考數學的答題技巧

  一:審題與解題的關係

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於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於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細地審題,準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如至少,a>0,自變量的取值範圍等等),從中獲取儘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準解題方向。

  二:會做與得分的關係

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考生自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如立體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丟失1/3以上得分,代數論證中以圖代證,儘管解題思路正確甚至很巧妙,但是由於不善於把圖形語言準確地轉譯為文字語言,得分少得可憐;再如去年理17題三角函數圖像變換,許多考生心中有數卻説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數。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三:快與準的關係

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準字則尤為重要。只有準才能得分,只有準你才可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如去年第21題應用題,此題列出分段函數解析式並不難,但是相當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數甚至一次函數都算錯,儘管後繼部分解題思路正確又花時間去算,也幾乎得不到分這與考生的實際水平是不相符的。適當地慢一點、準一點,可得多一點分;相反,快一點,錯一片,花了時間還得不到分。

  四:難題與容易題的關係

拿到試卷後,應將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説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作答。近年來考題的順序並不完全是難易的順序,如去年理19題就比理20、理21要難,因此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那樣既耗費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這幾年,數學試題已從一題把關轉為多題把關,因此解答題都設置了層次分明的台階,入口寬,入手易,但是深入難,解到底難,因此看似容易的題也會有咬手的關卡,看似難做的題也有可得分之處。所以考試中看到容易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

遇到不會做的問題怎麼辦

所以遇到大學聯考難題怎麼辦呢?第一頭腦要冷靜,不能慌,第二,要很好地回憶這個問題把它拆分,因為大題都是由小題組合而成的,所以這個題與我們所學的知識有什麼聯繫,哪些是平常見到過的比較熟悉的內容和這個題有沒有一定的聯繫。從這?的突破口。遇到難題可以暫時放下,把別的題做了以後,回過頭來看這個題,可能思路就來了,有很多考生平常考試特別是月考校考都反映出這樣的問題,有的題不會做,把其他做題了以後,再回過頭來看這個題覺得非常簡單。第四,答題並不一定要按照試題的順序一個一個地逐一去答。特別是大學聯考題,有的題卡設在中間部分,也就是説中間的題目可能是難題,到最後的題目可能是簡單的題目。很多考生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地去做,最後一個簡單的題目剛剛看的'時候時間沒有了,會做了但是沒有時間,前面的題不會做,由於思考的時間過長,沒?會做,但是時間不過,影響成績。開始講瀏覽整個試卷就是這個原因。你找到試卷當中的容易的突破點,比較簡單地題目和難題分幾個檔次再去答題的話,得分可能要高一點。

在做試卷過程中,必須先做好選擇填空題,有的學生在答題的時候,不按照這個順序,他認為後面大題的分值比較高,先做大題,選擇題在最後,結果選擇題慌慌張張沒有做對,大題也不會做,丟分比較多,所以總體分數不高。先做選擇填空題,按照先易後難,先熟後生的原則進行。一般用50分鐘時間內完成.後面的難題一般來講從數學角度來看,大題的難度一般是兩到三問,第一問比選擇填空題還簡單。答題我們不會做,如果認真想,第一問是可以做出來的。有的學生大體一看大題覺得沒有思路,就放棄了,這是很可惜的。大題的第一問一般比較簡單,所以第一問80%到90%的學生是可以做出來的。這樣的分應該把它得到。前面的選擇題做得比較好,中檔題解題過程規範,沒有扣分。難題第一問也可以得到的話,至少這個學生可以得到90分到100分之間。從教育實踐來看,實踐的檢驗來看,這樣的方法是很有效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