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5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後感1

讀《百年孤獨》的時候,我十九歲。年紀不算小,,但還是有點幼稚,,因為李偉老師我接觸了這本書,也因為這本書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這本書。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讀第一遍的時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無數的倒敍、插敍給弄暈了,根本不解其義;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把七代人進行了排列,終於使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讀第三遍的時候,我連同《百年孤獨》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進行了瞭解,於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為作者,為書本,為拉丁美洲。20年來,我在孤獨中體會其中的孤獨,並飽受折磨。為了排遣孤獨,我不斷地向我的朋友推薦《百年孤獨》,分享孤獨,理解孤獨。

孤獨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拉丁美洲幾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的統治下。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歷程不斷重複着怪圈,不是前進,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專訪時對孤獨的解釋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作者著書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眾要團結起來,走向文明,走向開放,走向繁榮。

孤獨是自閉的。《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馬貢多文明的創始人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與妻子烏蘇拉以非凡的膽識和開放的精神,開創了馬貢多的繁榮。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説:“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仍在這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因為馬貢多隱沒在寬廣的沼澤地中,與世隔絕。他決心要開闢出一條道路,把馬貢多與外界的偉大發明連接起來。可惜的是,他卻被家人綁在一棵大樹上,幾十年後才在那棵樹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死了,連同馬貢多的文明。之後的幾代人,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幾乎如出一轍的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獨、苦悶、猜忌,導致了馬貢多狹隘、落後、保守直至沒落。於是,書中結尾是:那個長豬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七代繼承人,他剛出生就被一羣螞蟻吃掉。

孤獨是需要反省的。讀完書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著書的涵義無疑是深遠的:他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脱命運擺弄的正確途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無論是文章架構,還是內容選擇;無論是敍述方式;還是表現手法;無論是典故引用,還是故事編排,無不採用其極,令人匪夷所思。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等等,可謂是眼花繚亂。作者的匠心獨運,文章的跌蕩起伏,儼然是對讀者最大挑釁。在不可思議的奇蹟中,在現實交錯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現實中,在荒誕不經的傳説中,使讀者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進而理解孤獨的本義,理解《百年孤獨》的奇特。

《百年孤獨》讀後感2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20户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佈石頭的河牀流去,河裏的石頭光滑、潔白,活像史前的巨蛋。”馬爾克斯站在未來,回望過去。這是影響無數作家的經典。那是一個家族的命運,是一個時代的沒落,是人性的孤獨。

一直深刻贊同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後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後會發現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後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

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説,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裏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牆。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於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至於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這位最為孤獨的前行者,一生髮動了三十二大大小小的起義,卻又為了重歸原先的生活毀掉了自己創造的戰爭成果。他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官至革命軍總司令,卻只換來了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馬孔多街道。他的一生如颶風般浩蕩壯烈,又如死水般寧靜孤獨。就像那些在哥倫比亞為自由而戰的人們,不論生時建立了多大的功績,死後依然被大多數人遺忘。

一個村莊中,有着一個世界的萬象。這個孤獨的村莊在雨季無盡的雨水中,在旱季無邊的乾旱中,在漫天飛舞的蝴蝶和遍地橫行的螞蟻中,品嚐着人間的各種苦澀和孤寂。但是,如馬爾克斯所説: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現代化的社會用文明將孤獨消除,還給這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一個嶄新的天地。這樣,在新的社會環境中,他們會忘掉內心的迷茫,贏得充實的人生。

一部拉丁美洲血淚史,一部魔幻主義開山之作,一部被博爾赫斯譽為比《堂吉訶德》更能體現西班牙浪漫主義色彩的鴻篇鉅製。加西亞·馬爾克斯,將他用想象力構建的名叫馬孔多的奇特小鎮鮮活地呈在人們面前,從一個家族傳奇色彩的興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類從洪荒到繁榮從愚昧到文明都永遠無法抹去的烙印--孤獨。

一百年,一個家族的興衰道路,鋪陳着一顆顆流淌着苦痛淚水卻堅強如一的心靈,若能讀懂,輕輕拾起,摩挲,傾聽它們柔軟的訴説,那一刻你能感覺,人類歷史天空中不滅的孤獨光環,是無比的美麗,那是窮通天地、震爍古今的悽美,是在毀滅世界的大洪災之後,諾亞方舟上的倖存者眼中所呈現的接天引地的綺麗彩虹。

《百年孤獨》讀後感3

馬爾克斯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拉丁美洲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一百多年來的生活畫卷。在拉美的某個半島上,一個海濱小鎮,同一座莊園,布恩迪亞家族整整七代人的恩恩怨怨,無一不詮釋着“孤獨”。布恩迪亞家族,從第一代開始,家族之間的人就完全沒有感情聯繫,夫妻、兄弟、姐妹、親子,都沒有信任可言,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永恆的慾望而已。

信任感的孤獨

在馬爾克斯的小説中,要想在這個大家族中找到一個信賴的源泉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家族的做人原則就是互相提防,互相準備榨取利益。一個家族七代人,表面上彼此和諧,但是接近對方的目的全都是為了給自己謀取利益。前幾代父母對孩子的約束是為了自身家族的臉面,親子之間的信任感是其中最典型的悲劇。家族中的男人置女人於不顧,在外面風流鬼混。家族中的女人也為了自己的生存想方設法拿走男性的東西,這是信任感完全缺失的家族。

心理健全的孤獨

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可以很輕易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家族的成員,有近一半的人心理不健全,或者説心理不正常。從第一代家族成員起,就已經埋下了禍根。整個家族的後代其實是由主人叔父和姨母私通的產物,這樣的血液流淌在了家族的血脈中。到了第三代開始變本加厲,第三代的年輕男主人迷戀上自己的姑媽,還為其失去了生命,第六代的男主人又愛上自己的姨母。這樣扭曲的愛情,正是這個家族心理不健全的縮影。

與外界交往的孤獨

其實,一個家族的延續,自然少不了外界人員的加入,不然如何維繫家族血脈。我們發現,和這個家族有着直接血緣關係的年輕一代總是渴望追求自己的愛情,不管對方是保鏢,是工人,還是從遙遠國度來的音樂家,至少他們在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然而家裏的長輩們卻總是一次又一次阻止他們的愛情發展,導致最終悲劇的發生,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地接納過外界。

孤獨是人生常態

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軀,而非連體嬰兒?這就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肉體孤獨,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一個人行走,一個人思考,一個人追尋幸福,沒有人能夠和我們直接融合在一起。這是無法改變的,生命一直就很孤獨。我們談戀愛,結婚,終究不是靠別人,還是得靠自己,生命永遠在給我們孤獨的平台和時間。但是,在不少人眼裏,這樣的孤獨卻是他們絕望的前兆。

的確,當你遭受巨大挫折的時候,比如事業低谷、感情破裂、親人離世等情況,如果你發現此刻沒有一個人陪在你身邊,幫你走出困境,那必然會感受到莫大的孤獨,而這樣的孤獨的下一步就是無助,你會無助到絕望。不要排斥,也不要畏懼,因為孤獨始終伴隨着我們,直至生命盡頭。我們很害怕孤獨帶來的負面效應,雖然這很大部分是自己腦補的,所以愈發地排斥。克服恐懼的關鍵在於面對,要知道孤獨並不可怕,只是我們心裏有鬼而已。

但孤獨的時刻,卻也是我們可以行動的時機,是我們可以開始着手幹屬於自己事情的絕妙時機。在孤獨的時候,在焦慮和恐懼及排斥感疊加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什麼都不要想,立刻去做點事情,無論是什麼都好,就是不要一直躺在牀上玩手機。

孤獨是生命固有常態,可以讓人絕望,也可以振奮人的鬥志。孤獨是什麼呢?是毒藥還是良藥?我們可能一輩子都搞不清楚這個問題。但無論孤獨是什麼,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事,主要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孤獨去成長,而非像布恩迪亞家族一般,隨着一陣颶風,永遠消失。

《百年孤獨》讀後感4

國慶節在書店逛,無意中發現了經常聽説的一本書《百年孤獨》,因為一直聽別人説這書好看,於是我也買了本。

回到家裏,我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書,這一看便是一個下午。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

馬孔多是個神奇的地方,根據書中的內容,我覺得是17世紀左右的一個小村莊,這當然是坐着虛構的地方了。小説的背景,便是通過兩個線索,一個是馬孔多的建立,發展,頂峯,衰敗的過程,這個是暗線,主線則是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生活。

布恩迪亞家族是個悲慘的家族,他們就如書名中所寫,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人的孤獨卻也是不同的。

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因為受到普魯鄧西奧的諷刺,一怒之下拿起長矛戳穿了這個可憐人的喉嚨。可是普魯鄧西奧沒有走,他出現在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的家裏,到處遊蕩。用茅草堵住自己喉嚨的傷口,用水一遍遍的清洗自己的傷口。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和他的妻子烏爾蘇拉再也無法忍受,帶着朋友一路翻山越嶺,最終建立了馬孔多。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源於自己對真理的追求。梅爾基亞斯通過假牙,望遠鏡,鍊金術激發了他對科學的渴望。後來,他又帶着村民去開闢新的道路,最終無功而返。晚年,他説着無人聽懂的拉丁語,被家人綁在樹下,最終死去。死亡後孤獨的靈魂並未散去,反而仍然不時在家中游蕩,與老朋友普魯鄧西奧交談,與妻子烏爾蘇拉聊聊孩子們的生活。

烏爾蘇拉也是孤獨的,她在丈夫死後日益孤獨,在這個全是瘋子的家族裏,靠着她這麼一個唯一正常的人,賣着糖果,養活家族。她在晚年眼睛失明,卻不想被任何人發現,她靠着自己的聽覺,嗅覺,維護着她的尊嚴。在四年十一個月零四天的雨季後,烏爾蘇拉悄無聲息的死了,人們幫她數年齡,得出了一百一十五歲到一百二十二歲之間。烏爾蘇拉是正常的,無疑也是為了家族着想的。但是這也使她因為這個充滿了瘋子的家族而傷心了一輩子。

梅爾基亞斯也是孤獨的,雖然他並不是這個家族的人。作為一個知識超越了現在水平幾十年的人,他的部落因此被抹去。他也在新加坡死於熱病。多年之後,他卻又來到了馬孔多,幫這裏的人們趕走了困擾他們許久的失眠症。在他生命的末期,他被人遺忘,最後死在了自己那個小小的房間裏,留下了五人看得懂的手稿。

還有很多很多孤獨的人,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作者寫作手法是魔幻超現實主義,在書中也有很多的表現。例如普魯鄧西奧的鬼魂,下了5年的雨,越生越多的家畜……作者以其對現實世界魔幻般的思考,創造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也因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其中,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第六代族人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破譯出手稿之後説的:“這裏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藉此表達出自己對拉丁美洲的百年發展感到不滿,百年了歷史卻沒有一點改變,仍然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

作者以第七代有尾巴的孩子被螞蟻吃掉結尾,讓人們對布恩迪亞家族百年的興衰感到了一絲同情,悲傷。馬孔多已經被颶風吹走,這個經受了百年孤獨的家族也不會第二次出現在這廣闊的世界了。這本書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卻能發人深省。

《百年孤獨》讀後感5

《百年孤獨》的作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馬爾克斯的名字是與魔幻現實主義聯繫在一起的。而《百年孤獨》就是展現其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代表之作。以此書為標誌,魔幻現實主義流派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百年孤獨》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加西亞·馬爾克斯於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百年孤獨》的敍事結構不同於一般小説。這部小説內容複雜、人物眾多,情節離奇。馬爾克斯採用了連環、環環相套、循環往復的敍事結構來展現小鎮馬孔多的歷史。彷彿一個循環向上的氣流。這種環環相套的結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小説的一個主題:人的孤獨、封閉以及由孤獨封閉而造成的落後、消亡。作者對“孤獨”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問題作了深刻的揭示。作者在書中溶匯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繽紛的文化。他通過描寫小鎮馬孔多的產生、興盛到衰落、消亡表現了拉丁美洲令人驚異的瘋狂歷史。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

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小説描寫的布恩蒂亞家族一代一代“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每個人都無法逃脱被孤獨所折磨的命運。烏蘇娜在宂長的雨季中漫漫腐爛。阿瑪蘭塔一刻不停地縫自己和自己仇視了一生的女人——雷貝卡的裹屍布。雷貝卡足不出户瘋瘋癲癲地過了後半生。青年時激進熱血的奧雷良諾上校晚年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裏做起了金屬金魚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條就熔掉他們重做。這象徵着他父親所開創的馬孔多乃至整個拉美的近代史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循環的怪圈中。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寫出這一點,是希望拉丁美洲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脱孤獨。所以,《百年孤獨》中浸淫着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象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後形成的倔強的自信。這個古老的家族也曾經在新文明的衝擊下,努力的走出去尋找新的世界,儘管有過畏懼和退縮,可是他們還是拋棄了傳統的外衣,希望溶入這個世界。可是外來文明以一種侵略的態度來吞噬這個家族,於是他們就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續着“百年孤獨”。作者表達着一種精神狀態的孤獨來批判外來者對拉美大陸的一種精神層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對拉美的歧視與排斥。“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事實上,這本書並不容易理解。如果沒看明白,不要逼自己去理清那些看似紛亂的情節,不必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關係。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説我看懂了。懂與不懂沒有標準,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本書的確是一本可以好好翻讀幾遍的書,或許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百年孤獨》讀後感6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我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終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族羣的亡滅!這就是《百年孤獨》的結尾。而這種結局,在書中開頭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100年前為布恩迪亞家族寫的羊皮紙裏早已預言。

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禮貌,最終整個家族在一陣颶風之後一切歸零。就像繞了一個圈,最終還是歸到了原點。

看罷令人悲歎,心境像滾燙的池水一樣波盪不已,家族七代人一遍遍重複的姓名如同解不開的魔咒縈繞盤旋,給人一種迴環往復的沉重感,百年之間,看似人丁興旺的家族,每個人一出生就被禁錮在時空的鐵殼裏,每個人都在自我的宿命裏掙扎,卻逃可是命運與時間的衝擊。

最睿智的人晚年被當成瘋子綁在樹上;最勇武的人從沒打贏過正義戰爭又悲情絕後;最美麗的人似上帝恩賜而來卻又荒謬地飛回天堂;最明理的人成為了政治犧牲品消失在歷史之中;最開朗的人死於連自我都不明白的不倫之戀裏;最終一人用智慧與閲歷得知一切後,成就了家族的百年孤獨……

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沒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獨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態,歡樂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來回味的。你從迷茫中掙扎着走出來,奮鬥一生,發現這世上竟然什麼都不值得留戀,所有的偉大與渺小,所有的偏激與冷漠,如一個輪迴般在無聲地反覆,最終留下的是抓不着的孤獨。

在書中,每個人都在用自我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或是參加革命,或是讀書翻譯,或是出逃遠航,或是暴飲暴食揮霍無度,或是一生沉溺於情慾……這些條列式的方法,雖是布恩蒂亞家族的特性表現,卻也是極端真實的人性展現。

有文藝評論説,馬爾克斯藉助布恩蒂亞家族一百年的家史影射拉丁美洲社會。可是,我感到,馬爾克斯影射的還不止生養他的那一片大陸,甚至包括了整個人類。讀後感.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雖然有血緣關係,但在靈魂層面,彼此孤獨,他們並非息息相通的一體。這或許暗示人類,如果每一個人都以自我為單位,在靈魂的層面互為溝壑,而非結為一體,相親相愛,那麼,他們的結局是種羣的灰飛煙滅。

小説的結尾,馬爾克斯似在表達:僅有當一個人行將死亡時,他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一樣,看清自我的命運與歸宿;那麼,當整個人類行將滅亡時,人類全體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一樣,徹底瞭然人類的謎底——人類是怎樣一個物種它到底從哪裏來它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可是,這時,一切都已來不及,毀滅的時刻已到,人人在劫難逃!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我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尼采説“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人類一切超越性的嘗試與對終極命題的追尋最終卻歸於空虛。

《百年孤獨》讀後感7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梅爾基亞德斯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説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這是諾貝爾的頒獎詞。他們説,這是值得全人類閲讀的文學鉅著。

我在一口氣看完之後,卻忽然想到了《紅樓夢》,對於《紅樓夢》,人們褒貶不一。對於《百年孤獨》,我也一直堅信這種説法,你也許能看到人性、愛情、親情,也會看到戰爭、迷信、神幻,我只能説,這個由馬爾克斯創造出來的世界足夠現實,也足夠真實,真實得讓人不禁潸然淚下。也許,這就是一本鉅著的力量吧。

如今的文學,不知怎麼,沒有了華麗的文字,沒有故作姿態的情節,每一個字似乎是越來越普通,但當它們相遇的時候,又會產生一種無法言喻的舒適感。我不管這是否是現代文學的一種趨勢,還是一種手段,我終究還是欣喜這種變化的,如同讀完《百年孤獨》時的那種充實感一樣,就像經歷了別人的整個人生,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可就是這樣一個接着一個的故事,堆積了整個人生,甚至是一個家族的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我在想,當初他在寫《百年孤獨》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會得諾貝爾,有沒有想過自己跨越了幾乎一個世紀,甚至在獲諾貝爾的前一年,他還在寫一部兇殺案的小説,甚至在2年,他還在寫具有現代氣息的文章。

他是幸運的,看看他上世紀早期的作品吧:《枯枝敗葉》,再看看他年的作品吧:《我不是來演講的》,只是看着這兩個書名,就能感受到兩個世紀文化的衝撞。我個人是很羨慕能夠跨越世紀的人,也許我跨過,不過那時的我兩三歲,沒有激動,沒有欣喜,不知道昨天和明天竟然就是兩個世界,沒有像8後那樣做一些紀念百年的事情。

而馬爾克斯不同,他帶着自己的記憶、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熟,在另一個世紀繼續寫作着。現今,我擁有了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思想,卻只能看着那年份上個位數的變化,不知那百位上的數字何時會變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見到那新的一天。

也許我不會見到,但若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會登上那高高的山頂,看着昨天的月亮和明天的太陽,就這麼垂垂老去。

我願意去相信這偌大的天地間有一個世界平行於我們,我也願意去相信這個世界屬於那個百年孤獨的家族。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空間裏生存了一年又一年,一個百年又一個百年,如同當初他們誕生那樣,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又消失不見

。也許這就是《百年孤獨》的魔力,他們太過真實,又太過虛幻,好似有時我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們,只不過他們消失地快了些,我們消失地更慢了些。

22離我們似乎又更近了,他就在我們的眼前,比起瑪雅“22”我更願意相信中國科學家的預言。忘了那數字,只記得那單位是億年,現在想來的確是很遠,若當真到了那一年,有人如同現在一樣,告訴他們,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我只是好奇,那時的人們是否會相信。

也許,那個時候,會有第二顆“地球”,比現在人們的擔驚受怕要好得多了。

這一切一切的天馬行空,説到底還是《百年孤獨》給我們的難題,也許,活在當下。比什麼都重要!

《百年孤獨》讀後感8

百年孤獨這本書讀完後,雖然不像我讀三體那麼震撼,但是我還是感覺到了震撼。魔幻又現實,情節和人物多而複雜,有摻雜複雜的情慾和家族歷史,令人眼花繚亂。

不僅讓人聯想起拉丁美洲的歷史,好像是一場徒勞。我想寫母親的一生,好像有點不值一提。沒有那麼多人物,也沒有那麼多情節,只有普通人生活的瑣碎和點滴,只有對命運的屈服和悲涼。

人們總是在小説家的作品裏找到他們樂意找到的東西,而不是他們能夠找到的東西。我要為我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孩子們終其一生都將記得父親如何在桌首莊嚴入座,被長期熬夜和苦思冥想折磨得形銷骨立,因激動而顫抖着,向他們透露自己的發現:“地球是圓的,就像個橙子。”

死神一直追隨他的腳步,嗅聞他的行蹤,但尚未下定決心給他最後一擊。世上正發生着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對烏爾蘇拉説,“就在那邊,在河的另一邊,各種魔法機器應有盡有,而我們卻還像驢子一樣生活。”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當初建功立業的雄心,迅速在磁鐵迷狂、天文演算、鍊金幻夢以及見識世上奇觀的熱望中消磨殆盡,曾經勇於開拓、儀表整潔的他,變成一個外表懶散、不修邊幅的男人。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熱情受到沉重打擊。他將此視為頑皮的命運對自己的嘲弄:曾經作出巨大犧牲、歷經無數苦難尋找大海而不得,如今無心尋找它卻送上門來,橫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成為無法逾越的障礙。

“我們還沒有死人,”他説,“只要沒有死人埋在地下,你就不屬於這個地方。”

“如果非要我死了才能留下,那我就去死。”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沒能解開鏡屋之夢,直到見識冰塊的那一刻。那倦怠的模樣和深邃的眼神與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時一般無二。但那時他尚未感覺到命運的預示。你那麼憎恨軍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琢磨了他們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

權力帶來的陶醉消失於陣陣煩惱之中。她從家族漫長曆史上重複命名的傳統中得出了在她看來無可爭辯的結論:所有叫奧雷里亞諾的都性格孤僻,但頭腦敏鋭,富於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爾卡蒂奧的都性格衝動,富於事業心,但命中註定帶有悲劇色彩。讀後感·懂得幸福晚年的祕訣不過是與孤獨簽下不失尊嚴的協定罷了。直到羈留塵世的最後一刻,她都絲毫不曾察覺自己紅顏禍水的宿命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災難。我知道你老了,可現在才明白你比看起來的樣子還要老得多。

她最終得出結論,自己不惜為他付出生命的這個兒子,不過是個無力去愛的人。等費爾南達發覺丈夫還在世自己就成了寡婦,已經錯過了挽救的時機。

看着他裝門鎖,修鐘錶,費爾南達不禁暗自擔心他會不會也染上了且造且毀、且毀且造的惡習,就如同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做小金魚、阿瑪蘭妲縫釦子做壽衣、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讀羊皮卷、烏爾蘇拉追憶往事那樣。

他看到羊皮卷卷首的提要在塵世時空中完美顯現: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百年孤獨具有宏達的視野,將每個人都摸索的很透徹,寫了百年的歷史,寫了很多事情,情節,人物。我寫小説,也要有足夠多的人物,足夠多的時間,足夠多的情節來推動人物的變化。人物的變化才能推動情節的發展,進而再次推動人物的思想變化。

《百年孤獨》讀後感9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的《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閲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

從1830年至上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所以,《百年孤獨》中浸淫着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象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後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加西亞·馬爾克斯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象,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説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創作真諦的願望。

另外,作家還獨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例如小説一開頭,作家就這樣寫道:“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容納了未來、過去和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敍事角度。緊接着,作家筆鋒一轉,把讀者引回到馬貢多的初創時期。這樣的時間結構,在小説中一再重複出現,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斷地給讀者造成新的懸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凝重的歷史內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龐大的神話隱喻體系是由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神祕語言貫串始終的。有的評家認為這部小説出自8歲兒童之口,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此説頗感欣慰。這是很深刻的評判目光。因為這種直觀的、簡約的語言確實有效地反映了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落後民族(人類兒童)的自我意識。當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觀者的眼淚,“愚者”自我表達的切膚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喚起被愚弄者羣體深刻反省的客觀效果。

《百年孤獨》讀後感10

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百年孤獨》這本書裏沒有一個從頭到尾的故事,沒有主角,但為何能夠成為經典,那是因為有一個宏大的視野,書中講述七代人的興衰,其中每一個出場人物都有自己完整的形象和故事情節。一百年並不是完整,而是指一個家族完成了興衰週期的時間長度,與百年這個時間框架對應,小説也設定了一個空間框架。其書中的所有故事全都發生在一個叫馬孔多的小鎮,而小説主要出場人物是一個叫布思利亞的家族。馬孔多個地方由布思利亞家族開創,同時伴隨着最後一個家族成員的死亡而消亡。

在小説裏,這個家族的命運其實早已經被寫好。書裏出現過一位吉普賽人魔法師,這位魔法師跟這個家族交情很深。羊皮捲上,明明白白記載了這個家族的未來,只不過羊皮卷是用梵文寫的,並且需要破解。它與家族祕密的進程是同步的,捲上記載的事情都是已經發生的,沒有辦法挽回,而上面也有一句話概括了這個家族的命運:“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擁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白蟻吃掉。”在家族的第六代破解者將羊皮卷破譯完之後,馬孔多和這個家族的命運不但在紙上全部揭曉,在現實中也走向了尾聲。一場聖經中才有的颶風把馬孔多這個小鎮從地球上徹底給抹掉了,重複輪迴和宿命的故事不停地在小説中出現。有評論説:馬爾克斯寫的不是某個民族的故事,而是整個人類的故事,也正如書中所説“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此書一直以晦澀難懂出名,從宏大的隱喻來講,小鎮馬孔多由第一代布恩迪亞開拓、創建,在螞蟻吃掉第七代布恩迪亞時被風從世界上消除,馬孔多就是整個人類文明社會。這個社會也有由生到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每一代布恩迪亞都在“個人的奮鬥”和“歷史的進程”的交互作用下上演着一出出、一幕幕。而這一出出,一幕幕隨時在發生,又隨時在消亡。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發生如何?消亡如何?有誰在意嗎?或者説,有誰能在意呢?

再從狹小的隱喻來講,馬孔多即是哥倫比亞,或者拉丁美洲,馬爾克斯預言了這片土地的未來,在已發生的和未發生的許多次內戰和變革之後,哥倫比亞和拉丁美洲也會消亡,而在它們走向消亡過程中,許多事、許多人都以更快並且越來越快的速度出現和消亡,直到最後颶風帶走一切,把所有發生過的都乾乾淨淨地擦掉。孤獨就是存在的終將不在,存在的只是存在本身。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是不能回倒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返了。最狂熱、最堅負的感情也只是過眼雲煙”。坦白地講,這部30萬字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鉅作會讓你時而放聲大笑,時而眉頭緊鎖,當時重複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雙眼”,正因此據説這本書是公認的一部值得全人類閲讀的經典。

書中馬爾克斯為我們描述以下的孤獨:超世倫的認知會帶來孤獨,熱衷名利、財富帶來孤獨、沉迷愛情會產生孤獨,擁有美貌也會產生孤獨。這是一個世紀以來,幾代人各類的孤獨,人性普遍存在而又永恆的孤獨。

夢想與光榮的嚮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愛情方得結晶,颶風開啟毀滅,孤獨什麼的,百年恐怕不夠,那是抗拒不來的宿命,從人類歷史的起點,直至終點。

《百年孤獨》讀後感11

前幾日整理書架時,在擦去書本上積落的塵土後,無意間發現一本未被讀完卻遺忘了很久的著作——《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作者馬爾克斯用絕望的宿命論,將布恩迪亞家族乃至整個馬孔多小鎮籠罩在巨大的悲哀中,從故事的一開始就已暗示了結局,無論是庇拉爾·特爾內拉用來算命的紙牌,還是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對死亡的預感,甚至是羊皮紙上的梵語密文,都毫無希望地預示着悲劇的到來。一個家族七代人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以致最終回到終點,社會的發展、家族的變遷,都在不斷重複着相同的軌跡,直至最後什麼都沒有留下。正如羊皮捲上所載“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是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絕望?還是作者想用這種絕望的吶喊,喚醒麻木無知的民眾?如果不是查閲了拉丁美洲那個時代的背景,我不會理解為什麼這本書帶有如此強烈的悲劇色彩。

從1830年到上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數十萬人喪生,書中“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發動過32次武裝起義,無一成功。他躲過了14次暗殺、73次埋伏、1次行刑隊的槍決,最終當上了革命軍的總司令,率領部隊南征北戰,成為最令政府懼怕的人物。”他反對政府的暴力和獨裁,領導自由派和保守黨抗爭,但最終因內心思想動搖沒能取得勝利,這些都是當時社會背景的影射。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目和愚昧等等,都在書中人物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家族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瞭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種種艱苦探索,但無法找到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烏爾蘇拉對生活環境的修繕和美化,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但最終抵不過冷漠和孤獨……理解到這裏,我對作者苦心謀篇的情節設計,有了一點膚淺的認識,也終於明白重複使用相同名字的用意,這樣再來理一遍故事情節,便對人物命運和人物性格有了清晰的歸類。

這樣的孤獨,作者真的沒有一絲希望了嗎?第三次翻開書頁,在字裏行間捕捉那一絲一毫如螢火蟲般細微的希望之光:“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乾涸的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羊皮捲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我想,只有將牢籠般陳舊的社會徹底打爛,才能滋養出新的希望。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吶喊》,是否這兩位著名的文學家都表現出了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這僅僅是對作者用意的一點不成熟的揣測,書中涉及的歷史環境及典故,我不可能真正瞭解和掌握,膚淺的理解僅停留在表層,已讓我內心充滿無盡的佩服。

《百年孤獨》讀後感12

讀完《百年孤獨》後,這本書有兩個極為明顯的便籤。一是“孤獨”,二是“魔幻現實主義”。作者將“孤獨”寫得深入人心,覺得書中人物就是自己,覺得書中所講的事蹟似曾相識,作者又將“魔幻現實主義”貫徹到底,展現得淋漓盡致。

説起孤獨,讓我印象深刻就是第一位出場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第一次看時,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不負責,對家庭不聞不問,以自我為中心,毫無底線的人。後來,我好像慢慢地開始瞭解他,嘗試理解他的精神世界,他對孤獨習以為常,他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有新突破,有新的發現,這就是他想要的,也是他心之所向。同時,他是個太過優秀而孤獨的人,他有卓越的體能,也有高超的智商,意志力驚人,對事物的看法也異於常人。

他從吉普賽人那裏用養家餬口的牲畜換來磁鐵,想利用它開採金子;看見放大鏡能聚集太陽光,就自己站在超大的放大鏡下,被太陽灼傷,即便這樣,也改變不了他想利用這個研造出威力無比的武器;他從吉普賽人那裏得到航海用的觀像儀和六分儀,就通過實驗認識到了“地球是圓的,像橙子”,這種超常人的遠見卓識,又怎能不令他孤獨呢?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孤獨,沒有人會理解他,即便是他的妻子,也不例外。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魯迅先生,他們二人都獨自彷徨在自己孤獨的世界中,彷徨久了,他向自己的妻子吶喊——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仍在這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他的堂吉訶德,他的理想之劍,最終還是敵不過現實的風車。終於,他陷入孤獨之中不可自拔。他的生命漸漸退化,直至凋零。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講:他並不是個俗人。

要知道,布恩迪亞家族留着孤獨的血,留着與常人不同的血。可孤獨也並非全是壞事。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二兒子,也是個孤獨的人,奧雷良諾生性沉默寡言,他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的內心深處充滿思辨與論證,奧雷良諾的思想清晰無比,他有着驚人的判斷力,他能夠預測未來的事情,這種卓絕的預判能力,甚至無數次幫他躲過了針對自己的暗殺。面對外來的入侵者與暴政,他怎麼不戰,要麼一站到底,絕不妥協!這種勇氣與魄力的背後,是智慧,是孤獨醖釀出來的思想與智慧。

《百年孤獨》以記載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來反映1830年至上世紀末的70年間拉丁美洲的風雲變幻,其中仔細描述了七代人的坎坷歷程,書中人物雖有血緣關係,卻從未深入理解彼此,也沒有感情交流,讀到這,孤獨彷彿充斥在布恩迪亞家族且永世也無法散去。

這部意義深刻的作品,讓我思考的人生問題有許多,萬法不離其宗,孤獨的意義無非就是內心深處有着未被捂暖的地方,有着某種空缺,沒有一個是一座孤島。在信息化的社會,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跟許多人發生這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學會情感交流,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孤獨,也是為了讓人與人之間的靈魂得到更好的交流,讓人與人心靈靠得更近。

終有一日,孤獨的人的心會被捂熱,空缺被填補。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13

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百年孤獨這本書呢我不記得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個性興奮或者個性悲痛的情緒,我覺得文字象水一樣在我眼前流過,即便是難以理解的家族譜,時而現實時而魔幻的寫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歷史……這些那些打亂我讀書節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當然地被我所理解,我仍然以幾乎不動的姿勢一頁頁地看下去,看的時候在想什麼我並不清楚,就好像小時候放暑假剛剛睡醒的午後,我躺在地上看着牆上時鐘一分一秒走過。我沒有起牀,也沒有在等待什麼,我在幹嗎呢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議的,在讀這本就應不算是喜劇的故事時,我竟然湧起一種類似於平靜恬然的快樂。就好像我明白人終究會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陽光的瞬間,仍然忍不住微笑。

這是本沒有感情卻十分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那裏麪包括了人類一切能夠抵抗孤獨的辦法,如果有充滿愛心的無聊人士,完全將這本書變成工具書,把名字起成《抵抗孤獨的一百種有效辦法》,換上藍色白色的書皮,寫好書腰,用大號字體和一點五倍行間距印刷,放在噹噹或者卓越的首頁進行熱賣推薦。

想來就應賣的比《百年孤獨》好許多才多。

矯情一點的文章裏經常會看見,在這個城市裏,寂寞氾濫。其實吧,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時不時地出來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它説上一句笑話,你就不明白如何是好。

有陽光也有雨水,有感情也有孤獨。其實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何必花那麼大的心思去抵抗它呢寫一本書,做一次愛,去一個好地方,愛一個好姑娘,賺一百萬以後再賺一千萬……這些都不錯,但不要把這些變成抵抗孤獨的武器。不不不,各種各樣的體驗都但是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就應是作為戰鬥的籌碼白白被犧牲掉。孤獨無法抵抗,孤獨無法遺忘,孤獨不會隨着時間的過去而變老衰弱,孤獨不會因為愛人增多而變淺薄蒼白,孤獨它在那裏,不動不逃,偶爾出來説幾句冷笑話。

孤獨隨時出現,我們能夠怎樣辦那就附和它笑幾聲羅。仔細想來,它並不是什麼殘酷的敵人,它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陪伴着我們,而且將不離不棄陪伴到死神來到。它提醒我們珍惜眼前,它督促我們體驗人生,它使我們在成功的時候能夠清醒,在失敗的時候淡然一笑。它讓我覺得許多東西值得試試看去爭取,也讓我覺得許多玩意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些東西,從出生到死亡,別人無法體會,無法替代,無法奪走——孤獨就是其中之一,它流動在我的血銘刻進我的骨,它時而讓我活的熱烈,時而讓我安靜無奈——但我很高興我比想像中容易地理解了它,它讓我在一個人的時候,明白自己是誰。

浪漫是理解並享受無法改變的結果,浪漫是敢去玩一場必輸無疑的完美的仗,浪漫是情有所用,心有所屬,但同時不會遺忘自己是誰:請容許我介紹一向在教我如何浪漫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做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14

《百年孤獨》,真是一本好書,當我決心要寫這本書時,我竟不知道我的文字夠不夠分量去評價它。自己不是一名專業的文學評論者,不過作為一名學生,一位讀者,我覺得,這本書寫的真不錯。借鑑一位網友的話,讀外國名著,翻譯者很關鍵,而我好像是恰恰讀了一本不錯的譯版,整本書從頭至尾,就像是作者的經歷過的生活,雖然是第三人稱寫的,但還是有一種真實而奇特的感覺。

説實話,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翻開第一頁,看到第一段文字,腦子裏頓時一片發麻,雖然開始是一段優美的環境描寫,但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還有繞來繞去的語言,感覺這本書一定很難讀。後來我發現,書真的不好讀,可是我居然停不下來,一口氣讀完了全書。讀完全本,合上書,再看看書的封頁,“百年孤獨”四個大字,頓時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惆悵與失落感湧遍全身,這可能就是整本書的偉大之處吧,讓人從書中感受到現實。

偶爾在另一本書中看到了作者的簡介,我感到大為震驚,原來作者和中國還有一段崎嶇歷史。在1990年,作者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曾到訪過中國,然而看到了當時中國隨處可見的盜版作品,憤怒至極,並表示他死後150年內不授權中國出版他的作品年,馬爾克斯再次到訪中國進行兩個月的考察,並在中國才終於獲得《百年孤獨》的出版授權。看來《百年孤獨》在中國並不是一帆風順,不過這些絲毫不能影響一本着作的質量,相反,這段崎嶇的歷史更給了《百年孤獨》這本神祕着作,更加豐富的神祕色彩。

《百年孤獨》,全書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歷史,從定居馬孔多,到全鎮消失在大風中;從第一代人的探索與衰敗,到後來六代人的奮進與頹廢;從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到後來變成一個複雜奇特的“人羣聚集地”,整個家族與村落的發展,細膩的與整個世界的變化結合到一起,既是對孤獨的詮釋與理解,又是對當時世界的映照與感觸。全書充分發揮了魔幻現實主義的獨特魅力,既像是對一個家族的真實描寫,又如同一個神話故事,書中語言巧妙,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故事幾乎每一章節都有,但在傳奇中不失真實感,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環境描寫,讓情節有條不紊的發展下去,在看似普通的家族發展過程中,讓讀者感受到一點點侵來的孤獨之感。直到讀完全書的最後一刻,一種強大而又莫名的感覺出現,於是自己終於明白了,這就是孤獨,這就是百年孤獨的靈魂所在。

不過説實在的,讀這本書真的需要強大的想象力和耐心,因為作為一本大書,語言説不上優美,結構説不上巧妙,而唯一卻又最能吸引人的,就是故事看似平常卻有極大吸引力的情節,一個家族的一個個小故事,一章一章,好像平平淡淡,但就是這種平淡讓讀者能真正進入到書中,直到讀完,才發現原來家族變化了這麼多啊。可又是這種看似平淡的描寫,要求讀者有足夠的耐心,又因為這是一本外國名著,對於中國讀者來説,最頭疼的就是相似甚至重複的人名了,再加上覆雜的人物關係,沒有強大的想象力與耐心,真的很難把全書讀完。可這又正是一本着作的偉大之處,只有讀完了全書,書中的靈魂才會一下子貫穿讀者全身,讓讀者感受到書中濃烈的精神。

值得慶幸的是,我確實把書讀完了,我確實沒有半途而廢,所以我能看到了如此震撼的故事,如此偉大的著作。今天我又再一次拿起這本書,又再次認真的看了看極富震撼力的文字——《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15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説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裏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百年孤獨》,作為馬爾克斯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名作,它無異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精彩小説。不少人分析這部作品,説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等等。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供我寫下如此深刻的評論。因此只能作為讀者,去講述這部小説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兩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烏拉爾蘇和她的小女兒阿瑪蘭塔。

“烏爾蘇拉象丈夫一樣勤勞。她是一個嚴肅、活躍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堅強,大概一輩子都沒唱過歌,每天從黎明到深夜,四處都有她的蹤影,到處都能聽到她那漿過的荷蘭亞麻布裙子輕微的沙沙聲。”比起那個無比經典的開頭,我想這句話要顯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這是這本書中出現的第一句正面描述烏爾蘇拉的話語。正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烏爾蘇拉這樣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勞和堅強是她身上最為耀眼的閃光點。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無論是她的丈夫為怪異的學術痴狂之時,亦或是發現她的子孫陷入了怪誕的命運之中,她都不懈地與命運抗爭着。試圖讓困境得以扭轉,讓人與人之間多一絲聯繫,統一起分散的力量。儘管最後這種嘗試仍以失敗告終,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帶來的模糊黑暗和過於長久的歲月所致的逐漸衍生的的孤獨感中度過。但她的熱情堅強,在一堆性格孤僻怪異的族人中顯得尤為珍貴難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幾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獨》中最為幸福美好的場景。

阿瑪蘭塔·布恩迪亞,烏爾蘇拉的小女兒,這位面容嬌俏的少女愛上了鋼琴技師皮埃特羅。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壞表親麗貝卡與他的婚姻,直到無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賢淑的蕾梅黛絲。強烈的悔意與仇恨交織,扭曲了她的心理。她與皮埃特羅交往,但卻又拒絕與他結婚,使得皮埃特羅為此自殺。出於悔恨,她故意燒傷一隻手,終生用黑色繃帶纏起來,決心永不嫁人。但內心的孤獨、苦悶讓她難以忍受,甚至和剛剛成年的侄兒廝混,即便如此她始終無法擺脱內心的孤獨。她把自己終日關在房中縫製殮衣,縫了拆,拆了縫,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對布恩迪亞家族來説,孤獨是一種通病。或許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羅,阿瑪蘭塔的結局並不會有多大差別。在不斷重複的命運裏,皮埃特羅是一個起點,讓阿瑪蘭塔告別了少女的活潑純真。她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同時一生都在排斥愛情。在這種矛盾的煎熬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烏爾蘇拉和阿瑪蘭塔的經歷,可以説是《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命運的影射——註定與無法擺脱的孤獨相伴而老。小説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經歷被冠以“命運”一説。但實際上許多事物的轉變是有跡可尋的:出於人性的貪婪、嫉妒,挑起了戰爭,引發了死亡;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逐漸變得孤僻而與羣體失去聯繫,因而使得這個家族七代人始終徘徊在這種孤獨中度過了漫長的一百年。願像結尾的預言所説的那樣,此後不會再有這樣一個家族,要揹負百年的孤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