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物理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3.43K

〈光的色散》這節內容與生活聯繫非常緊密,取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新課程標準8年級實驗教材

光的色散物理教學反思

本節教材的編寫意圖是將物理知識融於觀察實驗中,所以在課前有一探究實驗,由於區教研員孫杰老師安排的是借班上課,學生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改用投影儀作光源,將一三稜鏡於燈前,轉動角度,將彩色條紋再現與屏幕上,農村學生看到這一現象很好奇,我問到:"這種彩色圖案見過嗎?在哪裏見過?"學生們議論紛紛,説出不少現象,有些學生的臉上顯現出茫然的表情,這時我才意識到教學準備的欠缺,如果這一環節能以課件形式展示於學生面前,那學生的好奇心就能待到更大的滿足。

接下來的環節是就三稜鏡實驗引入光的色散,知道太陽光可被分解成七色光,受自然課的影響,學生認為七色光是"赤、橙、黃、綠、青、藍、紫",而課本上卻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僅兩個字的差別,卻讓學生感到困惑,結合《加油站》中獲取的知識,適合地給學生一些解釋,必不可少,但是,思維定勢的`影響不可忽視,遺憾的是學生習慣與機械記憶。

在進行"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什麼所決定的"這一部分教學時,選擇了紅、藍、黃、綠四種顏色的透明膠片放於投影光源前,讓學生觀察光屏顏色,得出"透明物體的顏色與透過的光的顏色相同"的結論,在光的交匯處也可説明光是可以合成的。由於當時借班上課的那所學校正在建新校舍,於是靈機一動增加了一個問題,從學生的反應中我看出身邊的事情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拉近我與陌生學生的距離。

師:"如果你是校長,你會選什麼顏色的玻璃裝在教室裏?"

生:"白色!"(異口同聲出乎我的意料)

師:"牆是什麼顏色的?"

生:"白色!"(還是異口同聲,部分學生答過之後有所覺察)"玻璃是無色的!"

師:"同學家的陽台有沒有裝藍色玻璃的?白天家裏亮嗎?"

生:"白天覺得不亮,且家裏東西顏色變了。"

師:"為什麼會這樣?"

生:"藍色玻璃只能透過藍光。"

師:"現在我們教室裏有沒有這種感覺?"

生:"沒有,室內室外沒

什麼差別!"

師:"這是因為無色透明的物體能將所有的色光全透過。"

在"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麼所決定的"教學中,先從學生身上的着裝開始,從視覺角度感受不同的顏色,再配合紅、黃、藍、綠四種蠟光紙,在紅、黃、藍、綠四種光源照射下呈現出的顏色,來得出答案,由於外界光線較強,在演示"紅光照在綠紙上",只能觀察到綠紙變暗,而不能體會到"無光反射",我也只是草草收場,以"紅光被綠紙吸收,沒有光線反射,所以呈現出黑色"來結尾。從學生的表情當中我看出學生的困惑,"綠紙還在,怎麼會是黑的?"緊接其後的遊戲環節引起了學生的轟動,我拿出了自制的彩色眼鏡給學生戴,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週圍的色彩,知道"戴有色眼鏡看人"的結果是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