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讀書心得15篇

來源:文萃谷 3.04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鏡花緣》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鏡花緣》讀書心得15篇

《鏡花緣》讀書心得1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作家李汝珍歷時近20xx年所寫的小説,題材涵蓋了社會現狀、世俗人情以及當時的進步思潮,為後世學者提供了許多研究與借鑑的地方。近來,通過對《鏡花緣》的反覆品咂,筆者認為,其中描寫的主人公在女兒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全書的精華之處,既體現了作者對男女平等、尊重女權思想的高度崇尚,又對當時宮廷爭鬥、封建陋習給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以往側重於描寫才子佳人愛情的戲曲和小説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所刻畫的女子雖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女性覺醒思想: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勇於與家庭中的頑固勢力做對抗,即使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就是其中的真實寫照,然而,在這些作品中,女性的覺醒意識是被動的,僅限於當自身利益受到嚴重威脅之時,反抗的空間亦侷限在門第等級觀念之中。《鏡花緣》則恰恰相反,女兒國的每一位女性儼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們不必再遵從封建禮教的束縛,去恪盡職守的扮演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角色,反而可以率性的不飾脂粉,"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主管外事",此外,他們的行動也不單單禁錮於四尺見方的閨閣、庭院與花園之中,"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粧",在這個國度裏,女性可走出深宅後院,串街走巷,憑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學習、掌握適應社會的技藝,當國家遭遇水患侵擾,需要人才儲備資源的'時候,她們表現出勝於男性的靈巧與聰穎。故事的最後,在女兒國國王即將去世,王位無人的情況下,世子陰若花繼接宗支,其好姐妹枝蘭音、黎紅薇、盧紫萱不願"庸庸碌碌,虛度一生",三人立下宏遠,"我們同心協力,各矢忠誠,或定禮制樂,或興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舉賢去侫,或敬慎邢名,或留心案牘,輔佐她為一國賢君,自己也落個女名臣的美號,日後史冊流芳"。在這裏,女性不再僅僅被認定為是傳宗接代的機器,亦或是家庭政治聯姻的工具,她們的自我意識被無限放大,在這一契機之下,她們與男子一樣竭盡所能的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渴望着創立一份屬於自己的功業,從而得到社會的肯定,實現人格的獨立。

"粉面郎纏足受困,長鬚女玩股垂情"一回可謂是令人可笑又可歎啊。進宮賣貨的林之洋"有幸"被女兒國國王陰奇看中,封為"王妃",而在這"有幸"中卻也藏着深深的"不幸"。按照女兒國的習俗,男子要穿耳、纏足,這當然在林之洋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被穿耳時,"那白鬚宮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在那穿針之處碾了幾碾,登時一針穿過。林之洋大叫一聲‘痛殺俺了’······又把左耳用手碾了幾碾,也是一針直過,林之洋只疼的喊叫連聲"。而後纏足更是使他放聲大哭,他的兩隻金蓮"被眾宮人今日也纏,明日也纏,並用藥水薰洗,未及半月,已將腳面彎曲,折成凹段,十指俱已腐爛,日日鮮血淋漓"。作者將高大直率的林之洋作為切入點,通過一個男性的親身感受,對壓迫女性的封建禮教、封建制度提出了深切的控訴,更加的鏗鏘有力,義正言辭。回顧中國歷史,女子纏足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為求女子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推崇女子纏足,明代的唐寅亦寫過一首《詠纖足俳歌》:"第一嬌娃,金蓮最佳,看鳳頭以陣堪誇。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幫柔繡滿花。從別後,不見他,雙鳧何日再交加。腰邊摟,肩上架,背兒擎住手兒拿"。到了清代,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的重要標準,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的如何,將直接影響她的終身大事。"三寸金蓮"成為婦女的美態標準,以至於有些女子因腳太小而行動不便,成為進進出出都需要別人抱的"抱美人"。不得不説,這是一種畸形的審美意識,以其殘忍的方式摧殘着婦女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然而就是以纏足為代表的封建禮教卻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經久不衰,着實該引發人們的反思與檢討。歷史是進步的,李汝珍在漫漫歷史之河中,通過塑造這些自由不仿古的女性,開先人之智慧,對這一問題給予重視,加以批評,其給當時社會所產生的時代效應也是值得可定和讚揚的。

在女兒國的世界中,除卻對女性自由、平等、獨立之思想進行表彰,對封建陋習之陳腐、殘酷進行鞭笞,其中夾雜着的就是對宮廷鬥爭的描述。清中後期時,統治日趨腐朽,人民怨聲載道,可是在統治勢力嚴密監視的淫威之下,廣大百姓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然而作為擁有獨立思想的讀書人,往往能夠在他們的作品中巧妙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在這書中主要表現在陰若花身上。陰若花八歲被立儲,至今六載,不幸前歲嫡母去世,西宮阿母專寵,意欲其子繼立,屢次陷害她。其父又因聽信讒言而痛恨她,在此境況之下,年紀既幼,素日只知閉門讀書,又無心腹的陰若花安能處處防備?一經疏虞,性命難保。所幸中途有貴人相助,脱離災禍,爾後,在國家需要她挺身而出的時候,她對那個複雜的政治官場有了深刻的認識,"第此時臣國西宮之患雖除,無如族人甚眾,良莠不齊,每每心懷異志,禍起蕭牆,若稍不留難,唯有不遭其害。此國中歷來風氣如此"。而這又豈非是封建時代的真實寫照?在我國古代,皇儲作為國家未來的君主,皇權的繼承人,它的確立對於維持江山社稷的延續以及國家穩定有着巨大的影響。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有其兩面性。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權"的皇權引誘下,為奪皇儲之位,不惜手足相殘,泯滅人性的事件時有發生,唐太宗的"玄武"成為其一生遭人詬病的恥辱,康熙時的太子之爭愈演愈烈,介於八王子和十四王子的雍正的爭鬥則更殘酷,尤其是雍正當政以後對其他王子的迫害則更為慘烈。所以,為了治國安邦的需要,歷代思想家和有作為的統治者大都提倡加強自身修養,倡導任賢選能,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有才幹的陰若花和她的三姐妹最終回國也是作者這一思想的體現。

《鏡花緣》讀書心得2

王母聖誕,眾仙齊聚崑崙山慶賀。

百花仙子與嫦娥就百花齊開一事產生爭執,終決定若百花得以齊開放,百花仙子必貶至人間,或為廣寒宮清掃庭院。百花仙因麻將費心經營數日,其部下接到人間帝王——武則天的命令,讓百花齊放。時間緊迫主人未歸,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讓百花違花時而齊放。

事畢,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掃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書香人士,因得夢境為覓百花齊放之仙山而周遊四海,見得許多奇人異事,終隱於小蓬萊,與世隔絕。其女小山追父之蹤,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見併為之改名唐閨臣。唐閨臣和眾女子皆才華橫溢,恰武后廣納賢才,尤設女科,閨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貶之十一名。尋父之旅最終成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鏡花緣線索明朗,言語易懂,簡潔凝練,所敍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遊四方,比之於夷狄,天朝雖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見絀;其二是眾女赴京趕考,談吐不凡,詩詞歌賦,腹中篇章,不亞於男子。以女子為敍述主體的題材出現在清朝,是一種進步。

唐敖至一國,見其民視燕窩如賤品,路不拾遺,甚驚訝。其民對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窩價貴,一餚可抵十餚之費,故弗宴會必以此物為首,既不惡此形似粉條,亦不厭其味同嚼蠟。”

至黑人國,對其人身長而盡黑頗不齒,然而以知識淵博著稱的多九公竟被兩小黑女討教得瞠目結舌,面紅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慚愧,連走路都覺得失態,趕緊逃離。

另外,“脱盡仕途戾氣”的國民讓他們自覺俗氣逼人;“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的對聯也令他們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點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紅亭之對聯“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到處遊”,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處,千秋盪漾時”皆營造一種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懷。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無愧,時常把天地、君親放在心上,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這是作者借別人之口,慎重地對一生的總結。當下人也許會對這種“忠君”的傳統情懷錶示“噴飯”(噴飯一詞早在鏡花緣中已經出現)。但細細思量,這種顧己及人的道德教誨比起當下誇誇其談,虛有其表的倫理規勸,高明許多,清晰許多,坦白許多。

百回鏡花緣,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潔、學富五車、不計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氣爽,賞心悦目。時時捧讀,暫時忘卻俗世,令自己置身於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豈非人間勝事?然奈何雙腳觸地,又置身於名利漩渦,所謂百回鏡花緣,一場春夢,其意莫若此。

《鏡花緣》讀書心得3

《鏡花緣》——一本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説,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出或者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對於女子教育,地位,選舉等諸多問題。這不僅是一本有關婦女問題的小説,也是及幻想,神話,遊記,諷刺於一體的傑作。魯迅先生評價説:"學術之匯流,文藝之列肆。"這本好書,是文壇上不可多得的著作。

這本書作者本打算寫上二百回合,可只寫了一百回,卻也成為了傳世經典。這本書主要寫了百花仙子及眾花仙下凡歷劫,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的出海歷險,以及後來的百花仙子——唐小山尋父,個花仙子揮灑才情考試,到最後的破了酒色財氣四關,武則天歸政的.故事。

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遊歷了許多國家,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便是君子國與黑齒國,他們首先來到的是君子國,那個國家裏的人都好讓不爭,一派翩翩君子之風。他們三人停船上岸,遇到了當朝宰輔,便與其暢談俗弊。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們二人提出了許多當時封建社會的問題,譬如:三姑六婆,婦女纏足,不能自由戀愛,葬禮大操大辦等問題,這也是後來魯迅先生所批判的問題,可見,當時清朝時候作者就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存在。

後來他們三人來到了黑齒國,這個過度裏的人都生的不大漂亮,可是他們不在意外表,他們看的是才華,這個國家其實是作者理想中教育發達的烏托邦。這是一個視書本為千金的國度,這裏的教育制度不同於以往,女學塾便坐落在大街上。他們沒有富貴之分,都以才學高,滿腹經綸的人為富,不讀書的人為賤。他們在這個過度遇到了兩個女子——紅紅和亭亭,兩人的才華更是讓人歎為觀止,竟把天朝來的多九公考的目瞪口呆,臉紅一塊,白一塊。這兩個黑齒國的女子,正是提倡女子教育的烏托邦。

《鏡花緣》是一本有關女權問題的書,作者也是古往今來最早提出婦女問題,留心社會問題的人。雖然他不是女的,但是他直到男女應該平等,沒有尊卑之分,應該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待遇權等。

"男尊女卑"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思想,在當時更是深入人心。雖然現在不同於那時了,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大家都提倡男女平等,可是男女真的平等了嗎?難道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會在這一朝一夕徹頭徹尾的改變嗎?

不求於世界上,哪怕每個中國同胞都能讀一遍《鏡花緣》,去理解其中深刻的問題,從一個個諷刺中去體會,去感悟,不知男女會不會真的平等。

《鏡花緣》讀書心得4

老虎到底會不會吃人,有人告訴你,老虎其實很害怕人類,它只吃禽獸,只是有些人是人面獸心,老虎以為他們是動物;而有些動物雖是獸面,卻懷善心,所謂獸麪人心,和好人一樣,頭頂上有靈光,虎豹看見就逃竄,鬼怪也遠避。

你想辨別善惡嗎,有人告訴你,在海外某個國度,人們不用走路,都踩着雲朵隨意飄行。只是雲彩的顏色各異,善人的腳下是彩雲,惡人的腳下是黑雲。雲彩的顏色與身份和財富無關,但是可以隨着人心的善惡而改變。

你想公平交易嗎,你想結交君子嗎,有人告訴你有一個君子國,在那裏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買賣原則來了一個完全顛倒,那裏不僅有和諧的社會制度,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勤謹儉樸的官吏和開明禮賢的國君。

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些事是我們的美好心願,有些事我們想都不敢想,然而《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卻大膽地在書中闡述了他的設想,不僅讓我們腦洞大開,也使得讀者收穫了很多知識。

李汝珍是清代的有理想、卻很落魄的窮秀才,平生喜歡鑽研,博學多才,《鏡花緣》是他的代表作,與紅樓夢相似,書中描寫了很多神仙和夢境,雖然藝術價值遠非紅樓夢可比,卻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和遠大的思想抱負。

書中最出彩的是一位落魄書生唐敖的海外見聞,由此引發一系列故事。武則天時代的唐敖曾經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最後一次雖然高中了探花,卻被言官舉報他與叛賊徐敬業和駱賓王勾結,最後不得不心灰意冷,發誓不再進入仕途。

之後他與經常在海外做生意的大舅子一起出海散心,於是他們看見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趣聞軼事,最後唐敖一心想成仙,武則天也江山易位,但其中很多波瀾曲折的故事卻耐人尋味。

很多人盼望着公平與和諧的太平世界,在古代老子曾經描述了他心中美好的世界: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在國外有烏托邦的思想:沒有剝削壓迫和貧富差距;國內也有桃花源的境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無論古今中外,追求美好生活都不能算是一種奢侈,而是發自內心的精神需要,只是制度和經濟環境的限制,有些話只能變着花樣説出口,有些話卻要冒着殺頭的風險,於是有智者,也有勇者,更多的是莽撞而下場很悲催的愚者!

《鏡花緣》讀書心得5

《鏡花緣》這本書裏講了百花仙子跟嫦娥仙子打賭,如果地上的皇帝要求開花,花全都聽了,就不當神仙了。幾年後,女王武則天要求開花,百花仙子也不在家,其他花仙害怕得罪女王武則天,就把所有的花都開了,因為沒有經過百花仙子的同意,所以,所有的花仙都要到人間受苦。

唐敖夢見一位老先後,叫他去海外尋找十二個花仙。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一起去海外尋找十二個花仙。

唐敖他們來到了君子國,君子國裏的人個個都很有禮貌,買壞的東西,價格很便宜,買的'人非要那麼貴,真是人人是君子。

唐敖他們又來到了大人國,大人國裏的人長得高大無比,一個腳趾就能把唐敖踩扁,大人國裏的人腳下都有一朵雲,如果這朵雲的顏色是彩色的,這個人就是好人,如果這朵雲是黑色的,這個人就是壞人。

唐敖他們還去了勞民國、無腸國、犬封國、鬼國、玄股國、黑齒國、毛民國、毗騫國、深目國、小人國、長人國、白民國、厭火國、淑士國、兩面國、翼民國、巫咸國、女兒國。

我最喜歡主人公唐敖,因為唐敖很勇敢、很堅強,永遠不會向困難低頭,我敬佩他這種毅力,我以後要向唐敖學習,學習他這種勇敢、堅強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

《鏡花緣》讀書心得6

小説《鏡花緣》共有100部,主人公訪問了40多個國家,其中涉及博物館的知識更難細數——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奇怪的海外世界,也講述了主人公的海外冒險。

本文通過女兒國、君子國、大人國等著名故事片段,與讀者討論了小説中提出的三個話題:第一個是“女性問題”,第二個是“社會理想”,第三個是“博學知識”。帶着這三個話題一起閲讀這部有趣的小説,在獲得閲讀樂趣的同時,理解作者對文本背後的深刻思考。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的魔幻小説,以“鏡花水月”一詞命名,藴含着對生活中幻想和哀悼女性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的風格,通過誇張和變形的方式寫出了社會的醜陋和荒謬,也寫出了他心中理想的社會。在藝術風格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思想的警惕性和幽默的語言

各種各樣的國家,各種各樣的當地習俗,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像一個夢。故事中的語言幽默而有趣。作者對虛幻世界的獨特描寫,無情地諷刺了現實社會的黑暗和虛偽,體現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非常突出。作者借用書中人物的嘴,明確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其中一個非常重要和鮮明的`主題是提高婦女的地位,鼓勵婦女驕傲。雖然人們的觀念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封建殘餘的觀念仍然存在,比如男尊女卑。

一個生活在200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作家,能否打破世俗偏見,抱怨封建禮制,倡導男女平等,讓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當代人深思?

《鏡花緣》讀書心得7

暑假期間,我看了一本名為《鏡花緣》的書。這是一部清代小説,是一部《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也是一部具有濃郁神話色彩的中國古典小説。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説家李汝珍。他精彩地勾勒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天輪彩畫。

這本書有三位主人公,唐敖、林志陽和多九公。他們來到成人國,看到人們腳下有彩雲。一打聽,原來胸襟開闊正大的人,腳下踩着美麗的彩雲,卻奸詐狡猾的人卻踩着黑雲。這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是善良的人,而不是作惡的事。

他們還來到了黑牙國。在女學校,多九公炫耀自己的知識,自誇自大,被女人的好生活羞辱。我明白驕傲的人會受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讀書,多思考,而不是多炫耀。

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閉上眼睛,各種奇妙的國家及其風土人情,就像一幅精美的畫卷,在我面前慢慢展開...君子國的`謙虛、禮貌、祥和讓我讀起來温暖;中華民國的長壽,讓我明白健康的重要性;黑牙國的文采讓我佩服;白民國的表情讓我歎了口氣;淑士國的“酸”讓我感慨;厭火國的野蠻讓我害怕;大耳朵國的過猶不及讓我深思;女兒國的陰陽顛倒讓我刮目相看...書的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鏡花緣》讀書心得8

“山黛遠,路何歧,此生寥落苦尋詩”,起於仙緣,終於太平。一場仙生遊,一路以善為伴,一場跌宕起伏的旅行是説走就走的,一生塵緣與花纏繞。走過的路,歷經的滄桑,會讓人漸漸的看淡一切,儒雅之德加身,高尚的獨白。

《鏡花緣》這本書的作者是李汝珍,是末年清朝寫的一本批判性的小説,正是作者身處的時代,才觸發了他寫這本書的靈感,他誠摯、真切地以小説之名批判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在當時習以為常,甚至毫不起眼的一句話。

這本書主要敍述的是:先從仙生講起,周朝,武則天在某一日下命令百花齊放,可見這是不切實際的,但百花不敢違背聖旨便召集眾花來此為武皇吐露芬芳,不料卻被玉帝降罪凡間,身為百花之首的'百花仙子也難逃其咎,被迫下凡去到了唐家。父親唐敖擁有科考重榜之心,卻次次不盡人意,還有一次被陷害,深感落寞的他只好踏上外遊之路,經多次週轉,唐敖、多久公、林之洋踏上了尋找百花的旅途,途中偶遇各種才女,見識各國風土人情,最後也算看清了一切,想着歸隱蓬萊島,修身養性,不散前緣。

在他們那個朝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時學堂不給女子入學,所以女子無才,即使有那麼優秀的人和才智也無處施展,白白淹沒了大批優秀女子,而在唐敖等人抵達黑齒國時,卻見到女學塾的紅紅、亭亭兩人,這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女最讓人震撼的,是她們擁有的無盡才華,真是讓人佩服,她們全身都散發着金色的光芒,自帶不同於他人的強大氣場,她們詩書禮樂無所不通,和多久公、唐敖討論學問,涉及音樂文字,學術流派,口若懸河,咄咄相逼,弄的倚老賣老的多久公面紅耳赤,汗流滿面。不過後來,還是武則天給了女子展示的機會呢。

此書介紹了很多國家的奇聞與怪異,如君子國,君子國裏的人們都是彬彬有禮,謙卑有序,有些太過謙讓了。兩面的人只要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小人的嘴臉,積極的討好他人;而遇到沒錢沒事的,則露出醜惡鄙視的臉,當之風氣就亦是如此,能聽進忠言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唐太宗李世民其則為一個深得民心的君主,忠言逆耳利於行,不愧深得人民的忠誠與信任。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在女兒國的遊歷,作者暗暗的在文中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平等,但是女兒國恰恰是“男卑女尊”的制度,那時男子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相反。一想起林之洋所遭遇的一些事情,就不禁感言:“難道古代婦女就沒有受過嗎”?有誰會可憐過她們呢?因此作者在文中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與非人道性質。

“田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緣起緣散,花開花落。雖不能左右,但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結果吧。

《鏡花緣》讀書心得9

《鏡花緣》這本書我很喜歡,是清代的李汝珍所寫的神怪小説,小説中許多事是通過誇張大膽來表現的,讓人身臨其境。字字句句意味深遠,令人深思。

初讀此書時,何某本以為它的名稱及內容一樣,像《紅樓夢》那種悽美的愛情故事,細心品味才發現鏡花緣中並無太多優雅哀怨的語句,作者更多的寫三人遨遊海外諸國的各種奇趣見聞,以及事後半本書所述的古代遊藝的花色,巧妙的反映自己對"緣"這個字的精妙解讀:唐敖遊蓬萊後入聖超凡是緣、100位才女的金都相會是緣、攻破武山將生的鐵馬兵戈中有花神轉世也是緣這些文字,表面上是寫"些善惡到頭終有報",實則,是作者對"前生照定"的批判。上天所安排的光輝女皇時代,本是一件牢不可破的聖旨,然而被貶人間的花神們去不甘服從命令,最終逆改天地,"努力全賴自我"的.圖紙就盡在不言中。

其實,每個生命存在的終極都是不斷地與周圍事物抗爭,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前段時間票房近5億的電影《哪吒》中,戳中何某淚點的就是主人公,明知自己命中註定灰飛煙滅,卻依舊不認命。哪怕與全世界為敵也要逆轉乾坤,書寫自己壯麗的人生。家喻户曉的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生活在無邊的黑暗和死一般的寂靜中,但他不甘心就此沉淪依靠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最終登上了美國的文學之巔,向世人證明了所謂的"命運只是不肯努力的藉口"。

我們生活在湍急浪花裏,經歷峯口浪尖。有的人選擇放棄,從此沉入海底無人問津;有些人畏懼抗爭,於是只能漫無目的的隨波逐流,浮浮沉沉,如雨打萍;有的人,不安於現狀,敢與天公試比高,義無反顧的逆流而上,追逐更清楚的水流,沿途汗水盛開,風景無限。不同的選擇成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巜鏡花緣》中所述:人活百歲,終有一死,與其忍辱負重,遺臭萬年,不如含笑前行,流芳百世。緣。不是天上的旨意,而是要靠自己雙手去創造,才能圓人生夢。

"鏡花能照真才子,花樣全翻舊稗官。""鏡花緣"三個字,不正是作者對於大千世界最真實的描述嗎?無論鏡中之花是多麼夢幻,遙不可及;但只要有了這個目標,就可以激發出人們不斷進取、不斷追夢的鬥志,從而成為拼搏的動力源,最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緣"。

人生的真諦也不過如此吧!堅持還是放手,執着還是灑脱,每一步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時光終會給他一個答案。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且待後緣,盡在不言中。”

《鏡花緣》讀書心得10

在寒冷的冬天,泡一壺暖茶,靠在窗邊,讀幾頁書,抬頭看藍天,在陽光下顯得清澈明亮,無疑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今天我還是翻開《鏡花緣》,悄悄走進故事。清代李汝珍製作的《鏡花緣》是一部長篇小説。這本書的精髓部分在前半部分,講述了唐代學者唐敖因徐敬業而被貶職的故事。他憤怒地和朋友一起遊覽海外國家,見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聞異事。作者通過幻想社會中的美好事物來表達他對現實的期望。黑齒國的`故事讓我深思。黑牙中國人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黑,包括他們的牙齒,但他們都充滿了詩歌和書籍,充滿了經驗,這讓唐敖和其他人感到驚訝。他們的習俗是,無論貧富,都以才學高為貴,不讀書為賤。在他們眼裏,書比任何寶藏都更珍貴。讀到這裏,書中的黑牙中國人似乎不再那麼醜陋,而是讓我若有所思。

回想起爸爸經常對我説的話:“我小時候讀的是你的十倍多。我還是後悔當時沒多讀書!”正是這句老話“黑髮不知道怎麼早學,白髮後悔讀書晚”。

閲讀的樂趣就像躲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裏,獨自幻想各種美麗的事物。當你得到新知識時,它似乎已經把美麗的事物放進了你的口袋裏,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當太陽灑在頁面上,灑在字裏行間,好像它也很好奇你學到了什麼,你迫不及待地想與它分享和交談。

只要你意識到這一點,黑牙中國人對書籍的貪婪是可以理解的。掛書、鑿牆偷光、帶螢火蟲映雪也就不足為奇了。沒有別的,只是為了在書中獲得知識的樂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類文明的延續。書籍是比金銀更珍貴的寶藏,無論是黑牙人還是任何人。俗話説:安居樂業不需要架高堂。書中有自己的金屋。

《鏡花緣》讀書心得11

第三部分從接下來的50次開始,唐小山改名為唐閨臣回國考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就像泣紅亭石碑名序一樣。才女們相聚紅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説藝,盡情而散。這部分文字以才學為小説,情節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藝術價值。這百個才女性格模糊,百人一面。作者塑造了他們,一個是為了稱讚女性的才華,另一個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華,遊戲筆墨是為了娛樂自己。魯迅説他的論學説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累,自己都做不到。這個評價挺合適的.。事實上,這種傾向在黑牙國多九公與才女的談話中就可見一斑。

小説結尾寫道,唐功臣後代舉義兵反周,攻克酒財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於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攻克四關的文字寫得很有想象力,把抽象的説教形象變成具體的情節和形象,讀起來很有意思。

最後,我認為這本書中反映的女性意識並不缺乏矛盾。女兒國的情節和對100位才女的刻畫,明確表達了對女性才能和能力的肯定和讚揚。唐小山在尋找父親的文字中有一個有趣的情節:害怕的強盜被山寨夫人的設計暴露出了納妾的想法,結果被妻子譴責和毆打。夫人甚至提出強盜以後要納妾,必須先讓自己納男寵。作者對道德體系中的雙重標準進行了尖鋭的嘲笑。然而,全文維護了班昭《女誡》的教條;讚美三寸金蓮;唐小山等幾位才女被強盜抓獲後,想到了自殺還是投井;最後,許多才女隨丈夫去世。總的來説,作者的思想仍然受制於他所處的時代。

《鏡花緣》讀書心得12

《鏡花緣》中也有一個女兒國,跟《西遊記》中的“女兒國”不同的是,這個女兒國裏的“男女”是顛倒的。也就是説,我們這裏的男生,在那裏成了“女生”;我們這裏的女生,在那裏成了“男生”。因此,白麪小生就是嬌滴滴的婦人,要忍受穿耳、裹腳等一系列的束縛。估計還要負責生小孩。哈哈。

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們來到這麼一個女兒國。第一次被人們稱為“婦人”。

林之洋由於面上鬍鬚被燒,顯得尤為年輕,在去皇宮賣貨的時候,居然被女兒國國王看上,要納為王妃。真正是一段奇遇。

女兒國國王為了納林之洋為妃,迫使其裹腳、穿耳,如有不從,就杖責、吊打、倒掛,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林之洋也是吃盡了苦頭。但他依然守身如玉,忍辱負重,最終順利逃脱。

作者一面誇林之洋,一面掉書袋。

一、坐懷不亂,可比柳下惠

女兒國國王想盡快舉行婚禮,讓生米煮成熟飯。可是,林之洋沒有被他的美貌所誘惑,他看透了這個國王的`歹毒心腸,實時提醒自己家有妻女,坐懷不亂,比柳下惠還純潔。

二、不貪錢財,可比王衍

女兒國國王為了籠絡人心,賞賜了很多錢財給林之洋,林之洋不為所動,視金錢如糞土。

唐敖道:“當日王衍一生從不言錢。他的妻子故意將錢放在房中,擋住走路,意欲逼他説出一個錢字。誰知王衍看見,因堵住走路,教他妻子把‘阿堵物’拿開,畢竟總不言錢。無非嫌他銅臭,所以絕口不談。那知今人一經講起銀錢,心花都開,不但不嫌他臭,莫不以他為命;一併且歷來以命結交他的,也就不少。你只看那錢字身傍兩個“戈’字,若妄想親近,自然要動干戈,鬧出人命事來。今舅兄把他視如糞土,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

三、忍辱負重,可比蘇武婁師德

林之洋被女兒國國王折磨,最慘的就是裹腳了。好好一雙大腳,硬被彎曲腳趾,變形纏繞,連走路都不能,真是變成了嬌滴滴的女人。

多九公道:“當目蘇武出使匈奴,吃盡千辛萬苦,數年之久,方能回,也算受盡苦楚了。”

唐數道:“若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面自乾。人唾他面他能聽其自幹,可見凡事都可忍。以此而論,則兄又是類師德一流人物了”

林之洋這麼多優良品質集於一身,被眾人尊為神仙人物,獲贈“纏足大仙”稱號!哈哈。

《鏡花緣》讀書心得13

武則天稱帝,轟動了整個中國浩瀚的歷史。

這就是《鏡花緣》的故事。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武則天成為皇帝后,命令百花違反自然規律,嚴冬開放。結果,它違反了皇帝。百花仙子被降職為100名才女,故事發生在他們身上;第二部分是關於武則天開放考試的才女。她被錄取了100人。她的排名和《哭紅亭天書》的分數都不錯。這些才女和第二部分是歡迎大師、連日宴會、詩歌遊戲等。

在這本書中,作者試圖表達女性的才能和特點,並解釋了“男女平等”的先進概念。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自豪已成為這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

《鏡花緣》讀書心得14

《鏡花緣》是清代小説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鏡花緣》一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在小説中“論學説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説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儘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之流。"淑士國"到處豎着"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裏,即使一根用過的剔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裏。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着人一張臉,揹着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着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悦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裏富翁刻薄,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黑。"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着狗頭。"豕喙國"的人長着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裏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衝撞着由生命的熱愛、執着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才是小説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當時背景下,這部分內容不僅不能閃爍出本該有的金屬般的光澤,反而成為“封建糟粕”,並且由於其他各方面藝術成就的折扣更遭株連,最終淪落得少有人問津的地步。

《鏡花緣》讀書心得15

清朝作家李汝珍寫出了一本集幻想、歷史、諷刺、遊記於一體的小説—《鏡花緣》,堪稱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它令我深思又令我難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説起封建社會,人們都會想起一個詞—重男輕女,但在《鏡花緣》這本書中,重男輕女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書中有一個地方叫“女兒國”,這不同於《西遊記》中的女兒國,《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沒有一個男性,而在這裏有男性,只是女性當道,男人反而身穿裙子,作為婦人。林子祥被誤選為王妃,需要裹小腳,可憐的他,十個腳趾都爛了,這在古時,女性們不也要這樣嗎?作者在文中讓男子從女性的立場體會纏足等陋習。

除了女兒國,還有那白民國,人人書架上擺的很滿,看起來富有書香氣,缺連《孟子》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但詩書滿腹,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説,卻諷刺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願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向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