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三篇

來源:文萃谷 1.29W
  《非常女》教學設計

一、導入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三篇

孩子們,昨天我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動畫片,是什麼呀?(花木蘭)有哪個同學能給在座的老師講一講花木蘭的故事?(生講)

講得可真棒。動畫片好看,你講得更棒!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一篇韻文,講得也是花木蘭的故事。

二、講授新知

1、讀韻文

(1)板書課題

請你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

想不想知道韻文到底怎麼寫的?

(2)師範讀

我們一起來看韻文,請你聽老師讀。

(3)初讀韻文

張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特別愛學習已經預習過韻文了,請你試着把韻文讀一讀,看誰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4)同桌互查

老師剛才聽到好多孩子讀得特別棒,現在請你們同桌兩人互相檢查一下。如果哪位小朋友讀得不太好,同桌要怎麼樣?

(互相幫助)

(5)小老師領讀

現在我們找幾組同桌來讀一讀,如果兩人都讀得好,就請你們來當小老師領讀課文。

還有誰願意來領讀?請願意領讀的同學一起來領讀。

2、背韻文

(1)填空讀

大眼睛(亮晶晶),調皮的字寶寶跟你捉迷藏呢,請你填空讀韻文把這些字寶寶找出來。

(2)試背韻文

咦,字寶寶怎麼都不見了,你能不能閉上眼睛,試着背一背韻文。

3、課間活動

學習了這麼長時間我們來輕鬆一下,請聽(放音樂:馬

蹄聲)。

你聽到了什麼?

我們也來到了戰場上,到處都是戰馬的奔馳聲,你能不能

加上動作演一演。

4、認讀生字

(1)齊讀字卡

孩子們,調皮的生字寶寶從韻文裏跳出來了,看誰已經和它們交上了朋友,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2)自由練讀字卡

調皮的小傢伙們又跳到你的桌子上了,趕快讀一讀吧。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像往常一樣從書中找或請教老師、同學。

(3)小遊戲:對字卡

(4)選營長

跟老師一起去戰場上看一看,如果你能讀出帳篷裏的生字並給它找一個朋友,你就是營長了。

(5)向老師或朋友彙報學習成果。

講故事、認生字或讀字卡

三、結束

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誰能夠準確任讀字卡?誰能夠正確背誦韻文?誰能夠流利朗讀韻文?

你們的收穫可真多呀!希望今後每節課你都有新收穫!

  《琥珀》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閲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後思考討論:

l.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麼特點?(透明的琥珀裏有一隻蒼蠅、一隻蜘蛛躺在裏面。)

2.那麼,這塊琥珀有什麼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

三、閲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後討論:“約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後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後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麼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着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麼?(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裏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 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緻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 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 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捱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四、繼續學習課文

1. 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麼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裏頭呢?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隻蒼蠅和一隻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捱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隻小蟲包在裏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 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後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五、啟發談話

對於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 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捲到岸邊,孩子踩着後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 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麼説“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隻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後一段

七、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裏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麼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附:板書

資料提供者:、

  《長城》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3.交換資料,激發學生興趣。

4.瞭解各段主要內容,學習1、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導入:

世界歷史七個偉大奇蹟中,最著名的要數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國的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着中外遊客,長城到底是什麼樣呢?讓我們通過學習《長城》這一課,具體瞭解一下。(板書:長城,播放長城錄像)

2.讀文,初步瞭解長城的樣子和作者站在長城上的聯想。

3.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

(1)嘉jiā峪yù屯tún魄pò

檢查時注意讓學生説出字的讀音、部首,再查幾畫、字義和組詞,這個字哪處易寫錯。以上諸項可做為本年級學習各課之前的預習作業,藉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説説以下各詞的意思:

崇山峻嶺

蜿蜒盤旋

氣魄

凝結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段,看看這一段寫的是書中哪一幅圖的內容?作者的觀察點在哪裏?長城的特點是什麼?

圖1

遠看

氣勢雄偉

(投影書上第一幅圖打出字幕:遠看)

2.看圖,圖中有哪些景物?書中是怎樣描寫的?

連綿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長城,遠遠望去,長城像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一條長長的龍。再加上作者後面用具體數據的説明,使我們更能想象到長城之長,山嶺之險,我國古代建築——長城的氣勢如此磅礴!

(此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對比,我國土地廣袤,幅員遼闊,東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從而體會長城之長。)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二段,對照第二幅圖讀文,圖中都有什麼?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出示圖像,由第一幅圖向近景推近,轉換為第二幅圖)

2.指名讀1、2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特點描述的特點。

四、作業

1.朗讀1、2自然段。

2.熟讀3、4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在觀察時展開聯想的。

2.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的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小組討論:説一説你體會到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怎樣表達的。討論之後總結:

作者觀察方法:

由遠及近(重示投影書上第一幅圖)

由整體到部分

抓特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什麼?

長城→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2.默讀第二自然段,為什麼作者“會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麼?把有關詞語劃出來。

3.這段第三句中的“凝結”是什麼意思?“才”是什麼意思?

這磚石那麼重、運輸的工具那麼原始,環境那麼險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發揮多麼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裏的“才”字既表達出建造長城的不容易,又飽含着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板書:長、險、多、重、難、才凝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討論:為什麼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的奇蹟”?

長城之長,這在世界建築史上是沒有的,

長城修建時間之久,這在世界建築史上是沒有的,

長城的氣勢雄偉、高大堅固,令世人無不讚歎,

長城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力量,

長城是在太空遨遊的宇宙飛行員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唯一的建築物,

長城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四、齊讀三、四自然段,指導背誦。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