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陶行知》讀後感(3篇)

來源:文萃谷 6.8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近陶行知》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走近陶行知》讀後感(3篇)

《走近陶行知》讀後感1

“櫻桃楊桃亦香甜,不如小陶樂開懷。學習行知好習慣,陶花朵朵沁心田。”讀了《走近陶行知》,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對陶行知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瞭解。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在哥倫比亞大學師從著名教育家孟祿先生和杜威先生。宋慶齡稱他為“萬世師表”,郭沫若説“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後陶行知”。

通過閲讀、理解、思考,我瞭解到陶行知是一個愛國、愛滿天下,求真、有思想的偉人。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他為了祖國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憑藉着他愛滿天下、無私奉獻、堅忍不拔的精神,懷抱着讓每一箇中國人都能接受到教育的夢想,毅然踏上了學習、實踐的道路,創辦了曉莊師範、育才學校等。

我們都知道陶行知是個愛國人士,除了將畢生心血致力於教育外,還大力支持革命。在一次與同學的談話中,陶行知和他們談起長大後有什麼志向時,有人説“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到外國當教授”。陶行知聽了很不快:“為什麼你不回中國?”那人説因為中國太窮太亂了。當時,陶行知就懷有胸懷大志:將來學成之後,回國讓每個人都受到教育。可見,一顆報效祖國、愛國的心靈從小就深深地紮在他的心中。年少的他是多希望人們能免受戰亂的影響,過上富足的好日子。他要讓人們從封建的社會中解脱出來!

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在與孩子的接觸下,陶行知越來越愛孩子們,那無微不至的關愛包括對學習上的、生活上的。有人説“孩子是祖國未來的主人”,陶行知卻説“孩子是現在祖國的主人,現在做不好主人,將來也做不好”。陶行知對孩子們的愛已經超越了對親人的愛,對孩子的愛已經超越物質、精神了。一次,一個孩子做錯事打人了,陶行知竟還給孩子四顆糖。第一顆糖是因為孩子準時來到;第二顆糖是因為他叫孩子住手那孩子就立即住手;第三顆糖是因為孩子之所以打人是因為打的那個人欺負女孩子;第四顆糖則因為那孩子主動認了錯。相信我們不難發現陶行知對孩子和藹可親的愛,錯了也不責怪他,而是鼓勵孩子的正直善良,用親切的話語來引導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正是如此愛滿天下,教導親切……

陶行知雖然離開我們60多年了,但他的身影高大永駐,精神光照千秋。輕輕地您走了,留給人們的卻是那滿滿的愛,永不磨滅;輕輕地您倒了,樹立起來的那份愛國情懷,堅韌不拔……

讓我們走近陶行知,學做“小陶子”吧!

《走近陶行知》讀後感2

當我在讀《走近陶行知》這本書之前,對陶行知先生的認識是隻知陶公其名,不識陶公其人而已。但是當我認真地讀完這本書之後,真是受益匪淺,走近陶行知,進而走進陶行知,讓我能夠更好地看世界,看社會,看教育,看學生,看生活,看人生。讀完此書後,我的收穫頗豐,它不僅讓我詳細地瞭解了陶公的教育思想,也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添加了更為豐富的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更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偉大教育家高尚靈魂所帶來的強烈衝擊。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畢生教育實踐的寫照。師愛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核心。他反對體罰、諷刺學生,他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當代教師,我意識到要對學生一視同仁,無論家庭地位高低,財富多寡,相貌醜俊,都應一樣看待,不可偏愛,不抱成見,不殉私情。而且我認為,現在的孩子個性強,在教學中,要尊重他們,孩子也是有尊嚴的,對他們嚴格要求的同時,要真心理解、尊重學生,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這份愛,從而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做教師要有一顆善待每個孩子的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他對教育事業的熱誠與激情,帶給了我很深的觸動。

有時我們會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冷靜下來想一想,以本着愛學生的心態來看待學生,想想這些學生或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給他們撐起一片藍天時,也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打開了綠色通道。

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體現。就像我們學校的座右銘“愛可以創造一切”,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步施教無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麼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師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着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這種愛是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師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愛。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

由此我認為,我們現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不僅成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為學生心靈的慰藉者,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作文

《走近陶行知》讀後感3

走進陶行知是一篇比較知名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紹了陶行知的所作所為及人品方面的事情。這讓我們多少也瞭解了一些有關他的事情。

最近,我懷着崇敬的心情拜讀了《走近陶行知》這本書。在陶行知爺爺光輝的一生中,有許多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使我啟迪很深,有的深深地打動了我,還有的讓 我懂得了人世間的各種道理。雖然陶行知爺爺那深遂的文字我有些看不懂,但我依然能體會到陶行知爺爺那高尚、純潔的品質和治學的艱辛。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 傲,是我們的楷模。而最打動我的,是陶行知爺爺那勤儉節約的美德。

陶行知小時候很懂事,為了給家裏省錢,就算母親剃的頭再不好,他還是順從地讓母親給他剃。這把剃頭刀,剃了陶行知家的三代頭,因此,陶行知在《吾母所遺剃刀》這首詩中説道:這把刀,曾剃三代頭。細數省下錢,換得兩擔油。讀到這時,我不由得想起我以前浪費的行為。

以前,我很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金錢,認為家裏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麼事情都得聽我的。看到路邊攤上有好吃的,就認了命要買,説什麼也不聽,但買回家以 後,又覺得不好吃,怕爸爸媽媽批評,便偷偷地仍了;有的時候,看到一些漂亮的東西就要買,但買回來後用也不用;還有的時候,看到超市裏一箱箱美味的牛奶, 就嚷着要爸爸媽媽買,不給買就撒嬌,甚至哭鬧,買了之後,一瓶沒喝完就不想喝了,覺得不好喝,就一直擱在那兒,直到快要過期了,爸爸媽媽才趕緊喝,以免浪 費。一次,我去鞋服店裏買鞋子,家裏已經有合腳的球鞋五六雙,靴子也有兩雙,但我就是要買。看着這些琳琅滿目、款式多樣的鞋子,我恨不得全買下來,最後, 我幾乎把所有的鞋子都試穿了一遍,才找到了我最喜歡的。我趕緊叫爸爸來買,他不肯,還説這個價格太貴,而且家裏已經有幾雙了,再買是浪費。我不要,我今 天就買定它了! 我肯定地説。經過我的一再要求,爸爸只好買下了這雙鞋子。買完鞋我還不罷休,又要買衣服、褲子,而且一買就是兩三件。回到家,我天天只穿新買的,以前舊的 都不理不睬。長大了,以前的都穿不下了,那時媽媽就心疼地説:唉!買這麼多鞋也不穿,還是挺新的呢!扔掉了可惜呀!當時聽了沒什麼感覺的,但讀了這本 書後,心裏覺得很愧疚,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用汗水換來的呀!他們工作是很辛苦的。陶行知爺爺從小就很懂事,很勤儉節約,而我就這樣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真 是不應該啊!

陶行知爺爺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他的每一句話都激勵着我們。我不僅要學習陶行知爺爺勤儉節約的美德,還要學習他其他優秀的美德,爭做新一代的更完美的小陶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