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科學

來源:文萃谷 2.65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科學,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科學

中班教案科學1

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課題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帶來一部玩具手機,用手一按,鍵盤不停閃爍,響起悦耳的音樂,還會發出“喂,你好!請問找誰?對不起等聲音。這時,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給吸引過來了,他們臉上充滿好奇和驚喜,一起圍上去,那份高興和專注勁兒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幾個小朋友也帶來了手機玩具,這下教室裏可熱鬧了,各種手機的模擬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的陣陣笑聲,把教室變成了通話的快樂天地。見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電話非常普及,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既然孩子對電話如此感興趣,何不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們了了解一些電話知識呢?

活動目標:

通過啟發誘導,使幼兒初步瞭解電話機的外形結構和功能。

活動過程:

1、電話機除了可以通話,還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組織幼兒討論電話機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電話機不僅可以通話,還可以免提、重複撥號、留言錄音、顯示圖像、聽音樂、計時、查詢信息、傳真、上等。(免提、重複撥號、聽音樂、查詢信息的功用教師邊演示邊講解,給幼兒以直接的經驗,加強幼兒的記憶,因為這些功能一般電話機都具備,其他功能作一般瞭解。)

2、遊戲《打電話》,學習並討論正確使用電話機。

(1)引導幼兒通過試一試,動一動,展開討論,學習並掌握正確的打電話的方法。提問:電話的用處真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電話機呢?(請全體小朋友一對一模擬打電話;請個別小朋友演示打真電話。)

:打電話,首先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拿起話筒後再撥號,電話接通後,就可以了。打電話要有禮貌,時,要學會使用“你好、請、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通完話以後,注意一定要掛好話機,否則,別的電話就打不進來。

(2)聯繫社會常識,引導幼兒記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種應急電話號碼。

電話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們可以通過打電話談論各種事情,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提問:

①如果打電話時,忘記了電話號碼,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啟發幼兒思考查詢電話“114”的用途,學會靈活運用。

②當遇見緊急的情況時,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啟發幼兒思考討論,火警119、匪警110、救護120、交通事故處理122四種緊急電話的用途及注意事項。讓幼兒知道這些號碼是不能隨便打的,否則,會造成很多麻煩。

3、以幫小狗買到電話機,自然結束活動。

剛才我們學習了電話機的一些有關知識,那麼,現在我就請小朋友幫小狗拿一個主意,挑選一部電話機吧。

活動延伸:

1、觀看電話機演變發展的錄像片,讓幼兒瞭解電話機發展的歷史。

2、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離園回家後可以互相打電話,繼續激發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課題:

一、效果分析

該活動是由幼兒“玩電話機”聯想設計出來的,課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符合教學的原則。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中,先採用“布魯納的發現法”,幼兒通過玩遊戲的形式,自己去觀察發現問題,討論問題,通過比較分析,認識瞭解各種電話機的`外形構造和功能,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讓幼兒自己玩電話,從中學習並掌握電話的正確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及社會性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環環緊扣,幼兒的興趣很濃、興致高漲,學習得很認真,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點評

《有用的電話機》這一活動,既有新意,又具有時代特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拘泥過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慮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普遍影響。本活動將“電話機”這一通訊工具作為幼兒的認識對象,以便幼兒在生活中,能適時準確地運用這一通訊工具。因此,這一課題的選用,對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處的。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中,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在規律,通過遊戲、觀察、回憶已有經驗、比較等手段,為幼兒了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通過打電話讓幼兒在積極主動中,發現並認識各種電話機的外形特點構造與各種功用,學習電話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有關的社會知識,從而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

三、反思與討論

你是怎樣與家長配合,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話機的?

中班教案科學2

活動名稱:

1、激發幼兒對數的活動的興趣。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的'正確性和靈活性。

3、引導幼兒學習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點數7個物體,理解7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7。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通過交談讓幼兒知道“買6贈1”的含義。

2、準備有關7的形成的圖片,玩具,如:小河裏有6只小魚,又游來了一隻小魚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察玩具及圖片,通過討論初步學習6添上1是7。

二、幼兒在一起玩一玩自己選的玩具,並相互數一數,説一説6個上1個7個,瞭解7的形成。

三、藉助其他東西進一步學習7的形成,理解7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7(7像鐮刀) 。

四、引導幼兒利用學具在桌子上擺一擺,數一數,説一説,加深理解7的形成和實際意義.

中班教案科學3

**後面為你推薦更多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感知葵花籽寶寶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葵花籽寶寶的特徵。

2、初步瞭解葵花籽寶寶種子的作用,知道一粒種子能長出許多果實。

3、能積極地參加探索葵花籽種子的活動,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4、通過各種感官的參與,探究向日葵成長的變化過程。

第一教時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若干、課件、自制向日葵一棵、小籃子、牛奶瓶、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葵花籽種子。

1、找葵花籽師:我是種子媽媽,今天帶來了許多種子寶寶。現在我就想和葵花籽寶寶做遊戲,請你們找一些葵花籽寶寶放進籃子裏好嗎?(幼兒找葵花籽寶寶,邊放音樂)

2、認識葵花籽。

(1)師:葵花籽寶寶長得什麼樣呀?(幼兒自由説説,回答)

(2)師:葵花籽寶寶裏面還藏着小祕密呢?(請幼兒剝葵花籽探索)

(3)教師小結:葵花籽呀一頭尖尖的,一頭圓圓的,摸起來硬硬的,裏面還有瓜仁呢。

二、瞭解葵花籽種子的生長過程。

1、師問:誰知道葵花籽是從哪裏來的?

2、幼兒自由説説。

3、師:小朋友説了那麼多,那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瞧,(出示圖片)

(1)我們先把葵花籽種子放在泥土裏,給它澆點水。

(2)過了段時間,葵花籽慢慢地發芽了。

(3)再過一段時間,就長成了一棵小小的向日葵。

(4)慢慢地,向日葵在太陽公公的照射下長大了。這樣一粒種子長出了許多葵花籽寶寶。(出示自制向日葵,進一步理解1和許多的關係)

4、師:小結:其實呀,除了葵花籽寶寶是種子,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種子寶寶,也都是這樣的

5、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葵花籽寶寶的生長過程。(幼兒有節奏地隨音樂表演)

三、玩遊戲——搖搖瓶。

1、師:葵花籽寶寶呀很調皮的,它還想和我們玩搖搖瓶的遊戲呢。請小朋友把葵花籽裝進瓶子裏,然後把瓶蓋子蓋緊。(幼兒操作,邊放音樂)

2、師:搖搖瓶做好了嗎?我們來搖一搖,會怎樣的?(幼兒。)好像什麼聲音啊!(幼兒)是呀,它還有一個唱歌跳舞的本領呢。

3、(出示節奏譜)xxxxx(幼兒練習二拍子節奏)

4、幼兒舞蹈出場。

課後小記:

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仍是以具體形象性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因此我從物質準備上,突出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都是讓幼兒在與直觀的物質材料互動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的,並概括出事物的明顯特點。

第二教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初步的按變化排序經驗,瞭解平時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種子,並和教師一起收集葵花籽製作的食品和物品等。

物質準備:教具:向日葵生長過程的故事。學具:幼兒每人一套向日葵生長過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向日葵動畫故事,瞭解向日葵生長過程。

1、幼兒討論:葵花籽是哪裏來的呢?(教師出示向日葵的生長圖片,但無順序)

2、幼兒自由排圖,瞭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師:我們每位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套向日葵生長過程圖,請你看一看,你認為這些圖怎樣排列更合適,請你把它按順序排下來。

提問:你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教師請不同排列順序的幾名幼兒到前邊把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欣賞故事,進一步瞭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師:到底誰排得正確呢?老師這裏有一個小故事,名字叫向日葵的'一生,你們邊聽邊看,看一看哪種排列方法是對的。(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片,視聽結合,使幼兒瞭解排列順序)

(1)討論:向日葵是怎樣長大的呢?指着自己的圖説一説。

二、品嚐向日葵種子食品,感知向日葵與人們的關係。

師:葵花籽的食品吃起來會是什麼味道的呢,我們一起嘗一嘗吧!

1、幼兒和教師一起品嚐葵花籽製作的食品,邊品嚐邊交流食品的味道,教師引導幼兒不浪費食物。

2、討論:向日葵種子做的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種子還能做什麼?

三、種植向日葵的種子。

延續幼兒探究向日葵的興趣留小任務:春天到了,咱們班有這麼多向日葵的種子,我們一起來種一種,看一看到底是不是按照咱們知道的過程長大的,我們要細緻的記錄它們的生長變化過程,做一個最棒的小小記錄員。

課後小記:

引導幼兒在實驗、參觀、談話、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充分感知、觀察、操作和思考,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主動獲取有益經驗,促進幼兒主動探究,激發幼兒對科學的積極情感和正確態度。本着這一思想,我在選擇教育方法的時候,突出整合欣賞、談話、實驗等方法,突出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達到突破教育的重點與難點的效果。

中班教案科學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玩筷子讓幼兒瞭解各種筷子的用途,特點。

2、發揮幼兒的想象思維,用筷子創造各種圖形。

3、讓幼兒練習並使用筷子,做到姿勢正確並會用筷子夾物品。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各種樣式及色彩的筷子數十雙,用盤子裝好豆子、玻璃球、紙條等少許。

活動過程:

老師的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來猜個謎語,看看哪個小朋友能猜出來。“兩姐妹。一樣長,酸甜苦辣它先嚐。”(筷子)筷子每天都要與我們見面,是我們的小夥伴,它在吃飯時幫助我們,是我們大家的朋友,今天,金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重新來認識筷子。

老師拿出一雙筷子教會幼兒大聲説出:“筷子,兩根筷子,一雙筷子。”讓幼兒瞭解表達該用的量詞。

小朋友帶來的筷子和老師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像個筷子家庭聚會一樣,“長的是爸爸,細的是媽媽,短的是兒子,你們看這家人熱鬧嗎?”讓幼兒對筷子產生興趣。

小朋友可離開位置觀察筷子的不同,通過看看、摸摸、玩玩,回答老師的問題:筷子哪些顏色?

請將長、短分出來摸摸看,是不是每雙筷子都是同一種材料做成的?你喜歡哪雙筷子?為什麼?

討論筷子的作用“小朋友,筷子我們都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玩具、敲)老師説:“筷子還會變戲法呢?不信你們看。”老師將一些筷子,擺成好看的形狀,調動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腳自己在桌子上也擺出各中圖形。

小朋友人手一雙筷子,老師教幼兒學習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示範(2)幼兒操作(3)筷子夾物比賽

結束

小朋友們,老師有要給小朋友出謎語了:兩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長腰。

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重新認識了筷子,以後我們要和筷子做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不能傷害它,好不好?

活動反思:

筷子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使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同時也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的常見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體驗筷子給我們帶來的娛樂功能,從而喜歡並正確使用這一工具。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中班教案科學5

活動目標

1.能説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説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説明:啟蒙教育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為了給幼兒今後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於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於中班幼兒要通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佈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並初步瞭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並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後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麼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塗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塗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塗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塗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後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製作活動,讓幼兒通過製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慾。

中班教案科學6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觀察蝸牛,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觀察。

2、敢於探索,發展觀察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觀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春天的小動物

――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對春天的動物的認識

2、户外:找蝸牛

3、觀察蝸牛

A:引導孩子們觀察蝸牛。

――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各種工具來觀察,並把自己的發現及時的記錄。

B:分享個自的.經驗

4、介紹“我知道的關於蝸牛的知識”

5、講講“我對蝸牛一些的問題”

6、小結

中班教案科學7

活動目標:

1.喜歡玩泥,能愉快地學做泥球。

2.瞭解泥的顯著特徵,感受濕泥的粘性。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用細泥鋪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開一小孔)一個小盆,圍兜,各種泥製品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幹泥

1.帶幼兒到泥地前,一起來玩泥巴。

2.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腳在泥裏踩一踩,比較不同。(知道幹泥是鬆鬆的,軟軟的。)

二.嘗試做泥球

1.讓幼兒自己嘗試做泥球,發現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將水放在一邊,不做提醒。)

2.幼兒加水繼續嘗試,觀察幼兒是否加了適量的水。(不做指導)允許個別幼兒嘗試失敗。

3.請做成的.幼兒來演示,講解用什麼辦法,如何做成泥球。

4.請幼兒用語言講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做泥球。故意加過量的水引導幼兒觀察。從而引導幼兒發現要加適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兒再次嘗試: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泥濕了就會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請幼兒將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裏,比一比,看一看誰做的泥球最多,最圓。

三.嘗試討論

1.你還在哪裏看見過泥?什麼東西長在泥裏的?

2.泥可以做泥球,種樹,花,西瓜等東西以外,還可以做什麼?

(讓幼兒欣賞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磚等)

四.延伸活動

1.請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媽媽媽找一找,還有什麼別的東西是用泥做的,帶來給小朋友看。

2.引導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活動反思:

通過孩子動手操作,自我展示,進一步培養了他們動手操作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幼兒的創作思維能力。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盡情的玩,盡情的做,體會成功的樂趣。

中班教案科學8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用書中有音樂活動《螞蟻搬豆》,孩子們對小螞蟻非常感興趣。有一天,在户外活動中,有一個孩子大聲的喊:“快來看呀,好多小螞蟻呀!”孩子們蜂擁而上,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我就想:利用孩子們“好奇”心理,讓孩子們對螞蟻有更近一步的瞭解。

活動目標

1、對小螞蟻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有一定了解。

2、讓孩子知道團結起來力氣大的道理。

3、在生活中,大家相互幫助,團結友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難點: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螞蟻。

活動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對螞蟻進行觀察;螞蟻圖片;PPT課件; 歌曲《螞蟻搬豆》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準備活動。

在音樂《螞蟻搬豆》的樂曲聲中,組織幼兒進活動室。

二、基本活動。

1、出示螞蟻圖片,幼兒觀察螞蟻外形特徵。

2、回憶自己觀察到的螞蟻特點。

3、看PPT課件,對螞蟻進一步瞭解。

(重點:團結起來力量大。)

討論:“螞蟻精神!”

三、結束活動:

遊戲:“我是一隻小螞蟻。”

四、延伸活動:

繪畫《螞蟻精神》。(畫出自己看到的“螞蟻精神”)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能循序漸進的進行,孩子對螞蟻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也發展了幼兒的探索精神。採用豐富多樣的方式,幼兒的情緒一直都很飽滿。但是,在引導幼兒觀察的.時候,引導還不夠:怎麼樣讓螞蟻出洞?螞蟻隊伍是怎麼樣的?螞蟻之間是怎樣合作的?……對幼兒的觀察,應該進行記錄,這樣,孩子們的印象會更深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