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基礎知識運用

來源:文萃谷 2.27W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彙集之標點符號的運用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運用

【——大全】各位熱愛語文的同學們,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國中語文總複習基礎知識與運用之標點符號的運用,同學們認真瀏覽,詳細筆記。

標點符號的運用

明確:逗號是表示句中的停頓,在一個句子的意義上,結構上可以斷開的地方,可用逗號。如主謂之間,主語是主謂短語且較長;復指成分之間;主謂短語做謂語和賓語等,都可用逗號隔開。

頓號是表示句中詞或短語並列成分之間的停頓,停頓時間短於逗號。

分號主要是表示複句中並列成分之間的停頓,其中一個分句中已用了逗號,並列分句之間一般用分號,其停頓時間長於逗號。

例孔子、司馬遷、魯迅之所以為千秋萬代傳頌,是因為他們為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財富;屈原、岳飛、鄭成功之所以載入史冊,是因為他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愛國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孫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為他們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蔡倫、畢昇、祖沖之之所以永遠被人們紀念,是因為他們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學技術領域留下的發明創造,使後人享用不盡。

(1)孔子、司馬遷、魯迅等是並列詞。所以中間用了頓號。

(2)除複句的分句之間用了逗號外,最後一個分句的主謂之間也用了逗號。

(3)四個複句之間因是並列關係,所以用了分號,構成一個大的排比句。

會考語文考前古詩賞析指導

考前古詩賞析指導

閲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①——③題。(10分)

送柴侍御 丹陽送韋參軍

王昌齡 嚴維

流水通波接武岡, 丹陽郭裏送行舟,

送君不覺有離傷。 一別心知兩地秋。

青山一道同雲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兩鄉。 寒鴉飛盡水悠悠。

①從體裁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____ ___;從題材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 。(2分)

②王詩中,詩人為什麼説“送君不覺有離傷”?(3分)

答:

③請概括寫出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並具體分析每首詩後兩句的表現手法。

(5分)

答:

①七言絕句(或七絕、絕句)(1分);送別詩(1分)

②兩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鄰;(1分)自己和朋友風雨與共,明月共睹(1分);雖處異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覺有離傷”。

③感情色彩:王詩豁達樂觀,表達的是對朋友的寬慰之情;嚴詩淒涼哀婉,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現手法:王詩“青山”“明月”句,是作者藉助來抒情;“明月”句是作者運用反問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點即可)嚴詩寫“日晚”“寒鴉”“江水”,寓情於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結合詩句,言之成理即可)

浣溪沙①(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②漸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④,人間有味是清歡。

【註釋】①這首詞是蘇軾貶謫蘇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時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時烹茶,以乳白鮮白、泡沫細膩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筍,萵臣筍。春盤,唐代以來風俗,立春日用春餅、生菜等裝盤,饋贈親友,稱春盤。

①下列對本文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 整體理解:詞作上片寫早春景象,下片寫作者與同遊者遊山時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滿春天的氣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B. 詞作上片可以這樣描述: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 國中學習方法;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邐向前。

C. 人物形象分析:詞作第一句寫風斜雨細,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兩忘,這與唐代張志和所刻畫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煙波釣叟”同為隱逸者形象。

D. 藝術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狀煎茶時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鮮明,這種將生活形象鑄成藝術形象的手法,顯示出詞人高雅的審美意趣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②簡析“淡煙疏柳媚晴灘”中“媚”字的妙處。(3分)

③就全詞來看,結尾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中的“清歡”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①答案C

②答案:一個“媚”字引出了雨後初晴,陽光明媚的初春美景,傳達出作者喜悦的心聲。(1分)作者運用擬人手法,(1分)把淡煙和疏柳在河灘上的嫵媚神態寫活了,似乎淡煙和疏柳也懂得獻媚“晴灘”似的,給人以動感。(1分)

評分:共3分。共3個要點,每個要點1分。

③答案:景色的淡雅,視野的開闊;(1分)飲食的清淡新鮮;(1分)主人的熱情好客;(1分)經歷人生挫折後的從容淡定、清曠閒雅。(1分)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上闋,詩人用素描的手法,給我們描畫出一幅淡雅的富於動感的水墨畫似的景色: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儷向前。下闋,抒發詩人遊南山的感受:中午時分,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間最有味的是這清淡的歡愉啊!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帶有哲理性的詩句,是全詩的“詩眼”,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官場的爭鬥,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無可否認,蘇軾的“清歡”論有一定的侷限性,隱含着他經受險惡仕途官宦之後,產生的一種隱退的消極思想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然而,蘇軾的“清歡”論仍給我們某些有益的啟示。 在當今社會中,難得“清歡”。不要説官場上的送往迎來、生意場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燈紅酒綠的“狂歡”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慶、親友聚會,有哪一個不追逐時髦,講究熱鬧排場?連生在節假日都躲進遊戲機室去瀟灑“狂歡”。似乎缺少了大歡、狂歡,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更有甚者,有一些人就在這種追求世俗的“狂歡”中迷失方向:鯨吞的貪官在“狂歡”中倒下,無饜的奸商在“狂歡”中落網,紙醉金迷的暴發户在“狂歡”中破產,貪歡之士在“狂歡”中墮為階下囚……

“清歡”有味。當然,今天,我們讚賞“清歡”,未必要一定遠離城市走進山林、拒食人間煙火。而是要面對社會人生,少一些抄作的熱鬧,多做一些盡心的實事;少一些虛偽的笑臉,多一些坦然的真誠。得意時不“盡歡”,想到只是預告新一輪的開始;失意時不喪氣,感受挫折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進則能廉潔自律,知足常樂;退則能不忘憂國,與民同樂。即使是“清歡”的倡導者蘇軾,在當年,也不能完全走進山林忘卻人間。他雖遭受打擊排擠,然而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黃河缺堤,他身先士卒與民共戰抗洪濤;在任杭州太守,帶領民眾疏通西湖,築堤防洪;晚年貶謫荒蠻澹州,仍將先進耕作技術與文化傳播給黎族同胞,以造福於民為樂。“清歡”,確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着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豔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蘇軾《浣溪沙》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池館:周圍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詩人沈約,這裏指詞人自己。③鷓鴣:一種鳥,其啼聲俗謂似“行不得也哥哥”。

【賞析】

詞人為我們講了一個忽陰忽晴的春天的故事,他講得巧妙而又含蓄。他講到古代那位因為失意而身心受損的沈約,我們知道其實講的就是他自己。他説他聽不到那能傳書的鴻雁的鳴唱,我們便知道他得不到親友的消息。他説他只聽到鷓鴣呼喚着“行不得也哥哥”,我們便知道他在思念遠方的子由——他“千里共嬋娟”的弟弟。聽話聽音。他的比興寄託,哪裏“唯有落花知”呢?

正直的詞人一生屢遭貶謫。這次又是哪一年春天?貶在何處?是杭州,還是湖州、黃州、惠州、儋州?這恐怕真個要叩問落花了,雖然落花不語。不過我們分明知道,詩人一定會從憂鬱中超越,依然曠達,一任平生煙雨。

七年級語文知識重點:十種常用寫作手法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

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例:《海燕》以海燕象徵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於鬥爭的鮮明特徵。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例:《白楊禮讚》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的思想感情 國中語文。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讚》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鬥的頑強精神。

先抑後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例:《白楊禮讚》先説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後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

九年級語文史記知識點總結

【— 九年級語史記總結】,想了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嗎?下面老師總結了一些知識點。

1. 作家作品

①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在漢武帝時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祕籍、史料、職司記載等。司馬遷自幼受父親薰陶,10歲就到長安學習,20歲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遊歷,觀察各地的風俗人情,採集傳聞異説,為後來寫作《史記》打下基礎。38歲時繼任太史令,更有機會博覽皇家藏書,掌握了豐富的史料。42歲時開始寫作《史記》。後由於上書替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辯解而觸怒皇上,獲罪下獄,被處宮刑。為完成《史記》,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歷時10多年,終於寫成歷史鉅著《史記》。

②《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傳記文學。這部書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的三千多年曆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跡),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記諸侯國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蹟)。書中史料翔實,作者思想傾向也極為鮮明。例如課文《陳涉世家》,作者把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的傳記列在“世家”裏,足見他對陳涉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魯迅先生曾稱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總結:文章寫出了陳涉的聰明才幹,並掀起了一場起義。

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複習方法指導

八年級的上半學期即將結束,期末考試快到了,通過期會考試可以看到學員在閲讀和寫作中欠缺較多,即使是基礎知識部分,也成為拉分的重要原因,再根據以往七年級學生期末試卷反映出的常見問題及關於本學期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現制定當前期末考試複習方法,因為基礎知識主要圍繞八年級上冊課本展開,大家要把課本內的字詞熟練書寫。對於易錯字加強警惕,如潛水的讀音;"消聲匿跡"應為"銷聲匿跡"等。

除基礎知識外的閲讀和作文複習方法具體見下:

一、古詩、文言文複習立足於八年級上冊,要求字字落實,人人過關。

古詩默寫中的"軟默"是易錯點,複習時要注意。對詩句進行多角度理解。

如李白《望廬山瀑布》的詩中最能展現詩人誇張想象的句子是,

杜甫《望嶽》詩中既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的句子是,。

《過零丁洋》中的傳世名句是:,。

二、現代文閲讀主要考察學生鑑賞文章的眼光,即明確欣賞文章的途徑和方法。所以複習時具有題型意識,要注意訓練代表題型。

三、作文複習:

好的作文應該有亮點,有內容、有特色。

考場上面對作文時,先審題:審提示語、審題目、審要求。能夠確定寫作主體、寫作重點、材料個數以及文體。

其次立意:將所寫事件得到的立意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使之變得鮮明深刻,不要模稜兩可,尋找朦朧感是對自己分數的不負責。

最後語言:語句通順是基本也是重要的要求,能在通順的基礎上運用語言技巧:修辭手法、細節描寫等充實文章的內容,會成為文章的亮點。

名師解析語文標點符號運用法則:引號

標點符號是新增加的考點,也是難點。其中尤以引號的考查為最難,下面給出一則規律的總結,以饗讀者。

規律:

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

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裏。

情況1.直接引用,一般引號冒號都用。

①“真不是和你説着玩兒,”洪民一本正經地説,“如果能出山,咱們一起想辦法,這事準能完成。”

情況2.間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時,句末點號(問號、感歎號除外)放在引號外面或不用。注:引文末了是問號、感歎號的,無論直引、夾引均放在引號內。

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行動寫照。

②“留住濟南”圖片展深深吸引了觀眾。那小巷,那泉水,那綠草青苔,已經成了難以尋覓的影子--真可謂“夢憶深深深幾許,一街一巷總關情”。

③我們的口號是“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④他看她臉上淚浸浸的便説:“你哭了?”

⑤我一進教室,就看見“你在浪費時間嗎?”的標語。

情況3.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強調的詞語,可以加上引號。

⑥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情況4.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裏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説引文作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感歎除外)放在後引號的外面。如:

⑦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⑧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⑨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説的那樣,“神形皆備,充滿生機”。

⑩陸游詩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古典詩歌史的虛與實

虛實結合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藝術手法之一。詩歌鑑賞中的所謂“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它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具體感受得到,是真實具體的描繪;所謂“虛”則是之景,存在於人的思想意識之中,引發人的聯想。具體説來:有限為實,無限為虛;景物為實,情感為虛;正面為實,側面為虛;眼前之景為實,已逝、之景為虛。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並使作品容量增大。

  一、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無限之境是在有限之景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宋代畫家郭熙説:“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這就是繪畫藝術中的空白藝術,它是藝術家再現現實對象整體時有意造成的藝術形象結構上的虛空。如宋朝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只畫了漂浮於水面的一葉扁舟和一個在船上獨坐垂釣的漁翁,四周除了寥寥幾筆的微波之外,幾乎全為空白。然而,就是這樣的空白表現出了煙波浩渺的江水和極強的空間感,襯托了江上寒意蕭瑟的氣氛,從而更加集中地刻畫了漁翁專心於垂釣的神氣,也給欣賞者提供了一種渺遠的意境和廣闊的想象餘地。作者正是運用空白藝術給欣賞者以自由想象的空間,以少許勝繁複,手段高明。這種手法在我國古典詩歌中也有許多的例子,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作者實寫了與童子的對話,而把“問”的內容省去,更沒有介紹隱

者的行蹤,但透過畫面,我們能感受到那山中縹緲的雲霧、隱者的閒適高雅以及作者本人悠然恬淡的心境。這種以實寫虛的手法也可以稱為是詩歌中的空白藝術,它是通過有限的問話表現了無限的閒適之情。

二、景物為實,情感為虛

人們常用“虛由實生,實仗虛行,以實為本,以虛為用”來分析詩歌中的虛與實的關係,詩人的情感是看不見摸不着的,要將這種虛表現出來,就得化情思為景物,化虛為實,而讀者則須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實景,但這景中卻藴含着詩人對於國破家亡無限悲痛憂怨之情,憂國思家之意。作者寄情於物,託感於景,寫景是實,抒情是虛,這也就是詩歌鑑賞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的寫法。

再如李忱的《瀑布聯句》:“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作者在此使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實寫了雄偉壯觀、沖決一切、氣勢磅礴的瀑布形象 國中化學,表現了作者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鵲以高翔的豪情壯志,這是虛寫,作者主觀上的情志,都依託在了客觀的景物之上,“化景物為情思”,達到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豐富了詩中的意象,開拓了詩中的意境。

 三、正面為實,側面為虛

正、側面描寫是詩詞作品中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在多數情況下.詩人都在正面描繪景物特徵。有時詩人為了追求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常採用側面描寫的,化實為虛,以虛寫實,造成含蓄藴藉的效果,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這在詩詞鑑賞中也可以看作是虛實結合。

例如自居易在《琵琶行》中三次寫到江中的月亮,其目的都是為了烘托人的情感。“別時茫茫江浸月”烘托出主客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反映了當時詩人與友人淒涼的心境;“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是對琵琶聲的側面描寫,點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的空間;“繞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被商人拋棄後的孤獨悲傷的心境。這裏正面寫景為實,側面烘托出的情則為虛。

再如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避開了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烘托,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中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

 四、當前之景為實,已逝、設想之景為虛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往往去描述此時不在眼前,卻是自己曾經經歷過或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用已逝之景與當前的實景構成對比,來表達自己

內心複雜的情懷。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詩句,這是作者遙望南國時發出的慨歎,“雕欄”、“玉砌”也許還在,但此時不在眼前,作者通過這已逝之景,傳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再如他的《望江南》“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再現了往日熱鬧繁華的景象,反托出今日處境的淒涼。

有時,詩人為描寫自己思鄉懷人之情,不從自己入手,而是設想對方可能有的情形,以寫對方而寫自己,這也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寫法。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是詩人在天寶十五年被叛軍抓住被困長安,望月思家而寫下的千古名篇。詩中流露出對妻子兒女的思念之情。但詩人並未從自己方面落墨,而是想象妻子在月夜之中霧濕雲鬟,月寒玉臂,擔心丈夫的情形。這種寫法比説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兒女來得委婉,字裏行間使妻子“獨看”福州之月而“憶長安”,與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福州的思念之情得到雙向交流,使得感情更加深沉,更具有藝術感染力。總之,實境是一種真境、事境、物境;虛境是給讀者創造的一種想象的空間、詩意的空間。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虛可生實,實可生虛,想象則是其橋樑,正是讀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詩歌更為飽滿,充滿靈氣,充滿詩情畫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