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

來源:文萃谷 2.56W

在大多數學生的心裏,都認為數學是門極其枯燥的學科,如何才能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趣味和奧妙所在呢?這正是我們數學課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一味強調升學率的今天,我們已經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對學生就只有一個要求:只要會算題,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給他們講有關的歷史,也很少向他們介紹這些數學知識的實際用途。

要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因此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的事和物,多思善問,就會發現很多和數學知識有直接聯繫的東西。數學絕對不僅僅只是和枯燥無味的文字符號、抽象演繹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數字遊戲,所以我們應儘可能的讓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挖掘生活中的資源,應用於數學教學,讓數學更加具體化、趣味化,例如我們在學習集合時,就可以用這樣一段對話來引入它的概念(這是一個姑姑和6歲小侄兒的對話):姑姑問:“你的臉在哪兒?小男孩兒指指鼻子。“不對,那是鼻子。”小男孩兒又指指腮幫子。“那是腮幫子呀!”小男孩兒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沒指出哪兒是他的臉。最後,姑姑告訴他説:把你的鼻子、腮幫子、嘴巴、眼睛、前額、下巴頦兒……放在一起,這麼一圈兒,才是你的臉。然後我們再給學生集合的定義:“在數學裏,當我們把一類事物放在一起考慮時,便説它們組成了一個‘集合’!”這肯定比一上來就給學生集合的定義,或者只是把書本的例子重複一遍印象更深刻。

再比如我們在學習柱體、錐體、球體的體積的時候,如果能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來學習,那麼這些公式一定會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充氣的氣球為什麼是圓的?買西瓜為什麼要買大的、圓的?……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搬入課堂,學生們的積極性能不高嗎?就拿易拉罐為形狀設計來説吧?為了減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屬薄片做成的封閉圓柱體,因為對於柱體,在給定面積的情況下,製作出的圓柱體的體積最大,而在實際應用中,人們不得不考慮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觀、方便等等,所我們看到的易拉罐形狀才各具特色。

二、讓學生動手學數學

如果我們一味的代替學生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使他們形成一種依賴性,動手能力會越來越差,自信心也會逐漸消失。因此我們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相信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我曾做過這樣的嘗試,在學習長方體的時候,我提前一天將這個任務交給他們,讓每個學生用硬紙板做一個長方體模型,要學生觀察什麼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方體有什麼特徵,怎樣做才美觀大方,第二天學生帶着自己製作的長方體到課堂時,長方體的特徵根本就不用教師講解,每個學生已有體會,與同學交流時,個個胸有成竹,爭先恐後發言,這樣的課堂能不充實、能不活躍嗎?此法也可以用於學習其它“多面體”。再比如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帶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動手操作,用旋轉平移的方法把兩個一樣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底乘於高,所以三角形面積等於底乘於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積公式是由學生在操作,觀察、思考概括而來,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快樂,不但能掌握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信心和興趣,同時鍛鍊了動手能力。

還可以讓學生為你的講解內容創設情境,如在教循環小數概念時,可以讓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在説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些都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東西,這樣先通過實例初步感知“不斷重複”,再舉出自然現象中“水→汽→雲→水”的循環引出“循環”的概念,我相信這樣要比我們純粹的使用數字説明效果要好得多。

總的來説,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的聯繫,課堂上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突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了學習方法,還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在研究中不斷思考,不斷嘗試,並不斷體驗成功。生活化課堂教學,要以課本為主導,又不受課本知識的禁錮,使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既把學生的減負落到實處,又提高了教學質量。既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又順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他們也關心身邊的事情,也渴望對實際生活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而且很多時候學生們都能提出很有見的想法,我們應該善於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及時利用,合理引導,更不忘表揚。人類學習的本質是獲得知識經驗與進行生產實踐兩者結合的活動,數學學習也應是知數學、做數學和用數學的有機統一,因而學生學習數學只有瞭解了它的產生背景及其應用價值那才是積極的,學生掌握數學也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地做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應該教學生做數學,教學生用數學。

三、走到學生中去教數學

很多學生往往都是因為愛老師才愛上這門課的,而愛學生,才能和學生融為一體,做學生的朋友,這不僅是對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學生所渴望的。而往往很多老師缺少的就是這個。要讓學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們就要走到學生中去,能經常和學生交談(可以找學生談心,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閒聊),從中瞭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儘可能的給予幫助,我相信在學生愛上我們的那一刻,他們也會愛上這門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