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音樂課

來源:文萃谷 2.71W

音樂課》內容概要:個年輕樂手的故事,他視音樂為生命,卻在奮鬥的過程中遭遇瓶頸,只能在家中不斷練習。這時,一個神祕的陌生人突然出現在他家裏,改變了他的命運。在這個行事古怪的陌生人的帶領下,樂手開始了十二堂不同尋常的音樂與人生課程:每堂課都以一種音樂元素為主題,每堂課他都會經歷一次難以忘懷的奇遇……

讀後感 音樂課

《音樂課》讀後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看完《音樂課》尾聲,我忍不住哭了,彷彿把我傾注在在作者(維克多·伍頓)、邁克、克萊德大叔、山姆、伊希斯的所有情愫都爆發出來了。我沒想想到我竟然會哭,我以為這本書帶給我的只是音樂的知識,讀它只是為了幫助我更好地學習樂器的彈奏,但事實上它給予了我更多,更多心靈的震撼。當作者推開小屋的門,走到另一個手拿貝司的年輕小夥子面,演繹“邁克”的時候,我深深地被打動了。他就是音樂的傳承者,音樂的火炬手,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又一個“邁克”,音樂的美好才得以傳遞下去,生生不息。我沒有想過音樂的力量會如此巨大,大到可以重組一個受重傷的人的體內結構,也不知道音樂可以影響動物的有序繁衍,更不曾思考過音樂和人生是緊緊相連的,而音樂和時間、空間是密不可分的。音樂不只是律動、音符、音長、技巧、情感、力度,也不只是節奏、音調、分節、休止符,它是所有元素的集合,是世上萬物的完全結合,是人生。“0”不是空,也不是一無所有,它是無窮無盡的空間,是一切力量的.來源。“無論你心裏在想什麼,不要讓一些干擾性的想法擋住了你實現心裏想法的路。把你的想法放進那個胖胖大大的0內。就像一個原子的原子核一樣,它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當你學會把自己放在中心,讓這種力量、這個空間包圍着你的時候……那時,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都不會再猶豫不決。”學會微笑,對自己微笑,對世界微笑,對身邊的人微笑;學會傾聽,傾聽內心的聲音,傾聽音樂的聲音,傾聽萬物的聲音;學會説“謝謝”,對你深愛的樂器説“謝謝”,對創造和製作它的人説“謝謝”,對自己説“謝謝”,對生活説“謝謝”。我不需要絕佳的天分,不必有純熟的技術,也不一定要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但我有豐富的情感,每一次和樂……

音樂課的讀後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邁克説,“真正的音樂家彈奏的是音樂本身,樂器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我知道音樂來自我的內心,而不是來自樂器,因此我能使用任何一種樂器,甚至連樂器都不用,就可以彈奏我內心的音樂。”這不是一本關於音樂創作與具體演奏技法的教材,這是一本從藝術的高度談論“音樂是什麼、怎麼玩音樂”的讀本——雖然我注意到,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藝術”這個字眼。四次格萊美大獎得主維克多·伍頓借用莊子的手法,在這本《音樂課》裏,他虛擬了無所不知的老師邁克、小男孩山姆、流浪漢克萊德大叔和女巫伊希斯,用不同的人物來講述自己的音樂哲學,娓娓道來生動有趣,淺顯明白通俗易懂。在1998年的“BaDay”(美國貝斯音樂節),伍頓以其無人能望其項背的高超技巧與樂感,演奏了一首改編自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披頭四”名曲的《挪威的森林》貝斯獨奏曲,奠定了他作為當世屈指可數甚至首屈一指的國際頂尖貝斯演奏家的地位。中國大多數的流行樂手包括在下,在十年前都成了他的粉絲。對於音樂如何產生,伍頓提出了自己的新觀點:音樂已經是活生生的存在的,你不需要再創造它,你要做的只是通過演奏,把音樂帶到世界上——就如米開朗基羅談到他的雕塑時説的,“我只不過把它們周圍多餘的大理石弄走而已。”他説的不只是音樂,“情感、能量、振動、人生、愛或者音樂,你想叫它什麼就是什麼,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它,即使是在你什麼也聽不到的情況下。”伍頓的音樂哲學深受中國老莊思想的影響,他把音樂與大自然、人生、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與認識,並把這種思想貫穿到他對音樂各種元素的認識。對與錯、有和無,在他論述裏,被用作新的角度來對音樂和人生進行重新審視和認知。一直以來,我們所受的音樂教育都以彈奏“對”的音符為先。而伍頓説,“別管你的樂器,別管調子、別管技巧,去傾聽並感受音樂的律動,然後讓你自己成為音樂的一部分。永遠不要為了找一個音符而失去律動,一旦你有了這種律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