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訓練試題

來源:文萃谷 2.56W

引導語:在期末考試複習中,同學要善於歸納、總結,利用複習的機會鞏固基本知識、技能。以下是魯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訓練試題,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魯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訓練試題

(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

  一、積累運用:(10分)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錯別字。(2分)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匡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

搽 _________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

2、根據原文填空。(4分)

①《岳陽樓記》中表現“古仁人”曠達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路難》中表現詩人心志高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雪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醉花陰》中最能表現女詞人“涼意透心,萬分憔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春伊始,萬象更新,請你從《培根隨筆》中選出一句格言警句送給你的一位同學或親人,並寫出贈予的理由。(2分)

4.隨着科技的發展,“網上閲讀”已經成為時尚。請你談對“網上閲讀”的看法,要求有自己明確的觀點,理由充分,不少於30字。(2分)

  二、古詩文閲讀(25分)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棒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5、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梅的什麼特點?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2分)

6、本詩主要表現了梅花怎樣的品質?(2分)

㈡[甲]若夫日出而林霖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間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②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註釋]

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採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稱知州。寫此文時,作者為滁州知州。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佳木秀而繁陰。 秀: ②遂書以名其亭焉。 名: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②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9.乙文中,作者為什麼要取亭名為“豐樂亭”?(用文中詞語回答)(2分)

10.甲、乙兩文旨趣相同,都表現了怎樣的政治理想?(2分)

11.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景物描寫方法上的異同。(2分)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岳陽樓記》)

[乙]上①與羣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②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③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耶?”自是數年之後,國內昇平④,路不拾遺,外户不閉,商旅野宿焉。(選自《資治通鑑》)

[註釋]①上:皇上,這裏指唐太宗。②不暇:顧不上。③徭:古時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無償勞動。④昇平:太平。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①處之遠則憂其君(  )   ②自是數年之後(    )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耶?

14.用文中句子回答下列各題。(3分)

①甲文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的憂樂觀。

②乙文唐太宗認為防止盜竊的三種辦法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從乙文中可以看出,作為國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甲文中的語句回答)

  三、現代文閲讀:(35分)

㈠認為“我不具備創造力”的人當中,有的覺得創造力僅僅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從而進行自我壓制。不言而喻,在創造的宇宙裏,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逐漸充實。 由此看來,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他們不知道將來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但他們很清楚,小的創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並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為現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