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説明文的立體感教案設計的優秀範文

來源:文萃谷 1.71W

【鏡頭1】

教出説明文的立體感教案設計的優秀範文

師我們偉大祖國曆史悠久,山川錦繡,名勝古蹟星羅布,在世界上可以説是——

生首屈一指。

師首屈一指(豎起拇指)。

“在世界上可以説是——”這看似平淡無奇的稍一停頓,帶出來的不只是“首屈一指”這個成語,更是對學生知識儲備的一次調動。在學生説出答案之後,教師的一個“豎起拇指”的動作,更是直指人心,激起學生內心的波瀾,使其不自覺地產生自豪之情,潛埋下情感教育的因子。如果一開始教師就説:“我們偉大祖國曆史悠久,山川錦繡,名勝古蹟星羅棋佈,在世界上可以説是首屈一指。”看似與實錄無多大區別,實則區別大焉:前者灌輸,後者引導;前者急急相受,後者水到渠成;前者情感無波,後者情發內心;前者是教師單獨的“教”,後者是學生主動的“學”。總之,一個細節,不僅落實了知識,更激活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慾望,蕩起了學生情感的漣漪,為課堂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

【鏡頭2】

師現在請每位同學就你所知道的名勝古蹟説一處。我不一個一個地叫名字了,請挨着次序講下去。你先説(示意第1排的一位學生)。

生青島八大關。

生故宮。

生善卷洞。

師在什麼地方?

生宜興。

生福建廈門的鼓浪嶼。

生上海南翔古猗園。

生北京的頤和園。

生西藏的布達拉宮。

師好,講得很響亮。

生河北省的趙州橋。

師河北省的趙州橋,我們什麼地方碰到過?

生課文《中國石拱橋》。

師對。

生陝西的兵馬俑。

生安徽滁縣的醉翁亭。

師醉翁亭,我們這學期要學《醉翁亭記》。

生承德的避暑山莊。

生湖南省岳陽市的岳陽樓。

師岳陽樓,我們這學期還要學《岳陽樓記》。

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生雁蕩山。

師在什麼省?

生浙江省。

生北京的盧溝曉月。

師“盧溝曉月”我們也在課文中碰到過。

生西雙版納。

生中嶽嵩山。

師中嶽嵩山,你還能説出其他的幾個“嶽”嗎?

生能。西嶽華山、東嶽泰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師對不對?

生對!

師記得很熟,好。

……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於漪老師要求學生用一句話介紹自己所熟悉的名勝古蹟,看似平常,實則高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實現了語文教學信息交流、傳播知識的目的。於漪老師在上這一課時,旅遊不似現在普遍,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不似現在豐富。於老師引導學生一人説一個古蹟,經過一番簡單的交流,讓學生在輕鬆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新的信息。當其中一位學生説到“中嶽嵩山”的時候,於老師適時地追問,讓該學生説出其他“四嶽”,這不僅使之温故舊知,也幫助了其他不瞭解“五嶽”的學生獲得了新知。

其次,開啟了學生的智慧,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生在聽其他同學講述景點的時候,必然會思索:“我去過哪些地方?我到過的地方中選哪一個講比較好?哪一個留給我的印象最深?我該用怎樣的言語敍述,才能説得比較好?”一系列問題必然牽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

第三,達到了情感薰陶的作用。語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而情感不是空洞的説教、無聊的灌輸就能達到的,必須要動其心方能養其德。在每一位學生的發言下,各地的名勝古蹟不斷地迴響在學生的耳畔,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山川壯麗,景色優美,聽的人,講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為祖國山河之壯麗、歷史人文之悠久而產生了深厚的情懷,心底油然生起民族自豪感。這是一種潛滋暗長的情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情感。當學生正沉浸在自豪之情中時,於老師適時地再點燃了一把火:“剛才我們花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把自己熟悉的名勝古蹟初步檢閲了一下,已經巍巍乎壯哉!我們祖國無處沒有名勝古蹟,真是美不勝收。我們祖國究竟有多少名勝古蹟呢?我給你們介紹一本書——《中國名勝詞典》(出示書)。這本書裏介紹的都是我國名勝古蹟…… ”教室裏發出一片驚訝之聲。沒有説教,沒有渲染,於老師僅憑着手中舉起的.一本書,就使學生驚歎之情頓生,自豪之情油然而起。

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環,卻實現了説明文教學的多重功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智力發展、情感薰陶等方面都獲得了提升;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環,使説明文的教學血肉豐滿——工具與人文並重,知識與能力相攜,實用與審美相依;這看似不起眼的一環,使説明文教學擁有了“立體感”。這一環看似簡單,實乃大巧若拙也!

【鏡頭3】

師……因此我們查這本詞典的時候,在山西省部分可以查到。“晉祠”在這本詞典的127頁,山西省太原市下的第一個條目就是“晉祠”。我們聽寫一下……

(師生聽寫。)

師現在請同學們校對。我讀一遍,不僅校對字,而且要校對標點符號,看看怎樣的標點才正確。……校對好了以後,請同學們做一件工作:這裏一共聽寫了5句,請你們把每一句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來。標好以後請你們用很快的速度把課文瀏覽一遍,把條目裏介紹的有關內容和文章上的有關段落對應起來。比如説,第一句“晉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這是“1”,請你看看,與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對應?

在這個環節裏,於漪老師設置了“聽寫”,其功能有二:一是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不管一個學生將來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具備這一能力。 二是培養學生思維和閲讀的速度。快速瀏覽文本,並將之與所聽寫之內容對照,有的一句話對照文章一段,有的一句話對照文章幾段,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思維必須高度集中並快速運轉。小小的一個“聽寫”,實際上在踐行着對學生“聽”的能力和智力的培養。這是一個“立體”的“聽”。

【鏡頭4】

師……把詞典上介紹晉祠的語句和課文《晉祠》對照起來看,你們會發現哪些問題?這是其一。其二,二者有哪些不同之處?其三,請你們判斷一下是文章寫得好呢,還是詞典上説明得好……

在這一環節裏,於老師設置了一個比較閲讀的環節。通過比較,學生髮現了許多問題:

(1)詞典上説晉祠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書上説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裏,數據上有些不對。

(2)兩個“三絕”內容不同。

(3)書上是唐槐,而詞典上説的是隋槐。

(4)宋代彩塑43尊,而書上是42尊。

(5)剛才我們聽寫下來的一段話中有這樣一句話,“殿兩側為難老、善利二泉,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而課文的第5自然段中講“這裏的水,多、清、靜、柔。這些水主要是來自難老泉”,説法有出入,這些水到底是來自難老泉,還是來之於難老、善利二泉呢?

(6)詞典和課本上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在寫晉祠三絕的時候,寫作方法是不同的,課文上是先總述,然後再分述,詞典是先分述,然後再總述。

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探討,於老師引導學生明白了文章的寫作方式應該根據其寫作目的來選擇;引導學生明白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因此在閲讀時,一個字都不能漏;引導學生明白了可以用歷史來解答語文問題,提高了學生閲讀、理解的準確度;引導學生明白了中國在那麼遙遠的年代就擁有如此巧奪天工的藝術,自豪感充盈心中。

總之,這一藉助詞典的巧妙設計,既讓學生明白他們懂得的還少,需要不斷的求知,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又將閲讀的理解及準確度,文章的寫作目的與寫作方式,思維的敏捷度等多重問題融合於一體,實現了説明文教學的“立體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