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案範文

來源:文萃谷 2.55W

一、教學目標。

《山市》教案範文

1、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三、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閲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導入新課,簡介有關海市蜃樓的概況,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整體感知課文,疏通文義。

(二)教學內容和步驟:

1、恰當導入。

①可以由“海市蜃樓”的畫面或圖片導人,也可以播放有關的錄像,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狀態。

②也可以講傳説、講故事,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説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2、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課題:山市。)

學習目標:

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三)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四)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1、自學課下注釋。

2、教師導讀:閲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閲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瞭解全貌。

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

b、分析理解詞語。

c、斷清句層次。

d、省略補出翻譯。

e、朗讀按標點。

f、精讀分析理解。

g、難句村出來。

h、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小結本課,並佈置作業:初步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分析課文結構,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二)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自主學習。

①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二)探究想像。

1、學生討論後可自講:

①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②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2、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説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敍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三)拓展練習。

①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③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