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攝影暑假實踐報告

來源:文萃谷 9.43K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一)

兒童攝影暑假實踐報告

關注同一片藍天下的留守兒童

——西華師範大學201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暨“千村萬户”行動調查報告

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鬆動的一羣“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裏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裏,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裏,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裏缺陷,由於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們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魯迅曾發出“救救孩子”呼聲,現在是該“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農村基礎教育的薄弱眾所周知,然而具體薄弱在哪裏,好象鮮有提起。我於2015年7月參加西華師範大學組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營山新農村建設服務小隊的支教活動,來到了營山縣茶盤鄉完小支教。茶盤中心國小位於營山縣城南8公里處,濱鄰山青水秀的望龍湖森林公園和寬闊的營星公路.學校佔地15000餘平方來。現有國小班9個。國中班8個,學前班1個,在校學生達1300餘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這裏的孩子大多數天真可愛,樸實卻活躍,但他們的見識實在是太狹窄了,國中的孩子的知識面不及城市裏國小生的知識面。他們中只有10%的孩子可以在期末考試中所有科目及格。並且孩子們存在着嚴重的自卑心理,害怕交流與表現。面對嚴峻的教育問題,除了教學,我們也對當地留守兒童的家庭及經濟情況做了各種問卷調查,走訪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種資料,並嘗試將其組合分析,雖然我所在的學校或許具有其他學校所沒有的特點,雖然由於本人水平所限,或許並未能看到更多隱藏於簡單表面之下的事實,但我相信,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更多的人對農村教育更為細緻的考察一定能切實提高我們農村的教育水平,並解決好令人擔憂的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從以上統計狀況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愛,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而有資料顯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裏問題已是迫在眉睫!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分析及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調查中,我們發現營山縣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仍較多,資金和煤、電、油、運偏緊;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大;城鄉居民增收困難。茶盤鄉就更加偏僻,大多數鄉民都外出打工,茶盤完小的孩子們的父母多數都是一起出去,地方多是深圳等大城市,而這些孩子暑假或者放任自流,或者就是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做暑期工。

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羣體是我國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所帶來的附屬產物。由於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加上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留守兒童往往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適應感,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畸形發展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失範和越軌現象,出現一定的“留守兒童綜合症”。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二)

這個假期在歷經了5.12問穿戴地震後,來得比往年早一些。為了增加機會成本,我打算到自己相關的單位去鍛鍊,增強動手能力,開闊眼界。

首先去了成都市幾家婚紗影樓應聘攝影師助理,由於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最後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七月初,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天就在學校看看書,複習功課,倒也輕鬆自在。一個偶然機會,在七月十五日來到了夢寐以求的綿陽市三台電視台。説明來意,時間目的,最後被編排到社教部。這是我所向往的部門,也希望以後從事紀錄片的工作。

第一天上班。這天才明白一個台分為新聞部、社教部、廣告部、網宣部等等。這天正巧遇到我們部門有個訪談節目,嘉賓是來至汶川南坪鎮的鎮長、黨委書記。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錄音室裏忙忙碌碌的準備着不同角度的攝影機、燈光照明、桌子等。製作室和錄音室的設備是相連的,錄音室是錄製現場,燈光打開,調好亮度,主持人和嘉賓各自坐好,有四台攝影機,各自選好一個不同的角度和景別攝入一個人,其中一台機子是主持人和嘉賓的全景。在製作室裏一台機器控制着錄音室的攝影機,分別標上a、b、c、d序號,集中序號在導演的控制下來會跳動。節目錄制完後,大家都大汗淋淋。

社教部每週六晚上都要播出一檔以幽默搞笑的情景劇《週末大觀》,類似四川台的《麻辣燙》,都是羣眾演員,演繹身邊故事,展示三台人民的生活片。當然,只要你有好的劇本,道具簡單,人人都可以寫劇本和導演劇本。我在實習期間趕上《合租公寓》的拍攝,演員都是來至台裏各部門的實習生,個個俊男靚女,盡情發揮他們的演員天賦。與我們在學校裏不一樣的是,這裏是多機位拍攝。這個劇情要從不同角度展示各種景別,但人物較少,空間也較小,就用來a、b兩台機子。a是主機,b是副機。我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舉話筒(戲稱音師),這個長杆伸直有八米,是a機的外接話筒,舉的'時候注意不能穿幫,不能距演員太遠,隨着a機而移動。在拍的過程中,一個煩瑣的事情就是打板(戲稱板師),在每一個鏡頭開機前,板師都在板上寫上a——1,b——1,代表主機第一個鏡頭第一次拍攝成功,b機第一個鏡頭第一次拍攝成功。這是很重要的工作關係到後期的採集工作。

接下來的工作是採集帶子,幾台機子就是有幾盤帶子。板上記錄着總鏡頭數,採的時候把每個鏡頭數分開,首先採a帶,在每個鏡頭開始前出現板子,在導演的一聲“停”下結束。再採b帶等。然後是編輯片子,先把故事結構梳理出來,對照a、b兩機的鏡頭,看那個鏡頭最具有現場感,選用最好的鏡頭。如果同一鏡頭b機的鏡頭效果好,就讓b機鏡頭的畫面和聲音解組,然後和a機組接。最後的工作是打字幕。演員每一句話都是相對應的字幕顯示出來這既要看稿子,又要看畫面的嘴型,還要看演員的對白。一節情景劇就這樣誕生了。

但情景劇的前端有一段主持人的開幕詞(專業稱之為口導)。我有幸為這期的節目寫口導。以前看電視覺得主持人侃侃而談是小菜一碟,現在自己來寫,第一次寫的太書面語,第二次結局沒有懸念,第三次認認真真的看了一次劇本,才寫出來。還好,主持人還滿意。

最近三台縣正在創建衞生城市,這是大力宣傳三台的好時機。社教部策劃了一個《城市鏡頭》的欄目,記錄三台具有代表的人、物、景等。去年國慶節才揭幕的梓洲公園算得上是三台的代表之一。這裏有山、有塔、有石梯、有樹、有休閒的人在一個週末,我們部門出動了眾多大型設備,如搖臂攝影機、軌道等。早上隨着晨曦記錄了公園裏杜甫的雕像、登塔眺望的古鐘、公園門口舞動的人羣下午記錄了梓州國際大酒店的雄偉壯觀,也展現了這個美麗的酒店在夕陽中的縷縷柔情

短短一個月就在這樣悄然飛逝!學校和這裏是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明白了動手能力很弱,寫一個稱心如意的策劃案不容易,出去拍東西扛機器不輕鬆,但是學得的和見到的是無價之寶,受益終身!

在這裏的一個月,我也結識了一些同道朋友,他們來至不同的學校,學術各有所長。我感謝他們對我的無私幫助!真的很感謝!

兒童攝影暑假實踐報告 [篇2]

2016年暑假期間,很多同學都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投身社會參加實踐,而且有很多收穫和進步。

暑假剛剛開始我也沒閒着,玩兒了兩天後就琢磨着社會實踐的事。這個暑假註定是豐富多彩的。第一,因為作業很少,這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課外實習;第二,這是我的第五次社會實踐了,這讓我對此次的實踐更具信心。在我的計劃中“英語教師”是一個很理想的工作,首先我很喜歡教師這一行業,從小就夢想着當一名出色的老師;其次我選擇英語教師這一工作也是因為我已經生活在外語系這個天然的英語環境中三年了,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考慮到是第一次當老師,所以我選擇國中和國小生作為我第一批學生。我相信,百分百的熱情加上百分百的努力會讓我勝任這份臨時的工作。

可是萬萬沒想到,現在是暑假,哪還有學生在學校啊。信心十足的我走訪了幾所學校,結果還是一無所獲。雖然偶爾有值班老師在,並問他們是是否有暑期班,我願意當義工,可是......

連連失敗的我仔細回想是不是我自身出了什麼問題。看來暑期的專業英語學校不太可能讓我留下,因為他們都需要有一定文憑的專業英語教師,而我,雖然口語不錯,有熱情,有信心,肯努力,但英語水平還需要繼續提高。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敢於面對失敗的心,回家後,無聊了幾天。要知道,生活中總會有奇蹟發生的,就在我茫茫然不知所以的時候,我姑媽問我是否願意去她的公司當一下臨時翻譯,翻譯一些不重要的文件,釋然啊,豈能不應。工作第2天就開始了。

(二)進入角色

精神十足的我興致沖沖的來到我姑媽的單位,公司雖然不大,但五臟都很齊全,認識過了部門的主管,接受了一些簡單的任務後,我便來到了一張電腦桌旁。其實説是來上班,實則是給別人當助理的,主要的翻譯工作都由資深祕書,劉姐負責,我只是負責打字與糾錯罷了,不過,對於還未上過班的人來説,着也是非常有趣的。當然,我也會偶爾給其他的同事端茶送水,畢竟,每個偉人都是從瑣碎的平凡小事做起的。

午飯時間,同事們有説有聊的去吃飯了,而我卻還有些工作沒做完,大概也就一千字的打印工作吧,堅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嘛。。。搞定,午飯好香啊,錯覺嗎?不會。這是一種豐收的感覺,一種成功的喜悦。

下午是一點半上班的,大多數的人都在睡午覺,那叫一個香啊!下午的工作也是如此,5點下班,坐上姑媽的車回家了,興奮歸興奮,吃完晚飯洗完澡,整個人都軟下來了。撲通!一頭栽到牀上。

接連幾天的工作也是不盡相同。直到第8天,主管讓我去談話,主要目的是表揚,表揚我的勤勞刻苦,對工作認真負責,但是某些出錯是不能犯的,遇到不懂的還得請教劉姐,畢竟是老手了,我連連稱是。

其實工作就是不斷的重複,重複昨天,再重複今天,偶爾有點創新實在是很快樂。很快的,20天的工作生活結束了,收穫頗多。

(三)實踐總結

這次社會實踐,雖然沒有工資,但我收穫的是比金錢更加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和在以後人生中受用終生的技能、經驗。我的思維方式也有了一些改變,能夠用更加成熟和理智的目光看待世界。

大家知道,社會實踐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增加閲歷的有效途徑;説的大一點就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但是不管怎麼説,我想每一次實踐都是我們在思想上,行為上一個成長的過程。#url#既然是成長那就一定會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孟子曾經曰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參加實踐的人大都沒有工資,但是實際上我們已經融入到那個集體中去了。無論我們做了什麼工作,或多或少的都能提高一個人的內在與外在的能力,並且可以深切體會勞動者的艱辛。在社會實踐中揮汗如雨的過程恰恰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其實我想在實踐中所做的這些事,不光説明我們雙手的勤勞,更主要的是體現了一種積極踏實做人的心態。

除此之外,讓我感觸良深的一點就是人際交往。人與人的關係是那樣微妙,難以讓人捉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跟不同人打交道,當然有不同的技巧,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又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我們不能總想着改變別人,因為那樣往往無濟於事,我們更應該去做的是學會適應別人,學會與人合作。

在記錄下社會實踐的感想時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難道對這個世界有了和從前不一樣的認識就説明我長大了嗎?這也許就是空想家和實踐家的區別吧。改變觀念只是第一步,最重要,最困難,也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是用實踐證明自己的想法,在不斷實踐中完善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