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活動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調查與分析

來源:文萃谷 2.93W

摘 要:通過團體性活動加強中職生在自我認識、換位思考、責任承擔、寬容理解等方面的認知,以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團體活動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調查與分析

關鍵詞:中職生;團體活動;調查

【研究目標】

通過實證性干預研究,針對中等職業學生心理問題,探索並開發適合中職生抗擊挫折且易於簡便操作的心理輔導的干預實施方案,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開闢新的教學模式。使他們在今後的生活與工作中能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研究對象】

從淮安文化藝術學校三個專業(音樂、舞蹈、戲曲)的班級中選取心理診斷測試得分在40~70分之間,具有一定焦慮程度的學生,理由是分數低於40分的學生,其焦慮程度達不到干預標準,效果不明顯;高於70分的學生需要進行鍼對性干預和指導。通過面談,結合男女生比例,最終確定參與研究的學生人數為24名。

【心理輔導方案】

輔導方案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階段,強調人的情緒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和控制,並藉助外界力量進行緩解的。輔導過程以進行培養團隊之間信任感的遊戲為主,圍繞調節學生的失敗、挫折情緒來展開。共分為8個單元,每個單元80分鐘,每週一次,共進行6周。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並緊密地圍繞着調節挫折情緒的目的來展開。每次活動基本上都(首次除外)由熱身活動、回顧、重點突破、分享感受、結束總結五個環節構成,且活動後,學生要記錄心得體會以便下次分享,及時反饋活動效果以便適時調整方案設置。

第一次活動方案(參照畢淑敏《你很重要――認識你自己》)

(一)活動目的

增進團員之間感情,同時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二)活動內容

1.為十二名學生每人準備一張白色的紙、一支紅色的筆、一支黑色的筆。

2.每位學生匿名用黑色的筆寫下自己最害怕的十件事,用紅色的筆寫下自己最喜歡的十件事。

3.每位學生選擇一張紙,大聲地讀出來,其他學生認真傾聽,選擇與自己有同感、最能引起共鳴的地方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活動小結

十二名學生是同一個年級、同一個學校,儘管每天在一起生活、學習,彼此之間很熟悉,卻很難關注到彼此的內心感受,作為學生個體,能夠將自己難以啟齒的、最害怕的事情寫出來,也是對自我的一次挑戰。

第二次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扮演“盲人”角色與“枴杖”角色的學生分工合作,讓十二名學生親身體驗懂得溝通與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培養成員之間的信任感與責任感。

(二)活動內容

1.在一個設計好障礙物的功房,每位學生帶上眼罩,扮演一次盲人的角色,體驗盲人在無助的情況下的感受。

2.一半學生扮演盲人,另一半學生扮演盲人的“枴杖”,通過語言交流幫助盲人通過障礙物,如成功,兩人互換角色,體驗對方的感受,進行換位思考。

3.再次加大難度設計障礙物。

4.學生討論:在遇到困難時,怎樣能夠換位思考與實現與他人的良好溝通。

(三)活動小結

我們往往在生活中有着先入為主的觀念,事事以自己的感受作為評判問題的決定因素,眼前的一片漆黑,換來與他人的心靈交流和信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換位思考的重要意義。

第三次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幫助學生尋找自信,從不同角度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特有的優勢,開發自身的潛能,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實現悦納自我。

(二)活動內容

1.為每個學生分發到三張白紙,分別在白紙中間上部位置寫上“理想的.我”“現實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三個題目。

2.在“理想的我”“現實的我”的題目下讓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寫一下自己的真實情況。

A.身體狀況(身高、體重、體型、相貌)

B.人際交往(與家長老師的關係、與同學的關係)

C.興趣愛好

D.父母的職業

E.家庭等方面

3.讓學生找自己認為目前最瞭解自己的在場學生,讓他在“他人眼中的我”這張白紙上參照上面涉及的幾個方面寫出他的評價。

4.對比三個“我”,現實中的我與理想之間的我有什麼差距,比較現實當中的我與別人眼中看來的我又有什麼區別。

5.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

(三)活動小結

其實每位學生都有他的獨特之處,只是生活中少了善於發現的眼睛,通過不同的“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優缺點,幫助學生重新找回前行的力量。

第四次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得失,做一個勇於承擔的人。

(二)活動內容

1.將學生分為4人一小組,每組一人站立,一人坐在凳子上。

2.每組站立的學生猜拳,贏得一方,由坐着的學生刮對方坐着的學生鼻子。

3.失敗的一方組內變換位置,繼續進行下一局。

4.讓學生認真感受站立和坐下,位置的變換,內心有何不同。

5.組內兩名勝利的學生扮演“天使”“惡魔”的角色,與失敗的組員進行對話,天使的目的使失敗的學生能夠解除壓力,“惡魔”的目的是使失敗的學生壓力更大。

6.“天使”與“惡魔”輪流與該學生進行對話,學生談內心的感受

(三)活動小結

因隊友的過失而導致組員遭到懲罰,內心的愧疚情緒是可想而知的,聽一聽天使的話,讓隊友的內心得到短暫的安慰,惡魔的消極對話其實也可以一語驚醒夢中人,而這也證實了中職專業的學生具有辨證思考的能力。 第五次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使學生學會接納與諒解。

(二)活動內容

1.事先準備一根兩米多長的輕竹竿,全體學生分為兩列,相對站立在竹竿兩側,共同用手指將托起的竹竿放到地上,全體成員的手指都不能離開竹竿,即時刻都要保持與竹竿相接觸,否則就算失敗;

2.完成第一項任務後,把放在地面上的竹竿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托起,要求同上。

3.分享交流這個考驗大家是否同心協力的活動,以及如何看待由於自己或其他某一個或少數人的失敗而導致整個團隊的失敗,讓學生表達自我不同感受。

(三)活動小結

能夠正確地直面錯誤和寬容地看待別人的錯誤,都是需要勇氣的,該項活動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記得自己是班級、單位、社會、國家的一分子,學會接納與融入,比排斥來得更易使人快樂。

第六次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勵志文章交流與給自己寫一封信,幫助學生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最終從一個“舊我”中破繭而出一個“新我”。

(二)活動內容

1.每位學生在活動前找出一篇能夠對自己有心靈觸動的勵志文章。

2.在團隊活動中用自己的語言為大家敍述故事,並結合自己的故事談一談觸動的原因。

3.團員對於跟自己有同感的想法,進行相互交流。

4.給自己寫一封信(可以談一談自己曾經在面對挫折中的一些想法和新的認識,頁可以談一談自己在新學期中,對學習和生活的展望,説一説今後的道路中,自己可能會有的哪些認識)

5.隊員將新建貼上郵票、封上信封,由老師統一保管,在四個月後,一學期即將結束時從郵局寄出,收到自己寫的信,學生感慨萬千。

(三)活動小結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一顆渴望向上的心,也許在追求的道路上不甚迷失了方向,也許是温室的花朵太過於嬌弱,一時難以接受風霜的洗禮,一路走來,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的朋友,會有許多的導師,但是與我們最親近的朋友就是我們自己。

【討論】

此次活動,參考了郭金濤老師《團體心理輔導對職業中專學生焦慮傾向的干預研究》的活動方案,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活動之後,此次參與的學生在接下來進行的藝術實習、實踐過程中,老師進行了跟蹤調查,本次參與的學生在實習基地均能較好地完成實習活動,在處理學員與用人單位的矛盾中,能夠起到示範作用。

參考文獻:

樑青春.大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問題探析[D].蘇州大學,201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