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中參與農村勞動力培訓的調查彙報

來源:文萃谷 1.78W

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是有關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一個非常現實和迫切的問題。職業學校作為培養具有從業技能的勞動者的主陣地,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大有可為。特別是對於農業人口比重較大的、經濟欠發達的縣來説,充分發揮職業學校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職能作用,關係到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與層次,也關係到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意義十分重要。

職中參與農村勞動力培訓的調查彙報

  一、縣農村勞動力的現狀

1、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情況

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縣勞動力總數為43.7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為21.7萬人,預計到2010年我縣勞動力總數將達45.8萬人,其中農業勞動力將達20萬人.據2005年資料,全縣農村富餘勞動力總數為16.5萬人,佔我縣農村勞動力總數的76%,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內在動力強大。

2、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情況

根據調查推算,2005年全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為14.5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33.1%,佔富餘勞動力總數的87.8%,與2003年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相比增長16%。務工人員以青年為主,其中18—35歲的佔82%,16歲以下的佔2.1%,35歲以上的佔15.9%;務工人員的文化程度以國中為主,佔75.5%,國中以下的佔20.2%,高中以上中4.3%,職業學校畢業的還不到1%,充分説明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職業學校的培訓空間存在着相當多的空白,培訓市場廣闊。

3、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

⑴外出務工意識強

通過對我縣農村勞動力的調查,認為外出務工是農村勞動力最佳選擇的佔91%。調查中還發現,許多家長對此事持積極態度對孩子外出務工表示支持。

⑵外出務工人員以從事簡單勞動為主

我縣外出務工人員大多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很少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所以絕大部分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比例高達95.3%。

⑶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與職業技能水平明顯相關

農民外出務工之前是否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直接影響他們的收入。如該校電工電子專業02級學生目前已全部就業,月薪多數達到1500元以上,有的晉升為技師,工資更高。而未經過培訓的國中或高中生多在1000元左右。

  二、莊墓職中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成功實踐

莊墓職中是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創辦於1983年。現開設有電工電子、數控機牀、計算機應用、農林、畜牧獸醫等5個專業,在校生1216人。近年來,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為我縣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轉變農民觀念,鼓勵轉移就業

儘管改革開放使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安於現狀,守攤吃飯,“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傳統思想在一部分農民頭腦中仍然存在。針對這種情況,該校在教學過程中教育來自農村的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改變升學高就為唯一出路的擇業觀,克服“寧要本地一張牀,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戀家思想,形成“走出去、學回來、帶技術、建家鄉”的正確創業觀,為農民和農村畢業生外出就業掃清了思想障礙。

2、建立長效機制,實現轉移就業

該校專門設立了就業指導辦公室,專門負責學生實習實訓、職業指導和就業推薦工作。該校還積極與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合作,參與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計培訓農民1500餘人。同時該校與外地信譽較好的企業廣泛聯繫,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搭建基礎平台。通過這個平台,該校近幾年每年轉移經過培訓的農村勞動力1000餘人。本着立足當地、面向外地和送出一個學生、脱貧一户農民的原則,廣泛開闢就業渠道,現已向廣東、福建、上海、北京等地輸送了4000餘名畢業生,幫助他們走上了“異地就業,本地脱貧”的道路。

3、根據企業需要,實行“訂單就業”

隨着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引進以及消費者對於開發新產品的壓力不斷加大,不重視對企業員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企業是很難做大做強的。因此,企業界對於經過正規培訓,具備職業技能的學生存在着內在的、必然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該校應市場而動,急企業所需,借企業發展之勢,先後與國風集團、榮事達集團、江蘇華豐集團等多家企業“聯姻”,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實行“訂單招生”、定向培養,由企業根據崗位要求確定開設課程,學校根據企業要求負責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實現了學生、企業、學校、社會“四方共贏”的可喜局面。現已為各類企業培養了1800多名農村學生,均已陸續走上工作崗位,為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開闢了“綠色通道”。

4、提供跟蹤服務,做到長期就業

本着對用人單位和學生及家長雙向負責的態度,學校規範了輸出學生和農民的考察、選拔、培訓、輸送等程序。一是先考察後組織。每次安置就業前派出專人到用人單位,尤其是外地用人單位實地考察,再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並根據用人單位要求,嚴格做好報名考試、體能測試等工作;二是保證質量。通過嚴格體檢、集中培訓、技能測試、禮儀教育,層層把關,優中選優,以提高一次性就業的成功率;三是專人護送到崗。確保學生安全,免除家長擔心。護送到崗後,再在當地觀察一段時間,等學生適應後再返回;四是跟蹤服務、定期回訪。通過電話、書信等形式,與學生保持長期聯繫溝通,讓學生及家長時刻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和温暖,為學生排憂解難,幫企業實施管理,使學生“出得去,安下心、幹得好、出成績”,真正做到“一次送出,長期服務”。

  二、職業學校做好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幾點建議

從近兩年的勞動力市場供需情況來看,一方面社會各方面尤其是企業界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由於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增加、土地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規模仍將繼續擴大,職業學校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參與度理應隨之上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職業學校的教育資源遠遠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尤其是地處農村的職業學校普遍存在生源不足的現象。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客觀的原因,包括農民保守落後的就業觀念、教育制度的漏洞、城鄉二元結構的差距、農民就業空間的侷限、農民轉移就業政策的制約等;二是主觀的原因,包括職業學校自身存在的辦學指導思想問題、培訓方式、培訓週期、培訓師資、課程設置、專業選擇的問題;校企結合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公辦學校容易出現的體制性問題等等。根據以上原因並結合實際情況,職業學校要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大顯身手,應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認識,整合資源,分工合作

作為黨委、政府來説,應協調相關部門更加重視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重要性,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充分發揮職業學校的主陣地作用,避免多頭辦學、重複辦學的資源浪費現象;作為培訓主體的職業學校來説,也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正確定位,以市場需求作為檢驗培訓效果的唯一標尺,避免在職教和普教兩條道路中搖擺不定以及隨波逐流的現象,形成良性循環的培訓機制,進一步拓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新空間。

2、面向市場,供需結合,提高質量

職業學校在面向市場辦學過程中,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革老專業、拓展新專業,科學規劃專業發展的方向。在專業調整過程中,應按照“技術領先、滿足教學、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則,加大實習、實訓的投入力度,讓學生在“真槍實彈”的.環境中掌握過硬的技能,滿足市場需要;在培訓方案的選擇上,職業學校要更加重視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與他們共同研究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為他們“量體裁衣”培養人才,打造具備綜合素質、“適銷對路”的緊缺新“藍領”,從而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走進職業學校的課堂。

3、因材施教,以人為本,增強活力

職業學校應結合自身的特點,找準老師和學生的興趣點,為他們創造理解尊重、寬鬆和諧、奮發進取、自信自強的成長環境。幫助學生克服潛意識中的自卑感,強化自我肯定意識,放下心理包袱,從而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現其人格和創造力的發展。職業學校的農村學生文化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學校應因材施教,從培養興趣開始,讓學生多增加實用知識,多創造動手機會,提高基本技能操作水平,使他們在轉移就業前增強信心,發揮潛能,儘快進入角色。職業學校的老師相對來説待遇偏低,職業成就感較弱,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提高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鼓勵、支持教師進修和參加培訓,引導教師由“講師”向“技師”方向發展,鼓勵他們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以輕鬆和諧的人際關係、幹事創業的發展平台,激發教師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努力,使職業學校以先進的內部管理和教學理念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進一步增強職業學校對農村勞動力的吸引力,獲取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