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秋》詳細賞析

來源:文萃谷 6.59K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鷹在集合

海子的《秋》詳細賞析

神的故鄉鷹在言語

秋天深了,王在寫詩

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

該得到的尚未得到

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很短的一首詩,只有53個字。依次寫了三個內容:一二句寫鷹;三句寫王;四五六句寫秋天的收穫,也可以説是議論、感慨或抒情。從這三個內容來看,海子的詩有極大的跳躍性;思考這三個內容,很難發現它們之間有必然聯繫。

要探究三個內容之間的聯繫,應該首先弄明白詩中的中心意象。詩的中心意象是什麼呢?是“王”。“王”代表什麼呢?詩中説“王在寫詩”,可見“王”是一個詩人。詩是文學中最純粹、最高雅、最動情的藝術,詩是文學之王,。以此推得,對搞文學的人來説,詩人也可以被視作“王”的。海子對自己自視甚高,對自己的詩也自視甚高。因為當時他和他的詩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詩壇的認可。所以詩人就十分隱晦地用“王”來表達對自我的的看法和對自己詩的看法。所以“王”就成了海子詩中與自己相關的常見意象。所以,把“王”看作是詩人自比,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王”是詩中的中心意象,“鷹”就是來比喻或襯托“王”的了。用“鷹”來寫“王”是很恰當的。虎是山中王,鷹為空中王,詩為文中王。王本來就是讓人尊崇的對象,神又是神祕、靈動、崇高的象徵,而“王”又是在“神的故鄉”,“神”的家中,王自然就有了王和神的雙重身份。“王”就更加讓人尊崇。那麼“神故鄉”、“神家中”的鷹要幹什麼呢?詩中沒有説,只説他們在“集合”,在“言語”。雖然詩中沒説,但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推演:因為是深秋,正是秋高氣爽,草枯樹謝的時節,正是鷹捕獵的大好時機,它們一定在“集合”“語言”趁機捕獵的好事。無疑在這美好的季節定會有豐碩的收穫。

鷹如此讓人嚮往,“王”是不是也如此讓人嚮往呢?鷹在“集合”在“語言”,“王在寫詩”,都是在行動,他們是不是一定都會有期待已久的收穫呢?詩的第三個內容給出了明確的回答:“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失的失了,得的未得”這是多麼讓人悲傷失意的事啊!詩人是何等的失落,就像從高高的峯巔跌到無底的深淵。這樣的現實正是詩人創作上遭遇的殘酷現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詩充滿自信;一方面現實又對這一自信進行着最殘酷的扼殺。這就不能不使詩人進入無限的慨歎之中,對這個世界發出無奈的悲聲。

海子詩中的意象有突兀、神祕的特點,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鷹”和“王”都是如此。但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秋天”的意象。在這短短的詩中,“秋天深了”就出現了三次,但我們並不感到重複累贅。這不僅是因為三個“秋天深了”用的是反覆的修辭手法,還因為三個“秋天深了”都有其不同的含義。第一個“秋天深了”是指大自然的秋天;第二個,“秋天深了”是指“王”寫詩的那個秋天,隱含着詩人已經在寫作上有了一定的收穫;第三個“秋天深了”是指作者所處的那個殘酷的現實,隱含着秋天的肅殺和無情。大自然的秋天是鷹的秋天,預示着有豐碩的收穫;詩人的秋天裏,詩人還在奮鬥着,收穫着;現實的秋天是最讓人傷感的,“失的失了,得的未得”。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這是所有秋天的共同特點。作者一再強調訴説“秋天深了”是説,深秋本來是一個已經收穫了的季節,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收穫,只有一片肅殺荒涼的氣氛。抒發了詩人因秋天所感到的逼迫感和失落感。

詩中的意象充滿了孤傲、寂寞、神祕的特點,這是詩人特有氣質的反映。“秋天深了”作為景物描寫,渲染了詩中的悲劇氣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