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彙總七篇

來源:文萃谷 3.2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彙總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智能目標: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技能目標: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

2、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説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為內容,説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嗎?

(生説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嶽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後猜猜他是誰?

故事發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創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詩立意新奇,優美雋永,骨氣雄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但當時,動盪不定的社會環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後還到我們湖州做過刺史,相當於市長。對江南美景獨有鍾情,寫下了許多詩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領會,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為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它幽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這位詩人就是──

2、山行是什麼意思?這座山在哪裏呢?

湖南長沙的嶽麓山。(課件:嶽麓山)

嶽麓山地理:位於長沙市區湘江西岸,屬南嶽衡山山脈的一部分,其最高峯海拔297米。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裏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特色:嶽麓山腳下,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嶽麓山腰青楓峽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為命名來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着一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嶽麓山景區秀如琢玉,山上遍佈名勝古蹟,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蹟可覓,以愛晚亭、嶽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為有名。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裏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嶽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着朗讀,自由朗讀古詩,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註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備提問。

3、小小組交流詩意。

4、檢查自學效果:

誰願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問──同學,……回答正確的同學有權請後面的同學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預設問題:

⑴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麼──

寒山石徑。

①什麼叫寒山?什麼叫石徑?“斜”是什麼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麼意思?

⑵接着詩人又看到了什麼?──

白雲人家

①“生”是什麼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麼意思?

⑶詩人為什麼停下車來呢?“坐”是什麼意思?“晚”是什麼意思?

第三句是什麼意思?

⑷“霜葉”是什麼意思?“紅於”呢?

第四句是什麼意思?

6、同桌互相説説詩句的意思,再自由讀古詩,體會哪幾個字寫得特別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三、研究古詩,體會詩韻

1、你認為古詩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來。(生提問)

2、生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先獨立研究再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⑴“寒山”點明瞭季節,這個“寒”字使人彷彿看到了……

“石徑斜”的“斜”給人以立體的感覺,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山頂。

⑵“白雲生處”説明山高,“有人家”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起到靜中有動的效果。使人彷彿看到了……聽到了……

你和杜爺爺在山腳下看到了什麼?此時你們為什麼突然停下來了呢?

⑶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是啊,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雲,隱約可見的黃土茅舍已經很美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在晚霞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迷人,詩人置身這紅豔豔似火的滿山楓林中,激動不已,怎能不停下來細細觀賞。你認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詩人此時的心情──“愛”

(課件:楓樹。)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楓樹,邊欣賞邊想,此時我們與詩人一起來到了楓樹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⑷夕陽下的楓樹林是如此美麗,詩人突然覺得,這楓葉比──

哪個字最能表現楓葉的特點──“紅”透過這個紅字,我彷彿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鮮花是紅豔的,可在夕陽映照下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更紅豔。詩人僅僅是讚美楓葉的顏色紅嗎?詩人更重要的是在讚美什麼呢?(請注意“霜葉”的“霜”。經霜打過的葉子一般都是怎樣的?可我們的楓葉呢?你認為詩人在讚美一種怎樣的精神呢?)楓葉那種不屈不饒,頑強抗爭的精神不正是詩人一生的追求嗎?

四、指導誦讀詩

詩句這麼美,風景這麼美,我們要怎樣才能讀得美呢?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帶着讚美的語氣朗讀。閉眼,邊背邊想象剛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種形式反覆讀,直到背誦。)

五、課外作業

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

一首好詩是美的,一幅好畫是美的,一篇佳作會更美,你願意把剛才你和杜爺爺一起遊覽嶽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嗎?你願意把它畫下來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説説課文中“”指的是什麼?

生:小蝌蚪在水裏遊是,這是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生:魚鱗上有一個個圓圈是,這是在告訴我們小魚幾歲了。

生:“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瑪拉雅山巔是,這裏在告訴人們:那曾是汪洋一片。

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説明大家讀的很認真。很奇妙,可是你知道嗎?這些奇妙的大自然語言都來自實實在在的生活,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同學們請看:(出示放大的小蝌蚪、魚鱗、以及三葉草圖片)下面請同學們再看看這張圖片(樹的年輪),你看到了什麼?

生:老師,我看到樹樁。

生:好。同學們觀察的很認真。這裏砍伐後的樹樁,樹樁上的圓圈叫做年輪,它記載着這棵樹的年齡,這也是。

生:老師,真的就在我們身邊啊!

師:對,就在我們身邊,請同學們聯繫生活想一想,你們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麼?請講給大家聽一聽。

生:燕子飛回來了,是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生:玉米成熟了,高粱穗兒紅了,就是告訴我們秋天到了。

生:燕子低飛要下雨了。

生:老師,我知道“螞蟻搬家”“蛇過道”也是告訴人們要下雨了。

師:我也知道,大雁南飛是告訴人們天氣涼了,出現月暈是要颳風的預兆,這也是。

生:老師,我覺得“沙塵暴:也是,可我聽不懂它對人們説什麼?你能好訴我嗎?

師:這為同學提的好,“沙塵暴“是,那是大自然的吶喊,也是對人類的一種報負。那麼它究竟對人類説些什麼?請各小組討論一下。

生:它批評那些亂砍伐樹木的人。

生:它在批評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

生:“紗塵暴“在大聲説:別在砍樹了,地球都快被你們弄成禿頭了,我能不發脾氣嗎,唿……唿……氣死我了!

師:呀,太可怕了,那麼怎樣做你才不發脾氣呢?

生:多栽樹木、花草。

生:沙先生一定會説:“多栽化,多種樹,山青水美的,誰有什麼脾氣呀,我就這點要求。”

師:同學們想象可真豐富!“沙塵暴”的語言你聽懂了嗎?好,希望“沙塵暴”憤怒的吶喊能給一些人以警示吧。

評析:本教學片斷樹立了人文的理念,創造地使用教材,很好的開發了課程。教師不是就教材而講教材,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拓展知識,提升情感。在學生自我體驗中明確了正確的價值觀。師生是平等合作的關係,通過對話交流情感,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評價,激起讀書興趣。

2.學生讀課文。

(1)個人自由讀課文,自己評價。

(2)同位互相讀課文,並互相評價。

(3)指名分段讀,其他同學聽後評價。

(4)教師總結。

(四)細讀討論

學生細讀課文,讀讀自己喜愛的段落,並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愛。教師提出問題:月亮剛開始説得去跟太陽公公商量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可是後來月亮為什麼想讓明天下雨?大家討論。

(五)再讀課文,思考

課結束前,教師佈置學生讀課文思考:你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麼?

第二課時

(一)討論上節課佈置的問題

(二)學生字

1.學生識記生字。

(1)從課文中找生字讀。

(2)自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讀,互查。

2.教師檢查讀生字。

(1)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

(2)按序將生字貼在黑板上,要求自讀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讀後開展計時讀字比賽。

(3)打亂生字後指名讀。

3.教師檢查生字的識記。

(1)你覺得哪些生字容易記?學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找出後自己説説是怎麼記的。還可以回憶一下學過哪些同偏旁的字。

(2)其他難記的字,可在教師的幫助、啟發下識記。

(三)鞏固生字

教師課前準備好課件或投影片,把結構相同的字分別放在一起,教學時依次出示給學生看,學生讀後找出其中的祕密。讀過生字,同座比賽組詞,最後出示全部生字,學生快速讀、拍手讀、比賽讀。

(四)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鞏固讀生字

1.按序讀卡片。

2.打亂順序讀卡片。

3.學生讀自制卡片。

4.遊戲。教師讀出一字,學生快速拿出卡片,並讀出生字和反面的詞語。

(二)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點、難點。

2.學生書空。

3.學生在書上練寫,互相評價。

(三)聽故事或交流課外閲讀情況

五、資料袋

1.烏鴉反哺

《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説,小烏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餵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結至今仍是維繫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温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

2.聽故事,念童謠

故事:《烏鴉愛媽媽》

經過媽媽的精心哺育,小烏鴉漸漸長大。它長得又大又壯,飛翔的速度很快。而烏鴉媽媽漸漸衰老,終於飛不動了,整天只能呆在窩裏。

大烏鴉捕蟲的技術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總會想到媽媽在鳥窩裏,肚子一定很餓。大烏鴉將蟲子帶回家,讓烏鴉媽媽吃飽之後,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鳥類都稱讚大烏鴉非常孝順。

有一天,森林發生大火,鳥類紛紛逃離。大烏鴉想帶着烏鴉媽媽飛離災區。媽媽飛不起來,大烏鴉非常着急,繞着大樹飛來飛去。

孩子!你趕快逃走吧!不要管媽媽了。烏鴉媽媽説。不!我不能丟下媽媽!我要想辦法救媽媽。大烏鴉説。其他鳥類也都勸大烏鴉不要管媽媽了,自己逃命要緊。不!我要留下來救媽媽。我愛媽媽。大烏鴉不肯飛走,它用力鼓動翅膀,企圖將大火扇滅。

火勢還是很猛。大烏鴉憑着一股孝心、勇氣,決心要與森林大火搏鬥。其他鳥類看見大烏鴉並沒有放棄,深受感動,紛紛飛到它的身邊,一起鼓動翅膀,希望能將大火熄滅。

忽然間,颳起一陣大風,吹來濃濃的烏雲,一場大雨將森林大火澆滅了。大烏鴉得到風、雨和百鳥的幫忙,阻止了這場森林大火。它救了烏鴉媽媽,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濕又累的大烏鴉飛回鳥窩,烏鴉媽媽張開雙翅,緊緊地抱着它,説: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謠:《大烏鴉》

大烏鴉,抓只蟲蟲喂媽媽。我要學習大烏鴉,愛爸爸,愛媽媽,做個孝順的好娃娃。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3、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祕。

【教學準備】

教師:

1、課件。

2、有關月球之謎的課外資料。

學生:

蒐集有關月球的傳説及知識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看圖猜詩句。

2、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説説有關的詩句──出示詩句後齊讀。

3、同學們可真能幹,知道這麼多的課外知識。讀了這麼多的內容,你有什麼發現嗎?

(是啊,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句。)

4、月亮可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揭示課題:課件出示“月球”圖片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月球之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本課字詞,自由讀(你能讀正確嗎)

2、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把這些詞語在課文中找到,讀正確。

3、指名讀詞語。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引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一輪多麼明亮的圓月啊,我們用這一個詞來形容她:皎潔。理解“皎潔”。

2、當這一輪明月升上高高的夜空,是多麼美妙的景色啊:

出示第一句,指名讀──自由讀

3、理解“遐想”:出示“遐想”,什麼是遐想?你知道人們關於月亮有哪些美好的想像嗎?

(請學生説一説)

追問:你是從哪知道這些故事的?

對啊,這也是學習課外知識的好途徑。

看了這麼多的傳説故事,再來看看這迷人的月亮,你有什麼感受?

4、對着神祕的月亮,你有些什麼美好的想像呢?

(聽音樂,邊聽邊感覺)

請學生説説自己的想像。

5、再讀第一句:

讓我們帶着無限美好的遐想,再來讀讀這句話(配樂朗讀)。

6、是啊,月亮太美了,人們多麼嚮往有一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吳剛和嫦娥,和他們一起遨遊月宮。但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無法登上月球,只能望月興歎。人們多麼想知道。

(出示三個問題,齊讀)

7、指導讀好問句。

(是啊,人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謎底。人們真想去月球看看)

8、齊讀最後一句話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入:

1969年7月20日,是個值得全世界人類記住的日子。在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月球,集中到了兩個人身上。

1、介紹第一次登月的基本情況,觀看圖片。

2、自由讀第2自然段:宇航員踏上了月球,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色呢?

3、指名讀句子,出示圖片和文字。

4、指名説一説:讀這幾句話,月球上的景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理解“奇異”)

5、指名讀:

能讀出奇異的感覺嗎?──齊讀。

6、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

7、月球的景色真是奇異啊!對比第一自然段中人們眼中美好的月亮,你有什麼想説的?

8、帶着這些謎團,我們再來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齊讀

五、初讀三至八自然段

1、宇航員們從月球採回來各種標本讓科學家們做研究,科學家們做了許多研究,那麼,千百年來,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不解之謎解開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自由地讀讀課文三至七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月球產生了什麼謎團?

2、學生自由讀,讀後交流。

3、想知道這些不解之謎嗎?拿出關於月球的科學資料,讀一讀並想想:讀讀這些資料,看能不能解開你心中的謎團。

4、集體交流。

5、出示省略號。是呀,當我們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非常希望能真正地瞭解月球,解開月球帶給我們的不解之謎。誰知卻發現,月球帶更我們這麼多的謎團。

6、大家的資料都是不一樣的,想知道其他關於月球的知識嗎?該怎麼辦?

引導學生看書。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材:蘇教版第二冊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瞭解水在他們中不同的狀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三、教學時間: 第一教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這陣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麼雨嗎?你觀察過這些雨都落到哪兒去了?

2、雨點落到這些地方在幹什麼呢?有個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思考寫了一首《雨點》的詩歌,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板書課題:雨點

3、出示“雨點”圖,師述:看,小雨點多可愛呀!誰能把課題讀好?指名讀課題再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聽,小雨點落下來了。播放下雨的聲音。

2、讓我們來看一看雨點落下來的情景,配樂,老師範讀課文。

3、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遇到我們課後要學的生字詞把它圈出來。

4、檢查自學:

(1)、抽讀詞語:

a、指名拼讀:落進、睡覺、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躍、(小卡片)

b、指名領讀:(不帶拼音)誰願意來當小老師?

(2)、生字讀好了,課文誰願意來試試?指名讀課文,學生再評,再指名讀。

(三)理解課文:

1、過渡:課文能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2、輕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用“……”標出,在那裏幹什麼?用“△△△”標出。同桌可以討論討論。

3、交流:

(1)、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師出示圖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學生説話要完整。(圖片隨意擺放)

b、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和_____裏。

c、看看這幾幅畫可以怎麼排列?

學生上來排列,並説説你為什麼這樣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等)

d、師小結:書上作者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因為雨點落進池塘裏,池塘裏的水要流進小溪裏,小溪裏的水要流進江河裏,最後所有的水都要流進海洋裏。

e、誰能讀出他們不同的氣勢來?指名讀再齊讀: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幹什麼呢?

a、生答師出示雨點各種姿態的圖片與相應的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b、想一想,課文該怎麼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c、指名讀,並説説你為什麼這樣讀?

d、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就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演出來?找個好朋友一起練一練。

e、指名上台表演朗誦課文。

f、配樂朗誦課文:叫幾對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四)擴展訓練:

1、快速看課文,這首詩歌共有4句話,每句在寫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這樣的句試也説一舉句詩嗎?“雨點落進______。”

3、這陣子綿綿的春雨給世界萬物帶來了春的生機,老師讓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許多收穫。請你用“春雨落在(什麼地方),(什麼)(怎麼樣)。”再來説説。

4、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學着書上的寫詩方法,寫一首《春雨》的小詩。

(五)、板書:

雨點(圖片)

↙ ↓ ↓ ↘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狐假虎威”的寓意。

2 認讀文中20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掌握多音字“悶”。

3 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認讀文中20個生字並朗讀理解韻文是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難點。

  教學方法:故事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頭飾、佈景、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理解課文內容,正確熟練地朗讀、背誦課文。旁記:

2 學習生字識字形。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小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導

小朋友我們今天學習<狐假虎威>(板書:<狐假虎威>)這一課的2比較少,通過預習,認識了沒有?好.現在我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讀正確。(指名讀課文。老師糾正了“呀”讀音,告訴小朋友,在課文中應讀第一聲,並領讀,另外告訴小朋友,“納悶”的“悶”應當兒化。

  二、學習課文

1、小朋友讀的不錯,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歡,誰能看着圖,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師出示圖畫)小朋友自己先練習説一下。

2、誰來給大家説説呢?(學生到前台給大家講故事)

3、(表揚學生講的不錯。)誰能用一句話來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別看講的少,課不那麼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讀一下課文,想一想。

(學生默讀)仔細讀課文,課文中有一句話就把這個故事的內容概括出來了,也就是説,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説出來了,誰能找到,請劃下來。

4、根據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你能不能將這句話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話説出來。(學生回答)

5、是的。這句話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這樣看來,“假”在這裏的意思就是

(學生可能會説:“狐狸的威風是假的,;老虎的威風是真的。”

6、是嗎?你再把最後一節好好的讀一讀,想一想。(生讀“狡猾的狐狸是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看出來了嗎?這裏的“假”是(“借”的意思)

7、,我們來看看字典中有沒有“借”的意思。(學生迅速)

(生回答)

8、這下我們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下面我們認真的讀一讀這個故事,要讀得正確、流利、讀出感情。(指名讀第一節)

(1)、生讀:在茂密的森林裏,有一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隻狐狸從老虎的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它逮住了。

(2)、“竄”是什麼意思,可以換個詞語嗎?

(3)、學生可能回答“跑”。師問:為什麼不用“跑”呢?我們再來請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竄”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學生)

(4)、學生回答:逃跑、亂跑

(5)、那麼在這裏是亂跑還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來了,狐狸緊張不緊張(緊張)大家再讀一讀,看誰能大家感到緊張。(自讀後指名讀)

9、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3—6小節,看誰讀懂了,怎樣讀狐狸和老虎的對話,(學生讀的時候,師板書: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麼意,誰懂了?能做個動作給老師看嗎?(學生可以自己做做動作)(請其中一個做有趣的學生上台給大家表演一下,師在一旁讀“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轉。)

(2)、這就是“骨碌”的意思,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麼?(狐狸在想注意,在想點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嗎?(老師説,邊用手做出“拉”的動作)

(4)學生可能會被老師的動作覺得是“拉”的意思。

(5)、不錯,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麼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長?(邊做動作把喉嚨拉長)這受得了嗎?想想是把什麼拉長?讀一讀就知道了?(學生讀句子)讀懂了嗎?是把什麼拉長?(把聲音拉長)

(6)、對就是把聲音拉長,狐狸告訴老虎,我不怕你,最後一個“我”字要拉的長一點,而且要讀出問的語氣。注意“我”後面是一個問號。(學生再讀,師範讀,齊讀,)

(7)、第四節狐狸説的一段話很難讀,大家看看,怎樣讀,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才能把老虎矇住。(學生讀)

指名讀: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膽子。(注意在學生朗讀後進行適當的評價,在聲音讀大的基礎上,鼓勵孩子要將自己的表情放進去)

師範讀,學生練讀。

(8)、一生上台讀。師: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動作抓住學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師矇住的話,你就沒命了。(該生朗讀如果不佳的話,就可以再請一位讀一讀)

(9)、你胡説,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沒有到退休的年齡,老天爺怎麼不讓我當大王了呢?你的話我不信!

(10)、暗示學生接下去説:不信,我帶你到森林深處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説完後老師鬆手)

小結:下節課我們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現在休息一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上節課同學們讀得真好,特別是那位學生學狐狸蒙老虎的話,口氣大,又神氣。連我都被矇住了。現在,咱們接着往下讀。下面7、8兩節就是寫他們到森林去的情景。這兩節寫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須要先讀好他們。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讀課文,然後指名讀課文,老師板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2、現在請五位小朋友,分別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豬、小鹿。其他的

小朋友當導演,導演更了不起。各位導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誰在前,誰在後,為什麼?請讀書,根據書上的要求指導。(學生根據書上的內容進行回答)

3、這兩位導演讀書很認真,,那麼小兔啦,野豬啦、應在什麼地方?(應該在森林深處,要站的遠一點。)

4、看來小朋友讀書很認真,都是出色的導演,下面請意味小朋友讀7、8兩節,由五位扮演動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讀,“狐狸”在前面大搖大擺的走,“老虎”在其後東張西望。)

5、問;老虎,你在東張西望些什麼?(學生回答)

(學生繼續表演,小動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聲,撒腿就跑。

6、問:(鹿)你為什麼跑,怕誰呀?

7、請學生進行評價。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一些詞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讀的時候一定會讀的特別有感情。大家讀。(學生讀課文)

9、小朋友,看到小動物們逃走了,它會怎麼想的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詩歌,全文共有5個小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媽媽靠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學到許多知識。詩歌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更感親切、有趣。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通過反覆誦讀感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觀察、探索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會認讀12個生詞,藉助拼音讀準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認讀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式。

【教學準備】

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誘發興趣

1、觀看有關植物的影片,教師聲情並茂地作介紹,把學生帶到植物的世界中去。

2、談話:

你看到了什麼?孩子長大了,就要離丌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施行靠的啥辦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沒長腳也沒有翅膀,怎樣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出示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並藉助拼音多讀幾次。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錯的地方。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識字的方法。

4、檢查認讀字詞:

⑴ 個別讀,師問:

你認識了哪些字?怎樣記住?

⑵ 請小老師帶讀,師問:

你教同學學會了哪些字?

⑶ 師隨意點擊學生個別讀詞語。

⑷ 開火車讀詞語。

⑸ 去掉拼音讀。

5、再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喜歡的段多讀幾遍。

6、分個人讀全文,誰喜歡第一節?誰喜歡第二節……每人讀一節。(評讀)

7、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位植物媽媽?他們各自用什麼辦法來傳播種子?

⑴ 師範讀(配音樂),學生邊聽邊畫出末。

⑵ 彙報學習情況。

三、賞讀課文,入情悟趣

1、自薦讀第一節(評讀):

⑴ 誰能用一個詞來換掉“啥辦法”中的“啥”字?

⑵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

2、導學二、三、四節中其中一節。學生最喜歡哪一節就學哪一節。

⑴ 過渡:

你們最喜歡哪位媽媽的辦法,為什麼?和同桌説説,抽説時相機追問:

① “降落傘”是什麼樣的?(課件出示插圖),這降落傘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媽媽就能靠什麼傳播種子了。(板書:風吹)只要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能乘着風紛紛出發。(課件演示這一動作)怎樣理解“紛紛”呢?

(再看課件,“降落傘”一個接一個出發的情景。)

過渡:蒲公英的孩子多快樂呀!你們美美地把這一節讀出來,有沒有信心?

② 自由練讀。

(入情入景,讀中感悟。)

③ 指導朗讀。

④ 蒲公英媽媽的辦法怎麼樣?再看看畫面,然後誇一誇她,再隨意地加上動作、表情站起來讀。

⑵ 合作學習其餘兩節:

① 分小組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小節。喜歡蒼耳的就學習第3節,喜歡豌豆媽媽的就學習第4節。(出示學習方法)

方法:

A、讀一讀課文;

B、説一説辦法;

C、演一演情景;

D、誇一誇媽媽。

在四種方法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② 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質疑:

“鎧甲”是什麼?(課件出示鎧甲,邊解釋),那課文中“帶刺的鎧甲”指的是什麼?把課前採集到的蒼耳種子實物讓學生摸一摸,體會蒼耳佈滿刺的外殼。問:媽媽為什麼要給孩子穿上它?(這樣就容易掛住動物的皮毛。板書:動物皮毛帶 。)(課件演示這一動作)。這個辦法可有趣了!你認為怎樣讀更有趣就怎樣讀:

A、自由練讀;

B、抽讀、擇讀;

C、分小組比賽讀。

豌豆媽媽又是怎樣傳播種子的?豌豆寶寶離丌媽媽時心情怎麼樣?(課件演示豌豆寶寶離丌媽媽的動作)看後回答(板書:太陽曬。)你們能通過朗讀體會他們的活潑和快樂嗎?

A、抽讀、評讀;

B、即興創作動作自由讀;

C、全班加上動作、表情朗讀誇誇豌豆媽媽。

⑶ 小結: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了蒲公英媽媽靠風吹,蒼耳媽媽靠動物的皮毛帶,豌豆媽媽靠太陽曬傳播種子。

四、深化內容,拓展延伸

1、植物傳播種子只有這三種辦法嗎?你還知道多少?怎樣才能知道?

⑴ 全班齊讀第五小節;

⑵ 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詞語,應該怎樣讀好;

⑶ 誠讀;

⑷ 抽讀,評讀。

2、植物媽媽還有哪些辦法?讓我們一起去野外觀察吧!

(一邊看一邊唱,課件顯示美麗的草原、田野、樹林等等。)

⑴ 你發現了什麼?

⑵ 像課文那樣誇一誇這些植物媽媽。

⑶ 為自己最喜歡的植物編兒歌。

五、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過渡:

植物媽媽的辦法真有趣呀!它們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讓我們再用背誦的方式誇一誇她們吧!

1、學生反覆朗讀。

2、比賽背誦。

六、佈置作業,積累知識

查看課外資料,把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寫在採集本上。

【板書】

蒲公英(圖) 風吹

蒼耳(圖)──靠 動物的皮毛帶

豌豆(圖) 太陽曬

【點評】

1、王老師根掘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設計教例,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王老師針對課文結構特點,在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二自然段之後,給學生學習後面的三、四自然段留下較大的空間和自由度,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增強自主意識,加強語文實踐。

2、利用多媒體把相關內容有機地結合,體現了低年級教學的趣味。王老師富有激勵的語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大量的時間都給了學生,充分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去朗讀,去品味,去理解,去感受植物的可愛,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3、注意語文課掌的拓展、延伸和積累語言,丌闊視野,拓展思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