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5篇

來源:文萃谷 2.94W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字。

2、領會課文內容,知道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分角色朗讀。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2、烏鴉、狐狸等頭飾。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

一、板書課題

看課題:這是誰和誰?我們來看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二、激趣引入

教師口述,同時課件演示:狐狸直流口水。 師: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請大家繼續看演示。請一位同學朗讀。 狐狸三次説的話及烏鴉的三次反應。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有內容,大家説説怎樣學習才有趣。 學生提出多種學習方法。教師歸納:先讀書,後表演,再質疑。

三、通讀

分小組自由讀,充分熟悉課文內容 打開書,分小組自由讀課文第4—8自然段,讀流利為止。

四、分小組議讀

小組邊讀邊評,瞭解課文內容。

五、各小組分角色朗讀

師:請小評論員評論一下,他們誰得最像狐狸和烏鴉? 請評選出的優秀者帶大家讀相應的課文段落。

六、説課文意思

師:回顧一下我們讀書的過程,讀完了這幾段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 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課文的意思。

七、表演,創造性地表達課文內容

1、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已經初步懂得了課文內容,可以表演了嗎?怎樣演呢?請小組討論,討論好了就開始表演。 學生在組內自由組合,練習表演。

2、誰準備好了可以上台來給我們大家表演。 請幾組小演員上台扮狐狸和烏鴉進行表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課堂練習

一、朗讀課文,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二、質疑,引出寓意

1、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狐狸先生”和“烏鴉小姐”嗎?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狐狸先生: 你為什麼要用那麼親熱的語氣問候烏鴉? 你為什麼要問候烏鴉的孩子? 烏鴉的羽毛並不漂亮,嗓子也並不好,可你為什麼還要誇她? 烏鴉小姐: 為什麼你第一次不作聲? 為什麼第二次看了狐狸一眼,還是不作聲? 為什麼第三次那麼得意,唱起歌來? 由狐狸和烏鴉的扮演者回答以上問題。

2、同學們,從他們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這是一隻怎樣的烏鴉,從狐狸和烏鴉的話裏,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三、總結

這篇課文雖然短小,卻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把這樣的故事叫寓言故事。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選自一本有名的寓言—《伊索寓言》,課後請同學們找來讀一讀。

四、複習生字

1、用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

2、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 差:半包圍結構,注意下面是“工”,不是“土”。 張:左右結構,左右大致各佔一半位置。注意筆畫筆順,“弓”的第三筆是“豎折折鈎”,“長”的第一筆是“撇”。 肉:筆順是丨、冂、內、肉,共6畫。注意兩個“人”的第二筆都是點。 叼:最後一筆是“提”,不是“撇”。 雀:下面部分是4橫,不要少寫一橫。 (2)學生練寫,完成課後練習第2題。

五、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教師巡視指導,課堂訂正。

六、做遊戲

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好嗎?假如像烏鴉媽媽,你會對你的寶寶説些什麼呢? 學生扮烏鴉媽媽勸誡孩子。

七、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初步瞭解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

【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板塊。

【教學重點】

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教學難點】

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説: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並分別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註。朱注四書,後來歷代朝廷都定為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註。(第45頁)

二、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閲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着點讀課文註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説註釋,説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三、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註,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 與學習 有關這個句式説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説話,要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四、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⑴ 用於學習態度: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⑵ 用於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⑶ 用於思想修養: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師

⑷ 用於思想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 用於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 用於日常生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⑴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⑸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五、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格言警句。

【創意説明】

此教學設計的亮點在於分類式學習筆記。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而歸類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是在向傳統的做法挑戰:平時課堂上,學生花大量時間記錄的、知識零散的課堂筆記,包括對教師苦心設計的大量板書的筆記,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習慣養成和提高教學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國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立意高遠的課堂實踐活動。

學生實踐活動的問題,是新大綱最為着重強調的內容之一。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這樣陳述道: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這是在告訴我們,學生應在我們的語文課上進行充分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這一點,現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想】

結合《勸學》總結文言文的基本學法: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於研究註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採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幹什麼,也讓學生便於總結他們掌握了什麼。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採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註釋,把課文讀通,讀暢。並且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説一説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 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並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 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後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 老師是幹什麼的?

② 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③ 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 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 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 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並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 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麼聖益聖,愚益愚?

② 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於師的陋習。)

⑤ 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對比。)

⑶ 熟讀──背誦──齊背。

⑷ 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後通過三個對比來説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説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5、學習第三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 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説明什麼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 孔子為什麼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説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説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6、學習第四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並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説》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麼?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7、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並形成如下板書:

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分論點:聖人無常師四、説明寫本文的原因結論:向後學號召。

1、不拘於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後,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後拓展:

⑴ 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⑵ 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3.瞭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説明文條理性強、用語精確的文體特點。指導學生運用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學習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課前準備

師生課前收集“趙州橋”資料、圖片,學生認真預習課文。

教學方法:引導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對我國的古代建築有哪些瞭解呢 (學生回答如:長城、頤和園、故宮、河南少林寺等)今天我們來欣賞一座古代的橋樑建築—-趙州橋。(板書:趙州橋)注意“州”的寫法。 讓我們聽着這首歌走近趙州橋。(放河北的民歌小放牛)

二、講授新課

(一)整體感知

1.讀課文,找三個學生分別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一起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2.分享文中詞語(看圖片)學生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爪”的讀法,前爪、爪子。

3.(出示圖片)探究:

(1)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用橫線畫出來。

(2)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 用波浪線畫出來。

前後四人一小組討論交流,找學生回答。

(板書:世界文明、雄偉、堅固、美觀)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問:你從這一自然段中瞭解到趙州橋的哪些信息呢 讓學生回答。

2.資料提供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為什麼叫安濟橋 (出示圖片)與學生交流“濟”字。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學生找一找能感受出趙州橋雄偉的句子。學生讀,與教室比較讓學生實際感受趙州橋的長、寬和跨度,來體會趙州橋的雄偉。這裏用到了什麼 (板書:數字)

2.讓學生找出能感受趙州橋堅固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語段: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指名讀,正音

(2)這段中有沒有你不懂的詞語

理解“創舉”:從來沒有過的舉動。前人沒有這樣做過。

(3)“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裏的“這種設計”是指哪種設計呢 用橫線在文中劃出來。(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就是這樣的設計,使趙州橋非常堅固。

這句話中每個詞都有它的作用,無法將任何一個刪除。(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4)同學們,仔細地看看這座橋,開動你們的腦筋想一想,趙州橋這樣的設計,有什麼作用

(5)課文是怎麼介紹這種設計的作用的

①指名讀找到的句子。

②課文的這一句話清楚地介紹了“這種設計”的作用。作者用什麼詞把幾個作用連接在一起 (既……又……)

③“既……又……”是一組關聯詞語,它能把有關聯的兩方面內容連接起來。你能用“既……又……”説句話嗎

感受“堅固”

(1)師:一種建築物能在世上存留幾百年,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趙州橋卻存留了1400多年。想像一下,這1400多年的歲月裏,趙州橋會經歷哪些磨難

(2)交流想象

總結:據統計,這1400多年,它經歷了10次大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經淹到拱橋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説,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人們擔心拱橋會毀,然而它依然安穩地橫卧在洨河上。趙州橋如此堅固,這都得歸功於它巧妙的設計啊!讀到這裏,你除了感歎橋的堅固,還在感歎什麼 (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讓我們懷着對橋的讚美,對勞動人民的崇敬,再來讀讀這句話: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我們來讀讀第三自然段。

2.課文從哪方面來説明這座橋十分美觀 (從橋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來説明美觀。)

3.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1)學生的回答:有的……有的……還有的……

師:這些都是“龍”的圖案,再讀一讀這幾幅精美的畫面,相信你能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

理解:“相互纏繞”、“相互抵着”、“回首遙望”、“雙龍戲珠”。

(2)這麼美的石欄讓我們來作出評價語:趙州橋欄板上的圖案______,構思_______,雕刻技術_______,堪稱______,讓人_________(讚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真實__________(好到語言都無法形容)。

(3)能工巧匠們把龍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龍寫活了,你能把這些文字讀活了嗎 讀一讀橋上這些精美的圖案。

(4)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

4.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而第三自然段寫了橋的“美觀”。文中哪句話把“堅固”和“美觀”兩個內容連接起來 請大家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認識過渡句,瞭解過渡句的作用。)

(五)讚美勞動人民

1.(指板書:趙州橋歷史悠久b、趙州橋雄偉堅固c、趙州橋造型美觀,同學們,我們把着三段話連在一起,變成一段話。請把這一段話跟課文最後一段聯繫起來讀一讀,你讀懂了些什麼 生自由發言)

教師引讀:所以,我們在讚歎趙州橋的巧妙設計和精緻美觀時,在讚美李春的了不起時,我們更應該讚美和感謝勞動人民,沒有勞動人民就沒有趙州橋。讓我們自豪地説(讀第四自然段);趙州橋,與其説是由一塊塊的石板和條石築成的,不如説是一個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讓我們自豪地對全國人民説(讀第四自然段);讓我們驕傲地對全世界説(讀第四自然段)。

2. 同學們,凡是遊覽過趙州橋的人,無不讚不絕口,“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霄”,這是明代詩人祝萬祉讚美安濟橋的名句。此時此刻,面對雄偉堅固,奇巧精美的趙州橋,你想怎麼誇它 (指名説)

(六)總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趙州橋的歷史、雄偉堅固和美觀,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瞭解什麼是電磁鐵,學會製作電磁鐵,認識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

2.過程和方法。

經歷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的過程,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有“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意識,養成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樹立勇於有根據的懷疑、大膽想象的科學態度。

【教學器材】

乾電池三節,大鐵釘兩枚,大鋼釘一枚,鋁筒一個,漆包線(1和1.2各一根),小刀一把,電流表一隻,大頭針(或細鐵屑)適量,縫衣棉線若干,開關、滑動變阻器一隻 。

【教學過程】

一、引入:從生活走向物理

觀看錄像,畫面上出現無錫鋼鐵總公司廢鋼分公司電磁鐵搬運鐵塊的現場。看完的同學議一議,猜一猜。

師:你們已經看到了什麼?

生:這是電磁鐵……

師:還想知道什麼?

生甲:什麼是電磁鐵?我自己能不能做一個?

生乙:電磁鐵是怎樣工作的?通過它的電流有多大?

生丙:想知道電磁鐵能吸住多重的東西。

師:同學們對這麼多的問題感興趣,很好。這節課希望同學們能解決一些問題,同時又產生許多新的問題。

評:聯繫實際,激發興趣。

二、製作電磁鐵

閲讀課本,知道什麼叫電磁鐵、怎樣製作電磁鐵。依照課本的指導,自主選擇器材。大約八、九分鐘後,各組都製作完畢。(提醒學生用小刀將兩頭的絕緣漆刮掉。)

生甲:用1細漆包線在大鐵釘上順一個方向繞制60匝的線圈,再用棉線在漆包線表面纏繞一層,使漆包線不致鬆散,這樣就製成了一個電磁鐵。同樣的方法,用1.2細漆包線在另一大鐵釘上繞了80匝製作了另一個電盤??/P>

生乙:我們也製作了兩個電磁鐵,不同的是一個繞在鐵釘上,另一個繞在鋼製的水泥釘上。我們想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生丙:我們做了三個電磁鐵,除了跟甲一樣外,我們還在鋁筒上繞了一個60匝的電磁鐵。

師:手腳真夠快的,是不是經常幫媽媽繞毛線?(生愉快地笑了。)

生丁:乙、丙兩位同學看書不認真。繞在鋼釘或鋁筒上不能叫電磁鐵。生丙:書上説的不一定都對!亞里土多德曾經説過“我愛老師,我更愛真理”。我們想研究一下,同樣是金屬,鋁筒究竟可不可以。(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師:丙同學的這種敢於懷疑、勇於探究的精神的確值得稱道。

評:在平等的關係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實驗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1.猜想。

師:“電磁鐵能吸住多重的東西”,也就是電磁鐵的磁性大小。那麼,電磁鐵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各個小組討論一下,然後把你們的觀點告訴大家。

甲組:跟通過漆包線的電流、它兩端的電壓以及漆包線的電阻有關。

乙組:還應當與線圈的匝數多少有關。

丙組:我們認為甲組的`觀點有些重複,根據歐姆定律,電壓和電阻的共同作用就是電流,所以,我們的觀點是:通過漆包線的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的多少會影響電磁鐵磁性的 大小。

師:大家的猜想都有道理,相比之下,丙組的猜想比甲組更合理一些。

丁組:電磁鐵磁性的大小跟鐵芯的粗細有關,越粗磁性越強。

師(有些驚訝):你們的這個猜想的確與眾不同,坦率地講,我也説不清楚鐵芯的粗細是否對電磁鐵的磁性有影響。給的器材裏2枚大鐵釘也是一般粗,不過,課後我們一起來研究。謝謝你們,能提出這麼好的猜想來,讓老師也大開眼界。

評:教師真實地在學生面前暴露自己的無知(甚至有意識地表現自己的無知),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使學生去除對教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感,主動承擔探究的責任。

2.方案。

電流、匝數都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各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採取何種步驟?(A.保持匝數不變,磁性與電流的關係;B.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的關係。)

(2)用什麼方法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用吸引鐵屑的多少,用吸引大頭針的多少,用彈簧秤的方法。)

(3)用什麼方法來改變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減電池個數;或者用滑動變阻器。)

在研究“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的關係”實驗中,甲組依照這樣一個方案進行探索(如圖)。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讓大家展開討論。

甲組解釋説:將兩個電磁鐵分別接在相同的兩節乾電池上,通過它們的電流是相同的,就可以研究“保持電流不變,磁性與匝數的關係”。

製作

1的漆包線做成50匝的電磁鐵,1.2漆包線做成的80匝的電磁鐵

設計

分別將兩個電磁鐵接在同一個電源泉上,設計簡單、思路明朗

記錄

線圈的匝數(匝)

50

80

吸引的圖釘(個)

5

9

結論

“電流一定時,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就越強”

師:同學們來評價他們的方案。

生甲:這個方案步驟簡單,操作方便。

生乙:這個方案不可行。甲組認為電磁鐵兩端的電壓相同,電流就相同,事實上這兩個電磁鐵的電阻是不同的(漆包線分別為1和1.2)。如果採用這個方案,結果是不可信

的。

師:乙生的評價很中肯。同學們要在討論中嘗試評估他人的方案,有從評估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意識,從而改進探究方案。

評:“探究?合作?發展”的新理念在這裏撒下了種子。

3.收集實驗數據(略)。

各個組在經歷和15分鐘的探索後,得出“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鐵的磁性越強;電磁鐵線圈的匝數越多,磁性越強”的結論。可以看 出,同學們還有很多想法渴望得到交流。

四、交流和評價

師:在經歷和體驗了快樂的探究後,你有哪些收穫?

生甲:我知道了電磁鐵的構造。

生乙:我知道了怎樣控制電磁鐵的磁性大小。

生丙:我又一次品嚐到了運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問題的快樂。

生丁:我們解決了一些問題,可又有了一些新發現,這讓我很興奮。(教師和學生都開心地笑了。)

師:都有哪些新發現?

生甲:我們發現用鋼芯也可以吸起大頭針,不同的是,斷電後它仍然有磁性,這樣反而不方便。

生乙:我們用鋁筒代替鐵釘,發現它不能吸起大頭針,説明電磁鐵只能用鐵芯來做。關於這一點,我相信認識得最深刻的只有我們組。(生笑)

師:為什麼?

生乙:聽來的容易忘,看來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掌聲一片。)

師:説的好。我們都要將這種“動手實踐、親歷體驗”的學習方法發揚光大。

生丙:老師,我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問題。

師:請告訴同學們。

生丙:滑動變阻器是不是電磁鐵?

話音剛落,學生們就開始爭論,有説是的,有説不是的。

師:“聽來的容易忘,看來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你們去研究吧。(生會意地點點頭。)

於是大家觀察探究,首先看到線圈內部是瓷的,然後撒一些細鐵屑發現它沒有被變阻器的線圈所吸引,就這些現象大家討論後有以下幾種看法。

生甲:變阻器不是電磁鐵,因為它內部不是鐵心而是瓷心。

生乙:電流通過它只有熱效應,不會有磁效應。

生丙:不對!電流周圍肯定存在磁場,它會不會採用特殊繞法,使磁性正好抵消,所以它對外不顯磁性。

師(非常激動):同學們的研究和推理極具想象力,你們的創新能力讓老師欽佩!儘管我們還不知道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可這種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會使我們終身受益 。

評:給學生一個衝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這裏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會留下合作探索的足跡。

五、從物理走向社會

再看錄像,聽聽無錫鋼鐵總公司廢鋼分公司技術員介紹有關電磁鐵的一些數據。例如,電磁鐵的工作電流為300A,能吸起3t的廢鐵等等。

課後要求學生了解電磁鐵的種類以及工作環境,寫一篇調查報告“電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