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往事的抒情散文砍柴記

來源:文萃谷 1.88W

編者按:砍柴,這是很多農村孩子都做過的事情,長大後回想起來,也是一段非常難忘的記憶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者的這篇散文《砍柴記》。

寫往事的抒情散文砍柴記

《論語·衞靈公》裏有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説我們做每一件事,先要把準備工作做好,才能事半功倍。還有句俗話:“磨刀不誤砍柴工”,説的也是這個道理。

我從家鄉出來之前,就深悟這個理兒。在農事方面如要砍柴就要有把好柴刀,收割就要有把好鐮刀,犁田要有把好犁頭。做農事沒有好工具不行,不但影響進度還會影響質量。小時候我經常上山砍柴,一天要砍三到四捆柴,我常把功勞歸於我那把好柴刀上。我是10歲左右就跟姐姐上山砍柴,如果那天姐姐不出早工,娘就要姐姐帶我去砍柴。砍柴前,第一道工序,就是要把柴刀磨快,剛開始學砍柴的時候,柴刀都是由姐姐磨。

有天早晨,天剛有點亮色,大姐二姐三姐就早早地在家門前的水圳邊“磨刀霍霍”。這個成語是我上學時,在一篇課文裏讀到的,好像記得當時老師把這個成語當作貶義詞,説那些反革命分子磨刀霍霍搞破壞。其實“霍霍”是個象聲詞,就是磨刀時發出的響聲。當然,要把刀磨得鋒利,還要有塊好的磨刀石。我記得我家的磨刀石是我姐從龍溪裏左挑右挑選出來的。龍溪裏石頭很多,但不是什麼石頭都能做磨刀石。我至今還不知道家門前那兩塊磨刀石是什麼石頭。

兩塊磨刀石,立在水圳邊,它不但供自家人磨刀,還供着左鄰右舍來磨刀。上山砍柴,刀是插在屁股後面的。當然,柴刀是有刀匣的,刀匣是用小楠竹的一節,在中間開一個長方形的口子,口子能插進柴刀。同時柴刀也有大有小,還有形狀不一的,像我們小孩子,自然用的是小柴刀,用大柴刀,力氣不夠,拿不動。刀匣兩頭用火燒紅的鐵絲鑽眼,再穿上麻繩系在腰上,刀匣系在腰上,插上柴刀,走起路來,柴刀在屁股上一翹一翹的,到了山上,再從腰上的刀匣裏抽出柴刀。

我開頭砍柴,很費力,主要是力氣小,二是沒方法,遇上一根很硬的雜木柴,就很難砍,比如銼樹就非常難砍。每遇此柴,我常常砍得滿頭大汗,精疲力盡。我姐就不同,砍柴很快,而且砍一捆柴都是百斤以上,我很佩服我姐,在農事上什麼都不落後,插田、割禾是能手,做其他農活同樣搶在先。就説現在砍柴吧,我還沒砍幾根,姐就砍了一捆了。砍好了柴,捆柴也講究方法技巧,捆得不好,走到半路就會散掉。捆柴的東西也是就地取材,用藤條捆,用什麼樣的藤條才能捆得結實,這當然是姐姐先告訴我用什麼樣的藤條好打捆。能藤纏樹的藤,定是好藤,有牢的藤。

我跟姐姐砍柴,也數不清有多少次了,後來隨着年歲稍長,家裏燒火的柴,基本上由我包了,姐姐們要努力掙工分,弟妹又還小。那時候,對於一個鄉下農家但兒女又多的家庭來説,一天燒的柴,數量可觀。從早上開始,母親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把灶堂燒起火,可以説從早上開始到天黑,爐灶裏的火就沒滅過,有時兩個灶台都要燒。比如我家那個大灶台一天要煮二頭豬的豬食,另外每隔二天還要蒸米酒。小灶台就是一天為全家八口人做飯燒火。所以我家的火一天是不斷的,於是燒火的柴也不能斷。我家放柴禾的有兩個柴堆,一個是挨着茅廁邊,一個是堆放在家門前的水圳上,水圳上先要用幾根大的雜木橫架在圳兩邊沿上,然後才能把一捆捆柴架在上面。柴從山上砍下來,是濕柴,不能燒,要放在柴堆上讓日頭曬個十天半月,讓濕柴變成了乾柴才好燒,乾柴才把火燒得旺,不然,燒起來就是一灶煙一屋姻。而兩個柴堆也是輪流着燒,一個柴堆如果燒得差不多了,娘就叫我要砍柴了。自從跟姐學會砍柴後,就獨自上山砍柴,有時也與兒時夥伴上山砍柴。

記得有一發小,叫王全齊。他大我二歲左右,但他比我長得高大結實,他很早就輟學了,他的父親與我的父親還是一年過世的。要説他的命運本應要比我好,他家成份好,父親又是抗美援朝回的,後分在供銷社工作,還當了分社主任,可他父親也偏偏捨不得在世上多耽一時日,而我父親卻是受的批鬥太多又積勞成疾,所以拉也拉不住。他們走了,卻給各自的女人留下了一大堆子女。但我們那時小,不知太多的人間悲傷。父親走了就走了,因為還有母親,還有那麼多姊姊妹妹,所以在人前,也感覺不到太多的悽惶。該玩時玩,該笑時笑,玩的時候,就忘了那份隱藏在內心的苦痛,只是與人抗爭時,才想起自己是個沒有父親庇護的地“冇爺崽”,才會躲在沒人的'地方傷心落淚。我與全齊可能是因為沒有父親的緣故,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走得很近,也玩得最好,在他家也睡過不少。他做農事是一把好手,我與他玩得好,砍柴時他常幫我砍又幫我捆,還幫我背。我有時也覺得過意不去,當我想表示謝謝的時候,他就要我唱歌給他聽,他説我唱《挑擔茶葉上北京》唱得好聽。這首歌,是班主任肖桂蘭老師教我唱的,有次過六一兒童節,肖老師要我上台演唱過,我也認為這首歌是我的拿手歌曲。他喜歡聽,我當然要唱給他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