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的特點特徵鑑賞

來源:文萃谷 8.7K

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都新創燒了許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類型。創燒單色釉也比前代精美。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元代瓷器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元代瓷器的特點特徵鑑賞
  元代瓷器的特點

元代景德鎮瓶、罐之類器型,採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裏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

一般器物的足邊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説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因此顯得成型工藝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緻者,胎質顯得潔白細膩。削足處理方法常見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為挖足,挖足有深有淺。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齊,呈彎曲狀。

器底可見螺旋狀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底部和圈足內外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結構的蓋,採用子扣與器蓋先成型後粘接工藝,蓋上能清晰地看見接痕。碗的底部胎體較厚重,足內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稱“臍”狀,實為拉坯痕跡。

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處常見一內凹的圓點,在燒製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大罐底部多為寬圈足,不規整,有的底中心有較淺的螺紋痕跡。一般大件器物胎體厚重,但重量適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慮。

  關於元代瓷器

元代官窯瓷器吸引現代收藏家和“另類投資者”,可分三大品種:一為釉裏紅,二為青花,三為卵白釉樞府瓷,皆為景德鎮所設立的“浮樑瓷局”燒造。

元代青花瓷以大型器為精,配合嫻熟畫法,輒予人磅礴剛健之感,甚引人入勝;但保存完整者極少,藏於中外各大博物館的珍品不足200件;流落民間者甚稀,故身價倍增。

元代釉裏紅乃於中期創燒,呈色不穩定,常常發黑發灰,紅色不鮮純,且見暈散,蓋釉裏紅屬釉下彩,要用銅紅作着色劑,以高温燒成,初期技術難以掌握,燒至攝氏1250度以上,銅元素易遊離而散失;在還原過程中壓力亦不穩定,難以變成呈鮮紅的氧化亞銅,故燒成品少,釉彩純正者更如鳳毛麟角;歷來拍賣多數以天價成交。

至於卵白瓷,精粗不一,壓模印花製作水平參差;早期釉含鐵多,白中泛青,後期釉層厚而失透,以致紋飾模糊,上品現已難覓。收藏家多偏重釉裏紅與青花。

元代另有燒製一種青釉器,甚受人忽視。例如附圖就是元代較少有的青釉葫蘆形瓷注子,高約13公分,富時代特色,乃繼承宋代青瓷製作技術,但不如宋代者潔淨瑩潤,傳世完美品極少,十分難得。

  瓷器的鑑別

鑑別胎質主要是觀察博底足。大致説來,元代器皿底足多露胎而質粗,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掛釉(但也物有極少數底款有釉而周圍無釉的),清中葉以後則露胎者漸少。但無論任中何時代的器皿,在圈足的邊緣或口邊露胎和器身縮釉之處,大都可以看出胎質火化的特色。華物例如元瓷胎多粗澀而泛火石紅色,明、清瓷胎多較潔白細膩而且很少含有中雜質,火石紅色也減少甚至不見。這些一方面標誌着胎土淘煉方法隨着時代的推移而不斷進中華步,同時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偽之間的一條分水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