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為知之》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9.22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之為知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知之為知之》讀後感

《知之為知之》讀後感1

孔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兩千多年前,兩個充滿獵奇心的小兒,憑着直覺,一個認為早晨時人離太陽最近,一個認為中午時人的太陽最近。正當他們爭辯不已之時,遠處正緩緩走來一位老者,小兒雙方爭持不下,最終他們一起詢問了這位老人:“爺爺,太陽到底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老人捋着白花花的長鬚,抬頭望向一覽無垠的藍天,沉思着,最終卻搖着頭看向小孩:“吾不知耶!”

這位如實回答:“我不知道”的老者,正是我們德高望重的孔夫子啊!這樣一位把言行、德行、修行、做到極致的聖人,竟如此輕鬆地回答了“不知道”,他如何產生這樣龐大的勇氣?面對“聖人”這個頭銜,他會不會愧疚?會不會覺得丟臉?而事實恰恰相反,孔子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過去我經歷而我知,現在我領悟而我知,未來乃至整個宇宙,目未見之,耳未聞之,膚未觸之,都顯得如此神祕莫測,因此而選擇“不知”。原來,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我不知道”這句話對於現代人來説,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釋然地脱口而出?也許在不少人看來,回答“我不知道”就彷彿整個人的身段、地位、形象都在他人面前下降了一截;反而回答“我知道”就似乎讓自己,更勝他人一籌。但是,倘若自己真的不懂裝懂,半天都憋不出個東西,説不出個道理,豈不這才真正丟臉丟到了家?最後落得面紅耳赤,滿頭大汗,還得為自己找個藉口圓謊,搞不好別人還拿着充滿疑惑的眼神望着你,那可謂,得不償失!

正如古人所言,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想要取得進步,就得主動索取,在不斷探索中更要學會虛心教導,無論與他人還是自己,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否定自己並不丟人,丟人的.是像牛蛙一樣,不斷地把自己吹大,最後自食其果的人。

“知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人生就像一份待填充的卷子,有許許多多的考題,所考的不一定是自己的知識,也不是考你語言功底有多豐厚,其更多的是對人生品質的考驗,你的答案暴露着你的人格品質,決定着你未來的人生走向。自己底子的厚度只有自己最清楚,若“知”,則嘉勉,倘若“不知”,即便如實回答也無錯,心中更要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知”的前提下,願我們都有能力,有定力,有辯力地求索,為人生交上一個滿意的答卷!

《知之為知之》讀後感2

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數學老師給大家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難題,結果出人意料的有好幾個人都在舉手準備發言,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師用鼓勵的口氣喊我走上講台進行板書,我可高興壞了,於是像個得勝的將軍一樣大步流星地走了過去,快速的在黑板上寫起來。寫着寫着,自己越來越覺得不是那麼回事,離正確答案還是有些相差,於是我尷尬地停下了手中的粉筆,站在了講台前發愣。就在這時,我的眼前彷彿猛然映現出前一陣讀過的《論語》中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是知也!”

懂了,我終於徹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確,就像這道數學題一樣,在我們生活着的這個熟悉的世界裏,還有許多不為我們所熟知的領域,我們應該誠實地去面對一切,會就是會,懂就是懂,千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如若這樣,我們的飛船還怎麼上天 ? 潛艇還怎麼深入海底 ?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階段又聽説他在為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 , 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其實,丁教授大可不必説“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説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説:“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説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説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也許,一些人在説“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着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説“不知道”。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為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