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數學教案4篇

來源:文萃谷 1.58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本次教學活動的編排目的在於讓幼兒認識10以內的序數,使幼兒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更好的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想象思維,又為以後順利認識和學習10以內的順數、倒數、相鄰數打下一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初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辨別物體在序列中位置。

2、學會用序數詞“第幾”較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位置。

3、在遊戲中學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動物相對應的數在序列中的位置。

難點:確定從哪開始?朝哪個方向?誰是第一。

活動準備

十種動物圖片(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開始上課了,先給自己打招呼吧!

幼兒:耳朵早上好,眼睛早上好,鼻子早上好,嘴巴早上好,寶寶早上好,小朋友早上好,老師早上好。

教師:寶寶早上好。好了,真不錯,談話(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動物小朋友,小動物説我們大三的寶寶最聽話,所以他們想來我們大三班做客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都有誰呢?)

幼兒:想

教師:那好請你們把眼睛閉起來,聽一聽第一個來我們大三班做客的小動物會是誰呢?(教師學動物叫:)

幼兒:XXXXX

教師:好真不錯,那你們睜開眼睛看看是不是XXX。第二、第三---------第十個動物。

幼兒:XXXXX

教師:總結那我們看一看(出示數字1-10)

第一個是老鼠,小牛,老虎,小兔,龍,小蛇,小馬,小羊,小猴,小雞,小狗,小豬等。

提問:有幾個小動物到我們大三班做客?都有誰?排在第一位的是那個動物?最後是誰?

二、互動:

教師:寶寶屬什麼的,那看看他排在第幾?

教師:寶寶喜歡那個動物?那看看他排在第幾。(送給寶寶喜歡的動物)

三、動物做遊戲——排在第幾的誰不見了?

請10名幼兒戴着小動物頭飾排隊,引導大家觀察,説説每名“小動物”在隊伍中的位置。然後請大家閉上眼睛,讓隊列中的一個小動物躲藏起來,大家睜開眼睛,説一説排在第幾的誰不見了。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將家裏成員按大小個排列,排在第一,和倒數第一的各是誰,自己排第幾。

教學反思

1.備課過程會考慮到幼兒對數的概念有點抽象,所以我準備了直觀,生動的動物圖片進行教學,使幼兒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經過直觀教學,加上動物圖片,幼兒都理解和掌握。通過多元遊戲使每個幼兒都開心的融入到這次教學中,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使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想象思維的更好的得到了發展。

(2)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配合很好,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的進行教學活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和幼兒互動這塊做的很好,也是這次教學活動達到了之前預想的結果,幼兒基本都掌握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本節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數字後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於幼兒來説是一個比較難理解、抽象的數的.概念。因此本節教學活動設計以遊戲為主,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想通過趣味性的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遊戲使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通過本課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2、在遊戲活動中感知了解10以內數字的相鄰關係,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感知數的相對性。

3、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數學。

三、活動重點

瞭解數的簡單關係,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

四、活動難點

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鄰數的含義。

五、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每人一套。

2、動物房子圖片一套。

3、三種顏色的瓶蓋各10個。

4、彩票箱1個。

六、活動過程

1、導入

⑴師:有一座房子裏住着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看裏面都住着誰?

⑵教師出示有小動物的房子圖片(房子裏有狗、貓、兔子、猴子、狐狸),請小朋友説説這些小動物的左右鄰居是誰?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動物的鄰居是誰了,那請你們看看你們現在坐在這裏的左右鄰居是誰?

幼:……

師:我們小朋友都有鄰居,數字寶寶它也有鄰居,它們的鄰居叫相鄰數,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鄰居吧!

2、請幼兒為數字排序,知道相鄰的關係(多1和少1)⑴分別取三種不同顏色的瓶蓋各三個,每種顏色排成一排,討論如何才能做到讓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

⑵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左邊,討論:比2少1的數是幾,應排在哪裏;比2多1的數是幾,應該排在哪裏,引導幼兒按要求排列。

⑶引導幼兒歸納:2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2少1的數1,排在2的前面,一個是比2多1的數3,排在2的後面。所以,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這個數多一和少一的兩個數。

⑷組織幼兒討論3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根據前面的方法與經驗,引導幼兒藉助瓶蓋、數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⑸老師拿出10以內任意三個相鄰的數字卡片,請幼兒為三個數字排隊,引導幼兒按順序排。

3、遊戲

⑴找朋友

幼兒身上別好1——10的數字卡片並按1—10的順序排好隊後,老師帶着幼兒説兒歌:

寶寶寶寶轉一圈,寶寶寶寶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見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幾和幾?請你快來告訴我。

幼兒大聲告訴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幾和幾?幼兒可以交換數字卡片,反覆玩幾次,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排列關係。

⑵摸彩票

讓幼兒在一個裝有1—9的數字卡片的箱子裏摸,摸出一個數字,並説出它的相鄰數,正確的即可獲獎。(獎勵一個笑臉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發給每位幼兒1到10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老師拿出任意一個數字,請小朋友把它的相鄰數找出來,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

4、老師指導幼兒完成課本P14—P15的練習。

八、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瓶蓋若干個,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九、教學反思

由於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幼兒是整個活動的主體,調動了幼兒學習積極性,整個活動過程課堂氣氛好,幼兒學習興趣濃。通過觀察幼兒操作實物及遊戲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理解了相鄰數的關係。但在一些細小的環節上,還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反思。

1、本次教學活動中設計的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幼兒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在活動中,我觀察到兩名反應慢的幼兒沒能跟上,此時我發現了本次教學的缺失點:在教學重點環節時語速應放慢,要讓每位幼兒聽清楚,給幼兒留足思考的時間。在課堂延伸中,我走進兩名反應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對30以內的物體正確計數,感知數量的守恆。

2、在遊戲過程中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在輸贏中方法。

3、在與同伴的合作互動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9籃糖果,18個塑料小框、獎品一盒(28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糖果,引出遊戲。

(出示糖果)前段時間,幼兒園裏有很多老師家裏都在辦喜事,所以給老師們發了很多喜糖,今天我把這些喜糖都蒐集起來帶來了?猜一下,老師可能跟你們玩什麼遊戲?今天我們不玩分糖果,也不是玩藏糖果的遊戲,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個“看誰贏得多”的遊戲。

2、介紹遊戲規則,初步玩遊戲。

等會兩個小朋友一組,用“石頭剪子布”來贏糖果。石頭剪子佈會玩嗎?怎麼樣算贏?誰來跟我試一下?能不能晚點出?等會我們先和旁邊的小朋友來比賽。是比賽就要有規則,第一條:等會玩石頭剪刀布,誰贏得一顆糖,然後再來比,第二條,要聽信號。還沒開始你就來的不算。我是裁判,裁判説“開始”再開始遊戲,裁判説“停”馬上停下來,不能再玩了。還有問題嗎?轉過去和旁邊的小朋友面對面準備好,看看對手是誰?

預備——開始。停——。

轉過來讓我看看,誰贏得糖果多?數一數,我這裏有大獎啊,等會送給贏得多的人。

你贏了幾顆數一數。你們都是一顆一顆數,有沒有不同方法數的?誰會兩顆兩顆數?(請一名給幼兒上來數)你們也來2粒2粒數數自己的糖果。有沒有人2粒2粒數和剛才1粒1粒數結果有不一樣的?

:原來無論是一粒一粒數,還是兩粒兩粒數,結果都是一樣的。

3、方法,再次遊戲。

我有個問題:給你們同樣的時間玩遊戲,為什麼有人贏的糖果多,有的人贏的糖果少?

:贏得多要用好辦法,第一速度要快,一次來玩馬上接着來第二次。第二要讓別人猜不準,經常要變換。這次要換個對手,去換個好朋友坐下。

這次的規則也要變了,誰贏可以抓一把糖,想贏得多要抓得大還是小?,第二條規則不變,裁判説開始再開始,説停馬上停止。

幼兒遊戲。

剛才你用個好辦法了嗎?這次你贏了幾顆糖?怎麼數的?只能兩顆兩顆數嗎?能夠5顆5顆數嗎?我先5顆5顆分好,再數。怎麼這麼快就數好了?

你們也來5顆5顆數數試試。

現在來報一下數,你贏了幾顆糖?

4、結束

在發獎之前,先來數數獎品有幾個,看誰數得快。如果我一個一個數,或者兩個兩個數結果會一樣嗎?

:不管給幾個幾個數,結果都是一樣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紙牌遊戲中,運用已有數序經驗、進行邏輯推理;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體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撲克牌兩副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

1、出示一副撲克牌,和孩子一起熟悉各種花色。如:大怪小怪、紅桃、黑桃等。

二、遊戲:少了哪個

1、介紹遊戲方法:幼兒從五張牌中任意抽取一張,教師説出抽掉的牌。

2、教師準備五張牌(1-5),請幼兒任意抽取,教師觀察牌面後説出答案。

3、請幼兒猜猜教師為什麼會猜對。

4、小結:在這些牌中,缺少的那張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教師出示1-10的撲克牌,請個別幼兒任意抽取。猜猜抽掉的是什麼。

三、遊戲:猜猜是哪張牌

(一)通過線索,找出答案。

1、教師在桌面上擺放1-10的撲克牌,正面朝上,然後從另一副牌中,任意抽取一張。

2、介紹遊戲方法:請幼兒猜猜是數字幾,教師用“大了”“小了”回答,幼兒根據提示將不需要的撲克牌翻過去,直到猜出答案。

3、適時提問:你為什麼把數字8翻過去?除了這張牌,還有什麼牌也可以翻過去?為什麼?“大了”是什麼意思?

4、小結:當數字(8)大了,不光是數字(8),還有(9和10)其它的數字。

(二)幼兒嘗試用提問的方法找出答案。

1、教師出示兩種花色的撲克牌,然後從另一副牌中任意抽取一張,請幼兒根據提示,找出是哪張牌。

2、介紹遊戲方法:請幼兒猜猜是哪張牌,不僅要猜對數字還要猜對花色。教師用“大了”“小了”“是”“不是”回答。

3、適時提問:這個問題,只能翻去一張牌,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翻掉更多牌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