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2.02W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

朝代:唐代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

作者:李白

原文

斗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

作者介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譯文

兩條英雄好漢在此處激烈戰爭,一決雌雄。頓時間,赤壁的江面上樓船遮天蓋地。

漫天的烈火把雲海都映燒得通紅,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擊敗。

你馬上就要高飛遠走,到那個世外桃源遊山玩,你也會看到那場大戰留下的殘酷遺蹟。

你要詳細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寫信來告訴我,我想我肯定會被你的描述而壯懷激烈,萬分感動。

註釋

⑴二龍:指曹操和周瑜。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徵。

⑵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2

原文:

渡荊門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流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連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那古時楚國之地遊歷。

重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彩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註釋

⑴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裏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喻行程之遠。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羣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悦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頷聯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鍊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着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説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説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3

解連環·送別

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

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但若是下情長,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倘明歲、來遊燈市,為儂沽酒。

翻譯

失魂落魄的時候,正值花朵如雨般地紛紛飄落,與可愛的心上人告別分手。即使臨別再擬訂相見的日期,只恐温柔的言語沒有憑據,巨大的歡樂再難尋求。那雨簾外的青山,似乎瞭解人的心意,也與眉頭一起相互微皺。眼望着遠行的船漸漸隱去,真的好悔恨當年親手栽種下這些纏綿的楊柳。

離別的事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會經常有的。何必要為了它變成這樣消瘦?只要兩人情深意長,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等於相伴相守。潮水默默向西湧流,可肯寄給我那藏着信軸的雙鯉魚?倘若到了明年你能前來燈市遊玩,我將為你買來醉人的美酒。

註釋

解連環:詞牌名,正體為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

銷魂時候:指別離之際。銷,與“消”通。

可人:本指有長處的人,這裏指心中可愛的人。

軟語:柔婉的話語。

盛歡:達到極點的歡快情緒。

又:再。

殺:程度深。

底:底事,什麼事。

何須:何用,不用。但若是兩情長,便海角天涯,

等是相守:化用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句意。等是,同樣是。

鯉魚雙:即“雙鯉魚”,代指書信。

燈市:指元宵節前後放燈的地方,古時男女可以於此自由相會。

創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為抒離別之苦和相戀之情而創作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賞析

此詞訴離別之苦,但基調是積極、健康、明朗的,上片全以景物寫人,下片全以虛擬語氣達意,寫得快捷豪爽,洋溢着若干樂觀色彩,塑造了一個深沉執着、熱情爽朗而又綣綿多情的女性形象。

上片單刀直入,直陳其事後情景合寫,亦物亦人,極纏綿吞吐之能事,通過落花成陣、雨外春山、水邊楊柳三景勾勒出別離場景,渲染、烘托、反襯主人公的惜別心理,纏綿感人。暮春季節,細雨漾漾,落紅陣陣,江畔青山低眉,主人公佇立在依依的柳枝旁,滿懷愁緒,一往深情地凝視着漸行漸去的船帆。開篇即揭明本旨:“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 花的鮮豔和嬌嫩,象徵着青春的美好;花的殞落與枯萎,則意味着時光的流逝與生命的消歇。花落而成陣,紛紛揚揚,不可遏止,則更意味着一個詩一般的芳菲世界的覆滅,更有一種悲劇感。通過寫落花成陣的蕭瑟時節主人公與自己所愛的人匆匆分襟把“銷魂”的意藴寫足。其中,“銷魂時候”一句不僅鮮明集中地點出了主題,且暗含着一股傷感黯然的感情,使此詞一開篇就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再加上“可人”登舟,送者黯然銷魂之狀躍然紙上。接着的“落花成陣”既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又以暮春花落的客觀環境為陪襯,渲染了“銷魂”時節落寞感傷的氣氛。緊接着,詞人以“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點明瞭主人公感傷恨別的原由,這種坦率真實的表露,顯露了主人公對“可人”的深重的感情,使離情顯得更真切動人。其中,“重訂佳期”表明佳期的擬定已經不是第一次,臨別之前,盛歡之際,二人便把下一次的幽歡佳會訂下了,而臨別之時又重訂期,則表明心跡之一如既往,態度之彌加堅定;“臨別”之前冠以“縱”字則透出一種無法把握命運的憂慮。“縱”字和“恐”字,一縱一收,筆勢天矯,真切而生動地描繪了有情人心理上的一次大的波動。至此,離別的苦痛已基本寫盡,下文筆鋒再轉,由直陳其事變為景物摹寫,且使滿腹別情具象化。為了更強烈地表達這種感情,詞人在繼而融情於景,給主人公周圍的景物都染上了豐富的感情色彩。“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濛濛細雨後面的春山,彷彿深諳離人的愁苦,也如眉峯顰蹙。分明是自己愁懷難遣,卻以為青山也充滿着離愁別剮恨;分明是自己愁眉緊鎖,卻以為青山也眉結不開。這種移情手段的嫻熟運用,把主人公的愁緒寫得更形象而豐滿。這裏,詞人翻用“眉如春山”而成“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讓原本無感的青山與主人公共懷愁緒;因楊柳擋住視線,而對當年手栽之柳產生怨恨之情,更突出了送別時情感的熱烈與真切。這樣,客觀環境與人的主觀情緒高度融合起來,主人公的內心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露。無論“銷魂”也好,惶恐也好,皺眉也好,都不能改變離別的既成事實,於是主人公的情緒更趨激越,由愁而至於恨:“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主雖無理之極,卻情真意切。這是因為雖然柳絲萬條,卻無法挽住“可人”的行舟,只好任其遠去,直至最後消失在視線之外。三句警動異常可謂“無理而妙”。

下片承主人公的憂慮而來,緊扣題旨,全寫離情,由執着而灑脱,境界頓寬,極變化騰挪之能事,但沒有極力鋪敍離別的寂寞淒涼和傷感苦楚,反而以別離時主人公安慰對方、勸他來信、望他明年來遊三事表達主人公未別先盼再會的急切情懷,描繪出一個痴情專一但積極開朗的女性形象,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誠信和積極執着,這是全詞的基調。過片似是自我解慰,從愛情的哲理思索中寬慰離別之苦。“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人生有合即有離,有聚即有散,離合聚散,自古皆然,不必耿耿於懷而把自己折磨得這般消瘦。既然離別是一種普遍的人生體驗,那麼就該達觀一些,灑脱一些。接着的“但若是”三句,承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意,語極曠達而真摯,於愁山恨海之外另開一境,令人心情為之豁然開朗:在“別”字面前,主人公不再消極傷感,而是積極等待。她堅信雙方的感情是深厚堅實的,她忠實於自己的感情,發誓“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真正的愛情並不會為千山萬水所隔斷,只要彼此之間的感情不被流逝的歲月所沖淡,空間的距離是可以由心靈來彌合的。即便是身處海角天涯,也如同耳鬢廝磨、長相廝守。接下來,詞人又以率直明快的句子表達了主人公的希望,用“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表現了主人公殷切的期望。最後以主人公對重逢的企望作結,突出了她對熾熱愛情、對往日歡樂的珍惜與回味,襯托出瞭如今慘別的悽苦與愁怨,也減少了許多臨別的悽惶,增加許多亮色,使人精神也為之振作,從悲苦的離愁中暫時脱身而出,沉緬於絢麗的憧憬之中,。

全詞曲曲折折,婉轉盡意,虛虛實實,巧妙傳情,語言自然而妥溜,明白而家常,樸素而無華,內涵卻頗豐厚,表現手法亦多變化,句句有深味,字字帶真情。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4

 原文: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譯文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為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像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采薇。

你應試落弟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説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着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餘輝映得孤城豔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註釋

(1)綦毋潛:綦毋為複姓,潛為名,字季通,荊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南),王維好友。

(2)聖代:政治開明、社會安定的時代。

(3)英靈:有德行、有才幹的人。

(4)東山客:東晉謝安曾隱居會稽東山,借指綦毋潛。

(5)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齊兄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後世遂以采薇指隱居生活。

(6)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這兩句指雖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為沒有才能。金門:金馬門,漢代宮門名。漢代賢士等待皇帝召見的地方。吾道非:《孔子家語·在厄》記載:“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陳蔡發兵圍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乎,吾何為至此乎?’”是指孔子歎自己政策的不能實行,半途受到阻礙。

(7)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這兩句詩説綦毋潛落第後將取道洛陽經過江淮回家鄉。寒食:古人以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為寒食節,斷火三日。京洛:指東京洛陽。江淮:指長江,淮水,是綦毋潛所必經的水道。

(8)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違:分離。

(9)行當:將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槳。

(10)未幾:不久。

(11)“吾謀”句:左傳記載:“士曾行,繞朝贈之以策(馬鞭)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適,偶然的意思。“吾謀”句説綦毋潛此次落第是偶然失敗。

(12)知音稀:語出《古詩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參考資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86頁 .

2、

鄧安生 等 .王維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0年6月版 :第21-23頁 .

3、

於海娣 等 .唐詩鑑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xx年12月版 :第82-83頁 .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送別詩。此詩圍繞送友還鄉,層層深入,娓娓道來。詩人對綦毋潛參加科舉考試落第一事反覆地進行慰勉,鼓勵友人不要灰心懊喪,落第只是暫時的失意,要相信世上還會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終是不會受埋沒的,表達了對朋友懷才不遇的同情和勸慰,寫得委婉盡致。

開頭四句言當今正是太平盛世,人們不再隱居,而是紛紛出山應考,走向仕途。“聖代”一詞充滿了對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賴和希望。“盡來歸”,是出仕不久、意氣風發的詩人對天下舉子投身科考的鼓勵,規勸綦毋潛不發歸隱,而要振作精神,樹立信心,爭取再考。五、六句是對綦毋潛的安慰:儘管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選擇科舉之路是沒有錯的,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勸綦毋潛暫回家去。“度寒食”“縫春衣”,是從時令上提醒對方,含有關切之情。“江淮”“京洛”,從路線的選擇上提出建議,含有送別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見詩人對綦毋潛的深情厚意與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設想對方回鄉的快捷與沿途風光,給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對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開心起來。最後兩句規勸對方,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華恰好未被主考官賞識,切不要因此怪罪於開明的“聖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為朝中賞識英才的人稀少。這一懇切安慰之辭很能温暖人心,激勵綦毋潛繼續仕進。

這一首送別詩不僅寫出了對朋友的關心、理解、慰勉與鼓勵,也表現出詩人積極入世的思想。全詩感情真摯而親切,詩人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對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詩的格調並不流於感傷,相反顯得奮發昂揚。這樣的送別詩自然會給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讀這樣一首送別詩,會讓人有一波感動,有一份温暖,不僅被詩人對朋友的諄諄告別語所感動,更被詩人對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5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幾變,箇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

譯文昨夜您的小船離開京口,今晨我的馬頭遙望長安。舊官拿什麼交代給新官?只有西湖、吳山、公事、案件。

杭州美景,百年來幾度變遷?內含奧祕,下評語叫人為難。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氣能掀起錢塘江的波瀾。把我的新詩呈給您。請您細加指點。

註釋⑴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送別:《二妙集》本及毛本詞題皆作“蘇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可從。然文中之蘇州,應為“杭州”之誤。交代:交接職務

⑶扁舟:小舟。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乃古潤州治所。

⑷長安:此處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馬首長安,謂馬不停蹄地向京都進發。

⑸舊官何物與新官:孟綮《本事詩·情感第一》載陳朝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詩:“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都不敢,方驗作人難。”這裏東坡僅以其“新官對舊官”句,借指自己是“舊官”即將離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

⑹湖山公案:指東坡自己的吟詠西湖山景的詩作。傅斡《注坡詞》注云:“公伴杭日作詩,後下獄,令供詩帳。此言湖山公案,亦謂詩也。禪家以言語為公案。”

⑺箇中:此中。下語:評説,講説。傅斡注:“禪家有下語之説。”

⑻使君:指新任杭州太守的林子中。才氣卷波瀾:形容林子中的才氣像波濤一般壯闊起伏。

⑼判斷:猶鑑別辨析。

賞析

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詞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訴説着他的仕宦奔波之苦。這句詞份量沉重,內涵複雜,至少含有兩層意思:其一,詞人説自己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只留下一堆吟詠西湖山景的詩作了,表現了東坡的謙虛和自責精神,令人欽敬。其實,詞人這次知杭政績斐然,盡人皆知,他不僅積極抗旱救災,施粥送藥,救活了很多貧困百姓;而且開河浚湖、興建水利,在西湖中築造堰閘,修建南北三十里長堤,並在堤上造六橋,置九亭,遍植楊柳芙蓉,不僅美化了風景,還方便了行旅耕作,深得人民崇敬,以至人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做生祠以報。”

下片,集中請求林子中評判其湖山新詩。“此景百年幾變,箇中下語千難。”詞人説西湖山景千變萬化,百年數異,自己對之描寫是很困難的。這裏,詞人把其湖山詩作的內容限制在自然景物的範圍內,與其他(如政治)無關,而且“百年幾變”,“下語千難”,表明其詩歌內涵隨着風景的變化而複雜多變,用語費神頗多,是正常現象。“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這末二句是詞人對林子中的客套頌揚之辭,當然也含有某種期待的願望,他説林子中才氣如壯闊波濤,一定會對自己的新詩做出公正的評判。用語謹慎巧妙,表面上是請友人品賞、評説自己的新詩,而卻帶有某種警惕性。因為詞中連用“公案”、“判斷”二詞,十分醒目,這涉及到訴訟、判案性質,東坡決不會隨便使用之。東坡似是有意把自己當作了“被告”,等待審判,但他實際上卻又是問心無愧,心地坦蕩,並且充滿了自信心。

全詞表現了詞人對自己奔波在仕宦之途中的無可奈何心境,用意深微,渾然妥貼,章法平中有奇,虛實櫃生,宛曲味永。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6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⑴荊門: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大河。大荒:廣闊無垠的原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裏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喻行程之遠。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7

送別

送別一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送別二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翻譯/譯文

送別一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你如今住在哪兒?你説因為過得不好,要到終南山邊疆那邊隱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問,那白雲沒有窮盡的時候。

送別二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註釋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賞析/鑑賞

送別一

這是首送友人歸隱的詩,採用問答的方式從友人口中説出歸隱的原因,也表現了詩人複雜的思想感情。詩人對友人關切愛護,既勸慰友人又對友人的歸隱生活流露出羨慕之情,説明詩人對自己的現實也不很滿意。

全詩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但最後兩句卻頓增詩意,可謂詞淺情深,藴含着不盡的意味。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着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裏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裏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着悠然不盡的意味。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敍事。“飲”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一開始就寫飲酒餞別,是點題。第二句設句,問君到哪裏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話,過渡到寫歸隱。這一質樸無華的問語,表露了作者對友人關切愛護的深厚情意。送別者的感情起始就滲透在字裏行間。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不僅交待友人歸隱的原因,表現他失意不滿的情緒;同時也從側面表達詩人自己對現實憤懣不平的心情。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後,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複雜的思想

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聯繫前面“不得意”三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則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並藴含着詩人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着意之處和題旨所在。從寫法上看,前面四句,寫得比較平淡,似乎無甚意味,至此兩句作結,詩意頓濃,韻味驟增,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當然,這兩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前四句作鋪墊,這兩句結尾也就不會給人這樣強的“清音有餘”(謝榛語)的感覺。

送別二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

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8

渡荊門送別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註釋】

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卷十五。

荊門:荊門山,在現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

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

海樓: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於光線折射作用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多於夏天出現在沿海一帶或沙漠地方。

憐:愛。一本作“連”。

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遠:遠自。

江:長江.

下:移下。

仍:頻頻。

【韻譯】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去遊玩。

崇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遊、流、樓、舟。題材: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作者】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詩仙”。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峯。與杜甫並稱“李杜”。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9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翻譯

春風中的排排楊柳樹,沿着護城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

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麼方便,應該是要分別的人兒太多。

註釋

青青:指楊柳的顏色。

御河:指京城護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別的習俗。

苦:辛苦,這裏指折柳不方便。

別離:離別,分別。

創作背景

王之渙與友人在長安城外離別時,正好是楊柳生長的春季,於是王之渙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送別》。

賞析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寫景,不僅點明瞭送別的時間和地點,還渲染出濃厚的離別情緒。“東門”點名了送別的地點在長安青門,“青青”表明楊柳的顏色已經很綠,表明時間是在暮春時節。“楊柳”是送別的代名詞,於是一見楊柳,就讓人想到離別。綠色的楊柳樹夾雜在御河兩岸,看似恬靜的環境反襯出詩人與友人離別的不捨。且首句是遠望所見,第二句是近觀所見。在遠與近的距離感中,詩人送友的踽踽長街的身影得以體現,襯托出捨不得惜別卻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這兩句是抒情,通過側面描寫出送別人多。一個“苦”字,既是攀折楊柳而不便之苦,也是離別的愁苦。至於詩人自己折了楊柳沒有卻隻字未提,更襯托出了詩人的送別的深情。後兩句看似平淡,仔細咀嚼,意味深長,詩人折或者不折楊柳,內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這首送別詩短小精悍,言淺意深,依依惜別之意,躍然紙上。縱觀全詩,字字未提送別卻字字點題,其中的描寫言簡意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0

  於易水送人 / 於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翻譯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髮衝冠。

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註釋

此地:原意為這裏,這個地方。這裏指易水岸邊。

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裏指荊軻,戰國衞人,刺客。

發衝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髮直立,把帽子都衝起來了。

冠:帽子。

昔時:往日;從前。

人:一種説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説法為當時在場的人。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猶:仍然。

賞析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儀鳳四年(679)六月,改元調露(即調露元年),秋天,駱賓王遇赦出獄。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易水送別》一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託他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這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國衞人,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刺殺秦王,太子丹和眾賓客送他到易水岸邊。臨別時,荊軻怒髮衝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然後義無反顧,勇敢地啟程.這位輕生重義、不畏的社會下層英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愛戴。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造了環境和氣氛。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説:“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表達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造上更為含蓄有味。“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於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着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着易水寒波,彷彿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生一種奮發之情。複次,“寒”也是對現實的概括。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着遠大志向,他願灑滿腔熱血,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現實是“天子不見知,羣公詎相識”(《夏曰遊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説:“象者,出意者也。”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為詠史抒懷之作。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目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脱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着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鑑賞二

該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藴蓄着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醖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但“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全詩融為一體。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題目雖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敍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脱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着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創作背景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獄。冬,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1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隨馬去。

翻譯

火山高高聳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雲厚。

火雲鋪山蓋嶺凝滯不開,方圓千里鳥兒不敢飛來。

火雲清晨剛被胡風吹斷,到傍晚又隨着塞雨轉回。

迴環繚繞吞沒了鐵關樹,蒸騰瀰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東,山上孤雲將隨你向東去。

註釋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

突兀:高聳的樣子。

赤亭:即今火焰山的勝金口,在今鄯善縣七克台鎮境內,為鄯善到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火雲:熾熱的赤色雲。

乍:突然。

逐:隨着。

胡風:西域邊地的風。

薄暮:接近天黑時。

渾:還是。

繚繞:迴環旋轉的樣子。

鐵關:鐵門關,故址在新疆境內。

氛氲:濃厚茂盛的樣子。

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內。

戍:戍樓。

鑑賞

這首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別之作。在這首詩中,“雲”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也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審美慾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遼遠壯闊的塞外。此詩前四句連貫而下,以讓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雲推到人們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開頭,第三句以“火雲”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現“火”字,描寫的筆鋒在“山”“雲”上騰挪,讓人感到詩人在這種奇異的現象面前興奮不已。“滿山凝未開”從正面具體展現火山雲的外觀,主體感強。“飛鳥千里不敢來”緊接着從側面渲染這外觀的奇異可懼。火山雲的形象便鮮明突出。誇張中已為下文送人經過火山做了鋪墊。

前四句是大筆勾勒,目的在於讓人得到火山雲的總體印象。次四句筆鋒一頓,轉寫火山雲的動態。“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説這些火山雲早上剛被風吹散,傍晚又隨雨重新聚集起來。同“滿山凝未開”的厚重濃濁相比,這種動態的雲輕盈靈巧多了。“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氲半掩交河戍”兩句互文,描寫火山雲遠“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別點出火山雲與鐵關、交河戍的關係,從空間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氣勢。

既有靜態的描摹,又有動態的刻畫;既有時間的縱向變化,又有空間的橫向展開。對火山雲的描寫便可告一段落,結尾二句自然歸結到送別上來。第九句“火山”二字輕輕收束前八句,使得對火山雲的描寫實際上成了描寫送別的環境背景,路途遙遙,行路艱難,——對行人的關懷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後一句不出現人,孤雲獨馬的意象卻讓人想見軍士塞外相別的獨特場景,以及軍人的驍勇剽悍。

詩人曾兩次出塞,邊疆的風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礪了他的意志,軍中生活的粗獷豪邁錘鍊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臨別不傷,通過歌詠塞外特有的奇麗不凡的景色為對方壯行。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2

原文: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榮。

任憑野火焚燒也燒不盡,春風吹來又蓬勃地滋生。

遠處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綠的草色連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鄉遊子遠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滿別情。

註釋

⑴賦得: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一詞。

⑵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⑶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荒城:荒涼、破損的城鎮。連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點染古原景色。

⑹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賞析: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未滿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3

原文:

赤壁歌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兩條英雄好漢在此處激烈戰爭,一決雌雄。頓時間,赤壁的江面上樓船遮天蓋地。

漫天的烈火把雲海都映燒得通紅,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擊敗。

你馬上就要高飛遠走,到那個世外桃源遊山玩,你也會看到那場大戰留下的殘酷遺蹟。

你要詳細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寫信來告訴我,我想我肯定會被你的描述而壯懷激烈,萬分感動。

註釋

⑴二龍:指曹操和周瑜。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徵。

⑵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賞析:

此詩是公元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左右李白旅遊江夏(今湖北武漢)時所作。七年前,李白客遊雲夢,故相許圉師“妻以孫女”(《上安州裴長史書》),他此後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在湖北一帶“蹉跎十年”(《送從侄專遊廬山序》)。

從此詩詩題可以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在於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一起來,並突出前者。

全詩八句,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的事蹟,後四句則是送別時的有感而發,形式上組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段落。使人驚異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詠史的任務。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赤壁之戰,曹操用大量軍隊,深入東吳國土,一心要同周瑜“決”戰,“爭”雌雄。周瑜雖處於劣勢,但能化不利為有利,以火攻取勝,曹操只落得全軍潰敗的下場。上述內容在這兩句詩裏藝術地得到表現。上句化用《周易》裏“龍戰於野”的典故。“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徵。下句以突如其來之筆,直接寫出了赤壁之戰曹操水師以失敗告終的結局。“樓船掃地空”五字頗見妙思。曹軍樓船雲集江面,構成龐大的水上陣地,自謂堅如金城。不料這陣“地”頃刻間就被橫“掃”一“空”。詩人不説樓船在水上安營,而説在“地”上紮寨,這既是對曹操水師在吳地徹底完蛋的如實刻畫,也是對他吞併東吳土地夢想落空的含蓄諷刺。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前面詩人用“樓船掃地空”五字預示了戰爭的結局。這兩句才把造成這結局的緣由具體説出。但“烈火”句絕不僅僅是對“樓船掃地空”的原因的説明,更重要的是對古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雲,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實寫照。上句“張”“照”二字,極大地渲染了吳軍的攻勢。詩人把因果關係顛倒處理,既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也顯示了詩人對穩操勝券者的輝煌戰果的深情讚許。赤壁之戰的勝敗,成因固然是吳方採用火攻法,但歸根到底取決於兩軍統帥在戰略戰術上的水平。下句詩人以凝重之筆指出:善於決戰決勝的周瑜,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擊破曹操幾十萬大軍的。這句雖然加入了議論成分,但周瑜的儒將風度,卻樸實自然地表現出來了。

後半的送別,是在詠史的基礎上進行的。字數雖與前半相等,實則等於前半的附庸。“君去滄江望澄碧”,這位友人就要離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綠的江波,少不了要興起南浦送別的感傷。但古戰場上“二龍爭戰”的“餘跡”還在腦際留存。“鯨鯢唐突留餘跡。”“鯨鯢”,是由《左傳》上的典故引起的聯想。“鯨鯢”是“大魚名”,以喻那“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唐突”義同觸犯。這裏李白大約是喻指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李白在送別的詩行中,並沒有完全割裂詠史的情感線索。但詩人又立即回到現實中來,“一一書來報故人”,希望友人走後經常來信報告佳音。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業抱負的人物。所以詩人在結尾寫道:“我欲因之壯心魄。”詩人能從友人那裏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壯”自己的“心”膽與氣“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政治抱負,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壯年時代濟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詩把詠史與送別結合起來並特別突出前者,原因就在這裏。

此詩韻腳“平仄相半”,在形式上與王勃《滕王閣詩》一類“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體,變婉麗和平之調為慷慨雄壯之聲,這又是與王勃異趣的。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4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註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xx年12月版:第355頁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麼茂盛(“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徵,可説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跡,為後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裏”(僧古懷《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將是另一種氣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一歲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髮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歎,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説“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着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説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麼!“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説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歎有味,對仗亦工緻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説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着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台”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説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而這裏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5

《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分類標籤:送別詩

作品賞析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評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

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

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説頗是在理。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着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説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説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