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總結

來源:文萃谷 7.31K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我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並實踐於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德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總結。國小階段,語文包括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閲讀教學、作文教學等。除了拼音教學重點貫穿於一年級之外,其他類型的課文教學是貫穿於整個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須始終貫穿於其中。

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總結

(一)拼音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拼音教學是國小一年級上冊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時間雖然比較短,卻是教學環節中最應該紮實地打好基礎的部分。因為它是幫助學生識字、閲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是學生學好語文的一張"綠卡"。因此,很多低年級的教師在拼音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教給學生髮音方法和拼讀技巧,以教會學生能讀準、會拼讀,能正確書寫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卻不注重思想情感教育,使漢語拼音教學處於抽象和枯燥之中,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效率,同時白白的浪費了在拼音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筆者所接觸過的一些教學案例中,教師們就能很好地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效果很不錯。如:一位教師在學習"j、"q"、"x"和"ü"相拼,"ü"上兩點省略的規則時,採用"n"、"l"和"ü"相來作對比。當"n"、"l"和"ü"在一起時,"ü"上有兩點,而"j"、"q"、"x"和"ü"在一起時,"ü"上沒兩點。這是什麼原因呢?她是這樣引導的:這是因為"n"、"l"和"ü"在一起時,"n"、"l"經常欺負"ü","ü"整天眼淚汪汪,而"j"、"q"、"x"和"ü"在一起時,非常關心幫助"ü","ü"一看到他們就擦乾眼淚開心地笑了。小朋友們,你們喜歡"n"、"l",還是喜歡"j"、"q"、"x"(孩子們馬上説喜歡"j"、"q"、"x"),為什麼呢?這是因為"j"、"q"、"x"不欺負別人,只有不欺負別人的小朋友,大家才喜歡跟他玩,才是一個好學生。就在"ü"的一笑一哭中小朋友們不僅掌握了枯燥的規則,也上了一堂很好地與人共處的德育課。可見,在拼音教學中,只要老師們能敏鋭捕捉教學中的教育契機,就能有效地把握教材中的育人資源,自然也能上出一堂活躍、深刻而充滿思想感情的課。

(二)識字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但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也如同拼音教學一樣是枯燥乏味的,幾乎每堂課上都要周而復始地識字寫字。識字教學,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很重要,一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中指出:"在識字教學中,還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聯繫生活識字本身就是一個有很多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過程,筆者曾接觸過這樣一堂識字課,教者在教學"打"字。他先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這個字的讀音,分析了這個字的字形。然後問,你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能組詞嗎?學生便積極地舉手發言,組了"打架、打人、打罵"等詞語。教師聽了,先是肯定了幾個學生的發言,然後問:"同學們,我們能打人、打架、打罵別人嗎?"學生一齊回答:"不能。"老師説:"對了,我們在生活中不能隨便打人、打架、打罵別人。那你們還能組其它有表示打這這個動作的詞語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很快組成了"打球""打水""打魚"等詞語。聽了這位教師的課,筆者深受啟發,低年級學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必須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像這位老師的教學,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識字教學簡單而又枯燥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閲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國小階段的課文含有許多育人的素材,有的滲透着先人的高貴品質,還有的滲透着環境保護的內容等。這些有着豐富的思想品德因素的課文,教師必須依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地、適當地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等,使之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下堅實的基礎。國小語文教材和國小語文教學,不是按照德育知識和德育能力發展序列來組織教材體系的,德育只能根據學生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發展序列的認知結構,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中德育因素的特點隨機進行。因此,教師便可以根據教材靈活機動地採用教學方法了。如《媽媽的愛》這首兒童詩選取了五個生活片斷,前三節分別從媽媽在暑天為孩子扇扇子,在雨天為孩子送傘,抱孩子去醫院這幾個生活細節表現了媽媽在生活上給予孩子的無私的愛;後兩節,媽媽的愛體現在對"我"思想成長的關懷和幫助上,同時也抒發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工作總結《德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總結》。全詩充滿親情愛意、文質兼美,要引導學生以生活體驗為基礎,自主閲讀,反覆品味文本。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自己的味道,交流各自閲讀體驗。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寫詩歌:你們的媽媽為你們做過這些事嗎?詩寫出來後,筆者又隨機給他們佈置了一個作業:既然媽媽這樣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愛我們,讓我們也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結果,孩子們又寫出了《兒子的愛》或《女兒的愛》等詩歌。所以,只要讓兒童走進現實世界,用心去體驗,就會使他們沉浸在課文濃厚的情感意境中,自己的感受也會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的情感教育,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進入了"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又如教第七冊《陶罐和鐵罐》,可緊扣題眼提問,陶罐和鐵罐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你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了什麼?學生通過課文中"傲慢""相提並論""輕蔑"等詞中體會到了做人的真諦,有的孩子説:"我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的孩子説:"同學之間不應學習鐵罐自以為是的思想,應該學習陶罐的謙虛精神"等,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嚼文咀字,孩子們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並分成小組把這個寓言故事表演了出來,這個故事所藴涵的思想內容被學生表演的十分真實,這些思想內容引導着學生在生活中去判斷自己的言行,起到了育人的作用。"言有盡而意無窮"是文學的特點。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教材中有許多語言上的空白,這些空白點往往是語言的訓練點,又是極好的德育滲透的切入點。如教《陶罐和鐵罐》中"鐵罐早已氧化"從這句話中可悟出,鐵罐驕傲自滿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沒有想到時間長了自己會被氧化的短處,這樣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了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教育學生要多做自我批評,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和陶冶。

當然,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不侷限於教學目標中給我們確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去教學。如果教師能更深入地去挖掘教材,大膽創新,就能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前不久,筆者教學《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這一課,文中提出的情感目標是"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執着精神。"當筆者教完課文在對課文進行總結時,看到黑板上貼出的各大洲的地圖模型,突然靈感大發,畫出中國地圖,對學生説:"各大洲之間由於許多原因形成了陸地分裂、漂移,我們海南島也一樣,科學家經過考證,認為在一百萬年以前,海南與祖國大陸是相連的,雖然現在隔了一道18海里的瓊洲海峽,但我們依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台灣呢,她雖然也和我們海南島一樣孤懸海外,但她也是祖國的一部分呀,現在,台灣的執政者鬧分獨,你們説應該嗎?"學生對這個問題紛紛發表見解,筆者又適時地講了當前的一些"台灣"有關的問題,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又上了一堂很好的愛國教育課。讓學生在不感到是在接受愛國教育中,卻又受到深刻的愛國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筆者認為是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獨特魅力之所在。

(四)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作文、日記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學生可以在日記和作文當中盡情傾吐自己的心聲,揮灑自己的才情,教師則可通過評改學生的習作,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曾經教過六年級的一個學生,她成績好,長得很漂亮,卻心高氣傲,不願與人交流。她在一次作文中寫到了她的苦悶與理想。原來她的心高氣傲緣於父母對弟弟的偏愛。她很喜歡唱歌,希望自己將來能當一名歌星。有一次,她為了在家裏唱卡拉OK與弟弟爭搶起電視,父母卻一如既往地向着弟弟,這使得她滿肚子委屈而心生怨恨。筆者在給她的評語中這樣寫道:"心胸寬廣,看開一切,你會生活得很快樂的。你的歌唱得很好聽,漂亮、有才幹的你只要認定目標,不懈努力,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從此,這個女生非常信任筆者,連看老師的眼神都充滿了希望。她變得開朗、活潑起來。後來,她在國中時如願參加了校園歌手比賽並得了第一名。她在寫信給老師報告喜訊時還特別提到了當年那篇作文上的評語對她的影響很大。韓愈強調:"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業。"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寫作技巧,還要在作文中及時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引導學生。有時,我們的一句鼓勵,一聲叮囑,會幫助學生,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可見,作文教學也同樣承擔着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責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