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6W

——對教育的幾種觀點的解讀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

杜威對教育作為什麼的幾種觀點在書中進行批判性的解釋,這幾種觀點有“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教育作為展開”,“教育作為塑造”,“教育作為復演”。這幾種觀點既有哲學預設上的缺陷,也有對人的事實性存在的忽視。作者嘗試對其進行自己的淺層解析。

“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預備,其哲學預設是説教育是指向美好的未來;現在是不理想的,現在是手段,是達到將來目的的途徑,這是目的與內容的割裂。這樣勢必忽視當下生活的內容,當下的環境,意義;忽視當下的個人存在。這樣也就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內涵。可是未來是模糊的,是不確定的,遙遠的。這樣的未來可能會使人失去信心,失去當下的樂趣,今天是明天的階梯,但今天在他來説是空洞的,被忽視的,他是遠視的,但遠方僅僅是想象的樣子。何況即使“未來”有所顯現,他還是不敢肯定這是未來的樣子嗎?他懷疑,猶豫,飄浮不定。

“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官能的訓練首先是要相信有這些“官”(內在的),通過訓練使其形成這種相應的期待的“能”(外顯的)。這是一種二元的分-裂。這樣的官能是機械的,是有一定的指向,而不是多樣的指向。這種指向是説一定的刺激就是為了一定的反應來回應。這是預先設定好了的刺激-反應。這種刺激是沒有被人理解的,沒有意義的“物的外殼”。這樣這種官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只能做出曾經有過相應訓練的相似情境的機械反應,這個情境對他來説是沒有真正理解的,可以説是他的“假環境”。這樣的人是呆板的,僵化的。

“教育作為展開”。展開的是人已有的東西,但這些東西是隱藏着的,是需要“導”出來的.。但這種展開不是隨意的,而是已經有一個展開的“形式結果”的,這與“教育作為預備”有點相似。正是因為有所預備,還是有個遙遠的目標,但“展開説”把遙遠的未來進行切割,分成幾個小片段,這樣就有了近景的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一切是無意義的,只有這個結果的呈現才是目的。就像欣賞一朵盛開的花,我們要看的不是“含苞欲放”,漸漸展開的那個過程,而是完全展開的“大花”。但它承認了人本來有的東西,相信它們有“展”的可能,但是展開不僅僅是靠外力的“導”,還有自己的自我展開。如果沒有這個意願,恐怕一切力量還是壓迫,強制。

“教育作為塑造”。塑造已經假設了可以對人進行“捏”,“造”。一切外界的影響都是可以的,而且是有力量的,可以轉變人的,是完全忽視人的內在的一切內涵的,除了低級(沒有價值判斷)的本能。塑造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但這種成功的評價標準是“塑造説”的,形成的可能是沒有自己的,自己意義的,自己的靈魂的物。

“教育作為復演”。“復演”可以理解為重現的話,那這個觀點就有點機械了。復演的是過去的材料,過去的生活。這樣也就會像“預備説”一樣失去當下的生活。但是在這裏,似乎應該理解為這樣的復演是“材料”與當下不聯繫,沒有關照當下的人、環境。其實環境會自然的留下過去的內容,包含過去的色彩,但是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現在的環境,是未來的中介。即使要“復演”也應該是為了尋找走出當下生活中出現的困境而“追溯”。

“教育作為經驗的改造”。杜威很強調環境,這個環境是指社會環境,是人與人互動的環境,是對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定意義的環境。環境是教育的中介,那麼經驗的改造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經驗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環境,或者可以説完全是因為環境而發生的。一方面是增加了經驗的意義,是量的增加。因為環境中出現了新的意義被“我”內化了,形成了自己的意義;另一方面改造經驗,改造那些常規性的,習慣性的經驗。這其實是擴大經驗的視野,是廣度的開闊。這樣説來,經驗是否就是個體有意識的建構意義的結果?要是生活處處都追問意義的話,可能會失去生活的某些隨意的東西,輕鬆的東西。

這幾種觀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有其缺陷,不能一概而論。能否可以看作是對遺傳,環境,人的不同理解的結果而產生的不同主張。

熱門標籤